年輕小夥網際網路創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2日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其中蘊含的巨大創業機會,紛紛加入到網路創業的隊伍中。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年輕小夥網際網路創業故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

  劉真海,23歲,今年剛從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畢業,其所學的專業是計算機軟體開發專業。,在政策的扶持和幫助下,他出資10萬元創辦了微型企業——重慶軟晨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辦公系統軟體的開發。之後,兩次根據市場需求轉型,進行微信開發及運營服務,今年的營業額有望達到500萬元。

  一年以前,公司僅有3人,年收入100萬元左右。一年後的今天,這家小微企業已經發展成40多人,年產500萬元的規模。“創業過程大概有三步,首先廣撒網建立沙灘;然後轉型升級,在沙灘裡撿貝殼;最後找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在貝殼裡找珍珠的過程。”談到過去一年多的創業感悟,劉真海這樣說。

  建沙灘

  做微信專案賺取第一桶金

  從起,重慶將在校大學生納入微型企業政策扶持體系,並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這極大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劉真海便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代表人物。

  依靠5萬元創業資本金的補助,90後大學生劉真海開始圈地打造自己的“沙灘”。劉真海踏出校門發現的第一個商機不是APP,而是微信。微信的“圈子營銷”模式已獲得眾多商家的青睞,其中最緊缺的便是打造平臺的技術人。發現微信這個商機後,公司開始第一次轉型,將經營專案轉向移動網際網路,大力發展微信服務、企業微信公共賬號等專案,幫企業建微信平臺等,並在公眾平臺上實現更多功能。

  劉真海看準了這個市場。“第一單業務是為一家餐飲連鎖店設計微信平臺業務。使用者只要登入該店的公共平臺,就可以查詢餐廳資訊、訂餐、點菜,到店即可開吃。”劉真海說,他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給這家餐飲店製作了一個微信平臺,除去1萬多元的製作成本,第一桶金賺了2萬元。劉真海說,這個服務主要是收取一次性的微信平臺製作費。有了第一個業務後,劉真海和團隊又陸續做成3項微信平臺業務,還為UME、巴將軍、武陵山珍、美茜百貨等知名品牌企業打造公眾企業微信平臺。

  “看似不錯,實際利潤則不高。好的微信平臺通常在4萬到5萬元,這是的市場價。但是隨著競爭殺價激烈,今年的市場價甚至跌到了1萬到2萬元。”劉真海說,雖然公司的營業額達到了100萬元,但是做這種專案就是在不斷重複,無核心競爭力將無法做強做大。他開始思考第二次轉型。

  撿貝殼

  做運營管家公司駛上快速車道

  “在微型企業處舉辦的一次培訓中,有個老闆說他們有自己的微信,卻不會運營和管理。我當時就想到我們可以做這個。”劉真海說,轉型兩個多月後,他們和7個商家簽約,服務的領域涉及餐飲、租車、酒店、KTV等多個經營領域。

  “比起做專案的一次性服務,我們做運營,客戶可以選擇根據粉絲數量付費,也可以選擇繳納微信管理月費支付。比如,通過粉絲數量盈利就是通過幫客戶建立和維護微信平臺,多一個有效粉絲就可提成0.5-1元不等。”劉真海說。

  公司第二次轉型後開始迅速發展,從小龍坎一個負一層的地下室搬到了解放碑的國貿大廈,團隊人數也飆升到了60多人。

  找珍珠

  整合小企業打造智慧社群平臺

  “微信服務重在如何駕馭。你可以幫十家、百家公司做運營,但那是幫別人做。要想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打造屬於自己的平臺,並把客戶吸引到這個平臺上,我們進行運營管理。”劉真海說,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的年營業額將能達到500萬元。

  “微信服務相對於網際網路來說,就相當於一輛火車上的一扇門,如何駕馭整輛火車,公司還得進一步轉型。”從今年3月起,劉真海開始調整原有的業務板塊,悄悄開始了第三次轉型,將從事移動網際網路的最底層製作轉向整個網際網路的佈局。他與相關企業強強聯合,正在打造一個智慧社群平臺,這裡包含了市民吃穿住用行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比如智慧旅遊,公司先整合了一家專門做智慧旅遊的小企業,製作了一個大的智慧旅遊平臺,將市內有名旅遊景點:黃水、紅池壩、金佛山等聚集到平臺上,併為這些景區進行智慧系統建設,如票務、景區管理系統等硬體設施的建設,從中獲利。

  為了優化資源,他將團隊人數縮減到了40多人,並將辦公地搬到了重慶兩江IT微型企業孵化園,享受每月20元/平方米的租金優惠政策,可節約上萬元的運營開支。“市微型企業處不僅提供了辦公便利,還通過人才培訓,為我們接洽了很多客戶資源。”劉真海說。

  劉真海說,微信的平臺價值在於背後的龐大使用者資料資源。而要想獲得這樣的資料資源就要做好免費的市民服務。比如和街道辦合作,市民以後可以直接連線到街道辦資訊系統,進行政務資訊查詢。“如果不出意外,該專案明年可以進行內測,隨後上線運營。”劉真海說,這將是他明年的重要工作。

  網際網路創業,一定要有一雙隨時發現機遇的眼睛,發現了商機要立即付諸行動,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二

  趙磊是個90後,在湖北荊州市的長江大學讀碩士。眼下,他的同學們都在銀行、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實習,而他卻另闢蹊徑,自主網上創業開起了網店,賣的就是自己家鄉洪湖的農產品。他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當地農產品愁銷路的問題,更是破解了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量不高的局面。

  創業

  自開網店破解產銷難題

  今年23歲的趙磊,本科學的是工商管理,目前正在長江大學攻讀農村區域經濟方面的碩士。每次回洪湖老家,趙磊都聽見鄉里鄉親抱怨說,種的東西不好賣,愁銷路。

  “家鄉的農產品種類豐富,品質好,可由於地理位置偏僻,老一輩的農民又沒有很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因此很難找到銷售渠道。”趙磊說,為了破解這一難題,他萌生了把農產品拿到網上去賣的想法,但絕不能單純地賣初級產品,應該延伸產業鏈。

  為此,趙磊積極走訪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學習優秀企業“訂單農業”的做法。“簡單點說,就是我開網店幫企業賣產品,企業定點收購我們村農戶種植的農產品。”趙磊說,剛開始,企業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他在網上幫忙賣,沒想到他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企業一年的網上銷量,這令企業刮目相看,立馬簽訂了合作協議。

  現狀

  目前月銷售額超10萬元

  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趙磊一邊在網上進行銷售,一邊對後臺的資料進行分析。“這就是網上銷售和企業實體銷售最大的區別,通過網路,我能獲得第一手的消費人群資料,這樣可以定向開發重點市場。”趙磊說,目前,除了港澳臺,他網店裡的產品已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通過網上消費者的評價,他了解到了各地消費者的喜好,並及時反饋給企業,讓企業增加品種、改進包裝,而這些第一手的消費者資訊,都是企業原先自主經營時不能及時掌握的。

  從5月至今,趙磊網店內的產品已多達40餘款,有洪湖藕帶、鯽魚、蓮子、藕粉等。“每一款產品,我們對其的定義都不同,例如有的是用來吸引流量的,根本就不賺錢的;有的是店內的中流砥柱;有幾款則號稱店內的奢侈品,不求很多人買,但是利潤豐厚。”趙磊透露,開網店,講究的是價格策略、產品策略、發展策略,只有這樣,網店的經營才能長久。

  為了讓更多的網上購物者知道自己的網店,趙磊經常參加淘寶的活動。有一次,他將店內的一款藕帶列為活動產品,沒想到當天6時至21時的銷量就達到了1908單。“晚上九、十點以後,我們都沒時間統計銷量了,都忙著去打包發貨了,保守估計這款活動產品當天盈利超萬元。”趙磊回憶到。

  從最初的月銷售額幾千元到現在的10萬元,趙磊網店的銷售額一直在增長。“初步統計,我們店的日均訂單在100單左右,上月銷售額為10.2萬元。”趙磊說。

  前景

  未來打算開辦農產品電商園

  談及未來的發展,趙磊說,他想跟有實力的企業合作,建一個荊州地區的農產品電商園,讓更多的人瞭解荊州的農產品,推廣荊州特色。“現在就缺乏這樣一個平臺,讓我瞭解荊州有哪些適合在網上賣的產品。”趙磊說,好的產品需要去挖掘、去包裝,而且要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但挑選到這樣的產品很難。加之流動資金不足,目前在註冊品牌、參與淘寶大型活動等方面都比較受限。

  趙磊淘寶店的辦公地點目前租在荊州關羽祠附近,是一間100多平方米的簡易民房。“當初是準備把辦公地點設在洪湖的,可是從洪湖發快遞不方便,於是就選擇定點荊州城區,這樣一年的快遞費都可以節省三四萬元錢。”趙磊說,因為場地受限,很多產品都堆放不下,急需擴大場地。

  趙磊瞭解到荊州正在建設華中農高區,集農業科技研發創新體系、現代農業展示示範體系、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體系、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等於一體,他打算依託此平臺,開辦荊州地區的農產品電商園,真正做大做強,能為農村的發展貢獻一份力。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年輕人網路創業奮鬥故事
年輕的創業老闆網路致富史
相關知識
年輕小夥網際網路創業故事
年輕名人網路創業故事
年輕老闆網路創業故事
女性網際網路創業故事
農村網際網路創業故事
成功名人網際網路創業故事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故事
一個大學生的網路創業故事
零成本網路創業故事
農村網路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