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自主創業事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決心去做才能做好,創業就是那樣。看看那些殘疾人自主創業的事例,學習他們的方法,感受他們勇於創業的精神,激勵自己的鬥志,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一:

  一個高位截癱殘疾人的創業之路

  我不像李嘉誠那樣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白手起家,成為亞洲首富,也不像比爾·蓋茨那樣憑著自己的電腦技術和對互連網未來發展的遠見,最終成為世界首富。1996年一次突如其來的車禍使我喪失了腰部以下所有的功能——高位截癱,從此輪椅就伴隨著我。但我沒有被命運扼殺,我仍有自己的夢想。我堅信自己一定能有一番作為。

  想成為作家

  車禍從天而降,我成了一個高位截癱的殘疾人。最初我心灰意冷,整天在家長吁短嘆,覺得自己以後沒辦法再活下去了。

  家人看到這種情況,給我買來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張海迪寫的《輪椅上的人生》。看完這幾本書以後,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我也開始寫作。我想他們可以寫書,自己為什麼不能呢?如果寫一本暢銷的小說,我既可以賺錢又可以證明自己不是廢物。

  在以後的兩年裡,我夜以繼日地寫著。1998年,我的第一本小說完成了,名字叫《蛋蛋點點歷險記》,是兒童讀物。可是,底稿寄到多家出版社都石沉大海了。那段時間,我感到非常鬱悶、憋屈。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以後,我認識到自己的文化水平太低,我僅有初中文化,當作家是行不通的,得重新找個發展方向。

  學習修手機

  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

  我爸爸的一個好朋友是修手機的,他看我腿雖然不能動,可是手還是蠻靈活的,就讓我去他那兒學修手機。從1999年6月開始,我每天搖著輪椅去他門市上做學徒。為了使我方便進出,師傅把門前的臺階給我用水泥做了個斜坡。在那裡,我認真地學習了一年多。

  2000年9月,我出師了,父親給我在離我家不遠的路邊以每年3500元的租金租了個門面,師傅還送我一套修理工具,從此我的創業就真正開始了。

  開張的第一天我記得特別清楚,修的第一個手機是諾基亞,賺了15元錢。當時的心情不知道有多激動,好像喝了蜜一樣。從早到晚一共修理了3部手機,第一天下來我就賺了40多元。日子一天天過去,因為我本著誠信的原則,從不欺瞞哄騙消費者,所以找我修手機的人越來越多,賺錢也更多了。在以後的兩年多裡,我有了5萬多元積蓄。

  可是,後來做“修手機”這一行的越來越多,競爭也日漸激烈。而我因為身體有殘疾,只能從當地縣城裡進配件,其他同行基本都去省城進,進價便宜,維修價格自然就低。而我的修理成本總高於其他同行,生意也就一落千丈了。

  經營網咖

  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表弟大學畢業之後回來看我。在我們閒聊當中,他說現在大城市裡到處都是網咖,而我們縣城裡連一家也沒有,如果開個網咖肯定賺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覺得這是個賺錢的好機會,與其這樣半死不活的,還不如拼搏一下。

  就這樣,我一直盤算著開網咖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慎重考慮,並和表弟一番商量,我們決定每人出資5萬元,創辦網咖。他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在買電腦和技術方面比較有優勢,而我負責日常的經營。

  2001年9月18日,我和表弟的網咖終於開業了。在縣城比較繁華的路段,我們租了60平米的地方,置辦電腦26臺,安裝了寬頻,還起了個響亮的名字:超音速網咖。

  我的第二次創業開始了。

  沒想到開張以後,生意異常火爆,座無虛席。每小時兩塊五,一天就進賬500多元。可把我高興壞了,心想這個買賣是做對了。

  看到我們生意這麼好,縣城裡一年接連開了五六家網咖。我們的生意受到很大影響,客流量也明顯減少。於是我們從硬體上下功夫,又租了300平方的地方,在網咖裡投資安裝了空調,開了小賣部,開了檯球室,這在縣城還是頭一家。這樣,大家在玩電腦累了的情況下可以喝點飲料,打打檯球,放鬆一下。環境好了,客流量也就上去了。

  經過5年多的發展,我們已經擁有3個連鎖網咖、150多臺電腦,成為縣城裡最大的網咖。

  現在我不僅僅自食其力,每年的收入有10多萬元,生活已經沒問題了。我和表弟有個新的目標:成立我們縣第一個連鎖綠色網咖,使廣大未成年人有一個理想、安全、家長放心的上網場所!***編輯/晴川***

  二:

  彭覺:殘疾青年網路創業賣湘蓮年售500萬

  長晚集團滾動新聞12月4日訊***記者 劉炬 通訊員 李新聞***他,高高瘦瘦,腿部殘疾,紮在人群裡可能並不起眼。但是,談論起他關於湘蓮的夢想,他立馬就神采飛揚,精神煥發。“我的夢想是做湘蓮網銷大戶,打響湘蓮國際品牌,無論規模還是效益!”12月4日,這位來自湘潭縣排頭鄉的26歲小夥一臉堅定地說,他從沒把自己當殘疾人,也不希望客戶把他當成殘疾人,他把每一次獨自赴全國各地洽談業務當成旅行。

  高考失利,瞄上湘蓮網路銷售

  彭覺7歲時,因患小兒麻痺症導致殘疾。

  求學期間,雖然努力學習,但2006年高考失利,讓他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有些沮喪和失落!”彭覺也曾迷惘,不知未來路在何方。

  “父母為我付出了很多,我一定要讓他們過上幸福寬裕的生活!”靠著這個信念,此後兩年間,他先後學過電器維修,模具加工,做過鉗工,擺過地攤。

  “身體原因和工作壓力,讓我感覺現實很‘骨感’,是工作選擇我而不是我選工作!”2008年下半年,他辭職回家,尋找新的出路。

  看到從事外貿工作的姐姐經常通過網路接到來自國外的訂單,彭覺認為自己也能通過網路營銷創造自己的價值。經過深思熟慮,他拿打工的積蓄又回到學校學習了一年的商貿營銷知識。

  2009年,因家鄉盛產湘蓮,而當時湘潭從事湘蓮網銷的公司和個人都很少,他開始在網路上銷售湘蓮,學以致用。

  規模日益擴大,成為當地納稅大戶

  彭覺坦言,創業開頭是艱難的。創業初,他只能勉強養活自己。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不斷反思自己的生意經,“如何讓客戶相信我、選擇我!”“農副產品最重要的是質量,一定要確保質量安全!”這都是他思索得最多的問題。

  “第一次給別人發了500斤貨,賺了2000元。”彭覺說,這是他網銷湘蓮賺到的第一桶金。“我很興奮,這更加激發了我擴大規模的熱情!”

  為擴充套件市場,他幾乎跑遍了除新疆、西藏、青海以外的中國所有省份。家人有時間的時候會陪他,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人。“我不希望客戶把我當成一個殘疾人!”彭覺最高興的事就是他所銷售的湘蓮得到客戶的認可。

  經過艱辛努力,2011年,他創辦了一家貿易公司。目前,公司有員工30多名,除了銷售湘蓮外,還涉及到百合、花生等農副產品的銷售。去年,公司營業額達到500多萬元,上繳稅款13.8萬元,成為了當地湘蓮行業的納稅大戶。

  “我認為做湘蓮網銷大戶的夢想並不遙遠,現在已經基本做到!”關於未來,他信心滿滿,目前,公司在向海外市場拓展,訂單也不少,他希望打響湘蓮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事業小成,感恩回饋社會

  他的創業故事很勵志,讓大家感動的是,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在收穫成功的喜悅時,還將關愛之手伸向了弱勢群體和災區群眾。

  “在我創業的過程中,各級政府部門、殘聯部門給了我很多的幫助,我希望在收穫成功時,可以回報社會!”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還在創業探索期的彭覺就以個人名義捐贈3000元,2010年玉樹地震,他又以公司的名義捐贈1萬元。

  為了答謝鄉親們,他出資5000元修繕本村水泥路,並多次到敬老院探望老人,給他們送溫暖,他還多次資助貧困學生。

  為了帶動殘疾人自強不息,自力更生,他創辦的公司優先安排殘疾人就業。

殘疾人自己創業成功的故事
殘疾人自主創業典型事例
相關知識
殘疾人自主創業事例
殘疾人自主創業成功事蹟
殘疾人自主創業故事
殘疾人自主創業典型事例
殘疾人自主創業勵志故事
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的事例
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的事例
激勵殘疾人自主創業的故事
激勵殘疾人自主創業的故事
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