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古代天文曆法文化常識彙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中國古歷採用陰陽合曆,即以太陽的運動週期作為年,以月亮圓缺週期作為月,以閏月來協調年和月的關係。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閱讀。

  :【農曆】

  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它以朔望的週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迴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歷、夏曆,俗稱陰曆。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曆為據。如《遊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

  :【牽牛織女】

  “牽牛”即牽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銀河東。“織女”即織女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相對。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銀河】

  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雲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恆星組成。如曹操《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陳子昂《春夜別友人》:“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星宿】

  星宿***xiù***,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

  :【北斗】

  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或杓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排列如斗杓,故稱“北斗”。根據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

  :【月亮的別稱】

  月亮是古詩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寫的物件。它的別稱可分為:

  ***1***因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

  ***2***因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

  ***3***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4***因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5***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

  ***6***因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

  ***7***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

  ***8***因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

  ***9***因人們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月亮為嬋娟。

  :【二十四節氣】

  是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驚蟄、春分

  三月  清明、穀雨  四月 立夏、小滿

  五月  芒種、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處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詩文中常用二十四節氣來紀日,如《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稱夏至、冬至為至日,這裡指冬至。

為什麼會鼻子突然流鼻血
西周天文學發展
相關知識
2016古代天文曆法文化常識彙編
高一語文文化常識彙編
高中語文必修一二文化常識彙編
高中語文必修課本文化常識彙總
小升初語文重點文學常識彙編
高考語文外國文學常識彙編
天文曆法知識
古代天文學知識
天文曆法知識***2***
中國古代天文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