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通背拳之退步扒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白猿通背拳是通背拳的一個流派,流傳在遼寧省錦州地區的白猿通背拳是祁家通背拳的一支。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傳承脈絡如下:

  祁信李忠——李恆——賀振芳——白樂民——霍周明——王寶良頂門大弟子,已故,王寶新、楊德祥、柳德恩已故、於福元已故、解寶琴、劉巨集貴、姚全榮、王加生、田明新、安俊、劉子玉、楊順祥、袁學淳、髙巖、曲兆昆、宋久清、金書林、李長林、郭滿祥關門弟子等。餘有幸於二十多年前親炙先師劉德恩先生門下,聆聽教誨,承襲此藝。

  錦州地區的白猿通背拳以二十四勢為主體,二十四勢每勢單練,左右互換,不太重視套路,六路總手倒是六個小套路,不過動作都不多。這可能就是傳統武術的本來面目。霍周明先生和他的傳人們都沒有以傳播武術謀生,老先生年近七旬的時候,還在建築工地推磚運水泥維持生計,即便如此,始終沒有賣武謀生,所以金書林師叔感嘆曰:“你師爺沒享著福啊!”也正因為這樣,錦州地區的白猿通背拳才沒有被社會化,也沒有被現代化,而儲存著一種原生態,至少是保留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狀態,可能是目前最接近老祁派通背拳二十四勢大架原貌的。從發展的眼光看,這是很遺憾的,但換一個角度來說,可能又是非常珍貴的,具有活化石的意義。

  如今,武術巳從保家衛國、克敵制勝、取人性命於一瞬,演變為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錘鍊意志、傳承文化為主,所以我們才把通背拳整理成冊,以示傳承。

  退步扒門是二十四勢之中唯一的退步打法訓練,別具一格。今摘錄拙著《白猿通背拳》中的部分文字,權供武友們參考,且就教於本門前輩高人。

  動作招式:

  1、接左開門式,身體略右轉,帶動雙掌左前右後自前向右橫截至右前方。圖1

  2、身體左轉,帶動左掌架於頭顱左前上方,右掌向前抓。圖2

  3、重心前移,左腳獨立,右腳尖外擺向前截踢,高與膝蓋平齊,與此同時右轉體,帶動右掌回拉至腰間,左掌向前下劈擊,高與面平。圖3

  4、右腳向前落步獨立,左腳尖朝上向前蹬,高與腹平;與此同時,左掌握拳收回腰間,右掌握立拳向前衝打,高與胸平。圖4

  5、左腳向前落地,重心下沉如開門式的同時,左立拳向前衝擊,高與胸羋,右拳收回腰間。圖5

  如此可以反覆習練直到場地終點,然後習練退步部分。

  6、左轉體約180度,帶動左腳向上提起,高與襠平,以腳尖向後回勾的同時,左拳變掌向後回拉至左胸前,肘尖向後,右拳心朝下,從左臂下向前衝打。圖6

  7、左腳向後落步,右轉體約180度,帶動右腳向上提起,高與襠平,以腳尖向後回勾的同時,右拳變掌向後回拉至右胸前,肘尖向後,左拳心朝下,從右臂下向前衝打。圖7

  8、右腳向後落步,左轉體約180度,帶動左腳向上提起,高與襠平,以腳尖向後回勾的同時,左拳變掌向後回拉至左胸前,肘尖向後,右拳心朝下,從左臂下向前衝打。圖6

  9、左腳向後落步,右轉體約180度,帶動右腳向上提起,高與襠平,以腳尖向後回勾的同時,右拳變掌向後回拉至右胸目U,射尖向後,左拳心朝下,從右臂下向前衝打。圖7

  如此反覆習練,直至場地盡頭再轉身,亦可向任意方向轉換。

  技擊之法:

  雙方左腳在前時,對方出左手打我中上盤,我雙掌自左向右橫向化解其攻勢,對方必然收回左手的同時出右手打我,我左掌向左化解的同時,右掌向前直撲其面部;對方必用左手攔截,我右掌抓住其小臂向後牽帶的同時,出左掌劈打其面部,提右腳截擊其膝蓋;如對方後退,我迅速收左手,用右拳直擊對方面部的同時,右腳向前落地,進身提左腿,截擊對方腿部或小腹,緊接著,左腳落地收右拳,出左拳打其面部。以上皆為進步之打法。

  如對方手法快、攻勢猛,我於出右拳抵擋其攻勢的同時,重心後移,右腿獨立,左腳尖勾起,向上朝後勾擊其襠部。左右用法相同。這是退步擊打之法。門者,襠也。退步扒門,就是在退步的同時用腳扒開對方襠部,再報以致命一擊。

淄博通背拳之抹袖掌
通背拳伸肩法的健身與技擊作用
相關知識
白猿通背拳之退步扒門
淄博通背拳之抹袖掌
白猿仙通背拳的介紹
洪洞通背拳的簡介
北派通背拳的簡介
洪洞通背拳的基本拳理與要術
洪洞通背拳拳法和理論
祁家通背拳一路拆拳
五行通背拳拆拳操法
五行通背拳的抱勢與守中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