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魯濱遜漂流記》主要講述了一個人類戰勝自然,自己救自己的歷險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自從我閱讀了英國作家——笛福創作的小說——《魯濱孫漂流記》,我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深受啟發。

  《魯濱孫漂流記》這本小說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講魯濱孫不聽家人勸告,離家的三次航海經歷,在巴西買了種植園;第二部分也就是小說的主體——魯濱孫在荒島上的艱險經歷;第三部分是敘述他回家時的經歷及獲得一筆鉅款後的處理過程。

  這本小說讀起來讓人覺得十分真實,因為它是以魯濱孫自述的方式來寫的,並且情景深刻,就連魯濱孫每天吃了些什麼都記載的十分清楚,所以才會使人有這種感覺。英國青年魯濱孫落入荒島二十八年,他從只有一件衣、一件褲發展到有牧場、田地,各種器皿、武器與兩處住所,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魯濱孫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打倒的智者,他的特點就是自己只要決心做一樣事情,不成功是絕不會放手的。魯濱孫從一艘破船中搜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比如槍支、火藥,這些都是打獵必用的工具。那艘破船離荒島有半海里遠,但魯濱孫仍不放棄,他的水性很好,把自己搬得動的東西都弄了出來,有幾次他差點被水流給衝到海里去了。隨著工具的豐富,他用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做了一艘大船,可是他發現要讓船下水需要十二年的時間,不過,他並沒有氣餒,而是吸取教訓,在海邊做了艘更大更好的船,最後,他終於成功了。

  魯濱孫的內心有一股力量,使他不停地行動、追求。可聯想起自己,我感到相差甚遠,很多事情都不能堅持。我曾是一名出色的電子琴手,都學琴五年了,一開始我還比較喜歡練琴,可到了後面,卻覺得越來越枯燥,隨著曲子難度的增加,最終,我敗下了陣。其實,哪位成功人士的背後,不是艱辛與苦楚?他們都是從我們想像不到的磨難中走出來的。在此,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中的歌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從今往後,我一定會改掉自己的壞毛病!

  魯濱孫在小說裡塑造了兩個典型:一個是反面典型,一個是正面典型。從反面典型中,我認識到,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不能莽撞、不擇後果;從正面典型中,我知道了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努力地去解決它,向它亮劍,正所謂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魯濱孫漂流記》給予我的這兩個道理,我一定會銘記在心,而魯濱孫這樣的一個“荒島奇才”,我也永遠不會忘記。

  篇2

  十年是可以改變許多東西的,十年前我還是一個一二歲懵懂的孩子,可十年之後卻開始思考一些關於理想關於生存的事情,這是老師給我的,而讓我收穫最多的一本書便是《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歷險小說,我只讀了幾句,就深深地迷上了這本書,愛不釋手,這本書主要講了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船不興撞上了暗礁,水手們全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活了下來,海浪把他捲上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鳥上,開始了他長達28個的歷險生活。他自己在島上做了許多生存的物品,救下了一名俘虜“星期五”以及“星期五”的父親和一名西班牙人,之後,魯濱遜又遇上一艘英國船在海岸拋錨,船長和另外兩個人被船上鬧事的水手拋棄在岸上,魯濱遜帶領“星期五”奪回了船隻,因此也回到了家鄉。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作者笛福在《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實際上確是這樣: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只要心中永存信念,勇往直前,不要堅險,百折不撓,那麼他終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從魯濱遜的事中,我想到了自己好朋友。她的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外地工作,於是1、2歲就被丟在爺爺奶奶家生活,她告訴我,她和媽媽相隔千里,一年才能見上兩次。每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媽媽懷裡撒嬌的時候,她就想起了媽媽。上學了,煩心事接踵而至,缺少了母親的關愛,她的童年世界變得那麼蒼白。就在五年級的一天,她結識了《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身上那遇到困難坦然面對,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是啊,逆境才能鍛鍊人,小鷹不經受磨練怎能練就搏擊長空地本領。由此我想到了帶妹求學的洪戰輝,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阿姨……他們都是生活的強者。而她覺得,僅僅母親不在身邊,就頹廢,喪志,自覺汗顏。五年級的下半期,她漸漸地從狹隘地思想低谷中走了出來,沒有了悲傷,沒有了哀怨,她漸漸地變得陽光起來。優異的成績,俠膽義腸的性格,使她漸漸被老師欣賞,被同學信任。現在的她自覺請纓,擔任著她們班裡的要職,以此來歷煉自己。我堅信,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上,她會創設機會來不斷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魯濱遜漂流記》是我的良師,也是我的益友。漫漫長路,它將永遠攜我同行。

  篇3

  最近,我拜讀了英國作家笛福的著作——《魯濱遜漂流記》,使我受益匪淺。

  《魯濱遜漂流記》主要講述了一個人類戰勝自然,自己救自己的歷險故事。主人公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的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身破裂,所有的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魯濱遜活了下來。海浪把他捲上了岸,從此魯濱遜開始了長達28年的歷險生活。他首先做了只木筏,把船上所有的東西運了下來,用帆布搭建了帳篷,作為棲身之處,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後來,魯濱遜在荒島上種植了大麥和水稻,學會了製作粗糙的麵包,並學會了捕捉和馴養山羊作為肉食和奶食的來源,又養了一隻鸚鵡作伴。若干年後,他救了一個俘虜,取名“星期五”,他們一起生活,又過了許多年,他們發現了一艘英國船,才有機會離開了孤島。

  讀完《魯濱遜漂流記》,我深有感觸,收穫良多。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當困難或災難發生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畏懼,不能向困難或災難低頭,要勇敢地抬起頭,勇於與困難或災難作抗爭,這樣才有機會克服困難,戰勝災難。面對困難或災難,首先我們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在心理上擊敗它,下定決心要戰勝它,絕不能人未死而心先死,那樣就徹底沒有希望了。就像魯濱遜,當他漂到荒島上時,島上的自然環境極其惡劣,而且還要忍受孤獨和寂寞,但他沒有失去信心,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鎮定自若地將船上的東西運下來,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生存,最終他戰勝了困難,頑強地活了下來,應驗了“上帝只救自救者”那句話。

  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魯濱遜的這種精神,才能克服困難,戰勝災難,獲得成功。比如5·12汶川大地震,給災區人民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雖然天災無情,但是人間有愛,只要災區人民不放棄、不退縮,滿懷信心,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就一定能夠戰勝災難,重建美好家園。再比如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給許多企業帶來了困難,但是隻要這些企業不向困難低頭,勇敢地面對困難,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困難,就一定能夠度過危機。

  “勇敢頑強、積極進缺是《魯濱遜漂流記》給予我的啟示,它教會了我許多生存的辦法,讓我懂得怎樣面對困難,怎樣解決困難。這是一本讓人一定有收穫的好書,值得一讀。
 

什麼是反射機制反射機制的安全性
魯濱遜漂流記閱讀心得
相關知識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五年級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作文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讀魯濱遜漂流記的感悟
讀魯濱遜漂流記的感想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作文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