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的中藥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古代先賢對中草藥和 中醫藥 學的深入探索、研究和總結,使得中草藥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與應用。那麼有什麼呢?下面小編和您去看看,希望下面文章對您有幫助哦!

  

  菊花

  目赤腫痛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等功效。因熱傷風、肝火盛所致的頭暈頭痛、目赤腫痛等症狀,可泡1杯菊花茶喝。

  金銀花

  清熱利咽 因山藥藥性平和,所以可長期食用。金銀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咽喉腫痛、熱毒瀉痢等症,用金銀花水煎代茶喝,1天后即可見效。

  西洋參

  滋陰降火 西洋參味苦、微甘,性寒,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作用。熬夜後,很多人常會感覺口乾目眩、咽痛咳嗽,此時喝1杯西洋參茶,可讓您口舌生津。因西洋參性寒,所以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過多食用。

  黃芪

  健脾補氣 清熱燥溼 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補氣 清熱燥溼等功效。在溼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參芪粥喝。因黃芪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艾葉

  風寒咳嗽 艾葉味苦、辛,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溼止癢、安胎的作用。因風寒所致的咳嗽,可採用艾葉薰腳的方法,具體方法是:取艾葉適量,放入沸水中煎煮15分鐘,去渣取汁,把藥液倒入盆內,先薰後洗雙腳;當面板出現癤腫症狀時,可取艾條1根,點燃一端,距患處3~5釐米進行薰灸,在薰灸過程中,艾條應以癤腫為中心緩慢旋轉,灸至癤腫及周圍面板出現明顯紅暈,患者感覺微燙為止,每日1次,每次10分鐘;經常胃痛的人,可取艾葉適量,洗淨、切碎,打入雞蛋一起攪拌均勻,在鍋裡放入植物油,待油燒熱後將艾葉蛋液放入,炒至半熟,加清水適量煮沸即可,待溫度適宜時,渣水共服,每日3次。

  夏季養生的藥材茶水推薦

  一、枸杞防暑茶

  原料: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0克,菊花6克

  做法:把所有原料放入杯中,衝入300毫升開水,加蓋悶泡1分鐘至味道滲出即可飲用。

  功效:清頭目,減輕疲勞,提高工作效能。

  二、金銀菊花茶

  原料:菊花10克、金銀花6克

  作法:將原料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文火煎煮約5分鐘,稍涼後即可飲用。

  功效:去除身體熱氣、解毒,抵擋多種病原菌,為中藥家族中的“廣譜黴菌藥”。

  三、枸杞菊花茶

  原料:枸杞12克,菊花8克,決明子10克

  做法:將所有原料洗淨後一同放入杯中,加入300毫升沸水,加蓋燜泡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緩解眼睛酸澀疲勞,滋補腎臟,潤腸通便。

  決明燉茄子

  配方:決明子10g 茄子2個

  製法: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備用,茄子油炒後,放入藥汁及適量作料,燉熟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通便

  地藕葡萄膏

  配方:鮮藕汁250毫克,葡萄汁250毫克,生地20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生地發透,再加水煎煮20分鐘,取液一次,先三次,然後合併藥液,

  以小火煎熬濃縮至較粘稠時,摻入藕汁,葡萄汁,繼續熬成膏狀,加入倍量的蜂蜜。至沸,停火,待冷裝瓶備用

  功效:清熱養陰,涼血1 多吃瓜類

  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 多吃涼性蔬菜

  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瓜類蔬菜除南瓜屬溫性外,其餘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    3 多吃“殺菌”蔬菜

  蔥蒜類蔬菜,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4.早晚餐吃粥,午餐喝湯

  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薄荷粥、銀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用法:每日兩次,每次10

腳底按摩的好處
女性養生多吃桂圓有什麼好處
相關知識
夏季養生的中藥材
冬季養生的中藥
冬季養生的中藥配方大全圖片
冬季養生的中藥配方大全圖片
冬季養生的中藥配方大全
冬季養生的中藥配方大全
冬季養生的中藥配方
夏季養生的食材推薦
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有哪些
適合秋季養生的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