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癬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頭癬是頭皮和頭髮的淺部真菌感染,根據病原菌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黃癬、白癬和黑點癬三種。對此,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頭癬的症狀

  1.黃癬 中醫稱為禿瘡,“癩頭瘡”,“肥黏瘡”等,俗稱“癩痢頭”,許蘭毛癬菌侵入頭皮角質層後大量生長繁殖,很快在毛根處形成針頭或綠豆大小丘皰疹,繼而變為膿皰,膿皰乾燥後形成硫磺色幹痂,皮損擴大,痂皮融合變厚,邊緣翹起,中央黏著於頭皮而略凹陷,中心則有毛幹通過,外觀似碟狀,稱為碟形黃癬痂,黃癬痂是由許蘭毛癬菌及脫落的上皮細胞組成,易碎,傳染性強,用力揭去痂皮,其下為鮮紅色溼潤糜爛面或淺潰瘍,極易繼發細菌感染,發出鼠尿樣臭味,同時伴有附近淋巴結腫大,毛髮由於病原菌侵入,變得乾枯無光澤或出現彎曲,易拔除,但無斷髮,最後毛囊破壞,遺留萎縮性瘢痕和永久性禿髮,碟形黃癬痂,萎縮性瘢痕,永久性禿髮是黃癬三大臨床特徵,黃癬若未及時治療,皮損持續發展可累及整個頭皮,形成廣泛性禿髮性瘢痕,但在髮際處可遺留1~2cm正常毛髮帶,瘢痕中可散在少數正常毛髮,瘙癢劇烈,可因搔抓而自身播散,毛癬菌偶可侵犯軀幹及四肢光滑面板和甲板,可有黃癬痂和面板萎縮,甲損害則很難與其他甲癬區分。

  2.白癬 中醫稱為白禿,蛀髮癬,如《外科證治全書》記載“蛀髮癬是頭上漸生禿斑,久則遠開,乾枯發癢,由陰虛熱盛,剃頭時風邪襲入孔腠,博聚不散,血氣不潮而成,”最初表現為毛囊性丘疹,上覆白色鱗屑,皮損逐漸擴大,形成白色鱗屑斑片,呈圓形或橢圓形,界限清楚,無明顯炎症,微癢或無任何自覺症狀,若不治療,斑片狀損害周圍可出現小的衛星灶,由於真菌孢子寄生,病損區毛髮根部圍繞有一特徵性鱗屑狀鞘狀物,不易去除,稱為菌鞘,病發乾枯,無光澤,長出頭皮約4~5mm即折斷,極易拔除,灰白色鱗屑斑,菌鞘和斷髮是白癬三大臨床特徵,部分患者可併發膿癬,體股癬,甲癬和肉芽腫。

  3.黑點癬 初發損害為較小白色鱗屑斑,散在分佈,炎症輕微或無炎症,有時似白癬,由於孢子寄生於發內使毛髮變脆,病損處毛髮出頭皮即折斷,斷髮殘根留在毛囊口內呈黑點狀,故名黑點癬,本病病程較長,病變進展緩慢,至成年也不能自愈,日久,由於毛囊破壞,愈後留有點片狀瘢痕和禿髮,少數患者斷髮不明顯,而以脫屑斑為主,易與脂溢性皮炎相混淆,此外,病原菌也可侵犯光滑面板和甲板。

  4.膿癬 為人體面板對親動物性或親土性真菌感染髮生的強烈炎症反應,膿癬亦多發生於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最初表現為化膿性毛囊炎,群集性小膿皰融合形成隆起炎性結節或腫塊,界限清楚,觸之較軟,表面有與毛囊口一致的小膿點,似蜂窩狀,擠壓時有多孔溢膿現象,毛髮鬆動而易拔除,自覺疼痛或無症狀,若繼發細菌感染,則有明顯疼痛及壓痛,附近淋巴結常腫大,損害常單發,亦有少數多發,愈後常伴瘢痕及禿髮。

  頭癬的西醫治療方法

  頭癬一般採用綜合性治療。

  1.系統治療 灰黃黴素目前仍為首選,對小孢子菌最為敏感。成人0.6~0.8g/d,兒童15~20mg/***kg?d***,分3次飯後服用,療程3~4周。服藥期間,多 食油脂性食物,以促進藥物吸收。同時要注意肝功能檢查。應用灰黃黴素如同時服用中藥茵陳,可提高其療效,減少灰黃黴素的用量。並避免應用抑制胃酸分泌藥 物。酮康唑對斷髮毛癬菌最敏感,兒童用量為5mg/***kg?d***,1次頓服,最好進餐時服,療程4~8周。伊曲康唑用餐時服用,成人0.2g/d,兒童 0.1g/d,每週1次,服用4~6周。特比萘芬0.25g/d,兒童0.125g/d,服用4~8周,服藥期間亦應注意肝功能檢查。膿癬急性期亦可短期 加用小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

  2.區域性治療 單用區域性治療療效差,應同時進行系統治療或與拔髮療法同時應用。外用藥常用者有5%~10%硫磺軟膏,2.5%碘酊,3%克黴唑霜等,連續應用1個月,不 可間斷。塗藥前先用肥皂水洗頭,膿癬如膿液較多,炎症明顯時,可用溫和殺菌劑,如0.1%依沙吖啶***利凡諾***、1∶4000高錳酸鉀液或0.1%呋喃西林 敷,或外用抗生素軟膏如環丙沙星軟膏等。在醫療條件較差的地區,對於面積較小***五分硬幣範圍以內***、數量不超過3塊的損害可採用拔髮療法,即有用平頭鑷子 將病損區及其周圍3mm範圍內的正常頭髮連根拔出。拔髮後外塗前述外用藥,每天1次。如此每週拔1次,連續3~4次。

  治療期間應注意每天用溫肥皂水洗頭,以洗去帶菌鱗屑和痂皮,避免皮損播散。黃癬菌痂如過厚時,可先用5%水楊痠軟膏或油劑除去,然後再塗藥。用藥前 將頭髮剃去,每7~10天理髮1次,以去除被感染的毛髮。同時,對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如帽子、枕巾、理髮工具,要消毒處理,病發應焚燬。

  頭癬的中醫治療方法

  溼熱內蘊型

  【主症】頭皮瘙癢劇烈,浸淫流滋,散在性膿皰丘疹,口苦,咽乾,大便乾結,小便紅赤,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溼止癢。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六一散加減。黃連、黃芩、梔子、滑石、白鮮皮、苡仁、赤茯苓、丹皮、澤瀉、通草、銀花、蒲公英、甘草。

  加減變化:瘙癢甚者,加刺蒺藜、地膚子、防己。發熱者,加石膏、知母、連翹。大便祕結者,加生大黃。

腿部毛囊炎的治療方法
痛經有效的治療方法
相關知識
頭癬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各種頭痛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偏頭痛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小兒肺炎的症狀和治療方法有什麼
水痘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血脂高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房顫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耳鳴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產後風溼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兒童胃熱口臭的症狀和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