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呼吸道疾病的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呼吸道疾病是雞群易發的一類疾病的統稱。為控制雞群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降低發病率,減少呼吸道疾病對養雞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如何治療雞呼吸道?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雞呼吸道病怎麼治療吧!

  

  發病雞群採食量明顯減少,飲水增多,飲水時不斷從口角甩出粘液

  ***一***雞呼吸道病臨床特徵

  1.採食、精神及體表變化。發病雞群採食量明顯減少,飲水增多,飲水時不斷從口角甩出粘液;精神沉鬱,羽毛蓬亂,垂頭縮頸;鼻腔分泌物增多,流鼻液,鼻竇腫脹;眼結膜充血,流淚;頭部水腫,雞冠和肉垂淤血,呈紫黑色,一側或兩側肉垂增厚、變硬,觸之熱感增加;腿上無毛處有紫色出血斑。

  2.產蛋率下降,蛋殼質量變差。有的雞群出現呼吸道症狀的當天或第二天產蛋下降,有的雞群先表現出產蛋下降後出現消化道症狀和呼吸道症狀;有的雞群發病後3天之內產蛋率可從90%以上下降到20%,甚至停產,一般下降20%~50%。

  3.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狀。雞群發病後的當天或第二天即表現出嚴重程度不一的呼吸道症狀,有的表現為呼嚕、咳嗽,呼吸囉音,有的呼吸困難,張口伸頸,每次呼吸時均發出尖叫聲;有的呼吸道症狀較輕,僅在夜間安靜時能聽到。病雞腹瀉,拉水樣稀糞,常帶有未消化完全的飼料,有的拉灰綠色或黃綠色稀糞。

  ***二***剖檢變化

  對病死雞解剖發現:氣管出血,有粘液,個別支氣管堵塞,胸、愎氣囊混濁、增厚,呈白色或淡黃色乾酪樣,心肌出血,胰腺邊緣出血,脾臟白色小壞死點,盲腸淋巴結出血,腎臟出血,個別的雞隻腺胃乳頭出血及肌胃角質層下有出血,有的臟器表面有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

  ***三***病因分析

  1.疫苗引起的應激反應。在獸醫臨床上,疫苗免疫是疾病防控過程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但是,肉雞的呼吸道黏膜也受疫苗的刺激發生一定的應激反應。在畜牧生產實踐中,由於大量使用法氏囊或新城疫疫苗導致的免疫抑制,是引發肉雞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飼養管理不當。由於養殖密度過大,雞舍管理不善,一些病原體容易在雞舍內形成流行,空氣、飲水、飼料及墊料容易造成汙染,病原體孳生導致健康動物感染。如不注意飼料質量,不注意通風換氣,這樣惡劣的養殖環境,容易導致機體的抵抗力下降,導致疫病的發生。

  3.疾病防治不科學。由於疫苗預防不科學或不及時,錯過了疫苗最佳的免疫時間,導致疫苗免疫滯後,達不到應有的免疫效果。同時由於一些藥物治療不科學,如有些疾病的毒株或耐藥株不斷突變,常常導致臨床治療無效。如使用藥物的濃度或作用時間不佳,可導致耐藥菌株的增多,降低了藥物治療細菌性疾病的療效。

  4.環境衛生因素。沒有嚴格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如經常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及時;或由於雞場地勢低窪、糞便堆積、高密度飼養、通風不好,使得雞舍內有害氣體不能有效排出,特別是硫化氫、氨氣、甲烷等氣體嚴重超出標準,刺激機體呼吸道黏膜,容易使機體的組織缺氧,呼吸道及肺呼吸的功能下降,致使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機體變成了易感動物群,外界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機體內。

  5.氣候因素。如氣候的變化,溫度忽冷忽熱,都會為病原體的感染提供條件。應激可以導致機體的抵抗力減弱,抗應激能力降低。再者轉群也是機體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再加之天氣變化等應激因素存在時,容易引起雞隻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疾病。

  ***四***綜合防治措施

  1.加強環境消毒。加強環境衛生消毒,改善雞群的生存環境,可提高雞群抵抗疾病的能力。要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每批雞出欄以後,要及時徹底清掃雞舍,嚴格採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定期對雞群進行消毒,可採用飲水消毒或帶雞消毒,還要對雞群所用用具進行消毒,通過消毒可降低雞舍內的有害細菌。要科學選用消毒劑的種類,應針對不同病原微生物選擇不同型別的消毒劑。

  2.提高營養水平。加強飼養管理,首先要提高飼養營養水平,保證肉雞有個健康的體質。不飼餵發黴變質的飼料,多飼餵綠色無汙染飼料,還應注意新增一些微量元素。保證雞舍內有適宜的溫溼度,保證空氣新鮮,通風良好,要有合理的飼養密度,做好天氣變化等工作,避免或減少雞群應激。同時還應儘量減少應激反應,尤其是天氣變化時要與免疫分開進行。

  3.作好預防接種。做好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應根據當地疫病流行的具體情況和雞群健康狀況,堅持在免疫檢測條件指導下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式,做到合理免疫。要選用反應小的疫苗,如新城疫克隆苗、法氏囊普通毒株。同時還要求在免疫前後3~5天,停服抗生素、抗病毒、磺胺類藥物,還應在日糧中適量新增維生素、口服補液鹽等抗應激劑。

  合理使用疫苗,在7日齡做新支二聯苗免疫時,做好對支原體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的預防,疫苗免疫之後,連用泰樂菌素或林可黴素3-4天,可以有效地防治支原體陽性雞群免疫後引發的呼吸道病。另外,在7日齡做新城疫活苗的同時,給雞做新城疫的滅活苗免疫,可以大大降低後期飼養中非典型新城疫的發生。

  4.加強飼養管理。加強肉雞的飼養管理,為肉雞提供全價營養飼料,增加肉雞的機體抵抗力,在免疫前後多補充營養,增加電解多維或速補,主要是起到抗應激的作用。使用藥物的同時還特別要注意維生素A、維生素D3的使用,因為維生素A對呼吸道黏膜有強大的修復作用,採用維生素A、維生素D3輔助治療呼吸道病是不可輕視的。

  5.採用氣霧給藥。由於禽類氣囊的特殊結構,肉雞呼吸道病發生後,有時通過常規的用藥途徑,如注射、飲水、混飼等,吸收的藥物很難在氣囊內達到有效濃度,這也是氣囊炎在臨床上很難得到有效治療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療此病時,最好使用藥物的氣霧給藥方式進行治療。因為氣霧給藥時,藥物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道到達並作用於氣囊表面,其次選擇通過個體肌肉注射給藥,可使血液中藥物濃度迅速升高,快速作用於氣囊,從而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6.及時對因治療。肉雞在傳染性法氏囊或新城疫疫苗二免後容易起呼吸道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反應,正常的疫苗反應是3天~5天,而支原體和大腸桿菌是機體常在菌,此時機體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發生支原體或大腸桿菌。因此,對於疫苗造成的呼吸道疾病,可以在用完疫苗後適當使用一些治療呼吸道的藥物來預防,如果在用藥後效果不理想,這個時候很有可能是在免疫時的疫苗量過大,對上呼吸道黏膜造成的損傷比較嚴重,此時要再用針對支原體和大腸桿菌的藥物進行治療,可採用中西藥結合的治療方法,中藥採用止咳化痰、平喘解表和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同時配合魚肝油粉***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C飲水或拌料。

  7.合理選用藥物。支原體、大腸桿菌等引起的肉雞呼吸道病,日前治療效果比較好的有泰樂菌素、強力黴素、羅紅黴素、替米考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等。由於抗菌素藥耐藥性的增加,導致病情複雜難以治療,此時可適當採用聯合用藥。有條件的要通過作藥敏試驗來選擇藥物,用藥後個別呼吸道病未治癒的,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2~3天為一療程。當有病毒感染時可採用干擾素、黃芪多糖、清瘟敗毒等抗病毒藥物和呼吸道藥物聯合治療,連用3天~5天。

  雞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雞的呼吸道病在養雞生產中是比較複雜的,疾病的種類也很多。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細菌和支原體引起的。因此,雞的呼吸道疾病在養雞生產中是不容忽視的一類疾病。呼吸道疾病之所以重要,一方面經常發生,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另一方面是發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種疾病的繼發感染,可使雛雞生長髮育遲緩,成年雞產蛋下降和引起各種日齡的雞隻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哪種呼吸道疾病發生,從臨床症狀和雞群的表現上都很難確定發生的是哪一種呼吸道疾病,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為幫助大家現場做出初步診斷,現將各種呼吸道疾病以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多發常見病介紹如下:

  一、雞慢性呼吸道疾病

  該病是由雞毒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疾病。支原體廣泛地存在雞體內,可以說在各種品種的商品蛋雞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雞體內帶有這種病原體。但是,在正常的情況下,沒有其他疾病發生時,這種支原體不會引起雞群發病。因此,支原體能夠引起雞群發病,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或者說必須在多種應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發生。能引起發病的應激因素主要有:

  1.在春、秋、冬季節,晝夜溫差比較大或受寒流的襲擊,由於沒有及時做好防寒工作,雞群因受寒而發病。

  2.雞舍通風不良,舍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如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濃度高時,雞群發病。

  3.飼養密度過大,雞群發病。

  4.多種疾病發生時,如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生鼻炎等病發生時,可繼發慢性呼吸道疾病。

  5.當雞齡過小時即便是正常的氣霧免疫也可激發本病。

  總之,外界一切不利因素均可成為引起本病發生的誘因。

  雞群發病主要的表現

  本病的特點是發病急,傳播慢,病程長。在沒有其他疾病發生時,只是由於氣溫的變化、飼養密度大、雞舍通風不良時發生單純性感染,多數雞隻精神、食慾變化不大,少數雞隻呼吸音增強***只能在夜間聽到***。上述發病因素過強也可使多數雞隻發病,這時飼料消耗減少,在雞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雞眼睛流淚,甩鼻,顏面腫脹。眼睛流淚多為一側性,也有雙眼流淚的。如果治療不及時轉為慢性,雞的食慾時好時壞,眼內有乾酪樣滲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嚴重時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數雞由於喉頭阻塞窒息而死。如沒有繼發感染死亡率低。死亡雞解剖後主要的病理變化是氣囊炎。成年雞發病對產蛋的影響是呼吸道疾病中影響最小的。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本病發生後常繼發大腸桿菌,尤其是在肉雞更加明顯。結果使病情複雜化,雞群死淘率增加。因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而死的雞,解剖後可見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有的還出現卵黃性腹膜炎的病理變化。多數情況下該病出現在多種疾病發生的過程中,因此,死亡雞隻解剖後的病理變化還可見到原發病的變化。

  本病的防治應遵循以下原則:由於本病的發生有明顯的誘因,因此預防工作顯得更為重要。

  在預防工作中,首要的是對各種病毒性疾病要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其次是加強飼養管理精心地管好雞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溫,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雞舍的通風,給雞創造一個較好的生存條件。

  該病一旦發生,重要的是盡最大努力去除發病誘因,改善環境。這樣有利於減少疾病的發生,有利於提高治療效果。如果有其他的病毒性疾病發生,則以控制病毒性疾病為主。

  為了防止本病的繼發感染可適當地投藥加以控制。治療中的原則應考慮發病雞的數量,病雞少時以個別治療為主。當發病雞數量多,外界誘因無法立即去除時,可考慮大群給藥與個別治療相結合。治療的藥物可這樣來選擇。個別雞的治療可用鏈黴素,成年雞每隻雞20萬單位/天,分2次注射,或用卡那黴素1萬單位/天,分2次注射,連續注射2-3天。全群給藥可用鏈黴素、紅黴素、蒽諾沙星、支原淨等,飲水,連用3-4天。如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則以用治療大腸桿菌病的藥物為主。

  二、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本病各種日齡的雞均可發生,但以雛雞和育成雞多發。該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其特點是發病急、傳播快。

  此病有三種類型,即呼吸型、腎型、腺胃型。

  1、呼吸型傳支

  雛雞多發,發病後以呼吸困難為特徵,有的呈張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頭。病雞精神、食慾很差。病後1-2天雞隻開始死亡,並且死亡呈直線上升,約1周後死亡開始下降。成年雞發病呼吸道症狀不明顯,但是產蛋明顯下降,產出畸形蛋,蛋殼粗糙,蛋的質量差,蛋黃與蛋清分離,蛋清稀薄如水。10天后產蛋逐漸恢復。

  2、腎型傳支

  以20日齡左右的雞多發,發病雞精神、食慾差,呼吸道症狀不明顯,或呈一過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線上升。死後變化以腎的變化最為明顯,腎臟高度腫脹、蒼白,由於尿酸鹽的沉積,呈“花斑腎”樣。死亡率可達10%-20%。

  3、腺胃型傳支

  40-80日齡的雞多發。雞群發病傳播速度較上述兩型要慢,病雞精神食慾差,有呼吸道的症狀,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症狀明顯且嚴重。下痢。死亡比較緩慢,但拖延的時間長,可達20天以上。死亡的雞非常瘦是明顯的特點。解剖後的變化以腺胃的變化最特徵,腺胃腫脹明顯,有的可呈圓形。胃壁增厚,腺胃乳頭周圍出血。其他變化無診斷價值。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病毒病,治療上沒有特效藥物。在發病時給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雞白痢、大腸桿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繼發感染。關鍵是搞好預防工作。呼吸型傳支可用新城疫傳支二聯苗。腎傳支和腺胃型傳支可選擇油乳劑滅活苗進行免疫

  三、雞傳染性喉氣管炎

  該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尤以成年蛋雞多發。傳播速度比較快,但是發病率不如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那樣高。

  病雞呼吸極度困難,比任何呼吸道病的症狀都明顯。可見有的病雞伸頸張口吸氣,低頭縮頸呼氣。在雞舍隨時可聽到怪叫聲。有的病雞咯出血痰。

  雞群發病後很快出現死雞,解剖後在喉頭和氣管處見有含血的分泌物,這一變化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病程長的死雞在喉頭和氣管常不見出血變化,但經常被分泌物阻塞窒息而死。

  發生本病後,可給雞群投予抗生素,控制雞白痢、大腸桿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發生。如若繼發症控制的好,死亡率不高。

  對本病的防制關鍵是做好雞群的免疫工作。雞50日齡時免疫一次,90日齡時再免疫一次。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的毒力稍強,雞免疫後有一定的反應,希望大家注意。

  四、雞傳染性鼻炎

  它是由一種叫做副雞嗜血桿菌的細菌引起的疾病。任何年齡的雞均可發生,但育成雞、產蛋雞多發。本病在寒冷季節容易發生。一旦發生傳播速度快,幾天內就可涉及全群。在一個雞場中的適齡雞群無一倖免。

  病雞鼻腔有分泌物,常見甩鼻。多見一側顏面腫脹。在雞群中可發現有的雞肉垂水腫。發病後2-3天雞的食慾尚可,隨後食慾明顯下降,與此同時產蛋急劇下降,大約要持續10天以上。發病的早、中期雞隻死亡少,隨著雞群精神、食慾的好轉、產蛋量的回升,雞的死淘率明顯增加。死亡的雞大多數是由繼發症而死***如雞白痢、大腸桿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產蛋恢復後,產蛋量接近原有水平。

  發病後,可以用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因為副雞嗜血桿菌為磺胺類藥物非常敏感,服藥後可明顯改善雞隻狀況,縮短病程,有利於雞群的恢復。特別是在發病初期,雞的食慾還沒有下降時,是投藥的極好機會。但是使用磺胺藥物不要超過5天。此外,為了防止繼發症,可以投與其他抗生素如青黴素、鏈黴素、紅黴素、氟哌酸、蒽諾沙星等,都有一定的療效。如果所在地區本病經常發生,可考慮使用油苗在雞開產前免疫,可達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五、雞新城疫

  本病雖然不屬於呼吸道病,但是新城疫的發生比較普遍,特別是非典型性新城疫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呼吸道症狀。此時,如果把新城疫誤診為其他呼吸道病***在實際生產中經常出現此類事情***,將造成很大損失。因此,遇到雞群出現呼吸道症狀時,診斷的思路應該是當排除新城疫以後再考慮是否是其他呼吸道疾病。

  現在發生的新城疫絕大多數都是在免疫雞群當中發生的非典型性新城疫。大多數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疫苗選擇不當、免疫間隔時間過長、免疫方法不合適等造成的。任何日齡的雞都可以發生新城疫。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大多容易發生新城疫雞群的日齡是30日齡、80日齡和200日齡左右。

  發病雞群中的病雞精神食慾比任何患呼吸道疾病的病雞都差,病後2-3天雞隻開始死亡,而且死亡逐漸增加,這在雛雞發病時比較明顯。成年雞隨著發病開始,產蛋急劇下降,軟殼蛋比平常多,但是死亡率比較低。發病大約7天左右,雞群中出現有神經症狀***歪脖、轉脖、轉圈等***的病雞。如果雞群整體免疫力低,發病後病雞症狀還要嚴重。

  對於新城疫的防制,關鍵是做好確實的免疫。使雞群在整個飼養週期內,對新城疫始終保持高度、持久、一致的免疫力。下面提出新城疫的免疫程式,供大家參考:當雞隻7-10日齡時,用弱毒苗滴鼻或點眼;間隔15天每隻雞注射1頭份弱毒苗,同時在另一部位注射半頭份油苗;當雞開產前***大約120日齡時***每隻雞注射1頭份油苗。有條件的此時給雞群進行一次氣霧免疫效果更好。在整個飼養週期內,有條件時要定期檢測雞群新城疫的免疫狀況,當免疫水平低或抗體水平參差不齊時,要立即用氣霧方法或注射方法進行輔助免疫,以提高雞群整體免疫水平,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新城疫的發生。實踐證明,只要穩定地控制好病毒病,最大限度的不發生新城疫,雞群的呼吸道疾病發生就會明顯地減少。

  總之,雞的呼吸道疾病在生產實踐中,由於病雞的臨床症狀相似難以鑑別,但是隻要熟悉地瞭解每一種呼吸道病,以及發病雞臨床症狀的主要特點和特徵,通過反覆地實踐,是不難做出初步診斷的。最後,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搞好養雞生產,預防疾病發生的關鍵是要始終如一地堅持貫徹“預防為主,養防結合,防重於治”的方針。

兒童肺炎的症狀有哪些什麼
呼吸道疾病吃什麼好
相關知識
雞呼吸道疾病的治療
春季預防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
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預防
小兒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預防
腸道疾病的治療方法
腸道疾病的治療方法
春季有那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春季有那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夏季怎麼預防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