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血常規指標以及治療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白血病的血常規指標,白血病是種常見的血液疾病,要想確診自己到底患沒患白血病,必須進行血常規檢查,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白血病吧。

  白血病的表現

  1.發熱是白血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發熱和熱型。發熱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峽炎、口腔炎、肛周感染最常見,肺炎、扁桃體炎、齒齦炎、肛周膿腫等也較常見。耳部發炎、腸炎、癰、腎盂腎炎等也可見到,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症、膿毒血癥等。發熱也可以是急性白血病本身的症狀,而不伴有任何感染跡象。2.感染病原體以細菌多見,疾病後期,由於長期粒細胞低於正常和廣譜抗生素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逐漸增加。病毒感染雖少見但凶險,須加以注意。3.出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面板、牙齦、鼻腔出血最常見,也可有視網膜、耳內出血和顱內、消化道、呼吸道等內臟大出血。女性月經過多也較常見,可以是首發症狀。4.貧血早期即可出現,少數病例可在確診前數月或數年先出現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以後再發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下肢水腫等症狀。貧血可見於各型別的白血病,老年病人更多見。5.骨和關節疼痛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潤引起骨痛,可為肢體或背部瀰漫性疼痛,亦可侷限於關節痛,常導致行動困難。逾1/3患者有胸骨壓痛,此徵有助於本病診斷。

  白血病的血常規指標

  1、 血小板

  白血病的早期血小板數目可正常或輕度減少,到中晚期,可有明顯減少,低於10 ×10^9/L,血小板大小不等,畸形,有巨型血小板,血小板第三因子及凝血功能異常。

  2、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一般顯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血片中有時可見幼紅細胞。網滯紅細胞常減少,但少數病例可有輕度增多。

  3、 白細胞

  白細胞數多時可達300 ×10^9/L,也可少至***0.2~0.3***×10^9/L***低增生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初期白細胞數白細胞一般偏地,晚期多數偏高。白細胞總數特別高或特別低時往往病情嚴重,治療困難療效較差。在周圍血中出現急性白血病細胞是診斷急性白血病的重要依據。急性白血病主要為原始細胞和早幼粒***幼稚細胞***細胞。在白細胞總數高時診斷並不困難,但在白細胞低時,往往要經濃縮塗片或者字血塗片的尾部才能找到白血病細胞。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或低增生習慣內白血病血象往往呈全血細胞減少。

  白血病的治療方法

  1.AML治療***非M3***通常需要首先進行聯合化療,即所謂“誘導化療”,常用DA***3+7***方案。誘導治療後,如果獲得緩解,進一步可以根據預後分層安排繼續強化鞏固化療或者進入幹細胞移植程式。鞏固治療後,目前通常不進行維持治療,可以停藥觀察,定期隨診。2.M3治療由於靶向治療和誘導凋亡治療的成功,PML-RARα陽性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成為整個AML中預後最好的型別。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全反式維甲酸聯合砷劑治療可以治癒絕大多數M3患者。治療需要嚴格按照療程進行,後期維持治療的長短則主要依據融合基因殘留情況決定。3.ALL治療通常先進行誘導化療,成人與兒童常用方案有差異,但是近年來研究認為,採用兒童方案治療成人患者結果可能優於傳統成人方案。緩解後需要堅持鞏固和維持治療。高危患者有條件可以做幹細胞移植。合併Ph1染色體陽性的患者推薦聯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進行治療。4.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慢性期首選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伊馬替尼***治療,建議儘早且足量治療,延遲使用和使用不規範容易導致耐藥。因此,如果決定使用伊馬替尼,首先不要拖延,其次一定要堅持長期服用***接近終生***,而且服用期間千萬不要擅自減量或者停服,否則容易導致耐藥。加速期、急變期通常需要先進行靶向治療***伊馬替尼加量或者使用二代藥物***,然後選擇機會盡早安排異體移植。5.慢性淋巴細胞治療早期無症狀患者通常無需治療,晚期則可選用多種化療方案,例如留可然單藥治療,氟達拉濱、環磷醯胺聯合美羅華等化療。新藥苯達莫司汀、抗CD52單抗等也有效。近年來發現BCR通路抑制劑的靶向治療可能有顯著效果。有條件的難治患者可以考慮異體移植治療。
 

兒童急性淋巴白血病症狀
兒童白血病的發病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相關知識
白血病的血常規指標以及治療方法
什麼是肝掌和常見位置以及治療方法
兒童白血病的發病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血栓疾病的病因分析以及治療方法
高血壓的病因以及治療方法
高血壓腎病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高血壓的急救方法以及治療方法
高血壓急救穴位以及治療方法
肺膿腫的病因以及治療方法
紅眼病的病因以及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