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養胃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養胃即清養胃陰。治療胃燥津傷、胃陰不足的方法。症見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易飢、大便燥結、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那麼有哪些呢?小編帶您去看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胃病疼痛祕方:

  胃痛的症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冒、食冷品而引發胃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

  胃痛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容易導致胃病。所以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胃寒病人可以多吃胡椒豬肚湯、生薑水。

  胡椒和生薑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復健康脾胃。當然,出現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性病態,最好去醫院做胃鏡檢查。

  寒性胃痛者還應忌食涼性、寒性食物:

  西瓜、甘蔗、茭白、蚌肉、螃蟹、柿子、苦瓜、甜瓜、綠豆、柿餅、生番茄、竹筍、生菜瓜、海帶、生萵苣、生蘿蔔、生藕、生黃瓜、生地瓜、金銀花、菊花、薄荷、鴨蛋、蛤蜊、冷茶以及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性涼生冷的食品會使胃寒病痛加劇。

  養胃食療方法:

  1、南瓜——排毒護胃

  因盛傳吃南瓜有減肥美容功效,近年興起了一股南瓜熱。《本草綱目》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

  早餐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

  2、胡蘿蔔——增強抵抗力

  胡蘿蔔性味甘平,中國醫學認為它“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之效”。豐富的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蔔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患有胃炎的老人,經常會胃脹不適,可以堅持每日早晚喝一杯蘿蔔汁,青蘿蔔和白蘿蔔均可。

  蘿蔔汁可用榨汁機榨出,也可將蘿蔔從頭至尾一劈兩半,用小鐵匙從上至下刮成泥,再雙手捏幾下,蘿蔔汁就做好了。蘿蔔有順氣潤胃的功能。

  3、甘藍——天然胃菜

  甘藍性平味甘,無毒,入胃、腎二經。甘藍是世界衛生組織曾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譽為天然“胃菜”。其所含的維生素K1及維生素U,不僅能抗胃部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的機率。患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可每天以椰菜榨汁飲用,還可混合蜂蜜食用,有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食療]甘藍汁

  【配方】甘藍

  【功效與應用】甘藍汁清熱散結,利尿解毒。適用於預防胃癌的發生。

  【製法】甘藍葉洗淨晾乾,絞汁。

  【服法】日分2次服,每次半茶杯。

  4、菠菜——補血利便

  菠菜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祕。《食療本草》載:“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氽,除去草酸。

  鮮菠菜250克煮湯淡食,每日2次:治高血壓、腸胃積熱、胸膈煩悶、目眩。

  5、紅薯——養胃去積

  紅薯性平,味甘,補脾益氣。《綱目拾遺》記:“補中,暖胃,肥五臟。”天寒食用,正氣養胃,化食去積,兼可清腸減肥。很多人認為吃完紅薯放屁多,其實是胃腸蠕動所致。不過,紅薯內澱粉含量很高,吃完後會轉為葡萄糖,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紅薯粥

  將紅薯***以紅紫皮黃心者為最好***洗淨,連皮切成小塊,加水與粳米同煮稀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再煮二、三沸即可。選自《粥譜》。

  6、木瓜:

  含木瓜酵素,有助於分解並加速蛋白質吸收,可緩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木瓜偏寒,不建議空腹食用。

  養胃食療方:木瓜鯇魚尾湯

  用料: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克。

  製法: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鑊煎片刻,加木瓜及生薑片少許,放適量水,共煮1小時左右。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於對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還能夠促進和調節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鯇魚,味甘,性溫。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滯。

  7、姜:

  促進血液迴圈,可緩解天氣寒冷造成的胃痛;生薑在中藥中也用於治療噁心、嘔吐,對胃病患者很有助益。胃潰瘍、胃食道逆流患者少用。

  姜棗飲:

  生薑5片、紅棗10枚,煎水代茶。椒姜粥:胡椒麵1克加入大米或小米50克中煮粥服。適於胃涼暴痛,遇冷痛甚,口淡乏味,泛吐清水者。

  8、山藥:

  健脾胃、益腎氣,可促進消化吸收,黏稠質地也有保護胃壁功效,還能促進食慾。胃部長期不適導致食慾不振的患者可多吃。

  滋陰養胃山藥百合大棗粥

  【原料】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大米適量。

  【製作】山藥清洗乾淨,切成碎米粒狀。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百合、大棗、薏苡仁,上火燒開,換小火慢慢熬煮成粥。

  【服法】每日2次服食。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隱痛、飢不欲食、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食療養肝方法
食療養腎方法
相關知識
食療養胃方法
秋季脾胃食療養生方法
中醫五行食療養生方法
夏季的食療養生方法
蜂蜜食療養生方法
夏季食療養生方法
食療養肝方法
食療養腎方法
食療養生方法
中醫食療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