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鬱氣滯怎麼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肝鬱氣滯是由於肝的疏洩功能異常,疏洩不及而致氣機瘀滯所表現的情志抑鬱,那麼中醫按摩能不能治療肝鬱氣滯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肝鬱氣滯的方法。

  治療肝鬱氣滯的方法

  行間穴

  行間穴是肝經上的一個穴位,位於足背側,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位置,是刺激肝經的穴位,能幫助打通肝經。按摩行間穴對於疏肝理氣,調暢氣機很有幫助,比較適合肝鬱氣滯或肝火旺的人。臉色發黃的女性經常按摩這個穴位,有助於改善面板狀況。對於肝病患者來說,按摩行間穴雖然不能根治肝病,卻能疏通肝經,調暢氣血,改善肝功能,對於緩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太沖穴

  在人體足厥陰肝經上,太沖穴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經的原穴。人生氣之時,肝也會受到影響,太沖這個肝經的原穴便會顯現出一些訊號,表現為有溫度或色澤發生變化、壓痛感,對外界更為敏感,甚至其軟組織的張力發生異常。氣走肝經,而原穴太沖往往調控著該經的總體氣血,起到控制情緒的作用。

  足三裡

  自古以來,足三裡穴就被醫家認為是養生大穴,為強壯及保健的要穴。足三裡穴之所以名為“三裡”,是因為它有“ 理上、理中、理下” 的作用。當肚腹部位有不適時, 不同的部位按揉足三裡穴的方法不同。如果是胃部不適, 可按住足三裡穴向上方使勁,這就是所謂的“理上”;如果腹部正中不適,則要往內按,這是“理中”;如果小腹不適則要向下使勁,就是“理下”。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顧名思義,就是足部的三條陰經交會的穴位,是人體一個比較特殊的穴位。說它特殊是因為人體的陰經和陽經本來是各自循行的,平行分佈於人體的手足部位,但三條陰經即脾經、肝經、腎經卻在腳踝處有了一個交叉點,也就是三陰交穴。所以三陰交穴對於肝、腎、脾三條經脈的氣血調節,具有突出的作用。脾統血液,肝藏血行氣,而腎藏精,雖然三陰交穴是脾經上的穴位,但因其與其他兩條經脈的特殊關係,所以按揉三陰交穴不但能夠健脾胃,還可活肝血、益腎精。

  中藥方劑治療肝鬱氣滯

  柴胡疏肝糖漿

  主要原料:柴胡、白芍、香附子、枳殼、生麥芽各30克,甘草、川芎各10克,白糖250克。

  製作方法:將柴胡、白芍、香附子、枳殼、生麥芽、甘草、川芎加水2000克,煮汁去渣,取汁1500克,加白糖製成糖漿。

  效用說明:適宜於慢性肝炎、肝鬱氣滯之肋痛低熱等症。

  玫瑰花湯

  配方:玫瑰花初開者30朵,冰糖適量。

  製法:玫瑰花去心蒂,洗淨,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濃煮,調以冰糖進食。

  效用:本品有理氣解鬱,和血散瘀功效。適用於肝鬱吐血,月經不調。

  薄荷糖

  配方:薄荷30g,白砂糖500g,水適量。

  製法:白砂糖放在鋁鍋中,加水少許,以小火煎熬至較稠厚時,加入薄荷細粉,調勻,再繼續煎熬至用鏟挑起即成絲狀,而不粘手時,停火。將糖倒在表面塗過食用油的大搪瓷盤中,待稍冷,將糖分割成條,再分割約100塊即可。

  效用:經常含化食用,有疏解風熱、清咽利喉的功效。可治療感冒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等症。

猜您感興趣:

肝臟不好怎麼治療
附件炎是怎麼治療
相關知識
肝鬱氣滯怎麼治療
肝鬱氣滯怎麼治
抑鬱症的怎麼治療最有效
氣胸怎麼治療
抑鬱症該怎麼治療及原因症狀表現
老人體內溼氣重怎麼治療
老人經常氣喘怎麼治療
老人經常氣喘怎麼治療好
肺氣腫怎麼治療對病情最好
肺氣腫怎麼治療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