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虛的中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氣虛是中醫名詞術語,有人認為氣虛既然是中醫上的病症,就應該多吃中藥來調理,那麼氣虛應該吃什麼中藥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希望能幫到你。

  

  黨蔘

  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氣虛不足的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面色萎黃、頭暈等症,以及病後體虛、營養不良。

  太子參

  補肺健脾、益氣生津,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倦怠、小兒清瘦;肺虛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後氣陰兩虧等病症。

  白朮

  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水溼停滯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症。

  人蔘

  大補元氣,有補益強身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心悸心慌、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

  黃芪

  補氣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浮腫、內傷勞倦、脾虛、洩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但有高熱、大渴、便祕等實熱症者忌用。

  西洋參

  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動後疲勞乏力、大汗虛脫者服用不錯。

  補中益氣丸

  本品為棕黑色的濃縮丸;味微甜、辛。每8丸相當於原生藥3克。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方中黃芪***蜜炙***、黨蔘、甘草***蜜炙***、白朮***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薑、大棗可補中益氣。用於體倦乏力,內臟下垂。

  人蔘健脾丸

  本品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方中人蔘、茯苓、白朮、黃芪益氣健脾;山藥、陳皮、砂仁健脾和胃;木香理氣健脾,調理中焦氣機;酸棗仁、遠志安神定志;當歸活血養血。諸藥共奏健脾益氣,和胃止瀉之功。

  以上就是六種補氣的中藥,以及兩款治療氣虛的中成藥,不過在服藥之前小編還是建議大家,要了解自己的氣虛是什麼氣虛,這樣才能做到對症下藥

  虛是中醫名詞術語,有人認為氣虛既然是中醫上的病症,就應該多吃中藥來調理,那麼氣虛應該吃什麼中藥呢?

中藥柴胡用於哪些疾病
中醫中藥治療慢阻肺
相關知識
補氣虛的中藥
補肺氣虛的中藥方
女人補氣血的中藥配方有哪些
什麼中藥補氣血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腎虛的中藥方
女性補氣血的中藥材和食療方法
有哪些女人補氣血的中藥
男人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女人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男人補腎虛的中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