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食療方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高血壓可是很多老年人或是肥胖者容易患上的疾病,除了吃藥以外,其實還可以通過飲食來達到治療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高血壓的食療方,希望能幫到你。

  高血壓的食療方

  1、荷葉粥

  鮮荷葉一張,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先將荷葉洗淨煎湯,將湯與粳米同煮成粥,調入白糖。每日1次。可清熱生津止渴。有降壓、調脂、減肥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患者。

  2、車前子粥

  車前子20克,粳米100克。將車前子裝入布袋,加水濃煎取汁,入粳米同煮成粥。可利水消腫,養肝明目。適用於高血壓病、肥胖患者。

  3、薺菜粥

  薺菜250克,粳米100克。將薺菜洗淨切碎與粳米同煮粥。每日1次。有清熱解毒,養肝明目,利水消腫之功。適用於高血壓病屬肝火上炎者。

  4、葛根粉粥

  葛根粉15克與粳米100克同煮成粥食用。能清熱生津,止渴止瀉。適用於高血壓煩躁口渴者。

  高血壓的常見症狀

  1、頭痛

  頭痛亦是高血壓常見症狀,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常在早晨睡醒時發生、起床活動及飯後逐漸減輕。疼痛部位多在額部兩旁的太陽穴和後腦勺。

  2、頭暈

  頭暈為高血壓最多見的症狀。有些是一過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有些是持續性的。頭暈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頭部有持續性的沉悶不適感,嚴重的妨礙思考、影響工作,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當出現高血壓危象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與內耳眩暈症相類似症狀。

  3、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早期多不明顯,但隨著病情發展而逐漸加重。因頗令人苦惱,故常成為促使病人就診的原因之一,表現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記憶減退,常很難記住近期的事情,而對過去的事如童年時代的事情卻記憶猶新。

  4、煩躁、心悸、失眠

  高血壓病患者性情多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動。心悸、失眠較常見,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或早醒、睡眠不實、惡夢紛紜、易驚醒。這與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5、肢體麻木

  常見手指、足趾麻木或面板如蚊行感或項背肌肉緊張、痠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靈活。一般經過適當治療後可以好轉,但若肢體麻木較頑固,持續時間長,而且固定出現於某一肢體,並伴有肢體乏力、抽筋、跳痛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預防中風發生。

  引發高血壓的壞習慣

  1、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大

  調查發現,長期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過大者患高血壓病的較多。從事精神緊張度高的職業者,例如駕駛員、證券經紀人、售票員、會計、醫生、公司職員以及新聞工作者等人群,這些人生活很不規律,精神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心理壓力較大,加上缺少體力活動和鍛鍊,其發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2、身體肥胖超重

  肥胖者患高血壓病的機率比較高,有關資料顯示,25歲至40歲以下人群,正常體重下患病率為11.3%,而肥胖者患病率達到44.5%;40歲至60歲年齡段,正常體重患病率29.1%,而肥胖者則高達54.1%;60歲以上年齡段,正常體重的人患病率為54.2%,而肥胖者則高達72.1%。我國的人群研究結果無論單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證明體重指數偏高,是血壓升高的獨立危險因素。

  3、起床太猛

  人在睡眠時,血壓比較低,剛甦醒時,血壓會快速上升,尤其是部分有晨峰現象的高血壓患者,起床過快、過猛,可能會造成血壓突然升高而引起腦血管破裂等嚴重疾病。也有部分高血壓患者,由於動脈硬化等原因,出現血管運動障礙,如果體位變動過快,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出現腦供血不足,出現眩暈或是暈厥。

  建議起床堅持“221”原則,即剛甦醒時,睜開眼在床上躺2分鐘,起來後坐2分鐘,坐到床邊等1分鐘再站起來活動。

  4、解便太用力

  臨床上,確實有部分患者因解大便發生腦出血。晨起時,血壓本來就高,如果用力排便,腹壓增大,血壓會更快地升高,如果患者本身腦內小動脈硬化,一用力就可能發生腦內小動脈的破裂出血。出現大便乾燥、排便不暢時,千萬別過度用力或屏氣,或一邊屏氣一邊過度用力,生活中應多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香蕉等,實在不行應去看醫生,使用治療便祕的藥物。

  5、不愛喝水

  清晨的血液比較黏稠,容易形成血栓。起床後,應儘早喝一大杯溫開水,這樣能較快稀釋黏稠的血液。水10分鐘就可通過胃和腸道吸收,進入血液迴圈,減少中風和心肌梗死的發生。


哪些偏方可以治療高血壓
可以治療高血壓的保健操
相關知識
高血壓的食療方有哪些
低血壓的食療方有哪幾種
治高血壓必吃的食療方有哪些
適合低血壓患者的食療方有哪些
緩解高血壓的食療方和飲食原則
高血壓的食療方
治療低血壓的中藥方有哪些
女人補氣血的食療方有哪些
治療高血壓的中成藥有哪些
治療高血壓的中成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