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五行學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中醫五行是漢族傳統的五行學說在中醫方面的運用。小編在此整理了kkk,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簡介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五行學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同時,還以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相生、相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

  木性可曲可直,枝葉條達,有生髮的特性。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洩的功能,故以肝屬木。

  火性溼熱,其性炎上。心***有溫煦之功,故以心屬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有運化水谷,輸送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為氣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屬土。

  金性清肅、收斂。肺具清肅之性,肺氣以肅降為順,故以肺屬金。

  水性潤下,有寒潤、下行、閉藏的特性。腎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腎屬水。

  五臟的功能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絡的。五臟之間既有相互滋生的關係,又有相互制約的關係。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濟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陽以溫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生腎就是金生水,如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腎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腎藏精以滋養肝的陰血,等等。

  通俗地講,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就像母親和孩子的關係,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可視為心的母親,而心則可視為肝的孩子。同樣,木就是火的母親,火則是木的孩子,依次類推。這就是用五行相生的理論來闡釋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在臨床治療中醫生就應用五行相生的原理治療相關疾病。

  由於木、火、土、金、水對應肝、心、脾、肺、腎五臟,中醫講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黃帝內經》中講克即為不勝之意,也就是說,水能勝火,火不勝水。由於克中有生、制則生化,所以稱它為主。

  現在大家都講治未病,講究預防為主。中醫講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就是要考慮整體,應用五臟之間的相剋關係來治病。

  中醫五行與健康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和所有事物都分不開的,人的長相、身材、性格等方面也和五行息息相關,根據生辰八字五行分析可以知道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一、金形之人。金形之人,從體形上看多較削瘦,骨態較露,節突出。頭,肩,腹,手,腳都較小。從五官看,臉形偏方,膚色較白.金形之人,較強悍,多心急,能當機立斷。但也能沉穩歡察事態發展。金主肅殺,嚴而有威。因此,金形人多官將之材。金耐寒,畏火,不耐暖熱,所以,要特別小心春.

  二、木形之人。木形之人,從體形上看如樹型,身材多挺直瘦長,頭較小,身背較寬。手足也小,面板略青.木形之人屆於勞碌型,命中多操勞,有任勞任怨之佳行.木喜春夏,畏秋冬。所以,木形之人如感風邪極易傷肝,而且多在秋冬季。因為肝屬木,故木形之人在秋冬時,一定要加強肝的保護,注意營養,不要過於疲勞,以防染上肝疾。

  三、水形之人,適合於秋冬,秋冬之季,金水相生.春時,木洩水氣顯枯;夏時,火蒸水氣呈涸。所以,春夏時,水形之人容易染病,而且多屬腰腎,不可不防。

  四、火形之人。從體型上看,火形人面尖頭小,肩背寬,身體強壯,手足也較小.火形之人膚色偏紅。火形之人,脾氣易暴躁,不重視錢財,變化無常,信用較差,能從全面考慮問題,但缺乏做的勇氣,耐力較差。火喜春夏,不耐秋冬。夏火懼冬水,一旦秋冬感子外邪,容易生心臟方面的病症。心臟病的人多怠於秋冬,與此有關。

  五、土形之人肉飽滿,四肢勻稱。土形人臉圓頭大,膚色較黃。土形人,心地溫和,不喜歡趨炎附勢,也不弄權玩勢,適合於做慈善事業。土性不而春夏,得時於秋冬。所以,當春夏之時,土形人感染疾病,容易傷脾,導致消化吸收方面的疾病。

中醫學五行與臟腑
中醫與陰陽五行
相關知識
中醫學五行學說
肝在中醫上五行屬木嗎
中醫與五行八卦
中醫與五行八卦圖
中醫與五行的關係
中醫與五行五臟六腑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五行學說在中醫養生學中的運用
中醫陰陽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與中醫五臟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