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冬季保健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兒童抵抗力弱需要幾人的特別呵護,冬季到來,氣溫下降,我們怎樣才能提高兒童抵抗力讓孩子不生病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1、加衣前先摸手腳

  氣溫變化非常大,對於自身調節能力尚處於發育階段的寶寶來說,合適的衣服才能有利於他們的健康,過多或過少都不行。

  氣溫稍有改變而添衣保暖,只能使人的熱適應能力下降。家長在決定給孩子增減衣服前,應先摸摸孩子的手腳、後頸以及脊背。

  如果摸起來感覺暖和而不出汗,則表示寶寶對現在的溫度是感覺舒服的。如果寶寶的小臉紅紅的,脊背出汗了,那表示寶寶的衣服已經穿多了,可適當減一些。

  而若寶寶的四肢摸起來涼涼的,那就是寶寶在對家長髮出加衣訊號:“我冷了,該給我加衣服啦。”

  2、戶外活動不可少

  寶寶在室外活動,不僅有利於增強體質,加速新陳代謝,而且是預防感冒、凍傷等疾病的積極手段。

  尤其在冬天,幼兒室外活動既能增加體溫的調節能力,又能有效地獲得禦寒免疫能力和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室外活動還可使幼兒更多地接受日光照射。

  冬天晝短夜長,晒太陽的機會減少,致使體內血液迴圈減慢,氧氣供應不足,容易引起各種疾患。日光浴不僅能使神經系統活動加強,新陳代謝旺盛,而且能增強血管彈性,增加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

  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晒太陽少。而維生素D不足影響人體對鈣、磷的吸收,降低面板的抗病能力。

  所以,冬天讓孩子多到戶外活動,晒晒太陽,對他們的生長髮育大有好處。

  3、飲食補充維生素

  寶寶冬天的戶外活動相對較少,接受陽光照射時間也短,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這就需要媽媽定期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快了,維生素B1、B2代謝也明顯加快,飲食中要注意及時補充。

  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的耐寒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並且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因此,在冬天寶寶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研究表明,如果體內缺少無機鹽就容易產生怕冷的感覺,要幫助寶寶抵禦寒冷,建議媽媽多讓寶寶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蔔、土豆、山藥、紅薯及大白菜等。

  由此可見,孩子的抵抗力是在通過日常生活對冷環境的逐漸適應中加以提高的,因此,初冬開始的耐寒鍛鍊才是提高調節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手段。

  兒童保健原則

  幼兒期保健原則

  1週歲後到滿3週歲之前為幼兒期。生長髮育速度較前減慢,尤其在體格發育方面。

  活動範圍漸廣,接觸周圍事物增多,智慧發育較前突出,語言、思維和應人應物的能力增強,但識別危險的能力尚不足,故應注意防止意外創傷和中毒。

  飲食已從乳汁轉換為飯菜,逐漸過渡到成人飲食,故需注意防止營養缺乏和消化紊亂。此時接觸外界較廣,而自身免疫力仍低,傳染病發病率較高,防病仍為保健重點。

  學齡前期保健原則

  3週歲後***第4年***到入小學前***6—7歲***為學齡前期。體格發育速度又減慢,達到穩步增長,而智慧發育更趨完善,求知慾強,能作較複雜的動作,學會照顧自己,語言和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

  應根據這個時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點,從小培養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衛生、學習和勞動習慣,為入小學作好準備。

  學齡前期小兒防病能力有所增強,但因接觸面廣,仍可發生傳染病,易患急性腎炎、風溼病等;因喜模仿而又無經驗,故意外事故較多。應依據這些特點,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學齡期保健原則

  從入小學起***6—7歲***到青春期***女12歲,男13歲***開始之前稱學齡期***相當於小學學齡期***。此期小兒體格生長仍穩步增長,除生殖系統外其他器官的發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腦的形態已基本與成人相同,智慧發育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綜合能力增強,是長知識、接受文化科學教育的重要時期。

  應加強教育,使他們在學校、在家庭中打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

  這個時期發病率較前為低,但要注意預防近視眼和齲齒,矯治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勢,安排有規律的生活、學習和鍛鍊,保證充足的營養和休息,注意情緒和行為變化,避免思想過度緊張。

  兒童健康睡眠方法

  1:把握寶寶睏倦的訊號,及時哄他入睡

  當大人感到睏倦的時候,誰也不會想要強打精神。所以一旦寶寶發出了我想睡覺的訊號的時候,比如說變得很安靜或者是對周圍的人、玩具都失去興趣,就應該馬上開始哄寶寶入睡。一旦寶寶超過了這個時間點,再次入睡就會變得很困難的。

  2:睡覺前給寶寶一些固定的暗示

  即使是非常小的寶寶也能通過一些固定的暗示來養成按時入睡的好習慣。比如說,每天準備睡覺之前,給寶寶洗個非常舒服的溫水澡,這樣不僅可以放鬆,也可以更好的促進睡眠。或者說,寶寶睡覺之前給他固定放一些很柔和的搖籃曲,在幫助寶寶睡覺的同時,還能夠形成固定的暗示。

  3:睡覺前給寶寶一些撫觸

  根據調查研究,如果爸爸媽媽們能夠每天堅持在寶寶睡覺前給他的小胳膊、小腿按摩15分鐘,那麼經過1個月,寶寶的睡眠就會得到有效的改善。

  4:製造一些有利於寶寶的睡覺聲音

  一些曲調優美的搖籃曲,媽媽穩定的心跳聲,水輕輕流動的聲音,或者是一些比較緩和的鋼琴曲,都是能夠讓寶寶們很快就情緒穩定下來的素材,能夠幫助寶寶儘快的入睡。

  5:給寶寶一個替代的“媽媽”

  將媽咪柔軟的,沒有洗乾淨的T恤放到寶寶的小床上。這樣媽咪熟悉的味道能夠讓獨自睡覺的寶寶產生足夠的安全感。

  寶寶不好好睡覺的問題困擾著不少的家庭,上述5個簡單的小方法,能夠幫助寶寶睡得更香。這樣寶寶就能夠得到充足的睡眠,對寶寶的成長和媽媽的休息都是很有幫助的。


新生兒吐奶怎麼辦
牙齒該怎麼護理
相關知識
兒童冬季保健知識
幼兒園幼兒冬季保健知識
兒童養生保健知識
幼兒園春季保健知識
兒童預防保健知識
兒童春季保健小常識
小班育兒秋季保健知識
幼兒園冬季養生知識
夏季保健知識攻略
大班春季保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