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3日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範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獎項介紹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國際青少年數學大賽,在世界上影響非常之大。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目的是:發現鼓勵世界上具有數學天份的青少年,為各國進行科學教育交流創造條件,增進各國師生間的友好關係。這一競賽1959年由東歐國家發起,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第一屆競賽由羅馬尼亞主辦,1959年7月22日至30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蘇聯共7個國家參加競賽。以後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都是每年7月舉行***中間只在1980年斷過一次***,參賽國從1967年開始逐漸從東歐擴充套件到西歐、亞洲、美洲,最後擴大到全世界。2013年參加這項賽事的代表隊有80餘支。美國1974年參加競賽,中國1985年參加競賽。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運轉逐步制度化、規範化, 有了一整套約定俗成的常規,併為歷屆東道主所遵循。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由參賽國輪流主辦,經費由東道國提供;但旅費由參賽國自理。參賽選手必須是不超過20歲的中學生,每支代表隊有學生6人;另派2名數學家為領隊。試題由各參賽國提供,然後由東道國精選後提交給主試委員會表決,產生6道試題。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試題確定之後,寫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語言,由領隊譯成本國文字。主試委員會由各國的領隊及主辦國指定的主席組成。這個主席通常是該國的數學權威。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委會職責

  1***、選定試題;

  2***、確定評分標準;

  3***、用工作語言準確表達試題,並翻譯、核准譯成各參加國文字的試題;

  4***、比賽期間,確定如何回答學生用書面提出的關於試題的疑問;

  5***、解決個別領隊與協調員之間在評分上的不同意見;

  6***、決定獎牌的個數與分數線。

  考試分兩天進行,每天連續進行4.5小時,考3道題目。同一代表隊的6名選手被分配到6個不同的考場,獨立答題。答卷由本國領隊評判,然後與組織者指定的協調員協商,如有分歧,再請主試委員會仲裁。每道題7分,滿分為42分。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規定

  ***1***一年一度的IMO的東道國由參賽國***或地區***輪流擔任,所需經費由東道國負擔,整個活動由東道國出任主席,由各國領隊組成的主試委員會主持,試題和解答由參賽國提供,每國3—5題***也可不提供***,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而由東道國組成選題委員會,對各國提供的試題進行評議與初選,主要考慮試題是否與以往的試題重複,並把試題按代數、數論、幾何、組合數學、組合幾何等分類,確定試題難度***A、B、C三級***,選擇30題左右。如果這些題有新解法的話,還要求提供原解法以外的解答,譯成英文供主試委員選用。

  ***2***每個參賽團組織一個參賽隊,成員不超過8人,其中隊員不超過6人***是中學或同等級學校學生***,正、副領隊各1人,考試分兩天兩試,每試3題,每試4.5小時,每題7分,所以每個選手的最高得分是42分。

  ***3***IMO的官方用語為英、法、德、俄語,而參賽國大約需要26種文字,屆時由各領隊把試卷譯成本國語言,並經協調委員會認可。度卷先由各國的正、副領隊評判,再與協調委員會協商***每個協調員負責一個試題的評分***,如有分歧,由主試委員會仲裁,協商工作是在信任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

  ***4***IMO的獲獎人數約佔參賽人數的一半,評獎根據分數段評出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其比例平均為1:2:3。此外,主試委員會還可因在某個試題上作出了非常漂亮***指思路簡捷巧妙,有獨創性***或在數學上有意義的解答的學生給予特別獎。

  為避免再次出現1980年那樣的中斷,IMO設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有的譯為場所委員會***負責確定各屆的東道主。

  按IMO的規定,每一屆的東道主必須向上一屆的所有參賽國發出邀請,而新參加的國家則應當向東道主表明參加的意願,再由東道主發出邀請。

  東歐外的國家中,第一個加入的是芬蘭***1965年第7屆***,接著法國、英國、義大利、瑞典、荷蘭等也都在60年代陸續加入。1974年,美國、越南加入。此後,參加國逐年增加,並遍佈歐、美、亞、非及大洋洲,IMO才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性的數學大賽。

  1988年第29屆,根據香港的建議,IMO首次設立了榮譽獎,獎給那些雖然未得金、銀、銅牌,但至少有一道題得滿分的選手。這一措施,大大調動了各參賽國及其參賽選手的積極性。

  IMO的精神就是奧林匹克精神:“重要的不在於取勝,而在於參加。”據此,自1983年第24屆以來,雖然每一個代表隊***6個人為組員***都計算自己的總分,且知道按總分的順序排在多少名,但組織委員會不向團體優勝者頒獎,因為IMO只是個人的競賽,不是團體的競賽。

  1981年第22屆,美國是IMO的東道主。美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格雷策發信邀請我國參加,中國數學會覆信同意參加,後因故未能成行,只派了當時在美的訪問學者作為觀察員參加了。

  到了1984年,在寧波召開的中國數學會首次普及工作會議上,確定1985年派兩名選手參加第26屆IMO,以瞭解情況、取得經驗。由於選拔時間倉促,只指派了北京、上海各1名優秀學生參加。結果有1人得三等獎,兩人平均成績與以色列第17位,兩人總分則排在32位。1986年起,我國均派6名選手參賽。

  我國選手的輝煌成績,極大地激發了千百萬中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情,也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榮譽感。

“的人還:

澳洲紅酒知識
不粘鍋選購竅門
相關知識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知識
北京市高一化學競賽知識點複習
高二化學競賽知識點
高中化學競賽知識點
高中生物奧林匹克競賽知識點
奧林匹克競賽知識
奧林匹克運動會拳擊比賽
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比賽
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比賽
六年級數學競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