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膏的功效和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枇杷味甘酸、屬性平中帶些許涼,基本上既不偏寒也不偏熱,任何體質的人都可以吃。雖然叫做枇杷膏,但事實上,中醫裡真正入藥的並非枇杷,而是枇杷葉,可以清肺熱、降胃氣,對煩躁、口渴也有助益。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枇杷膏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枇杷膏的功效與作用

  枇杷膏是不少人的兒時回憶,小時候只要喉嚨乾啞咳嗽,家長們都會常備枇杷膏,必要時含一口,不僅潤肺化痰,口感還特別好,甜甜潤潤,小朋友也容易接受。那麼枇杷膏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呢?

  枇杷膏主治潤肺化痰、止咳平喘、護喉利咽、生津補氣、調心降火,適用於傷風咳嗽、痰稠、痰多氣喘、咽喉幹癢及聲音嘶啞。

  枇杷膏中通常含有川貝、枇杷葉、沙蔘、茯神、橘紅、桔梗、法半夏等成分,川貝母性味微苦,具有清熱、潤肺、祛痰、止咳之功效,而枇把葉具有清肺降氣、止咳、調理腸胃的作用。此外,沙蔘能養陰潤肺化痰,五味子可收斂肺氣而止咳。

  總而言之,每一種成分均有著其獨特的藥效。可見枇杷膏的功效不容小覷。

  枇杷膏的做法

  枇杷膏能止久咳,除頑痰,消煩渴,生津液,舒胸化逆,制虛火,養真陰,通肺竅,定氣喘,黃膿痰白塞痰一服消解,胃脹肚谷一瓶見效。聲嘶力竭,喉痛出血至為特效,形容憔悴,面色蒼白,面板乾燥一服此藥,面色轉紅,精神煥發。也就是說,枇杷膏有止咳化痰,止逆氣定喘,養顏潤膚之功效。下面給大傢俱體介紹川貝枇杷膏的做法:

  1、熬枇杷葉:2碗水熬成一碗,用紗布過濾***我是直接拿的口罩來過濾***

  2、熬水的時候別閒著,給枇杷扒皮去核

  扒了皮,記得把果肉丟涼水裡泡著不然會變黑

  3、打漿,這個步驟不詳細敘述,有料理機的按說明書操作,沒料理機的直接上手抓茸,或者放案板上拿刀拍一下,就是累點!

  4、化糖:我家的懶漢鍋是不用放水,直接把糖放進去,然後開火他就可以化開了,夠懶的,連水都省了。一般的鍋可以少加點水劃開

  5、將打好的漿下鍋

  6、加進熬好的枇杷葉水開始咕嚕吧。

  7、兩小時後加川貝粉

  8、在三小時後起鍋。

  9、將經過五個小時熬製後的成品裝瓶

  熬製枇杷膏的竅門是時珍閣醫院藥劑熬製師傅傳授的:

  1、要放枇杷葉,比例為1斤鮮果2克幹葉,如果是鮮葉,自己看著摘,就是得把絨毛洗乾淨;

  2、川貝要選本色的,要個大飽滿,比例是1斤鮮果2克川貝

  3、冰糖不能要白色的小塊晶體狀的,一定要大坨的淺黃色的粗糙冰糖,我都是跑了好幾家超市才買到。

  枇杷膏的製作方法

  1、配方

  方法:將飲片、細料和輔料配齊分裝,送入加工區。

  通常內服膏方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可以在藥房買到的現成膏方藥,如治療咳嗽的“枇杷膏”,治療痛經的“益母膏”,治療體虛多病的“十全大補膏”等,這一類膏方藥,大多藥物組成簡單,作用單純。另一種是必須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疾病,經過醫生全面診斷和辨證以後處定的膏方,一般應該先採用湯劑處方診治服用一段時間,確定有效之後,將有效處方的用量增大10-15倍以上,即成為一次擬定的膏方劑量。

  2、浸藥

  方法:飲片以專用容器加水適量,充分浸透2小時。

  將藥物和勻後,放入有蓋的容器內,容器以砂鍋最佳,也可用銅鍋或搪瓷鍋、鋁鍋,但不可用鐵鍋,以免引起化學反應。然後在其中加入適量的冷水浸泡,一般以水高出藥面15釐米為度,浸泡時間約2小時左右,這樣,藥物中的有效成份容易煎出來。

  3、提取

  方法:浸透飲片入紫銅藥鍋煮沸2小時取出藥汁,再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合併兩次藥液,藥渣壓出藥汁併入上述藥液,置容器放置沉澱6小時。

  俗話說“煎藥要煎透”。所謂“透”,就是恰如其分的意思。先用大火將藥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時應及時攪拌,並去除浮於表面的泡沫,以免藥液溢位,煮至2小時後,過濾取出藥液,藥渣續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沒藥料即可,如法煎煮三次為度,合併藥液,靜置沉澱,再用四層紗布過濾3次,儘量減少藥液中的雜質。

  4、濃縮

  方法:取藥液經80目藥篩濾過後置紫銅藥鍋中,加入另煎細料藥液,加熱至沸,撇去浮沫。

  將煎出的藥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發濃縮,同時不斷用筷子或竹扁攪動藥液,防止焦化,逐漸形成稠膏狀,趁熱用筷子或竹扁取濃縮的藥液滴於乾燥皮紙上,以滴膏周圍不見水跡為度。此謂清膏。至於人蔘、冬蟲夏草等貴重藥物,則不宜與他藥同煎,以免造成浪費,應該用小火另煎濃汁,於收膏時將藥汁衝入,或將人蔘、冬蟲夏草研成細粉,於收膏時調入膏中亦可,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其藥效。

  5、收膏

  方法:在濃縮藥液中加入膠類、黃酒和糖類細料,不斷攪拌至膠塊完全烊化,再經60目藥篩濾過,倒入紫銅藥鍋繼續加熱攪拌至藥汁滴下呈線或柱,再加入貴重細料,充分攪拌成膏滋。

  在稠膏狀的藥液中加入阿膠、龜板膠、鹿角膠等膠劑和適量蜂蜜或冰糖、蔗糖用小火煎熬並不斷用筷子攪拌和勻的過程就是收膏。糖類和膠類的配料,均應根據需要選用,例如陰血虛弱者,可選用驢皮膠、龜板膠;陽氣虛弱者,可選用鹿角膠;陰陽兩虛者,可選用龜鹿二仙膠;便祕者可選用蜂蜜;糖尿病患者可避免用糖類;肝病者可不用黃酒浸膠等。在這一過程中,俞財春藥師重點強調了“滴藥如柱”和“插旗”兩個特殊名詞。所謂“滴藥如柱”,就是形容整個藥液經過熬製後呈現出的粘稠狀態。只見俞藥師在攪拌的過程中將竹扁輕輕一抬,頓時竹扁上留下的膏滋藥立刻呈現出柱子般的綿延狀態。至於“插旗”,則是指在經過了“滴藥成柱”的狀態之後,滯留在竹扁上的藥液由於重力作用所形成的一個個小旗子形狀。通常出現這兩種情況,就說明這膏滋藥快製做好了。

  6、分裝

  方法:膏滋乘熱快速倒入事先清洗、消毒過的專用容器***瓦罐一料一罐,玻璃瓶一料4-6瓶***內,或進入自動分裝機內分裝***每袋20g,一料約60袋***。

  裝有剛剛熬製好膏滋藥的紫銅藥鍋非常燙手,但俞藥師表示分裝膏滋藥的動作一定要快,否則粘稠的膏滋藥容易凝結在一起。

  7、涼膏

  方法:膏方定製成品在淨化環境中涼放備取。

  膏方的收藏也是重要的一環,如收藏不妥,極易變黴變質,影響藥效。一般存放膏方的容器以瓷罐為宜,切不可用金屬的鍋、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學反應。一料膏方通常可服用4-8周,所以放置的環境以陰涼乾燥為好,如避陽之處或冰箱內,因膏方中糖份含量高,且其中還含有動物蛋白,溫度一高容易變質發黴。

  吃枇杷膏的注意事項

  一提及枇杷膏,想必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咳嗽,是的,枇杷膏作為一種止咳的良藥,是多少代人從小到大的止咳必備藥。但是在吃枇杷膏的時候,下面的一些事項可一定要注意哦!

  第一、患有肝病、腎病、肺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否則可能影響病情。

  第二、糖尿病病人禁服,因為川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麥芽糖和糖漿,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第三、正在服用某些藥物的患者要注意藥物間的反應。

  第四、川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川貝類,屬於反烏頭藥物,如果與烏頭類中藥,如川烏、草烏、附子等同服,會藥性相剋。

  枇杷膏服用竅門

  冬至前後始,一月內服完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補虛療疾”、“益壽延年”、“卻邪祛病”是膏方應用的目的,在這個基礎上就診定製膏方,應該選擇有豐富臨床經驗、善於辯證論治、能詳盡瞭解自己體質病況及境遇並且具有醫療資質的執業醫師。一般來說,服用膏方者應經過主診醫師仔細認真地診治,在拿到熬製好的膏滋後在冬至前後開始服用,此後一月左右的時間內服完。

  服用劑量從小開始

  服用之量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過渡到每日早晚各一湯匙的常規之量。以溫開水衝化,通常需小半茶盅之量即可。若無胃疾,以空腹時服用為佳,有胃疾者,宜在餐後半小時服用為好。

  服用者心情愉悅為佳

  此外,服用膏滋藥的時候要存有舒悅的心情,才能保證自身氣血經絡的流暢,從而有利於對膏滋的吸收。長期以來人們已經形成了在服用膏滋時日之內對飲食有較為嚴格的宜忌習俗,諸如忌食辛辣腥羶、油膩厚味及菸酒濃茶,注意寒溫變化,遇有感冒寒熱、咳嗽、吐瀉、腹痛等情況暫緩服用膏方數日,瘥後再進。其實,這類宜忌僅是一個原則,我們應按個體體質與疾患性質而論,避免由於一時不注意或助痰生熱或因貪涼、寒邪直中傷脾,而妨礙進服膏滋,延遲服用時限,錯失時機。

  固定湯匙,防止發黴

  由於膏滋的量約經一月左右才能服完,在整個服用期間注意保質防黴,其中不讓生水進入是關鍵。通常冬令服用膏滋將其存放在陰涼通風乾燥北窗之處。現今幾乎家家有冰箱,多以冰箱冷藏存放,但取出、放進、開蓋均宜快捷,避免溫差形成水滴,取藥所用湯匙必須乾燥,最好固定一匙專用。上海近年暖冬較多,一般膏滋藥服用三分之一時,最好能將連帶器皿隔水蒸煮後,置冷卻盡透再存放續服有利於保質。

  心態擺正,積極鍛鍊

  在我們服用膏滋時,千萬不要心存過高之嚮往,以為膏滋既然能“冬令進補、來春打虎”就一定有神效,其實這僅是一種褒獎之詞,它有作用不假,如若誇大其功效那就不值一信,畢竟這僅是一個具有時令的治療特色,平時的診治、一如既往的保養是不可忽略的。這僅是健康保健防病治病系列方案的一頓“加餐”而已。


枇杷果有什麼功效
枇杷拌蜂蜜的功效和作用
相關知識
枇杷膏的功效和作用
枇杷蜜的功效和作用
枇杷花的功效和作用
枇杷膏的功效與作用及製作方法
枇杷葉的功效和作用
枇杷葉的功效和作用
枇杷葉的功效與作用枇杷葉的食用方法
澳州木瓜膏的功效和作用_具體使用方法介紹
阿膠蜂蜜膏的功效和作用
幹枇杷花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