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癤的常見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耳癤是指發生於外耳道的癤腫,伴有強烈的腫脹感、疼痛感,在患病期間患者飽受病痛的折磨,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其實,一股這種情況都是由於上火引起的,因為耳朵後邊兒延下巴這一圈是人體淋巴的分佈帶,而淋巴在我們上火的時候會腫脹來提醒我們,一些人的反應是臉側及脖子一週長粉刺,另外一些人則為耳朵內,外,前後側長膿包,初時很硬,甚至嚴重的睡覺的時候會覺得半個臉都在疼,之後慢慢變軟,最後膿液會自行排出,不需要刻意的進行治療,儘量不要用手去接觸患處,多喝水,晚上儘量不要熬夜,兩到三天後就算仍然沒有吸收,也不會再影響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大家如果不放心可自我檢查一下,如是小疙瘩、有輕微壓痛、與周圍不沾粘,同時扁桃腺發炎,可能是炎症引起區域性淋巴結腫大,應儘快治癒扁桃腺炎;如是輪廓清楚、質軟、侷限與周圍組織不沾粘、無壓痛,可能是脂肪瘤,若生長快應去醫院手術摘除;如與骨骼沾粘、不規則、界限不清、生長快或有破潰,應去醫院診治。

  耳癤的偏方

  藥方1,新鮮野菊葉30克。上藥加水煎成濃汁澄清備用。取藥液待其溫度適宜時,沖洗外耳道,每日3-4次7-10天為1療程。主治風熱邪毒型耳癤。出於《中國民間療法》。

  藥方2,黃連適量。將上藥黃連加水煎成濃液,過濾備用。取藥液,等到其溫度適中時,沖洗外耳道,每日3-4次,7-10天為1療程。主治風熱邪毒型耳癤。出於《中國民間療法》。

  藥方3,用綠青、白芷,等分為末。先以甘草水洗瘡,再搽藥。

  藥方4,用曾青五錢、雄黃七錢半、黃芩二錢五分,共研為末,搽瘡上。

  以上所述治療耳癤的偏方長期使用並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副作用,所以目前患者較多的會選擇使用以上食療的偏方來治療耳癤,但是在使用上述偏方治療耳癤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用耳衛生,以便配合偏方更好地緩解病情,早日使患者走出陰霾。

  耳癤的預防

  1.保持外耳道清潔,如疔腫已潰,應經常清除膿液。睡眠時患耳向下,以利膿液排出,但注意區域性不能受壓。

  2.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3.注意耳部衛生,戒除挖耳習慣,避免汙水入耳。游泳前可用塗有凡士林的棉球堵塞於外耳道口,以防汙水入耳。如有水灌入,應外耳道口朝下,單足跳躍,使耳內積水倒出,以免汙水浸漬而致病。


內膜息肉的治療方法
漱口水怎麼用
相關知識
耳癤的常見原因
耳鳴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網球運動傷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電腦宕機的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法
鼻子上長痘的常見原因
釣魚為什麼會跑魚的常見原因
跑魚的常見原因有哪些介紹
引起嬰兒腹瀉的常見原因
英語聽力差的常見原因與對策分析
便祕的常見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