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散步好還是跑步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相信不少的老年人每天都有散步或者跑步的習慣,但是這是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式,那麼你知道呢?下面小編為你介紹。

  

  1、60歲以後,要走路,不要跑步

  人老腿先老。人體2/3的肌肉集中在下肢,所以60歲以上者可以有年輕人7成的握力和臂力,下肢的力量卻只剩下4成。

  與跑步相比,走路對關節損傷小,能延緩關節功能衰退;國內外權威研究發現,每天堅持快走能有效預防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認知障礙等。所以,不少健康專家都建議,中老年人儘量走路健身。

  2、散步比跑步更好的原因

  某雜誌上刊登著一項研究成果,據其介紹適度的步行和激烈的跑步消耗的能量是相當的,在降低高血壓和膽固醇、預防糖尿病和冠心病方面的作用不相上下,而且跑步在很多方面會給身體帶來一些損傷,所以散步更值得作為我們鍛鍊身體的首選。

  與跑步愛好者相比,步行愛好者不會對免疫系統造成負擔,而長跑者更容易受傳染病的影響。德國烏爾姆醫學院的烏維·舒茨博士介紹,馬拉松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不僅燃燒脂肪,而且也在磨損了肌肉組織。這會對免疫系統造成過度的壓力。

  3、老人散步的好處

  可能人們認為見步行走只是為了鍛鍊下肢的運動,但是現在很多專家都證明,保持規律的健走對於身體的很多部位都能夠有效的鍛鍊到,像頭腦也是能夠得到一個非常好的鍛鍊的,它可以促使腦部釋放內啡肽,使心情愉悅。

  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煙者對抽菸的渴望。

  背部。能加強背肌力量,並且對背部傷害較小。

  腿腳。健走相當於對骨骼進行力量訓練,能明顯增強腿腳骨骼和肌肉力量。

  老人散步的方法

  注意散步較為合適的方法,增加散步的次數。“百鍊走為先”,散步是世界公認的科學健身方法,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有“最好的運動是步行”之說。要遵循科學散步“三五七”原則。“三”指每次散步30分鐘,行程3公里。“五”指每週運動5次。“七”指運動時心率加年齡為170次∕分鐘。

  走路的姿勢應該正確,正確姿勢有利於健身。走路時要有正確的姿勢,頭要正,目要平,軀幹自然伸直。這種姿勢有利於氣血執行。步行時身體重心前移,呼氣時稍用力,吸氣時要自然。步行的速度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以每分鐘走80米左右,防病健身的效果最明顯。

  注意進行鍛鍊,減輕體重。體弱者要甩開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才能促進新陳代謝;肥胖者要走遠點,長距離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內的遊離脂肪酸充分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老人散步禁忌有哪些

  1、患糖尿病不能餓肚子

  糖尿病人得先吃東西再散步。餓肚子散步容易導致低血糖,患糖尿病的老人最好在飯後30分鐘或1小時散步。另外,宜緩不宜急,應按照平時的步速散步,一秒鐘一步或兩秒鐘三步即可,以身體發熱、微出汗為宜,每次散步15~40分鐘,每天1~2次。

  2、患高血壓別選早晨

  高血壓老人散步得選好時候。心血管不好或患高血壓的老人散步時,不要揹著手、馱背,最好挺胸抬頭,儘量全腳掌著地,微微收腹,自然擺臂,以免壓迫胸部,影響心臟正常功能。步伐應以中慢速為宜,不要太急,避免血壓升高。另外,一般一天中,早晨老人的血壓最高,傍晚相對穩定,因此最好晚飯後散步。

  3、患冠心病步速要慢

  有了冠心病,散步就得慢著來。患冠心病的老人應多留意心率。散步的合適心率為每分鐘不超過“170-年齡”。如65歲的老人,170減65等於105,則他走路時的心率應保持在105次左右,最高別超過125次/分鐘。因此,患冠心病的老人散步速度一定要慢,以免心律失常。運動時出點汗,呼吸順暢,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建議結伴而行,隨身攜帶藥物,以防出現危急情況。


泡溫泉必帶物品以及備註意事項
夏天水果的健康吃法
相關知識
老人散步好還是跑步好
跑步前吃飯好還是跑步後吃飯好
運動時選擇橢圓機還是跑步機
人流好還是藥流好
早上跑步前吃早餐還是跑步後吃
美白產品白天用好還是晚上好
綠蘿水培好還是土培好
電腦主機板是大板好還是小板好
兒童喝純奶好還是酸奶好
純牛奶好還是酸奶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