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輔食新增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在新增輔食的時候一定要格外注意,寶寶身體處於成長階段,各種營養必不可少,但是身體的各項防禦免疫系統也沒發展完全。因此,媽媽給寶寶做輔食時要注意這些事項。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嬰兒輔食新增的注意事項。

  嬰兒輔食新增的注意事項

  1、謹慎選擇酸性食物

  這裡的酸性食物並非是食物味道酸而是指其性質而言,諸如各種肉類、蛋和糖類,這類食物正是被人們所看重的“高營養食品”,往往被家長作為首選食品而列入寶寶的食譜中。但是,它容易消耗寶寶身體裡的鉀、鈣、鎂、鋅等元素,引發孤獨症。

  2、香口的魚乾片是***

  魚片幹是由海魚加工製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等營養元素,加上味道美,故家長樂於買,孩子也樂於吃。但要警覺的是魚片幹有一種稱為氟的元素含量往往過多。如果超過一定的限度,氟就會在體內積蓄起來,時間一長,便會引起慢性氟中毒,使牙齒變得粗糙無光。

  3、豆奶飲用要謹慎

  豆奶作為嬰幼兒餵養的最佳替代品,多年來一直無人質疑,但近年來陸續有研究報告指出嬰兒喝豆奶的弊端。有資料顯示,喝豆奶長大的孩子日後罹乳腺癌的風險概率是常人的2-3倍。接著又有報告指出豆奶和大豆代乳品中的錳含量高於母乳50倍,而吸收過量的錳元素,將影響6個月以下嬰兒的腦發育,從而增加了以後罹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和青春期暴力衝動的可能性。

  4、不能亂用補品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有足夠能力為寶寶購入各種有益身體的營養物品,害怕他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對於廣告中那種號稱能讓寶寶聰明的補品,多多購入。但5歲以下的寶寶不需要補充補品的。5歲以上寶寶若是真有需要,可按照醫生建議服用。

  5、不可過度追求“精細飲食”

  時下不少家庭追求“食不厭精”,將進食精米白麵視為時尚。醫學專家卻不這樣看,他們認為長期吃過於精細的食物,不僅減少了B族維生素的攝入而影響神經系統發育,而且因損失過多的鉻元素還會影響到視力。現已確認,鉻元素的不足乃是近視眼的一大成因。

  嬰兒輔食的新增是很有講究的,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家長對食材一定要嚴格把關哦!

  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的食物

  1.葷食類

  在新增輔食的階段,當然少不了葷食類的食物。不過有兩種食物要注意避免讓1歲以內的寶寶食用。一個是蛋清***蛋白***,雞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通過腸壁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中,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反應。另一種是螃蟹、蝦等帶殼的海鮮,這同樣是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2.蔬菜類

  開始給寶寶新增輔食的時候,媽媽一般會給寶寶製作一些蔬菜汁或者蔬菜泥。但不是所有的蔬菜都適宜給1歲以內的寶寶食用。比如像菠菜、韭菜、莧菜等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會妨礙寶寶身體吸收鈣質,影響寶寶骨骼發育。此外,像竹筍和牛蒡等難消化的蔬菜暫時也不應該出現在寶寶的餐桌上。

  3.水果類

  水果有益,可以給寶寶補充維生素,而且酸甜可口,是新增輔食的不錯選擇。不過有些水果容易引起寶寶過敏,不宜食用。芒果中含有一些化學物質,不成熟的芒果還含有醛酸,這些都對面板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發口脣部接觸性皮炎。菠蘿含有菠蘿蛋白酶等多種活性物質,對人的面板血管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人食用後很快出現面板癟癢,四肢口舌麻木等。水蜜桃、奇異果等表面有絨毛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

  4.飲料

  理論上來說,1歲以內的寶寶只能飲用開水、奶粉、牛奶、鮮榨果汁,其他飲料都不能飲用。不要以為礦泉水和純淨水都是水,寶寶飲用沒問題。但其實礦泉水中的礦物質含量高,會加重寶寶腎臟負擔。而長期飲用純淨水則會導致寶寶缺乏某種礦物質。其次,功能飲料以及像可樂、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也不應該飲用。

  5.零食

  嚴格地說,在寶寶輔食的初級階段,不應該給寶寶吃零食的,特別是含有新增劑及色素的零食,這些東西營養少糖份高,而且容易破壞嬰幼兒的味覺,引起蛀牙等。

  6.調味料

  沙茶醬、西紅柿醬、辣椒醬、芥末、味精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一歲以內的寶寶也不要吃鹽,味精過多會影響血液中的鋅的利用。

  給寶寶製作輔食不可忽視20個小細節

  食材的選擇

  一定要保證新鮮

  這點非常重要,只有新鮮的食材才能給孩子健康安全的營養。這裡要重點說下蔬菜。製作蔬菜汁的蔬菜應選用新鮮的綠葉青菜,如油菜、菠菜、小白菜等。

  寶寶輔食所需量少,最好當天買當天吃,避免一次買太多造成的儲存後不新鮮。腐爛變質的蔬菜水果堅決不能給寶寶吃,即使是將腐爛的部分去掉,也不可以。

  不選擇過於刺激的蔬菜

  剛加輔食最好不選擇蔥、姜、大蒜、香菜、洋蔥等味道過於刺激的蔬菜,即使是作為配料也不可以,它們對寶寶胃腸道的刺激較大,嚴重的話會刺激粘膜致損傷。

  魚蝦最好是鮮活的

  魚蝦儘可能要買鮮活的。如果條件有限,只能買冷凍的食物,那麼每次只取要用的量進行解凍、烹飪,避免將已經解凍的食材再次放入冰箱冷凍室。

  野生的菜儘量避免

  不要以為野菜就是營養天然無公害的。從野生環境採摘的野菜、蘑菇等都是危險的食物,其中很可能含有農藥、汙染物、毒素等,給寶貝做輔食很不安全。

  輔食製作過程

  製作時媽媽要清洗手部

  製作前要用香皂把手洗乾淨;媽媽不能留有長指甲,以防細菌藏在指甲內汙染食材;患傳染病或手部發炎時,就不要為寶寶做食物了,這個時候可以讓家裡其他人幫忙,也可以吃罐裝輔食。

  清洗食材***方法要科學***

  葉類蔬菜應先用水把蔬菜表面的泥汙洗掉,再用清水蓋過5釐米左右浸泡10~20分鐘;花類蔬菜、草莓等不易清洗的蔬果可在清水中放些鹽以吸附縫隙裡的汙垢;對於根莖類蔬菜及帶皮的瓜果儘量要削皮吃。

  魚骨刺吃前為寶寶挑出來

  骨刺對小寶寶來說是十分危險的,肉皮寶寶也很難消化。所以,魚、肉等食材要注意去掉不容易消化的皮、筋,挑乾淨碎骨及魚刺。

  吃飯工具用前要用開水燙

  用來製作和盛放食物的各種工具要提前洗淨並用開水燙過。

  輔食烹調和儲存

  控制食物溫度

  食材加熱到75 以上才能殺菌,一定要確保食物內外都已經充分地高溫加熱;湯類輔食涼了後要再度加熱使其沸騰才能給寶寶喝。

  充分煮透

  麵條從裡到外一定要煮軟;雞蛋要煮到蛋黃蛋白都變成固態;肉要煮到中間沒有粉紅色。

  現做現吃

  輔食最好現做現吃,不但味道好、口感好、營養好,而且還安全衛生。如果寶寶一次吃不完,儘量不留到下頓接著吃,這個時候媽媽爸爸是可以幫忙的哦。

  正確儲存

  提前製作的輔食應該在做熟之後迅速進行冷卻,然後放到冰箱裡來儲存。24小時之內不吃的嬰兒輔食一定要進行冷凍儲存。***當然這一步是我們不提倡的,輔食儘量要現吃現做***

  1歲以前不要加任何調料

  1歲以前儘量採用自然食物,最好不要加調味料,不宜使用香料、味精及刺激性強的調味料。

  嬰兒的味覺正處於發育過程中,對外來調味品的刺激較敏感,1歲以前加調味品容易造成嬰兒挑食或厭食。

  因此製作輔食應儘可能少糖、不放鹽、不加調味品,但可新增少量食用油。

  輔食器具處置

  避免交叉感染,生熟一定要分開

  做輔食用的容器,如盆、盤、桶和刀、菜板等用具最好標上生、熟標識,嚴防交叉使用,切忌將烹調後的熟食品盛放在原來盛生食品的容器內。

  寶寶用具要經常消毒

  嬰兒用的餐具如勺、碗等應經常消毒,在家裡可常用煮沸消毒法,即消毒時將物品全部浸泡在水裡,煮沸後保持2分鐘以上。也可以用消毒櫃消毒,市面上有很多種類的消毒櫃,建議買知名品牌的寶寶專用消毒櫃。

  餐桌也要經常消毒

  寶寶的餐椅、圍嘴和吃飯的地方用熱肥皂水清洗或用消毒液認真擦拭。

  千萬不要用鋁質品

  不要使用鋁質炊具,鋁會在酸性壞境下溶解在食物中,曾有研究稱人體攝入鋁達到一定要會影響智力。

  正確餵食

  不要多次重複加熱

  製作好的嬰兒輔食,接觸過寶貝嘴裡或羹匙上的唾液後,食物裡的細菌會迅速繁殖。所以食物做好儘量一次吃完,不要留在下一頓。

  罐裝輔食儘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吃完

  市售的輔食產品可以分幾次餵給寶貝,每次用乾淨小勺盛出一些,盛出的輔食如果還是吃不完就要倒掉,不要再吃。已經開啟的輔食產品需要冷藏並儘快食用。

  餵食新食物要看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

  每次喂一種新食物後,必須注意觀察寶貝的消化能力和過敏情況,例如:腹瀉、嘔吐、面板出疹子或潮紅等反應。

  如有上述不良反應,可暫緩新增,待症狀消失後再從小量開始,如果仍出現過敏,應暫停食用並儘快諮詢醫生。


寶寶近視的時候有哪些症狀
礦泉水適不適合寶寶喝呢
相關知識
嬰兒輔食新增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嬰兒洗澡時的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幼兒急疹的飲食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幼兒急疹的飲食需要注意哪些事情***2***
幼兒急疹的飲食需要注意哪些事情***2***
新手浮潛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嬰兒夏季吃水果要注意哪些事項
跑完步之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人際交往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購買帶牌二手車需要注意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