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下基層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請問記者去某個地方採訪的話需要地方的有關部門同意嗎 10分

以下兩種情況

1、邊防區、軍管區以及特別情況下的戒嚴和管制區;

2、軍人、執行特殊任務的國家公務人員(包括執行特殊任務的警察和科技人員)、服刑人員;

除以上兩種情況以外其他的採訪無需經過審批。

領導下基層調研,應該說些什麼? 5分

細心觀察,聆聽。 你只要提出領導沒涉及到的問題俯行了,這樣就算這類問題不重要,但一定讓領導對你有所改觀!~

農村農民怎麼聯繫到基層記者

去電視臺或者報社,或者打當地媒體爆料電話。

看你聯繫哪個報社電臺的了。

如果題材有價值,正符合國家目前形式,理論是免費的甚至還有新聞線索獎勵。

如果打算炒作地方特產或風土民俗的話就要花錢了吧。

揭發黑幕一類的要看記者所屬媒體的膽子估計不會被理會。

國家免費師範生是什麼意思

國家免費師範生即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內的師範生。

免費師範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安排。免費師範生入學前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畢業後須從事中小學教育十年以上。免費師範畢業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學任教,在協議規定服務期內,可在學校間流動或從事教育管理工作。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用人學校與畢業生進行雙向選擇,為每一位畢業生安排落實任教學校,確保有編有崗。符合條件的免費師範畢業生可免試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和與教學相關的學術性碩士學位。免費師範畢業生未按協議從事中小教育工作的,要按規定退還已享受的免費教育費用,並繳納該費用50%的違約金,同時記入誠信檔案。

政府記載人事蹟的人官稱

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及頒獎詞【最新公佈】

更新日期:2015-02-28 推薦訪問: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5感動中國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LiuXue86.Com - 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及頒獎詞【最新公佈】】

201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名單已經公佈,下面就隨出國留學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感動我們的人物及頒獎詞吧。

一、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頒獎詞:

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託,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盪滌了人心。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他是89歲高齡的于敏。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事蹟:

于敏,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89歲,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解決了氫彈研製中的一系列基礎問題。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製過程中,于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製中的關鍵人物。

從60年代開始,于敏放棄了個人熱愛的基礎物理專業,此後30年一直隱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勳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于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二、"移民第一責任人"趙久富頒獎詞:

清水即將漫過家園,最後一次,把紅旗在牆上摩平。你帶領鄉親們啟程,車輪移動的瞬間,心間隱痛。不敢回望,怕牽動一路哭聲。五十年間,兩度背井離鄉,我們的老支書,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髮高堂。他是湖北黃湖移民新村黨支部書記趙久富,帶領村民重找致富路。

"移民第一責任人"趙久富事蹟: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外遷第一人,湖北“移民書記”趙久富

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省有18.2萬移民離別故土,趙久富是中線一期工程40多萬移民的傑出代表。50年前,為修建丹江口水庫,7歲的趙久富隨父母搬遷到了鄖縣安陽鎮餘嘴村。2008年,該省試點移民開始,在餘嘴村當了26年村支書的趙久富主動選擇外遷,積極配合庫區、安置區工作。於2010年4月,與61戶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鄖縣遷往黃岡市團風縣。

趙久富是移民搬遷的帶頭人。2010年,南水北調移民工作正式開始,湖北十堰市鄖縣餘嘴村被定為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家園難捨,故土難離,鄉親們戶看戶、村看村、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誰也不願意主動搬遷。村支書趙久富是黨員,又是村幹部,還是一名退伍軍人,儘管他的家沒有被划進移民版圖,但他必須帶好這個頭。他說服自己的愛人:“說話辦事鄉親們都看著咱,為了國家南水北調工程我不能拖後腿。”

2010年4月30日,搬遷的這天,趙久富含淚告別80歲高堂,帶61戶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黃岡。趙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頓好之後就接父母過來一起住,然而這卻成了他一生的遺憾。2013年,老父親突發疾病,當趙久富從黃岡趕回老家時,父親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

搬遷後,趙久富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領鄉親們積極進取,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經歷了從不適應,到逐漸融入當地;從依賴依靠政府,到主動參與、主動建設的巨大轉變,移民的主人翁意識越來越濃,建設新家的熱情越來越高,湧現了一大批帶頭......

下基層蹲點的縣委副書記是不是常委

一、調查研究要深入基層,重實際、求實效。堅持領導幹部下基層蹲點調研製度,縣委常委每月到鄉鎮、村(社區)工作時間不少於7天,到分管(聯繫)部門和單位工作時間不少於4天,瞭解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協調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項工作高效落實。每年形成1-2篇有深度、有見解的調研報告,重要情況要及時向縣委主要領導彙報,對分管工作每季度向縣委報告一次。調研主題要緊盯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既要選擇工作好的典型,總結推廣經驗,更要主動到困難問題較多、矛盾相對集中、群眾意見較大的地方去,要直面矛盾,瞭解真實情況,解決實際問題。到基層開展工作應輕車簡從,嚴格控制車輛和隨行人員,人員較多時集中乘車,不搞層層陪同。二、對待群眾要耐心細緻,說真話、解難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深入推進“雙聯”行動,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生活,想方設法為群眾排憂解難,多實事,多解難事,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落實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制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月安排1天時間接待群眾來信來訪,縣四大班子領導和公、檢、法“三長”輪流在縣信訪接待中心接待來訪群眾,耐心聽取來訪群眾的意見,敢於直面矛盾和問題,及時做好解釋疏導和調查處理工作;對不屬於管轄範圍的問題,要指明方向和程序,並熱情幫助聯繫有關單位給予妥善處理。三、會議會風要務實高效,開短會、講短話。嚴格控制各類會議,凡以縣委、縣政府名義召開的會議,需報縣委公室、縣政府公室審批。能不開的會議堅決不開,能合併的活動儘量合併,已發文部署的工作不再專門召開會議,能由部門或部門聯合召開的會議不以縣委、縣政府名義召開,能以文電的事項不再開會安排。嚴格控制會議時間,堅持開短會、講短話,講實在管用的話,力戒空話、套話。嚴格控制會議規模,要求鄉鎮、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的會議,需經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同意。會場佈置要簡潔大方,講求實用,一般性工作會議不擺放花卉、不製作會議背景牆,不發公文包、筆記本、書寫筆。四、文件簡報要精簡壓縮,少發文、發短文。嚴格控制發文數量,部門發文能夠解決的不再聯合發文,以部門或部門聯合發文能夠解決的,不再由縣委、縣政府或“兩”轉發、印發。嚴格控制簡報數量,除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會議簡報,中央和省、市委集中開展的大型教育實踐活動工作簡報外,縣直部門內部刊物和工作簡報一律停。嚴格規範文件簡報報送程序,上報縣委、縣政府的文件由“兩”按程序處理,不得直接呈送領導個人。嚴格控制公文篇幅,力求做到意盡文止、條理清楚、文字精煉、格式規範。五、考察學習要嚴格控制,守紀律、嚴管理。嚴格控制外出考察、學習活動,實行報告、請假、備案制度,縣級領導外出考察學習,需經縣委、縣政府同意;縣直部門和鄉鎮主要負責同志外出考察學習,需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報告並履行請假手續,在縣委組織部備案;其他幹部外出考察學習,向部門、單位、鄉鎮主要領導報告並履行請假手續。嚴格控制考察學習的時間和範圍,嚴格控制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嚴格執行《甘肅省因公出國人員審批管理實施法》,嚴禁借考察、學習、培訓、研討等名義公款旅遊。六、新聞報道要改進方式,順民意、重導向。縣級領導出席會議和活動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出席一般性會議和活動不作報道。重點報道涉及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全年工作部署、重要工作安排、處置重大突發事件、涉及全局工作或有重要導向、影響的會議和活動。報道要精簡務實,簡化職務稱謂,壓縮數量、字數和時長,儘可能刊播簡短......

做到無論在辦公室還是下基層都有好習慣好作風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了一個“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通知,要求所有的媒體記者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到基層去、放到革命老區、放到貧困山區、地震災區、城社區、部隊哨所等最基層最邊緣的地方去,到那裡去捕捉新聞線索,去發現新聞素材,用自己飽蘸社會責任之手筆報道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報道基層社會發生的真實事件。其實,這種“下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做法也可以稱作為“三貼近”。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決定在新聞戰線深入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這是全國新聞戰線為深入貫徹落實“七一”重要講話、深化“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新舉措非常必要. 今年年初,新聞單位帶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新春走基層”採訪活動,各新聞單位派出了得力記者,開設了專欄專版,綜合運用消息、特寫、評論、現場連線、採訪手記等形式,連續刊播記者來自基層的報道。一些報刊組織記者在春節返鄉省親之際,進行了多方面的社會調查,寫成系列報道,深入報道基層生動的實踐,滿懷地反映了自己家鄉的新變化,受到眾的喜愛和好評,取得良好效果。這次開展全國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是年初“新春走基層”活動的繼續和發展。在範圍上,從新聞單位擴展到全國新聞戰線;在內涵上,從主要強調深入基層採訪擴展到將深入基層和轉變作風、改進文風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活動一定能使廣大新聞工作者通過深入基層採訪知民情,轉變採訪作風解民憂,改進作品文風暖民心,有利於在全國新聞戰線大興調查研究、密切眾和求真務實的好作風。

公安局的人民公安是誰提的字

字都是毛主席的字,但不完全是毛主席親自題的,全部取自《人民公安》雜誌。具體由來請看下面一段小文字!

公安部第一任部長羅瑞卿,上任伊始,就很重視公安幹部的培養教育。記得在1950年春天的一次黨組會議上,羅瑞卿部長提出要出版公安刊物,教育培養幹部。一位蘇聯專家聽後隨即搖頭說:“這怎可能呢?公安機關是做祕密工作的,出版刊物不怕暴露祕密嗎?”羅瑞卿部長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們中國的公安工作,是黨委領導,群眾路線,我們要教育幹部,做好工作。”這位專家聽後再未說什麼。當時,我作為黨組會議記錄,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這些議論的。

隨後,公安部黨組就決定編印一個供各級領導幹部閱讀的政策業務指導性刊物,取名為《公安建設》。羅瑞卿部長和楊奇清副部長簽名,寫信給毛主席,請他為《公安建設》題寫刊頭。毛主席在兩張宣紙上用毛筆寫了八副“公安建設”四字,在靠右邊的一副“公安建設”四字後方劃了兩個小圓圈,意思是認為這四個字寫得好,可以採用。這就是直到現在還在使用的《公安建設》刊頭。

為辦好這個刊物,辦公廳研究室成立了《公安建設》編輯部(科級單位),我被任命為該科科長,配了一個科員,一個辦事員,開始籌備《公安建設》。1950年6月30日,第一期《公安建設》出版了。

《公安建設》當時的內容,主要是把黨中央和毛席批示的公安部、有關省市公安廳局的工作報告,掐頭去尾,選編成冊,發給縣級以上公安機關領導幹部看,廣大基層公安幹部還是看不到。為此,1952年公安部黨組決定再編印一個供基層公安幹部閱讀的內部刊物,定名為《公安手冊》,通俗地傳達中央的方針政策,介紹業務基礎知識,反映基層的工作經驗等。編輯《公安手冊》的工作也由我們科承擔。經過一番籌備,《公安手冊》創刊號於1952年11月15日出版。

《公安手冊》是小冊子,32開本,每期兩萬字左右,把中央有關公安工作的指示和政策文件改寫成社論、評論,介紹業務經驗,系統介紹敵情等,同時開展通聯工作。辦了幾年後,我們感到刊物篇幅太小,不能滿足廣大讀者需要,很多讀者來信都要求增加篇幅。1956年1月,公安部黨組做出“關於《公安手冊》改為《人民公安》的決定”,《人民公安》就應運而生了。該雜誌版式為16開本,每期三萬到四萬字。擴大了報道面,內容比較生動、活潑,形式也多種多樣。在設計《人民公安》封面時,我們想,毛主席已經給《公安建設》題過刊頭了,不好再麻煩他老人家了,於是就自己想辦法,用毛主席給《人民日報》寫的“人民”兩字,再把毛主席給《公安建設》題的“公安”兩字組合成“人民公安”四個字,組合後看到“安”字與其他三個字不協調,就找毛主席其他題詞中的“安”字用上,拼成《人民公安》的刊頭。這樣一來,一個惟妙惟肖地好像毛主席題寫的“人民公安”刊頭就誕生了,一直用到現在。

為了辦好《人民公安》,我們全體編輯人員齊心努力,除了把有關公安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公安部的工作部署精神編寫成通俗易懂的有指導性的社論、評論等文章,繼續編好業務知識、社情知識等專欄外,還增加了政治教育內容,搞好批評、表揚,開闢了“人民警察是人民勤務員”、“紅旗飄揚”、“讀者來信”等專欄。我們還積極開展通聯工作,聘請了一批特約通訊員,有時還派記者、編輯到基層採訪、組稿。這樣一來,刊物的內容豐富了,稿源日見增多。1956年《人民公安》的發行量達到14萬份。發到城市派出所和農村公安特派員一級。

但是,要知道五六十年代我國的財政經濟狀況是極其困難的,《人民公安》是內部刊物,全部費用列入公安部經費開支。我們每年都要做經費預算和用紙計劃,所需紙張要按照計劃經濟的......

201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簡介。

當選 “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的事蹟:

吳錦泉--高節卓不群

【人物事蹟】2010年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後,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並不富裕,老兩口還住在三間破舊的瓦房裡,但他關心社會,為村裡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

張寶豔,秦豔友––陽春佈德澤

【人物事蹟】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豔、秦豔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後的焦急,此後他們開始關注尋親信息,並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2007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豔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願者。2009年,張寶豔提出的“關於建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採納,DNA數據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願者發展到15萬多人,遍佈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站,截至2015年11月,“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

【人物事蹟】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決賽,中美巔峰對決,身高1米84的中國女排主攻手郎平擊潰了美國女排的防線,幫助中國女排登上了冠軍的寶座,賽後誕生了一個流行詞——“鐵榔頭”。“鐵榔頭”郎平兩次在中國女排最困難的時期,主動接下了中國女排主帥這個“星球上壓力最大的職業”: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際,她毅然歸國,擔任女排主帥,累倒在工作當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國女排倫敦奧運會被日本隊淘汰,2013年同年齡隊友陳招娣撒手人寰,這一系列的悲痛觸動了郎平內心深處的女排情結,於是她冒著“一世英名可能毀於一旦”的風險再次走馬上任,僅僅一年半時間,郎平就帶領中國隊於2014年時隔16年重返世錦賽決賽舞臺,最終奪得亞軍,並於2015年重奪世界杯冠軍。30年來,從擔任主攻手時的“五連冠”到任教練率中國女排重返世界之巔,“鐵榔頭”似乎已經是奇蹟的代名詞。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人物事蹟】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項目的組長。經過兩年的研究對象篩選,並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後備急方》的啟發,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後,項目組終於通過低溫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並在接下來的反覆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著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於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閻肅--絃歌感人腸

【人物事蹟】《敢問路在何方》《我愛祖國的藍天》《唱臉譜》《團結就是力量》……這些被置於藝術殿堂寶座的藝術作......

2015十大感動人物獲獎感言

委上班,編輯《材料大詞典》,併為國家新材料的開發和利用獻計獻策。

那天,他好幾次強調:”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來就得為國家作貢獻,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後的光和熱全部奉獻,不折不扣達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儘管沒有等來那副對聯所說的”百歲更慶萬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樣因為純粹而沒有遺憾。

10、和風春満園:隴海大院頒獎詞:

和風春滿園。一場愛的馬拉松,長跑三十九年,沒有終點,一座愛的大院,滿是善良的人,溫暖的手,真誠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離不棄的深情,鴿子飛走了還會回來,人們聚在一起,就不再離開。

隴海大院事蹟:

隴海大院精神被發現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層採訪的記者無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這個故事時,隴海大院的愛心事蹟方為外人所知。

隴海大院原本稱作隴海院。據《鄭縣(注,鄭州以前叫鄭縣)志》記載,隴海院建於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是為了分段修築隴海鐵路而籌建的辦公大院。

院內環境優美,青磚鋪設的一條條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樓,每幢樓房周圍都種植有整齊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樓房全是西式的,木質結構和紅磚、紅瓦或紅灰相間的磚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後,隴海院被改為鐵路老幹部宿舍,之後成為隴海院社區、隴海賓館所在地和鐵路職工集中居住的樓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憶多年前的隴海大院,”夏季,隴海院內培植的花木爭奇鬥豔,特別是滿院裡到處都是一片片、一叢叢的丁香花木。“

就是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隴海大院,近年來以另一個傳奇—”隴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關注。

2014年5月16日,電影《好好的活著》在鄭州市奧斯卡升龍國際影城舉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隴海大院的大量真實故事改編,再現了獲得”感動中原十大新聞人物“、”中國好人榜“的”隴海大院愛心集體“數十年接力照顧高位截癱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蹟。

著名編劇孟憲明談電影劇本創作時感慨,他在隴海大院看到了中國傳統美德的影子,他要以這部片子向隴海大院致敬。

隴海大院精神是什麼?”鄰里互助、扶殘助殘、扶危濟困。“

11、中國援非醫療隊:抗擊埃博拉病毒

醫者仁心,為了病人的需要,抗擊埃博拉病毒中國援非醫療隊同樣冒著被感染的危險,飛過半個地球,奉獻了自己的醫術和愛心。今年,”感動中國“特意設置了”特別緻敬“環節,把敬意獻給了醫療隊的每一位成員。

病毒是全人類的敵人,應對埃博拉,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迄今,中國在當地支持並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國醫務人員累計近600名,並已向13個非洲國家提供了4輪價值約7.5億元人民幣的緊急援助。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衛生領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動。

相關問題答案
記者下基層是什麼意思?
下基層是什麼意思?
柔性基層是什麼意思?
建築基層是什麼意思?
基層是什麼意思?
買基金幾層是什麼意思?
基金幾層是什麼意思?
基層基礎是什麼意思?
房子躍層是什麼意思?
國家基藥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