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小孩的耐心?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如何訓練孩子的耐心

怎樣培養孩子的耐心

我們娃娃做事有些時候很沒有耐心,特別是自己擅長的方面沒有耐心。比如說,他喜歡玩拼圖,快一歲半的時候接觸到拼圖,是那種一個板上有幾個不同形狀的凹處孩子把不同形狀的散塊對應上去的,娃娃從第一次玩就是不假思索,看看手裡的塊,看看板,往上一放,一次就對。後來玩的更難,但也很多時間是幾乎一次就對。他們老師現在讓大家玩拼圖的時候總是給娃娃最難的,但是跟我們說娃娃仍然是不太費勁就拼出來。我在圖書館看見過娃娃玩拼圖或別的孩子讓娃娃教他們玩,娃娃看看別人手裡的塊(而且還是反方向站著),看看板,指一個地方,每次都對。但是,我們給他買了更難的讓他玩,只要不是馬上就拼出來,他就很生氣、也不想玩了,把塊亂放一氣,還要我給他拼。編故事也是這樣,我們每天晚上關燈之後編一個“連載”故事:紫車和粉車的故事。今天它們去公園,明天去動物園什麼的,娃娃編得很好,比如說去動物園,他會說這兩個車看見了一些名叫“咯咯”、“魯魯”、“都都”的動物,然後告訴你這些動物是什麼樣子(瞎編的)。可是隻要一卡殼,馬上就說:“你給我講吧”,然後自己就不講了。

其他他並不擅長的方面,反而沒有這個問題。比如說在公園裡玩大型的遊樂器械,他反而摔了掉下來了都敢再上,相當鍥而不捨。

我知道這可能是因為玩得熟練的東西他反而不習慣要努力,太習慣於結果來得順利。但是這樣也不行啊。我也想到是否我們給他的玩具不夠合適,應該是從稍稍努力一點就能夠玩好的開始,逐漸過渡到更難的,但是象編故事這樣的事,我覺得本來就無所謂難無所謂容易啊。我們也鼓勵他,看他實在不高興了也幫他放一塊拼圖以便讓他繼續玩,但是他洩了氣,很難說服他回來。我想問問,就是這樣做、等他慢慢學習就可以,還是有些方法更好而我們沒有想到?

嬰兒專家回答:

有的孩子做事、學習或玩玩具都沒有長性。例如一位事尚未做完,去做第二件,幅畫尚未畫好,又馬上畫另一幅。這是學前兒童的興趣不夠穩定、注意力容易分散、活動的目的性較差,特別是情緒不安、做事馬虎不認真、有始無終的性格在活動中的表現。

糾正這些缺點的辦法是加強兒童意志品質和良好性格的培養。要幫助幼兒確定行動的目的性,鼓勵他們做事要堅持到底。教育幼兒在每做一件事時,先要有個設想和打算,不要“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例如搭動物園,應先搭好圍牆,再搭動物園裡的動物,最後再去準備動物吃的食物,然後是餵動物。要教育幼兒凡事要有始有終,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吃一拿二眼看三,要做完一件再做第二件。

要掌握幼兒的心理特點。既不能給他過多的剌激物,又不能反來複去地做一樣的事,玩一樣的玩具。,前者由於剌激物太多,造成幼兒注意力分散而沒長性,後者則因重複做同一件事而使幼兒覺得枯燥、乏味,因而也就沒有長性了。

嬰兒專家回答:

您好。你講的這個問題是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什麼呢?玩具的難度要和兒童智力發展水平相當,如果超過智力發展水平,兒童就沒有耐心,或者就缺乏探索的精神。給兒童選擇玩具的原則是和兒童智力發展的水平相當,或難度略為高於兒童智力發展水平,在這個層面上,兒童的興趣最大,探索性也最強。兒童會反反覆覆的玩,一直到他非常熟練的掌握其同一水平上的各種技巧,就再沒有興趣。如果你一開始給的難度高於、或過高於智力發展水平,他嘗試一會後就表現出極不耐煩,甚至完全拒絕,有的孩子表現出典型的焦慮狀態。兒童的這種表現也出現在成人身上。比如一個人根本就不懂物理學,現在告訴他要讓他學習量子物理學,就表現出拒絕的行為。如果告訴他你不能通過量子物理學的考試,就根本不可能獲得你非常需要文憑、職......

怎樣培養孩子的耐心?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慾,更失去了耐性。

3.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4.重過程甚於重結果

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孩子要經過爬、走的過程後才能學會跑;學習鋼琴必須有一個反覆熟悉琴鍵的過程。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度,耐心等待。

5.別對孩子過分期望

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

6.堅持有規則的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鍊,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鍊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團體遊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遊戲可以使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遊戲等待的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別人的孩子學鋼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孩子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當孩子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孩子創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10.從容易的教材入手

對於沒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增加難度,這樣一來,孩子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便逐漸提高了耐性。

11.說出自己的目標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並幫助他們最終實現。此時,孩子最好要反覆用嘴說出自己的目標,因為通過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產生堅強的意志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和耐心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在做到:一、相信孩子二、放手培養孩子三、多鼓勵四、不要要求過高五、家園合作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培養耐心1、爸媽言傳身教。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慾,更失去了耐性。  3、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4、重過程甚於重結果。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度,耐心等待。  5、別對孩子過分期望。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  6、堅持有規則的運動。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鍊,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多玩團體遊戲。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遊戲可以使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遊戲等待的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8、因材施教。當孩子對某種學習有興趣時,給孩子創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9、從容易的教材入手。對於沒有供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增加難度,這樣一來,孩子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便逐漸提高了耐性。  10、說出自己的目標。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並幫助他們最終實現。

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心

許多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是因為很多家長做事也沒有很大的耐心,總是半途而廢。所以,首要需要家長要注意做出一個好的榜樣。在開始一種新的活動之前,有必要讓他把正在進行的活動有個了斷。家長可以有意地給孩子設置點妨礙,為孩子供給一些克服艱難的時機。由於耐心是剛強毅力磨鍊出來的,越是在艱難的環境中,越能訓練孩子的耐心。要鼓舞他幹事不能功敗垂成,做好一件事要通過努力,才幹完結。孩子通過努力完結一件事時,應當及時給予表彰,強化做事有頭有尾的良好習慣。此外,要會集孩子的精力,使他們耐久地沉浸在一種活動中。要讓孩子曉得,日子中許多事是需要耐心等候的。有時孩子餓了馬上要吃,渴了馬上要喝,想要啥玩具其時就要買,家長可有意推遲一段時間,不要馬上滿意孩子的需要,以培育孩子的耐心。

家長也不必要過於擔心,只要家長足夠耐心,不斷的給孩子關愛和教育,相信你的孩子一定可以成長為一個令你滿意的好孩子。

以上是家教114上面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培養對孩子的耐心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慾,更失去了耐性。

3.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4.重過程甚於重結果

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孩子要經過爬、走的過程後才能學會跑;學習鋼琴必須有一個反覆熟悉琴鍵的過程。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度,耐心等待。

5.別對孩子過分期望

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

6.堅持有規則的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鍊,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鍊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團體遊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遊戲可以使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遊戲等待的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如何有效培養孩子的耐心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柏拉圖 耐心和恆心總會得到報酬的。——愛因斯坦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羅蒙諾索夫 無論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靈魂。——培根 要有耐心!不要依靠靈感。靈感是不存在的。藝術家的優良品質,無非是智慧、專心、真摯、意志。——羅丹 有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正說明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心理學上,耐心屬於意志品質的一個方面,即耐力。它與意志品質的其他方面,如主動性、自制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關係。 齊白石是中國近代畫壇的一代宗師。齊老先生不僅擅長書畫,還對篆刻有極高的造詣,但他也並非天生具備這門藝術,他也經過了非常刻苦的磨鍊和不懈的努力,才把篆刻藝術練就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年輕時候的齊白石就特別喜愛篆刻,但他總是對自己的篆刻技術不滿意。他向一位老篆刻藝人虛心求教,老篆刻家對他說:“你去挑一擔礎石回家,要刻了磨,磨了刻,等到這一擔石頭都變成了泥漿,那時你的印就刻好了”。 於是,齊白石就按照老篆刻師的意思做了。他挑了一擔礎石來,一邊刻,一邊磨,一邊拿古代篆刻藝術品來對照琢磨,就這樣一直夜以繼日地刻著。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不知起了多少個血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礎石越來越少,而地上淤積的泥漿卻越來越厚。最後,一擔礎石終於統統都被“化石為泥”了。 這堅硬的礎石不僅磨礪了齊白石的意志,而且使他的篆刻藝術也在磨鍊中不斷長進,他刻的印雄健、洗練,獨樹一幟。漸漸地,他的篆刻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一位自考畢業的女孩去應聘一家外貿公司經理祕書。但是,公司卻給她安排了一個行政部文員的職位。女孩想了一下,覺得只要自己耐心做好文員的工作,一樣很好。於是,她就答應了。 女孩的工作是負責接待客人和複印、打印等瑣事。同事們總是把一些需要複印和打印的文件一股腦兒堆在女孩的桌子上,然後告訴她哪些需要複印、哪些需要打印、每種各需要多少份。女孩總是耐心地記錄著各種要求,然後仔細地做。 有好幾次,女孩的認真檢查避免了公司的損失。因此,女孩真的被提拔為經理祕書了。女孩是這樣對人說的:“工作雖然簡單,但是隻要有超凡的耐心和細心,就會取得成功。” 耐心被認為是一個人心理素質優劣、心理健康與否的衡量標準之一,也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培養孩子的耐心不僅對他在學習上有幫助,而且對他今後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許多孩子都不夠有耐心。只要想到了或者聽到了,他們便要求立刻兌現。否則便不停地糾纏、吵鬧,直到父母滿足他們的要求為止。 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孩子的耐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後天的培養。當孩子不停地用哭鬧強迫父母滿足他的要求時,父母要沉得住氣,一定要注意對孩子進行耐心訓練。只有父母付出耐心才會培養出孩子的耐心。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耐心的習慣呢? 建議一:家長要做好榜樣。 許多孩子沒有耐心,是因為家長自己做事也是虎頭蛇尾。所以,要想讓孩子有耐心,父母首先要有耐心地去做每一件事情。 比如,晚上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學習。當孩子不斷地起身、坐下時,做父母的要堅持看書,孩子見父母能夠耐心地看書,也能受到一些感染。 另外,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跟孩子約好這件事必須耐心地做完;如果沒有完成不僅需要補上沒做完的,而且還得再增加時間來處理相關的事情。這樣,孩子就能夠有計劃地去做事,也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耐心地把事情做完。 建議二:讓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耐心執著是成功的祕訣。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的父親為了讓童第周從小就明白耐心的重要性,讓他能夠執著地學習和做事,特意給......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耐心與細心

不要忽視兒童注意力不集中

哥斯達黎加心理學專家日前在《國民報》撰文,提醒家長們不要忽視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症”,並指出如果不及時發現和治療,這種病會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造成精神上的殘疾。

哥著名心理學家迭戈·埃雷拉領導的研究小組對700多名在校兒童進行研究後發現,哥斯達黎加有3.6萬名兒童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症”,佔全國學齡童人口的6%。根據犯病症狀,

這種病大致可分為“不專心型”、“多動型”和“複合型”。第一種類型的兒童不愛活動、健忘、不願做作業、不聽指揮;第二類型的兒童特別愛動、坐不住、不停地變換活動項目、心不在焉、健忘、愛吵鬧;第三類型的兒童是上述兩種現象的結合,時而表現出第一種症狀,時而又表現出第二種症狀。一般來說,從3歲起,如果兒童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症”的話,細心的家長就能發現孩子的上述異常現象。患病孩子較普通正常兒童更容易發生意外事故,所以更需家長的關心和照顧。

哥專家們的研究結論顯示,該病屬於心理和生理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背景,很可能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但是,專家們強調,孩子家長、學校和社會不能把患病孩子看作是“殘疾人”,排斥於親情和社會之外。相反,應該給於他們更多的幫助和關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更快康復。

研究證明,許多患病兒童具有很強的創造性,表達能力強,性格外向。及時發現並通過正確的引導、特殊的教育和體育鍛煉,加上一定的藥物治療,大部分孩子能逐漸恢復正常並能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只有少部分患者會把此病帶入成年,甚至成為其終生“伴侶”。

如何防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我們常常發現:孩埂不能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於一件事,而是常常不由自主地從一個事物轉移到另一事物上。一旦養成這種行為習慣,對孩子參加學習和遊戲都很有影響。

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原因

研究證明: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有:

1.無關刺激的干擾。如環境的色彩、音響、流動的人和車輛等都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疲勞。由於孩子神經系統的耐受力較差,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或從事一種單調的活動,會引起疲。

3.孩子對某些事物不感興趣。成人要求孩子所做的事過難或過易,都不利於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只有當新內容與孩子的知識經驗之間存在著中等程度的差異時,才最容易引起和維持孩子的注意。

4.注意轉移能力差。由於年齡的原因,孩子注意轉移的品質還沒有發展,因而常常不能根據需要及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應該注意的事物上,這也是注意力分散的一個原因。

家長的手段

那麼,如何防止孩子注意力的分散,有這樣幾種方法:

1、排除無關刺激的干擾。

2、制定並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3、指導孩子從事活動的質量要高。

4、引導孩子積極動手動腦。

孩子在六歲之前,由於心理特點,很難長時間保持有意注意。孩子的無意注意佔優勢,任何新奇多變的事物都能吸引他。成人必須靈活地掌握方法,不斷地變換孩子的兩種注意,使大腦活動有張有弛,既能做好某件事情,又不至於過度疲勞。

耐心糾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次集中注意力時間至多也只有15分鐘,1—2歲的孩子自然更短,最多不會超過3分鐘。

然而,有些孩子的情況更糟,幾乎片刻不停,忙忙碌碌,被各種事物所吸引,雖然他們也有興趣愛好,但對感興趣之事也無法主動集中注意力。像這類孩子就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較大的氣質特點,應該及早給予幫助,否則到學齡時期就會出現多動症症狀,影響學習,影響紀律。

訓練開始前,先要尋找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在他的愛好中挑選文靜的活......

怎樣培養3歲孩子的耐心

心理學告訴我們:情感是人在他的需要得到滿足或得不到滿足時產生的主觀反映。滿意、興奮、喜悅、熱愛等,是人得到滿足時的情感;失望、憂慮、憤怒、憎恨等,是人沒有得到滿足或在獲取滿足中遭到挫折時的情感。情緒也是人對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反映。只是,情緒是情感的具體形式和直接體驗,具有明顯的情境性;情感是情緒經驗的概括,具有顯著的穩定性。因此,情緒與情感是密切相關的,都是人的一種態度和心理體驗。

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緒能產生巨大的動力,推動人去從事偉大的事業。列寧曾經指出:“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情緒和情感也是影響人健康的心理因素,樂觀、平和有益於健康;而憂鬱、憤怒有害於身體,人們常說“氣大傷身”就是這個道理。許多研究證明,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緒的培養不但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而且有利於幼兒良好性格的培養,並能促進智力的發展。所以,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飲食營養,還要關心幼兒的精神營養,注意觀察並細緻地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情感和情緒,使之良好、穩定、健康。

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緒,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年紀小的幼兒,應該讓他知道:大家都愛他,他也應該愛大家;別人關心你,你也應該關心別人;要尊敬老人,愛護幼小;見了強於自己的不要怕,見了幼小的也不要欺侮;遇到困難要去想辦法克服,遭到挫折要不灰心喪氣;成功時不自滿,失敗時不沮喪;對壞人壞事要憎恨,對好人好事要熱愛;看到比自己強的,要通過努力去趕上,而不是嫉妒,更不能憤恨;還要學會抑制,學會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等。

上述這些情感培養,家長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和方式。例如,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看有益於幼兒的影視節目,看完之後和孩子討論: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麼?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等等,引導幼兒進行評價,從中培養幼兒愛憎情感。也使幼兒從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中學習主人公高尚的道德感和聰慧的理智感。例如;家長在給幼兒講一些以弱小戰勝強暴的故事後,應問一問:為什麼小白兔戰勝了大灰狼?為什麼小山羊戰勝了大老虎?為什麼武松打死了吃人的老虎?等等,讓幼兒知道,冷靜思考就能想出好辦法來,遇事不慌張便能發揮人的聰明和本領。

豐富幼兒生活是培養幼兒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緒的途徑。家長在節假日裡帶孩子旅行、參觀,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面對景色秀麗的自然風光,誰還會發脾氣呢!看到大海,心胸會曠達;登上高山,眼界會開闊;面對森林、綠野,充滿喜悅快活;穿過峽谷、急流,感到新奇驚險;在青山綠水中倘佯,歡樂無比;在名勝古蹟中游玩,感慨萬端……帶孩子旅遊觀光是培養幼兒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緒的好辦法。其次,可適當地飼養一些小動物,養幾條金魚、養一隻或幾隻小貓、小狗、小雞、烏龜、鴿子等等,除供幼兒觀察之外,要儘量讓幼兒飼養和照料,家長引導幼兒耐心飼養,珍惜愛護,使幼兒感到這些小生靈的可愛,培養他們的同情心。此外,家長還引導幼兒與小夥伴交往、與成人交往,在人與人的接觸中懂得被愛,也學會去愛別人;在被人關心中,也學著去關心別人;同情不幸的人;憎恨給別人造成痛苦的人,學習熱情,也學習冷靜,讓孩子在與人的交往中嘗試、總結,家長要教給孩子判斷是非、好壞的標準和方法,使孩子逐漸形成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緒。

家庭應有良好的氣氛,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友愛、諒解、謙讓等友善關係,及大人平和的態度、愉快的情緒、開朗的性格及善於控制的能力等,對幼兒形成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緒都有極大的影響。生活在整天吵鬧、非打即罵的家庭中的人,是不會有好情緒的,更何況幼兒的感情脆弱,哪裡經得住這樣的摧殘!相反,處於冷漠的環境,從小失去母愛的人,也多缺乏......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培養小孩的耐心?
怎麼培養小孩的獨立性?
怎樣培養健全的人格?
怎樣培養寶寶的注意力?
怎樣培養高貴的氣質?
怎樣培養自己的興趣?
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如何培養小孩的注意力?
怎樣培養堅強的意志力?
怎樣培養自己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