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表表由什麼組成?

General 更新 2024-06-12

利潤表由三大部分組成

因為收入-費用=利潤 成本已含在費用裡,即成本是費用的其中數。所以就不選成本。

利潤表的組成

利潤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兩種:單步式利潤表和多步式利潤表。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後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淨損益。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淨利潤,分步計算當期淨損益。多步式在我國,利潤表採用多步式,每個項目通常又分為“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兩欄分別用列。“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中期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同期累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全年累計實際發生數。如果上年度利潤表與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相一致,則按編報當年的口徑對上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進行調整,填入本表“上年數”欄。在編報中期和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將“本月數”欄改成“上年數”欄。本表“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報告期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多步式利潤表主要分四步計算企業的利潤(或虧損)。第一步,以主營業務收入為基礎,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第二步,以主營業務利潤為基礎,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計算出營業利潤;第三步,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投資淨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第四步,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計算淨利潤(或淨虧損)。

利潤表的基本要素有

利潤表的基本要素有:

(1)構成主營業務利潤的各項要素。從主營業務收入出發,減去為取得主營業務收入而發生的相關費用、稅金後得出主營業務利潤。

(2)構成營業利潤的各項要素。營業利潤在主營業務利潤的基礎上,加其他業務譁潤,減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後得出。

(3)構成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各項要素。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減)投資收益(損失)、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後得出。

(4)構成淨利潤(或淨虧損)的各項要素。淨利潤(或淨虧損)在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本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後得出。

在利潤表中,企業通常按各項收入、費用以及構成利潤的各個項目分類分項列示。也就是說收入按其重要性進行列示,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費用按其性質進行列示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等;利潤按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等利潤的構成分類分項列示。

利潤表的表體部分有兩種形式分別是什麼

您好,會計學堂Snell為您解答

利潤表在形式上分為表頭和表體兩部分。表頭部分主要反映報表名稱、報表編制單位名稱、報表編制日期和貨幣計量單位等內容;表體部分主要反映報表的各項指標內容。

利潤表各個項目需填列的數字分為“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兩欄。

歡迎點我的暱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構成利潤表的會計要素有( )

選CDE,收入-費用=利潤

利潤表中利潤的表現形式是什麼

淨利潤現金流量,首先是對淨利潤的反映,它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獲利能力,同時,它又反映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它體現了淨利潤的收益質量,是淨利潤以實際收到現金的形式表現為最終財務成果。淨利潤現金流量的計算,需要分四個步驟進行:1、確定淨利潤的組成因素,2、根據淨利潤的組成因素分別確認其現金流量,3、對前期、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的調整,4、對淨利潤的調整並綜合計算。1、確認淨利潤的組成因素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淨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減投資損失)+補貼收入-所得稅2、淨利潤現金流量的確認和計算a.對應淨利潤組成因素中的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確認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在本期收到的現金、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到的現金淨額、收到的稅費返還、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作為現金流入。這部分收入,屬於已經實際實現了現金流入的收益,應予以確認。b.淨利潤組成因素中的全部費用,假設其全部在本期支付,全部作為現金流出。因為按照費用同收入配比的因果關係,這些費用是必須支付的成本,是獲利能力的成本代價,應予以扣除。c.對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但未在本期收到的現金和前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在本期收到的現金進行調整。從長期來看,後者不可能長期大於前者。如果預計企業在以後年度能夠正常生產經營,預計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在本期未收到的現金在後期很可能收回時,則比較上述二者的數值大小,取其較小者作為調整項目現金流入加入淨利潤現金流量中。其體現的內涵是可滾動實現的現金收入,可視為本年淨利潤實現的現金收入。d.對淨利潤的調整。會計淨利潤往往不能完全代表企業的真實收益。例如在會計淨利潤中,研究開發費用、技術轉讓費、職工教育經費、廣告費等均作為當期費用被扣除,如果這部分費用,是由現在和將來的生產經營共同受益,就應當按受益年限進行分攤而不應一次性的被作為費用扣除;再如壞帳準備,在淨利潤現金流量中,是以收付實現制確認現金流入,沒有壞帳準備這一項目,因此,在管理費用中被扣除的壞帳準備,應重新加入淨利潤現金流量中;再如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等,實際上尚未發生,應被重新計入淨利潤現金流量中。如此種種,根據重要性原則,應計入淨利潤現金流量中。對淨利潤的調整=(技術轉讓費+研究開發費+職工教育經費+廣告費—相應項目本年的攤銷額)+壞帳準備+存貨跌價準備+……e.淨利潤現金流量計算公式:現金流入=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在本期收到的現金+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到的現金淨額+收到的稅費返還+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現金流出=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所得稅淨利潤現金流量=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前期、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的調整數值+對淨利潤的調整如此,經濟增加值的計算公式為:經濟增加值=淨利潤現金流量—本期期初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以淨利潤現金流量為基礎

什麼是利潤表中的主表,利潤分配表主表是那個?

企業會計制度中,利潤表的表號是“會企02表”,而利潤分配表的表號是“會企02表附表”。從這個角度說,利潤表的主表就是利潤表,附表是利潤分配表。

相關問題答案
利潤表表由什麼組成?
複式統計表由什麼組成?
網絡是由什麼組成部分?
黨旗黨徽是由什麼組成?
太陽系由什麼組成?
食鹽由什麼組成?
工程直接費由什麼組成?
果實一般由什麼組成?
預算是由什麼組成?
螺旋傳動是由什麼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