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掌是什麼結構?

General 更新 2024-05-21

古人關於結構論述的第一手材料

▲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把筆深淺,在於去紙遠近,遠者浮泛虛薄,近則瘟鋒體重。唐.盧攜《臨池訣》

▲凡學書,欲先學用筆,,用筆之法,欲雙鉤迴腕,掌虛指實,以無名指依筆,則有力。黃庭堅《論書》

▲所謂法則,懨壓.鉤揭.抵拒.導送是也。五代.李煜《書述》

▲右軍用筆內懨,正鋒居多,故法度森嚴而入神;子敬用筆外拓,側鋒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明.豐坊《書訣》

▲執筆在乎便穩,用筆在於輕健:輕則須沉,便則須澀,謂藏鋒也。清.馮武《書法正傳》

▲字有藏鋒出鋒之異,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應,上下相接為佳。宋.姜夔《續書譜》

▲用筆之勢,特須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唐.徐浩《論書》

▲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矣。唐.韋續《墨藪》

▲所謂千古不易者,指筆之肌理言之,非指筆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學有規矩,字有體法;不然則筆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一字之法,貴在結構:一筆之法妙在起止。結構之道,尤在乎筆法之精妙也。佚名《永字八法》

▲將能此筆正用,側用,順用,重用,輕用,虛用,實用,擒得定,縱得出,遒得緊,拓得開,渾身都是解數,全仗筆尖筆毫末鋒芒指使,乃為合拍。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蓋兩端出入操縱之故,尚有跡象可尋;其中截之所以豐而不怯,實而不空者,非骨勢洞達,不能悻致。清.包世臣《藝舟雙輯》

▲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宋.姜夔《續書譜》

▲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古人作纂,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纂則一毫不可測也。明.豐坊《書訣》

▲古人一點一畫,皆使鋒轉筆以成之,非至起至掣曳之處乃用使轉;古人一牽一連,皆旋轉,正心著紙,無一黍米倒塌處。清.包世臣《藝舟雙輯》

▲字劃承接處,第一要輕捷,不著筆墨痕跡,如羚羊掛角。學者工夫精熟,自能心靈手敏。然便捷須精熟,轉折須暗過,方知折釵股之妙。暗過處,又要留處行,行處留,乃得真快。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數畫之轉接欲折,一畫之自轉貴圓;同一轉也,若誤用之,必有病,分別行之,則合法耳。清.笪重光《書筏》

▲鋒既著紙,即宜轉換:於畫下行者,管轉向上;畫上行者,管轉向下;畫左行者,管轉向右。清.包世臣《藝舟雙輯》

▲要使筆鋒行字畫中,如入骨既立,雖豐瘠不同,各自成體。宋.李彌孫《筠溪集》

▲書之大要,可一言而盡之。曰:筆方勢圓。方者,折法也,點畫波撇起止處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圓者,用筆盤旋空中,作勢是也,圓出臂腕,字之筋也。清.朱履貞《學書捷要》

▲圓以規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圓互用,猶陰陽互藏。所以用筆貴圓,字形貴方。圓乃神圓,不可滯也;方乃通方,不可執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古人作書,落筆一圓便圓到底,落筆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種章法。《蘭亭》用圓,《聖教》用方,二貼為百代書法楷模,所謂規矩方圓之至也。

▲以轉束言之,則內方而外圓;以筆質言之,則骨方而肉圓。此是一定之理。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柔潤則肥瘦皆圓,硬燥則長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達於形質,圓扁在形質而本於性情。清.包世臣《藝舟雙輯》

▲圓筆使轉用提,而以頓挫出之。方筆使轉用頓,而以提契出之。圓筆用佼,方筆用翻,圓筆不佼則痿,方筆不翻則滯。近代.康有為《廣藝......

中國古代經濟結構是什麼

一、農業

1.古代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1)農業的起源:原始社會即形成南稻北粟的農作物種植格局。

(2)古代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種→石器鋤耕→鐵犁牛耕。其中:

①早期/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種——石器鋤耕,基本模式:奴隸集體耕作,大規模簡單協作。

②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鐵犁牛耕,自耕農經濟,開始形成於春秋戰國,基本模式:精耕細作,小農經濟。

(3)耕作方式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①生產工具的改進:原始社會:石器、骨器——商周:出現青銅農具,但極少,仍以石器、骨器為主——春秋:鐵器牛耕出現——戰國:鐵器牛耕推廣——西漢:犁壁、耬車——三國:翻車(人力灌溉工具)——唐代:曲轅犁(傳統步犁基本定型)、筒車(水力灌溉工具)。

②水利設施的完善:春秋:芍陂——戰國:都江堰、鄭國渠——漢代:漕渠、白渠、西域特色工程坎兒井、治理黃河。

③耕作技術的成熟:春秋至秦漢:兩年三熟,代田法,區田法——魏晉:《齊民要術》現存最早的農書,綠肥和輪作早歐洲1000多年——宋元:精耕細作全面成熟,稻麥複種制,南宋江浙為經濟重心——明清:多熟制,培育農作物新品種,引進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經濟作物面積擴大。

(4)經濟重心南移:①過程:魏晉時開發江南;安史之亂後開始南移;南宋,江浙成為經濟重心(“蘇湖熟,天下足”),完成南移。②南移的原因:北人南遷,帶來勞動力與技術,南方穩定,自然條件優越,統治者重視。

2.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

(2)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代表:商周時期的井田制:①演變:商代出現,西周盛行,春秋後瓦解。②實質:名義上國有,實為貴族所有。③瓦解的原因:生產力的發展,私田增多(根本原因);戰爭使勞動力減少;各國稅制改革,立法確立土地私有制。④瓦解的影響:封建剝削方式產生。

(3)封建社會:①以封建土地私有制為主:有君主私有、地主私有、自耕農私有三種;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導地位,土地兼併(將公田轉為私田、賞賜、買賣等)是地主擴大地產的主要途徑;土地兼併嚴重影響國家的賦稅收入,引起社會動盪不安,統治者常採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護自耕農經濟。

古代宮殿結構是什麼樣的?

中國宮殿建築由臺基、柱框與牆身、屋頂三大部分組成。

(一)臺基

高度--臺基的高度受到嚴格的等級制度的制約。《禮記》中記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太和殿的臺基高八米,是目前宮殿建築臺基最高的一處。

材料--所用材料取決於建築的等級,石為上,磚為下。

裝飾--臺基的裝飾很豐富,以須彌座形式為最高等級。臺基周圍的欄板望柱,其花紋、裝飾等受等級的制約。

乾清宮單層漢白玉石須彌座

(二)柱框與牆身

以木結構為主體的柱樑構架貫穿中國宮殿建築的始終。木結構主體中,樑柱最重要,牆是輔助性的,起分隔室內外的作用,因此中國有句俗話,叫做“牆倒房不塌”。樑架結構非常複雜,各時代的作法和尺寸也有一定的差別。

木結構樑架有三種基本形式:擡樑式、穿鬥式、井榦式。

井榦式、穿鬥式、擡樑式

古代建築的木構架結構我們俗稱為骨架或木骨。木構架的內容比較複雜,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有“側腳”與“生起”兩個概念。

建房首先要立柱。柱腳高出地平的做法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早期埋在土裡,柱洞下端放礎石。殷墟遺址中的臺基上面有露出原地平的礎石,河姆渡發掘的柱子已有管腳榫,解決了柱子的穩定。大木結點最初採用綁架結合的方法,很難嚴緊固定。採用榫卯結合的方法,逐步解決了構架的穩定問題。為了解決直榫容易脫榫的問題,運用力學原理,讓立柱向內微傾,我們稱側腳;把平放的額枋做成向屋角微翹,我們稱生起。通過側腳與生起,屋頂的荷重產生了向心的水平分力,把柱子與闌額的榫卯擠壓嚴實,增加了構架的穩定性。

宋元以前建築的側腳與升起非常明顯,厚重、沉穩,更具藝術性。

山西五臺李家莊的南禪寺大殿建於唐代建宗三年

由於柱子承受屋頂的全部荷重,所以牆壁和門窗部分可以靈活佈置在兩柱之間,或為柱間的間隔物。一般的房屋正立面的部位裝滿門窗,兩側與背面則砌牆。宮殿明間多用槅扇,每扇的邊挺與抹頭間釘著銅面葉,增加了金碧輝煌的氣氛。為了掛簾子,居住的房屋中間兩扇槅扇之外,另裝簾架,次間與梢間多做檻牆與檻窗。

牆體還有斗栱。斗栱是中國古代建築最具代表性的構件,它是柱、樑之間的一個過渡層,相當於載重汽車上的鋼板彈簧弓,將屋蓋的荷載傳遞到立柱。

明代神武門斗栱

斗栱的種類非常多,山西應縣遼代木塔(九層),高67.3米,全塔所用斗栱60餘種。太和殿的斗栱種類也很多,如溜金斗栱、轉角鬥栱、柱頭斗栱、平身科斗栱、品字科斗栱等等。各時代斗栱的形式不同,產生的藝術效果也不同。

(三)屋頂

樑架結構的變化,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屋頂形式。屋頂的基本的形式有: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攢尖頂又四角、六角、八角、圓形等等。屋頂是三大部分中變化最大、最有特色的部分。

屋頂形式示意圖

《周禮·考工記》雲“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則吐水疾而溜遠”,使屋頂排水流速快而遠,是屋頂形成圜和曲線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翼輕展的曲線美也隨之形成。

屋檐的出挑使屋頂還具有納光與遮陽的功能。北京地區的太陽高度角,夏季為76°,冬季為27°。據此設計檐的尺度,“柱高一丈,出檐三尺”;或採用柱高的1/3的慣用做法,把屋頂脊步做成42°的陡坡,而把飛檐做成19°20ˊ的緩坡,形成圜和的曲線,恰好使北房在冬至前後陽光滿室,夏至前後屋檐遮蔭。此外,牆壁和屋頂很厚,導熱係數低,使得房間冬暖夏涼。

屋檐尺度與納光遮陽關係示意圖

宮殿建築多以廡殿頂、歇山頂為主,其中太和殿重檐廡殿頂的等級最高。歇山頂略低於廡殿頂,在紫禁城建築......

中國古代的文學體裁是如何變化的?分別是什麼?

簡論中國古代文學體裁的發展

(一)

中國是偉大的文明古國,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我們的先人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豐富多樣的文學形式不能不成為其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文學形式不斷地創造和融合、更新與超越,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演變的主要原因和線索之一。所以,研究古代文學體裁的發展是十分有意義的。

我國古代的文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就其每一種形式而言,都是有它獨特的發展歷程的。從上古時代的結繩記事,到文字的長生,再到最早的文學樣式——原始詩歌的出現,及至後來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的產生與爆炸式的發展,形成中國古代文學林林總總、汪洋澎湃的景象,可以說,某種角度看,中國古代文學史也是一部文學形式的演變史。自魏晉以來,文體研究歷來都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許多文學批評其實也就是文體批評,如《文心雕龍》實際上就是一部文體學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在《文心雕龍 ·體性篇》中提到了八體,實際上是文章的八種風格。

文學體裁,是指一切文學作品的種類和樣式。這是當代比較普遍承認的一種觀點。但這也只是一個簡明概括的說法,還不能完全說清這個概念。因本文所涉及的內容是古代的文學樣式的發展,所以採用此說。

(二)

中國古代詩歌的起源,一般認為是以原始歌謠的產生為標誌。例如有一首《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是原始生產和生活的再現。可以認為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篇之作。另外,早期的詩歌還有《周易》中的卦爻辭,都是我國詩歌的早期形式。

我國古代詩歌體裁形成與發展的第一個高峰當屬《詩經 》。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六世紀)約五百餘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稱《詩》,因為漢代儒家學者把它奉為經典,於是叫做《詩經》。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複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於民間的歌謠。這些民間歌謠是如何集中到朝廷來的,則有不同說法。漢代某些學者認為,周王朝派有專門的采詩人,到民間蒐集歌謠,以瞭解政治和風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種說法:這些民歌是由各國樂師蒐集的。樂師是掌管音樂的官員和專家,他們以唱詩作曲為職業,蒐集歌謠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唱詞和樂調。諸侯之樂獻給天子,這些民間歌謠便彙集到朝廷裡了。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而且,這些對於《詩經》的價值沒有絲毫的影響。所以這裡不進行討論了。

《詩經》裡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所謂 “ 賦 ” ,用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是 “ 敷陳其事而直言之 ” 。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 “ 比 ” ,用朱熹的解釋,是 “ 以彼物比此物 ” ,也就是比喻之意。《詩經》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於變化。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鶴鳴》用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等等,都是《詩經》中用 “ 比 ” 的佳例。進一步, “ 興 ” 又兼有了比喻、象徵、烘托等較有實在意義的用法。但正因為 “ 興 ” 原本是思緒無端地飄移和聯想而產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較實在的意義,也不是那麼固定僵板,而是虛靈微妙的。如《關雎》開頭的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以興起下文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的、但關雎和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的和諧恩愛,只是它的喻意不那麼......

古代文體有哪幾種?

1.賦

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2.駢文

這種文體,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詞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柳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漸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吳均寫的《與朱元思書》。

3.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考察、探討,理論性較強。如韓愈的《原毀》、黃宗羲的《原君》。

4.辯

“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

5.說

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們學過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

6.論

論是一種論文文體,按《韻術》:“論者,議也”。《昭明文選》所載:“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於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如《史記》後的太史公曰……。二政論,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史之言,正其謬誤”。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7.奏議

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議。”

(1)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如賈誼的《論積貯疏》。

(2)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3)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守策》。

8.序、踐

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後面的,如《史記?太史公自序》),列於書後的稱為“跋”或“後序”。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容分別屬於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於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於議論文。我們學過的“序言”有:《〈吶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等。

9.贈序

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如韓愈《送石處士序》:“於是東都諸人士……遂名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雲。”其後凡是惜別贈言的文章,不附於詩帙也都叫贈序,內容多推重、讚許或勉勵之辭。我們學過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10.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

11.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

古代龍的原型是什麼?

中國古代傳說中龍生有九子,都不像龍,各有所好。

版本一:

好重者:贔屓(音畢喜),最喜歡揹負重物,所以背上馱一塊石碑.

好望者:鴟吻(音吃吻),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於屋檐上.參見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的裝飾小獸

飸餮(音滔帖),最貪吃,能吃能喝,常飾於鼎的蓋子上。因它能喝水,也有裝飾在橋欄板的,防止大水將橋淹沒。

生性好殺者:睚眥(音牙自),嗜殺喜鬥,常飾於兵器刀環,劍柄.

狴犴(音畢岸),最憎惡犯罪的人,所以常飾於監獄的門楣上.

好煙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煙火,常飾於香爐蓋子的蓋鈕上.

好水者:趴蝮(音八夏)位於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於石橋欄杆頂端。在後門橋的四個角上趴蝮,造型非常優美。

性情溫順者:椒圖,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常飾於大門口。

好鳴者:蒲牢,最喜歡音樂和吼叫,常飾於大鐘的鐘紐上。

版本二:

1、贔屓(bi,xi):形似龜,好負重。一衝在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揹負石碑的樣子。在龍子的各類說法中贔屓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2、螭吻(chi,wen):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築物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以固定之。

3、蒲牢(pu,lao):有搖滾氣質,愛好音樂,也愛吼叫。古代樂器編鐘頂上就用它來裝飾,寺廟大鐘上的鐘鈕上也可見到他的身影。

4、狴犴(bi,an):掌管刑獄。常被裝飾在死囚牢的門楣上,因其形狀似虎,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說法。

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於香爐蓋上可見。而且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中均可見到。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一衝曾遊過此廟,香火極為旺盛。

6、饕餮(hao,tie):美食主義者,性貪吃。夏商時期出土的青銅器上經常可見饕餮紋,為有首無身的猙獰怪獸。

7、睚眥(ya,zi):性情凶殘易怒,喜歡爭殺。民間成語"睚眥必報"所講即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環上上面可以見其雕像,以加強殺氣。

8、淑圖(shu,tu):形似螺蚌,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所以將他安排在門上銜著門環,免得宵小光顧。

9、貔貅(pi,xiu):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隻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版本三: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麼,說法也不同。《中國吉祥圖說》謂:

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老二叫睚眥(ya zi),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老三叫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

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樑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

六子霸下,又名XX(bi xi),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

七子狴犴(bi ga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八子負質,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老九螭(chi)吻,又名鴟尾或鴟(chi)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諸神由來》一書說《升庵外集》記載龍之九子是:品質,形似龜好負重,即碑下龜;螭吻,形似獸,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蓋;蚣蝮,好立,站橋柱;椒圖,似螺蚌,性好閉,立於門首;金猊,形似獅,好煙火,立於香爐;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眥......

古代的選舉是什麼?

中國古代選舉制度:天下選舉

一、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中國的古代選舉制度,經過幾千年演進,已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春秋時期,周室衰微,“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孔子在周公禮制的基礎上創造了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的儒學體系,也形成了“天下選舉”的理論萌芽。

到了戰國末期,諸子之學逐漸得到新的綜合,“天下為公”也逐漸成為學者的共識。在《禮記·禮運》中,學者對“大同社會”進行了經典地闡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在小康社會,“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

從文字學上來說,“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中的“與”是“舉”的通假字,天下選舉就是“天下為公,選賢舉能”。在理想的大同社會,天下的所有權歸天下人,其治理權由天下之人選舉領袖來行使;在夏、商、周等小康社會,天下的所有權歸天子、諸侯、大夫所有,治理權也為他們所掌控。

從漢唐直至明清,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從所有權的角度分析,依然是“天下為家”;從“治理權”的角度分析,政府向天下之人開放,以所有權的“一家之私”實現了治理權的“天下至公”。

二、簡明的綱維,複雜的體系

中國古代選舉制度體系分為“任人唯賢”和“任人唯親”兩個部分,固然可以簡馭繁,但歷史並非如此簡單。由於“任人唯賢”和“任人唯親”兩大制度體系往往交織融合在一起,再加上吏員制度、武選制度、貲選制度、方伎制度、上書制度等多種制度安排,整個選舉體系就顯得複雜難辨、高深莫測了。

三、自由的報考,公平的競爭

作為重要的選舉制度安排之一,科舉考試類選舉制度歷來是學者的研究重點,因為科舉考試類制度不斷地在發生演變。科舉類選舉制度作為一種基本的制度安排,在理念上實現了“天下為公”,在形式上實現了“天下人才”的選舉權利,吸納各個階層的人才進入政府,在制度上為“天下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四、系統的思想,理想的人格

研究中國古代選舉制度時,大多隻是指出考試書目,就不再進一步探討其內容了。但是,如果不理解選舉制度要求士大夫所要掌握的知識和思想,仍然無法理解這些領導人才的道德素質、能力結構和思想信仰。

在西周官學中,士子學習的最佳教材自然是記錄“古聖先王”領導實踐的系統的“六經”。西周培養領導人才,最高層面是要接受從堯、舜到夏禹、商湯、伊尹再到文王、武王和周公的聖聖相傳的領導之道。

如果說漢代完成了儒法的整合,那麼魏晉隋唐時期則完成了儒道的整合。據《唐會要·制科舉》記載,唐代制舉科目竟達六十三科,分為文、武、吏治、長才、不遇、儒學、賢良忠直等七類。

如果說孔子為周公所建立的禮學體系中發展了一個“仁”字的話,那麼理學家則從禮學體系中發展了一個“理”字,認為“宇宙萬物一體之仁”就是“理”,就是“性”,就是“心”,就是“道”。

如果說漢代是一個“英雄時代”,唐代是一個“人才時代”,那麼,宋代則是一個“文人時代”。宋代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希望“得君行道”,高舉天道和公議的旗幟,和君王“共治國是”。

五、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文化傳統,歷久彌新。在當代語境中,學者們常以選官制度、人事制度、文官制度等新的辭彙替代中國古代選舉制度。這些新詞意味著,經過長期演變,中國古代選舉制度已經成為西方選舉理念“融入”中華文明的文化土壤,已經成為創新中國當代領導幹部選任制度的歷史淵源。

參考自網絡資料,中國古代選舉制度。...

怎樣讓word文檔不對中文進行 拼寫和語法 檢查?

工具菜單,選項.

找到拼寫和語法選項卡,在這裡就可以設置了.

古代用什麼寫字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裡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各個時代的中國文字都有著與眾不同獨特的民族、民風的內涵,中國的文字史裡處處深深地刻著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然而,現今有些人對本國文字瞭解甚少,而對於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投入極大的熱情,卻依然是個半調子。文字是國家的靈魂,為了瞭解祖國文字的變遷,祖國的歷史,祖國的靈魂,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

相關問題答案
古人掌是什麼結構?
人字是什麼結構的字體?
人是什麼結構的字?
見是什麼結構?
隨字是什麼結構的字體?
列是什麼結構的字?
裡是什麼結構的字體?
電是什麼結構?
丁字牆是什麼結構?
皿字是什麼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