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等持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佛教中的禪定是指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禪定,又名「三昧」,所謂「唸佛三昧,三昧之王。」「禪」「定」亦即「止」「觀」,止是放下,觀是看破。禪定是指「心一境性」,讓混亂的思緒平靜下來,外禪內定,專注一境。禪定必須先由「入靜」開始,而到「至靜」,才能達到「寂靜」,此時已經是忘我的境界,從「身空」、「心空」而進入到虛空法界。然而坐禪要進入禪定的境界,也必須要具備「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潛意識的障礙。禪的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瞭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即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一般來說,禪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脫,但要悟道解脫卻離不開禪定。在“戒、定、慧”的三個階段中,“定”從“戒”至“慧”的橋樑。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

禪定的種類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歸納為四類,即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靜慮

靜慮,為梵語“禪那”之漢譯,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之意。靜慮有四種,通常所說的四禪。

(一)初禪,離生喜樂。即離欲界諸惡不善法(身惡、語惡),有尋有伺,於尋伺未見過患,及有對治欲界諸惡之善尋伺。喜樂者,已獲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禪定境,內心喜悅,於喜樂未見過失,一切粗重(身心不自在性)皆得遠離,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性。此初禪具足五支:尋、伺(為取所緣)、喜(為受境界)、樂(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為禪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說,由斷除五法、修滿五法而證此定。所斷五法者:(1)欲所引喜,於妙五欲,或見或聞,或曾領受,憶念歡喜。(2)欲所引憂,即於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憂惱。(3)不善所引憂,即由憂苦的心情而行殺業,乃至起邪見。(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樂的心情而行殺業,或生邪見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屬造殺業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惡方便,或於諸惡放任不斷;又不善現前,隨順而行。所修五法者:(1)歡,因清淨持戒,生起無悔,心意適悅。(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悅。(3)安,謂離粗重,身心調適。(4)樂,由離身心粗重故,於諸(欲界)煩惱而得解脫。(5)定,即於所緣,審正觀察,心專一境。

(二)二禪,定生喜樂。有四支:內等淨(為取所緣)、喜、樂、定。即於初禪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對快速變化的所緣境界能正遠離,於較為穩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內心一味寂靜,乃至極寂靜。這種舍念正知,離尋伺亂,就是內等淨。定者,超過初禪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喜樂者,由超越尋伺,離初禪地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有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於彼喜相未見過患。

(三)三禪,離喜妙樂。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為取所緣)、樂、定。舍者,於前......

其中三昧是什麼意思?

三昧佛教名詞,梵文Samadhi的音譯,亦譯“三摩地”。意譯“定”、“等持”。即心無雜念,專注一境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態。《智度論》七:“善心一處不動,是名三昧。”佛教以此為作出確定判斷的心理條件,為佛教重要修行方法之一。也用指事物的奧妙、訣竅。何為“三味”?100多年來,眾說紛紜。三味書屋的第五代主人壽宇予以澄清,“三味”終於有了公認的定論壽宇老先生,5歲時就進入三味書屋和他的祖父壽鏡吾學習,直到14歲時去上海。關於三味書屋,他無疑是一個很權威的專家。他說:“我們家本是河南中州人,家譜中記載,當日堯的一個兒子封在一個叫鑄的地方。後來,人們將‘鑄’字的金字邊去掉作為姓,於是,就有了我們壽家。不知過了多少年,我們家的一支人遷到紹興,定居在偏門外的鏡湖之畔,一直到我的高曾祖壽峰嵐。”清朝道光年間,為了子孫的出路,原想做大老闆的壽峰嵐決定進城辦學。起初,他給自己的私塾館取名為“三餘書屋”。“三餘”出自三國時董遇所說的“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意思是人們應當利用一切空餘時間,努力學習。“三餘書屋”開業,壽峰嵐特意請大書法家樑同書題寫了牌匾。有人說,這是從蘇東坡那裡化來的。蘇東坡對董遇的“三餘”之說頗為讚賞,曾做詩曰:“此生有味在三餘”,壽宇對此不認同。有人說,“三味”源自《李淑書目》。李淑說:“詩書為太羹,史為雜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對此,壽宇也不認同。壽宇的叔父壽洙鄰解釋說:“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此典出於何處,已難查找。”此說影響甚大,魯迅的三弟周建人也傾向之。然而,壽宇還是不認同。他說:“這樣的解釋淡化了祖先對清王朝的反叛精神。我小的時候,我祖父壽鏡吾親口對我說,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這第一點‘布衣暖’非常重要,這是我祖先峰嵐公、韻樵公的思想核心,產業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質,他們認為在禍國殃民的清王朝當官就是為虎作倀,是害人害己。於是,把三味書屋的辦學方向也作為子孫的人生指南,不許自己的子孫去應考做官,要甘於布衣暖,菜根香,品嚐詩書的滋味。”壽宇說,壽鏡吾生前曾對他說:“這三味的含義不能對外人說,也不能見諸文字,這是祖先韻樵公定的一個家規,因為‘三味’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一旦傳出去可能要招來殺身之禍。”這也是後來人們主觀臆測出來眾多說法的主要原因。壽宇對“三味”的解釋曾發表在《魯迅研究資料選刊》上,並且很快得到學術界許多人的認可。

戒定慧是什麼意思?

1戒(即:信、勤、願、):

注意-三明與三法印-可能有區別

三明:

宿世明,知道過去世的生活。

因果明,因知道過去世的生活,進而知道過去世的惡報與善果的因緣。善惡所作,終是自受。

真諦明,知道因果,業力的報應法則,進而體悟到 四真諦。

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

四法印:

一切存在都是暫時的,

一切暫時的存在都是各種條件和因緣構成的,合成的,

執著於建立在這之上的一切情感,感受,感知,色形,都是痛苦的(對五陰的執著)

超越一切,舍離一切,無執著於一切,包括涅磐這一概念本身也要被超越。

戒律成就的個人理解:

# 三明 三(四)法印(成就者親證,初修者堅信) >產生的思想> 正見 正思維(八正道,以 四真諦 觀察_思維) >產生的思維模式> 觀察_思維(此是道諦。於 內境 外境 中觀察_思維)>產生的結果> 解脫 涅盤(此是滅諦)

# 無明(眾苦之源,輪迴之因) >產生的思想> 邪見 邪思維(八邪道,認物為已,貪著其中) >產生的思維模式> 貪、嗔、痴(此是集諦。於 內境 外境 中沉迷其中) >產生的結果> 生死輪迴 苦 無常(此是苦諦)

# 惡世眾生由 信仰 三明 開始。(知前世生活,知因果輪迴,知四真諦)

然後是八正道。其中重點是 正思 和 正見,於 冥想 中,生活 中,於各種感受 中,各種覺知 中,觀察_思維 四真諦,於其中分辨什麼是 苦,什麼是 無常;1 如:物質 的(色),感受 的 情緒 的(受),思維 的 概念 的(想),意識的升起,行為(行),六識、對個界的 分辨 和 感知 (識)。2 如:對 苦諦 深入的 思維,它與其它三諦的關係,它與 五陰 的關係,它與 六根塵 的關係,它與 貪、嗔、痴 的關係,它與 觀察_思維 的關係,它與 等等 的關係,3 如:於心中誦唸 四真諦 等等。如此等等 觀察_思維 ..,以成就堅固的 正見 正思維。

之後,心中已有解脫的基礎,即從內心成就 戒律 的基礎,能於 內外境 中 觀察_思維 ,不於 內外境 中產生 貪、嗔、痴。

最後,於 八正道 中修持其它 正道行,便易於成就;於所持 戒律,便易於持守。

(由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 成就。 正見,正思維 是 正語,正業,正命的基礎。)

2定:

由 戒 生 定。(戒之後,由正精進(四正勤),正念(四念處)成就 正定。)

3慧:

由 定 生 慧。

不消除產生慾望的思維模式(八邪道),就會永淪六道輪迴。

記住:不是放縱,不是壓制,是如實觀察,是以 正見,正思維為基礎,以法分辨,以法如實的觀察,以法如實的思維,以法覺悟,內身(主要)和 外身 的一切 生起、存在、消失。

例如:色(物質,身體),

受(感受,情緒),

想(記憶,概念,知識),

行(思想上的,身體上的行為),

識(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

的 生起、存在、消失。

“如實”的功夫從對:深刻理解四真諦,如實修行八正道 等 三十七道品 中來。

也就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觀點去對待內境,外境中的各種 生起,存在,消失。

佛經都是說 如何成就 戒 定 的,

佛經只能指到如何入正定,

而 慧 是真法之境,不立文字,只可親證

及使經中解說 戒 定 慧 的內容,那也只是為 戒 定 服務的,只是可說的正法,而不是應該親證的那個真法。

在[中阿含] 的[漏盡經] 裡佛陀教導七種斷煩惱的方法如下:

一、有漏從見斷:由於正知正見的緣故才能斷煩惱。遇到善友善知識,聽聞聖法律等正法,思惟如何實踐正法,如實......

請問:“三昧”是指什麼意思?

【三昧】

(梵samādhi,巴samādhi,藏tin%-n%e-h!dsin)

指禪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於一處而不散亂之狀態。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定、等持、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三昧即心定於一處,故稱定;遠離惛沈、掉舉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稱等持;正受所觀之法,故稱正受;調整散亂的心使正直,故稱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的依處,故稱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言息慮凝心。

此一將心集中於專一對象的精神作用,可分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精神集中能力(生得定),一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後得定)。前者乃前世業力的結果,後者由修行而得。心到達三昧的狀態時,起正智慧,進而與所觀境冥合,分明瞭知,而悟得真理,甚至於直接感見聖境,此稱三昧發得,或稱發定。可知,三昧是證悟(正見)的必須階段。

然而對此三昧,各宗看法不一。俱舍宗以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列為五別境之一。而此二宗均以之為心所之一,認為心為此心所所攝持,故能住於一境,然而經部則認為心於一境相續而轉,名三摩地;《成實論》主張三昧與心無異,即二者皆不許另有心所存在。

在舊譯經典中,往往將三摩地(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鉢衣(samāpatti,等至、正定現前)、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勝定)混而為一,皆譯為三昧。實則其中唯三摩地是三昧。且據有部的說法,三摩地通有心定、散定,三摩鉢底及三摩呬多則通有心、無心,而不通於散定。

此三摩地一語,並非佛教固有的用語,在佛教興起時代的印度已廣被使用,瑜伽派視之為解脫的方法,置於瑜伽八支中的第一支。後來佛教也採用此語,納入佛法體系中。三摩地、解脫、禪及三摩鉢底等詞,皆指心相續轉於一境的狀態,但其義略有小別。《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雲(大正26·82c)︰

‘禪者,四禪。定者,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皆名為定。解脫者,八解脫。三昧者,除諸禪解脫,餘定盡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脫門及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名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諸佛菩薩所得定皆名三昧。’

金剛乘是什麼意思啊!

金剛乘

(術語)真言教之異名。教法堅利如金剛也。瑜只經曰:‘以金剛自性,光明遍照,清淨不壞,種種業用,方便加持,救度有情,演金剛乘,唯一金剛斷煩惱。’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毗盧遮那三摩地法曰:‘演說如來三密門,金剛一乘甚深教。’梵名Vajra-y&amacron;na,但於印度特指佛教中陰陽和合派之教義,然於根本決不然也。

與金剛乘相關的文章——《英漢對照詞典》金剛乘

The Adamantine Vehicle, or Diamond Vehicle (vajraya^na), the school of esoteric Buddhism 密教 in India.

與金剛乘相關的文章——《佛學常見辭彙》金剛乘

真言教的別名。

與金剛乘相關的文章——《藏傳佛教辭典》金剛乘

若以二分法,可將佛教分為大、小二乘;大、小乘之主要區別,在於無上菩提心—為利益眾生願成佛。大乘又稱菩薩乘,若以因果來分則有顯、密二宗。即大乘佛教可分為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密多乘,一般稱為顯教,或直接稱為大乘;果乘就是金剛乘,一般稱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稱密宗。

大乘與金剛乘有相同的目標:引導一切眾生成就圓滿佛果的心。一般而言,大乘與金剛乘有相同的見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簡單地說,金剛乘就是果乘,大乘為因乘或體性乘。

大乘被稱為因乘,是因為大乘主要是在教導成佛的因,正見、正定和正行是成佛的根本。大乘認為要成佛就必須具足種種正思惟,必須淨化某些染汙等等。雖然大乘基本是因乘,但它有時也會暗示結果,特別是在討論佛性的時候,相對地,金剛乘幾乎完全把重點放在果位上。金剛乘是果位的直接教法,需要能瞭解教法、具足上等根器的弟子。

金剛乘除了發無上菩提心外,還有其善巧方便的修行法門------觀想。透過觀想覺了空性實相。大乘的修行方式是利用因來趨向果,而金剛乘的方法則是把因果放在一起,果實際上就是因。金剛乘與大乘,在究竟真理方面並沒有差別,但是兩者處理相對真理的方法則有出入,特別是金剛乘透過觀想本尊、唸誦真言等等轉化相對真理的方法和大乘不同。

此外,金剛乘和其它乘另一個不同的地方,在於小乘、大乘強調心的訓練,而金剛乘則強調認識心性。

再者,金剛乘一般又分為四部密續,這四部並非不同理論的派別,而是針對四種不同心態的弟子所設計的不同方法。四部密續分成事部密續、行部密續、瑜伽部密續,以及無上瑜伽部密續。

(摘自《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並參考《三乘雜誌》第四十八期。)《藏傳佛教常用名詞解釋》

《除二邊論》雲:“由無分別,即果為道,廣大方便,最祕密故,名金剛乘、果乘、方便乘、祕密乘”。《佛學詞典》

密乘之異名,喻教法之堅利如金剛,在一切乘門之上。《藏傳佛教寧瑪派》劉立千著

密乘之中,依於方便智慧無二無別之金剛道,現證三門金剛,故稱密乘為金剛乘。《藏漢佛學詞典》

與金剛乘相關的文章——《佛教哲學大詞典》金剛乘

讀音:[jin1 gang1 sheng4]

梵語vajrayana的譯名。真言密教。密教的宗派為表示自宗的優越而自呼的名稱。金剛是形容堅牢無比。乘是謂交通工具,即教法。謂密教所得的佛果,堅牢而不可毀壞之意。

與金剛乘相關的文章——《佛學大詞典》金剛乘教

為密教之異稱。金剛乘,梵名Vajra -ya^na ,意為金剛不壞之乘;音譯跋日羅衍。又稱金剛一乘、金剛一乘甚深教、金剛一乘最極祕密教、金剛智慧一乘教、最上金剛祕密乘教。對其他之大、小乘教而言,密教認為自教最為殊勝,其教法堅利如金剛,故特稱為金剛乘教。[瑜伽瑜只經卷一、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參閱‘密宗’4477)

......

佛教的三昧是什麼意思

譯“三摩地”。意譯“定”、“等持”。即 心無雜念,專注一境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態。 《智度論》七:“善心一處不動,是名三昧。” 佛教以此為作出確定判斷的心理條件,為佛 教重要修行方法之一。也用指事物的奧妙、訣竅。

唸佛三昧有兩種:一、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此二者即觀想念佛),或一心稱佛名(稱名唸佛),修行法,謂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二、為此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或法身實相。謂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謂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謂之‘發得’。觀無量壽經曰:‘於現身中得唸佛三昧。’又曰:‘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唸佛三昧。’唸佛三昧經七曰:‘唸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智度論七曰:‘唸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

佛教的惠根是指什麼?

諸比庫!什麼是慧根呢?諸比庫!於此,聖弟子有智慧、聖、決擇而正順苦盡,成就生滅慧。諸比庫!此名為慧根。

《法集論·第一篇·心生起品》

七九 云何其時有慧根?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擇、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思、近解、叡智、憐利、徧察、觀、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痴、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慧根。

《清淨道論》裡很明確地說到戒清淨和心清淨是修慧的根本,稱為慧根

《清淨道論·第十四·說蘊品》[4]:

一、什麼是慧?

慧有多種多樣。……在這裡只說與善心相應的觀智為慧。

二、什麼是慧的語義?

以了知之義為慧。這了知是什麼?是和「想」知及「識知」的行相有別的各種知。即想、識、慧雖然都是以知為性,可是,想--只能想知所緣『是青是黃』,不可能通達『是無常是苦是無我』的特相;識--既知所緣『是青是黃』,亦得通達特相,但不可能努力獲得道的現前;慧--則既知前述的(青黃等)所緣,亦得通達特相,並能努力獲得道的現前。

三、什麼是慧的相、味、現起、足處?

這慧以通達語法的自性為(特)相,以摧破覆蔽諸法自性的痴暗為味(作用),以無痴為現起(現狀),因為這樣說「等持(入定)之人而得如實知見」,所以定是(慧的)足處(近因--直接因)。

四、慧有幾種?(一)先以通達諸法自性的相為一種。(二)(1)以世間與出世間為二種。(2)同樣的以有漏及無漏等,(3)以名與色的差別觀,(4)以喜俱及舍俱,(5)以見地及修地為二種。(三)(1)以思、聞、修所成為三種。(2)同樣的以小、大、無量的所緣,(3)以(善的)入來,(惡的)離去及方便的善巧,(4)以內住等為三種。(四)(1)依於四諦的智為四種。(2)依四無礙解為四種。五、當如何修習?

這裡(一)蘊,(二)處,(三)果,(四)根,(五)諦,(六)緣起等種種法是慧的地。(一)戒清淨,(二)心清淨的二種清淨是慧的根。(一)見清淨,(二)度疑清淨,(三)道非道智見清淨,(四)行道智見清淨,(五)智見清淨的五種清淨是慧的體。是故應以學習遍問而熟知於(慧的)地的諸法,而成就(慧的)根的二種清淨之後及為完成(慧的)體的五清淨而修慧。這是略說(慧的修習)。

佛家六字真言指什麼?

觀音六字大明咒

佛門咒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推“觀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唵(om)嘛(ma)呢(ni)叭(pad)彌(mc)吽(hom)”。六字大明咒中之六字分別具有關閉六道輪迴之門(om—關閉天道門,ma—關閉修羅道門,ni—關閉人道門,ba—關閉畜生道門,mi—關閉餓鬼道門,hum—關閉地獄道門)獨開往生淨土乃至成佛門的功德。(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廣如《大乘莊嚴寶王經》所述。)

“唵嘛呢叭彌吽”這句咒語,大致表示的意思是:“歸依觀世音菩薩!但願仰仗您的大力加持,使我本具與您同樣的、清淨無染、隨意變現的自性功德迅速顯現,隨意達到我要達到的目的!”

《大莊嚴寶王經》稱這“六字大明咒”為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唸誦時有九十九恆河沙數的諸佛來集會,乃至“彼持明人,於其腹中所有諸蟲,當得不退轉菩薩之位”。連誦該咒語的人口中所出之氣或手所觸的東西,都能速得不退轉八地以上菩薩之位。

六字大明咒中,「嗡」字是一切咒的開始,而「嗡」字具備「阿」「悟」「瑪」三個字母,而這三個字代表法、報、化三身,也可以說是三金剛;身金剛、語金剛、意金剛,是所有諸佛菩薩的智能身、語、意,故稱為三金剛。 而「瑪尼」就是摩尼寶珠,向它祈求自然會賜給我們各式各樣的財富,讓我們所求皆滿願,也就是說向觀世音菩薩祈求不只可以得到世間的財富、平安、快樂,更可以獲得超越世間法的諸佛菩薩的功德和智能,以及永恆的平安、快樂。現代許多學佛者喜歡財神法,若堅定信心持誦此咒,就是真正的財神咒。 「貝妹」就是蓮花,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代表著現代人雖處於五濁時代的輪迴中,但是經由祈請觀世音菩薩能清淨我們的煩惱、障礙,獲得清淨原始地位。現代有些人碰到障礙現前時,會自認業障深重而感消極,若能一心持誦此真言,就是究竟消業障的殊勝方法。 「吽」是請求觀世音菩薩賜予上述的共同和非共同成就的加持。(共:息、增、懷、誅。不共:五道、十地、五身五智佛果位)其次,就成佛之道而言,有顯、密二種。在顯宗教法方面:必須瞭解慈悲和智能的本質是無二無別,有此了悟才能證得初地菩薩乃至成佛。「嗡」代表大乘二諦(世俗和勝義)無二的根,二資糧(福、慧) 無二的道,二身(法身、色身)無二的果。「瑪尼」代表慈悲。「貝妹」代表智能。「吽」賜予我慈悲和智能加持和成就 在密乘道方面:「瑪哈瑜珈」的修持來解釋的話,「嗡」代表生起次第的基礎即三種等持,第一,真如等持。第二,現位等持。第三,因位等持。「瑪尼」指一切是清淨的顯現。外的淨土和內的智能身、語、意的顯相。「貝妹」指空性。「吽」是以上顯、空無二的成就:一切顯相是智能身,一切音聲是智能語,一切戲論是智能意,三金剛皆得圓滿。「阿奴瑜珈」的修持方面來解釋的話:「嗡」指圓滿次第的基礎,氣、脈、明點的三輪。「瑪尼」的意思代表大樂。「貝妹」的意思代表智能「吽」是空、樂無二的成就:脈輪的淨相是化身佛的壇城,氣輪的淨相是報身佛的壇城,明點輪的淨相是法身佛的壇城,得圓滿三身佛。「阿底瑜珈」的修持方面來解釋的話:「嗡」是代表三種天成寶管。「瑪尼」的意思代表「任運超越」。「貝妹」代表「本淨觀修」。「吽」是本淨觀修和任運超越二者結合的智能,徹底圓滿四相瑜珈, 證得內明童子瓶身的法界。念「嗡瑪尼貝妹吽」可以得到顯教和密教所有道和果的成就。念「嗡」能清除我慢的煩惱、業障、習氣;有我慢心會轉生天道。所以,清除我慢的習氣就不會生於天道。念「瑪」能消除嫉妒的習氣;若有嫉妒心將會生到阿修羅道,故清除嫉妒心的習氣,就不會投生阿修羅道。念「尼」能消除貪的習氣;若有貪的習氣就會投生人道。所以,清除貪的習氣就不會往生人道。......

相關問題答案
三種等持是什麼意思?
等持是什麼意思?
三等號是什麼意思?
在三國殺鴆是什麼意思?
國三摩托車是什麼意思?
宋三司史司是什麼意思?
三扶一支是什麼意思?
三角貿易是什麼意思?
三個櫻桃是什麼意思?
三智五猜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