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命運?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命運》表達了貝多芬怎樣的感情?

《命運》交響曲產生於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期:18 0 3-1812年。這段時間也被稱為貝多芬創作的“英灘年代”。第三《英雄》交響曲中確立的英雄形象,在第五 《命運》交響曲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戲劇性的緊張衝突和鬥爭性的嚴酷慘烈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熱化程度。貝多芬內心尖銳的、無以調和的矛盾和多種多樣的對立情緒波表達的淋漓盡致。藝術成就上達到了思想更統一、主題更集中,形式更嚴謹的新的高度,成為古典主義的典範之作而名垂樂史。 《命運》交響曲由4個樂章組成。 第一樂章,開門見山的“命運敲門”動機作為呈示主部主題的核心音型,以龐大的樂隊全奏的音響轟鳴著傾洩下來,邪惡而不可一世。但正加貝多芬斯吶喊的:“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主客觀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副部主題由圓號的號角音響引出,旋律抒情而溫暖,慰藉而清新,這就是人們為之浴血奮戰,付聘切的理想。命運主題漸漸地又居於主導地位,展開部開始了。展開部兩軍對壘,雙方拼殺的天昏地暗。在現部主部主題中,雙簧管好似戰馬哀鳴的、悲慼的華彩樂句後,英雄又從血泊中站了起來,在副部主題“理想與信念”的支持下,新的戰鬥又開始了。在規模宏大的結束部中,貝多芬博大的音樂思維得以繼續展開。第一樂章在熱烈、亢奮的尾聲中結束。在第一樂章裡,有時凶惡的命運佔了上風,有時英雄的聲音威嚴而凜然。勝利的道路還很漫長,艱苦的鬥爭還將繼續。 第二樂章最輝煌的抒情詩照,表現了主觀感情世界的複雜性和深刻性。深沉的情感、光輝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構成了第一主題寬廣、沉穩的特徵和第二主題頌歌般的進行曲風格的旋律,兩個主題最終發展成為一首英雄精神力量的讚歌。 第三樂章是英雄戰勝命運的最後一次搏鬥。第一主題是英雄內心世界的又一次深邃的刻劃與寫照,神祕的柔婉嘆息、動盪不安、猶豫甚至順從與激情的急邃衝動交織在一起。第二主題是命運動機的變形,具有威懾和挑釁的意味。一個民間舞蹈般的、強烈而激越的主題給音樂帶來了根本性的轉折,預示了英雄最後的勝利。 音樂不間斷地直接進入第四樂章,在不安定的微弱氣氛中,太陽突然衝破烏雲,噴薄而出。這是一首宏大壯麗的凱旋進行曲,勝利狂歡的情緒貫穿整個樂章。黑暗必將被戰勝,光明和勝利是不可抗拒的。

採納哦

貝多芬的命運是什麼? 10分

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自幼學習彈琴,1787年曾到維也納向海頓學習作曲,並結識莫扎特。貝多芬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和維也納體系的時代,歐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識此時正日益興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這些時代的特徵,或歌頌英雄,或反對封建,爭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來。其主要作品有《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命運交響曲》(即第五交響曲)、《合唱交響曲》(即第九交響曲)等。貝多芬的晚年十分淒涼,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但是,人民忘不了他,1827年3月29日,貝多芬的葬禮舉行時,有二千多人蔘加護靈。貝多芬對音樂的最重要貢獻是交響曲,因此他被譽為“交響樂之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是十八世紀後年葉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音樂家。1770年12月26日貝多芬誕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蘭籍,移居德國後,曾任當地宮廷樂長。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宮廷御廚的女兒。貝多芬生長的年代,正是約瑟夫二世實行"開明專制"的時期,波恩的統治者也實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波恩成了當時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地之一。貝多芬的幼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但是,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嗜酒成癖的父親敗壞了家業,他企圖把四歲的貝多芬變成搖錢樹,一心想讓自己的兒子也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強迫孩子練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後把孩子從熟睡中拖起來拉琴,不滿八歲的貝多芬被強迫在寇恩的聽伐面前表演、賣藝,十一歲的貝多芬就開始在劇院的樂隊裡工作。這種嚴酷的童年生活,使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獨立的以音樂謀生的道路,同時也就養成了他堅毅倔強的性格。

從1781年起,貝多芬在劇院工作的同時,跟樂隊指揮奈弗學習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養、傾向於啟蒙運動的作曲家.指揮家,他對發展德國的民族歌劇、清唱劇都曾有過貢獻。貝多芬通過向這位老師學習,認識到學習德國民族音樂傳統的重要,並在奈弗的引導下也接受了啟蒙運動的影響,對德國當時的進步文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1787年以後,貝多芬擔起了全家生活的經濟重擔。但貝多芬並未被艱難困苦的適遇所屈服,他設法在波恩大學旁聽哲學課,他醉心於誦讀和研究古代神話、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學,他對莎士比亞、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非常喜愛。他雖然沒有莫扎特的早熟天賦,也沒有莫扎特優越的學習條件,而他那孜孜不倦的自學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輩都不及的。

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萊茵河流域進步的反封建運動,對貝多芬的思想成長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漸把追求"自由、平等.博愛"作為自己的政治理想。1790年他創作的大合唱《約瑟夫二世之死》,把約瑟夫二世當做人民的救世主來讚頌,這一方面表現出他對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時也反映出貝多芬早年對改良主義的不合實際的幻想。這部作品也是貝多芬把聲樂和交響樂溶為一體的最早嘗試。

1792年,貝多芬在海頓的鼓勵與支持下,來到維也納定居。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鋼琴家出入維也納的貴族門庭,並受到貴族們的熱情接待和保護,他也曾一度產生過對上流社會的幻想。但是,貝多芬所處的時代畢竟與海頓,莫扎特的時代不同,時代賦予貝多芬更成熟的資產階級自覺性和個人的自信和自尊。因而他一開始就不甘願做貴族門的奴僕,而是要與貴族們有平等的地位。後來貝多芬漸漸發現自己的資產階級理想和當時的封建社會有著很大的矛盾,再加上他1796年開始面臨耳聾的威脅,使貝多芬很快增長起一種對現實不滿,對個人命運反抗的思想感情。

1797年後......

《命運》是在貝多芬耳聾後寫出來的嗎

藝術來源於生活。坎坷的人生,悲慘的命運,頑強的抗爭,百折不撓的藝術追求,使貝多芬在耳聾6年後的1808年38歲時完成了憾人心魄的絕世之作《C小調第五(命運)交響曲》,用音樂語言記錄了自己的苦難人生和為把握自己命運而進行的苦苦抗爭。《第五(命運)交響曲》是一曲集中表現活力、鬥爭和勝利的音樂。不同時代卻有著相同的命題——人與命運的抗爭。星移斗轉,歲月滄桑,貝多芬還繼續通過他的音樂同後人進行心靈對話,並繼續給人以信心、力量、希望和追求。貝多芬的堅強和純潔將同他的《命運交響曲》一樣,經久不衰,永存於世。

貝多芬的命運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不要在意別人對你的打擊,要頑強的奮鬥,找到自己的目標,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如同貝多芬雖然聽不到聲音,但還是堅持的作曲,譜寫了自己的神話,為了理想而活著。。。這是一個被命運捉弄的,最終耳聾的音樂家,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這個表面狂傲的人,在事實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音樂家最重要的器官損壞了,他不敢表露出來,不敢讓人知道他的弱點,只好選擇離群索居。他沒有知音,甚至連朋友都沒有。但是,貝多芬接受了現實,承受了上天給予他的痛苦的命運。因此他也成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貝多芬 命運交響曲創作背景

卡·克萊伯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DG 415 861-2

依我之見,好像從來也沒有哪本書能夠講得清楚“命運”究竟是什麼東西。但人們卻相信,在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裡,“命運”是活生生的。它會“敲門”,它會蹣跚,它會歡呼。短短的30幾分鐘裡,從個人的孤獨感直到人類世界的歷史性衝突,音樂調動起我們情感的空間如此之大,衝動如此之強烈,音樂的奇蹟再沒有比在這裡更突顯,更完美了。

首樂章開頭由三短一長的四個音符構成的短句,即“命運的敲門”,是音樂史上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這個動機的確再簡潔不過了,但它包含的趨向極多,氣勢極大,而且懸念極強。

整個樂章是恐怖的,帶著動盪感向前發展。第二樂章是有點宗教感的,悲涼而堅強。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具有女性溫柔的,起伏寬廣而平順、滑爽的第一主題——比作步履,彷彿是葬禮上人們走向墓地,而比作思緒,則猶如心靈在天國翱翔。讚美詩式的對比主題在管樂聲中輝煌地唱響,將眾生的心靈照亮。諧謔曲的第三樂章和首樂章是個對比。如果說前面的“命運”是一個歷史和現實的遭遇,嚴峻,真切,具有壓迫感的話,那麼這裡的“命運”就是鬼鬼祟祟,影影綽綽,頗具幻想性了。而緊接著,在這虛幻的,幾乎無聲之中,驟然爆發了末樂章的勝利歡呼,將我們的卑微和怯儒一掃而光。總之,四個樂章聽下來,該撫平的都撫平了,該牽掛的,依舊是人類精神的永久牽掛……

貝多芬的生平

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音樂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揚,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札特亦為之驚歎。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此年青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 莫札特的預言不到十年立即應驗,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貝多芬。

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親約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福可言。

~慘遭鞭笞的童年聲聲疼~

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靠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悽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渡過了童年。

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練,程度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嘆弗如。

十二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也負起了養家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遂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一七八七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去世了。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為了實現理想,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維也納。

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獻給了華德斯坦。

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茲貝格與薩里耶裡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了有十年之久。

~掙脫束縛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聞遐邇。

他的「第一號交響曲」是後來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

此後五年,他又寫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

以及第一號到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一七九九年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在這些作品中,瀰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而且表現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札特都束縛的嚴格形式。

貝多芬在一帆風順之際,聲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聾的疾病。......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簡介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貝多芬的c小調交響曲,(作品67號)開始的四個音符,剛勁沉重,彷彿命運敲門的聲音。這部作品因此被稱作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作於1805至1808年。貝多芬在1808年11月寫給他的朋友韋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經說出:"我要卡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把我完全壓倒!""命運敲門的聲音"在1798年所作《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之1)的第三樂章中就已經出現過,以後又出現於《D大調絃樂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樂章、《熱情奏鳴曲》(作品57號)第一樂章、第三《列奧諾拉》序曲(作品72號)、《降E大調絃樂四重奏》(作品74號)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見,通過鬥爭戰勝命運,是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思想。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如火如荼的鬥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馬麗勃蘭第一次聽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時,嚇得心驚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崙一箇舊日的衛兵,聽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不禁跳起來喊道:"這就是皇上!"

柏遼茲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鬥爭場景,看作是"奧賽羅聽信埃古的讒言,誤認黛絲德蒙娜與人私通時的可怕的暴怒。"

舒曼認為:"儘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

1830年五、六月間,門德爾鬆在魏瑪逗留了兩星期,和歌德作最後一次會晤,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大為激動,他說:"這是壯麗宏偉、驚心動魄的,簡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許多人一起演奏,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讚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奇妙的東西,那麼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說,他在第一樂章裡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裡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裡"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麼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精髓。

貝多芬說的:“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向命運低頭。”是什麼意思?

先了解一下背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依然堅持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意思就是:命運再殘酷,我也不會屈服,向命運挑戰,要堅持到底。

望採納~

如何評價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古典音樂曲高和寡,本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的,我已鑑賞古典音樂十年之久,真誠結交喜歡古典的朋友.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貝多芬的c小調交響曲,(作品67號)作品的主導c小調再一次在貝多芬手下表現了強烈的情感掙扎,其強大的張力和綿密不透風的緊張節奏,讓人想起貝多芬在1807年為科林改編自莎士比亞同名歌劇而創作的的暴風驟雨式的《科里奧蘭》序曲.整部交響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統一,前三個樂章壓抑,到了第四樂章方見光明.第一樂章的前八個音符是如此引人注目.據說貝多芬曾說過,那是“命運的敲門聲”.交響曲“命運”之名由此而來.而自此之後,前四個音符幾乎成了貝多芬的代名詞.凝練簡湊而又嚴峻凌厲,頗有概括貝多芬本人性格經歷的含義.1808年的貝多芬進一步失聰.這很能讓人想起貝多芬在1801年寫給一位醫生的信內所說的.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如火如荼的鬥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馬麗勃蘭第一次聽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時,嚇得心驚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崙一箇舊日的衛兵,聽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不禁跳起來喊道:"這就是皇上!"

柏遼茲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鬥爭場景,看作是"奧賽羅聽信埃古的讒言,誤認黛絲德蒙娜與人私通時的可怕的暴怒."

舒曼認為:"儘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

1830年五、六月間,門德爾鬆在魏瑪逗留了兩星期,和歌德作最後一次會晤,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大為激動,他說:"這是壯麗宏偉、驚心動魄的,簡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許多人一起演奏,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讚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奇妙的東西,那麼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說,他在第一樂章裡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裡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裡"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麼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精髓.

羅曼·羅蘭有過一段出色的描繪.

“這是一幅龐大的壁畫,在這裡,英雄的戰場擴展到宇宙的邊界.而在這神話般的戰鬥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樣重又長出肩膀;意志的主題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煉,在鐵砧上錘打,它裂成碎片,伸張著,擴展著……

不可勝數的主題在這漫無邊際的原野上匯成一支大軍,無限廣闊地擴展開來.洪水的激流洶湧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復起;在這浪花中到處湧現出悲歌之島,猶如叢叢樹尖一般.不管這偉大的鐵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對立的動機,意志還是未能獲得完全的勝利……被打倒的戰士想要爬起,但他再也沒有氣力;生命的韻律已經中斷,似乎已瀕隕滅……我們再也聽不到什麼(琴絃在靜寂中低沉地顫動),只有靜脈的跳動……突然,命運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動的紫色霧幔.英雄在號角(法國號)聲中從死亡的深淵站起.整個樂隊躍起歡迎他,因為這是生命的復活……再現部開始了,勝利將由它來完成.”

相關問題答案
貝多芬的命運?
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
音樂家貝多芬的資料?
貝多芬的人物性格?
貝多芬的交響曲有哪些?
名人傳對貝多芬的描寫?
名人傳中貝多芬的事例?
名人傳中貝多芬的形象?
貝多芬的名言?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