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4月15日

金剛經說什麼

般若可以從2個不同的角度,去加以闡述:

1.從空的角度,去闡述般若的,叫做大乘空宗。例如:三論宗,天台宗。

2.從有的角度,去闡述般若的,叫做大乘有宗。例如:唯識宗,華嚴宗。

金剛經本身,是從空的角度,去闡述般若,屬於空宗。

但唯識宗,華嚴宗等有宗,也對金剛經進行解釋,而且是從有派的角度,去加以解釋。

所以,無論空派有派,都講解金剛經。

由於金剛經的廣泛傳揚,已經不侷限於空派了。

自從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弘揚金剛經開始,此經逐漸家喻戶曉,譽滿天下。

不僅有大乘空派的解釋,也有大乘有派的解釋。

更有甚者,我還發現了,外道的解釋。

外道對金剛經的講解,沒有一絲一毫的般若,全部錯解為世間禪定。

請問《金剛經》的全名是什麼.

金剛經的中文譯本,自古以來,至少有八譯,流傳至今,完整可靠的則有六種,茲將有關情況,綜述如下: 一、鳩摩羅什譯本。(《大藏經》235) 二、菩提流支譯本。有二種,均收入《大藏經》236。第一篇是「麗、元、明本」;第二篇是「宋本」;二本文字出入很大。 實際上,真正宋以前菩提流支譯本,已經佚失。宋人將真諦譯本作為流支譯本纂入,故現在《大藏經》236中的第二篇,號稱「宋本」,實際上是真諦譯本。二下對照,就可知道。  後元人重新從流支所譯《金剛般若經論》中輯出經文,得真正的流支譯本,即是《大藏經》236中的第一篇「麗、元、明本」。 三、真諦譯本。(《大藏經》237) 四、笈多譯本,有二種。一收入《大藏經》238,此本是完全按梵文原本一字一句直譯的,故很難讀。另一隻有部分譯句,保留於笈多所譯無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之中,收入《大藏經》1510。此中笈多之譯文,就是流暢的意譯了。 《大藏經》1510中有二篇,第一篇「麗、宋、元本」,即是保留部分笈多譯句的原本。而第二篇「明本」,則將流支譯本代替了原本不全的笈多譯文。 五、玄奘譯本,有二種,一是《大般若經》之第九會(第五百七十七卷),收入《大藏經》220。一是玄奘早年譯本,已佚,但有稱杜行顗廣本者或見坊間。 六、義淨譯本。(《大藏經》239)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 三藏法師 玄奘 奉詔  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 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金剛經是什麼歷史朝代出現的

金剛經成書應該在他出生以前和佛陀過世之後,釋迦摩尼應該是和老子差不多時期的人,也有考證說他是公元前6世紀左右的,原文的出現時間應該是春秋或者春秋以前了

漢譯本成書是公元400年左右,鳩摩羅什翻譯,也是一位印度的佛學大師

金剛經裡面的相,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中說到四相,相這個字,就是現象,文字上是現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來說就是觀念。我們人有一種觀念,就是有人相,總是有你、我的觀念。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眾生相,就是現在學術名稱所謂社會人類,在佛學的範圍都屬於人相,眾生相。

金剛經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念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全名《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金剛指最為堅硬的金屬,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的修行證道;般若為梵語妙智慧一詞的音譯;波羅意為完成(舊譯:到達彼岸);密意為無極。經者徑也,學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經修持能成就金剛不壞之本質,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界而完成智慧(到達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眾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薩,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都要經過金剛經的真修實證,開悟而後成就。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譯,意為“通達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圓融無礙,恰到好處,絕對完全的大智慧”。“金剛”,喻指般若如金剛一樣鋒利無比,能破除世間一切煩惱與偏見。“波羅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達解脫的彼岸。經題的意義,指以金剛一樣無堅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煩惱執著,超越生死而達到永恆安樂的歸宿。

《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經文開始,由號稱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發問:當眾生立定志向要達到無上圓滿的佛陀覺智時,應該將發心的目標定在哪裡?如果在實踐過程中心不能安住,應該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靈平和地安住在終極關懷,如何在走向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對各種錯誤認識和患得患失心理進行克服?《金剛經》就是圍繞佛陀對此問題的解答而展開的。

金剛經裡的分是什麼意思

部分 分類 分段 分集

如:法會因由分第一,就是:第一部分 標題是“法會因由”

佛經都是從古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排列形式有很多和我們不一樣的。

金剛經是什麼教

佛教

《金剛經》的主旨是什麼?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一部在佛教中佔有很重要地位的經典,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那麼,《金剛經》主要講些什麼呢?我們從本經的經題中,就可以一窺主旨大概。

“金剛”有三個含義:

第一是堅固之意。有如金剛寶石,堅固無比,不可毀壞,它譬喻實相般若,實指的是我們的自性,即我們那顆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本心。我們雖然生在五濁惡世,但是我們那個自性,永遠都會處在佛剎淨土。

第二是銳利之意。它有如韋馱菩薩的降魔寶杵,能夠無堅不摧,摧伏世間一切萬法的幻化,摧伏我們內心的一切的煩惱妄想,摧伏一切障道之緣。

第三儲光明之意。它譬喻我們的文字般若,文字是有相的,但是它可以讓我們通過文字般若來達到無相的智慧,從有為而入於無為。

“般若”二字,在古代佛經翻譯“五不翻”裡面屬於含多義不翻。所謂“五不翻”是指:第一,含多義不翻;第二,順古不翻;第三,祕密不翻;第四,尊重不翻;第五,此方無不翻。

為什麼“般若”不翻譯成漢語呢?因為我們漢語中沒有最恰當的字詞來表達這個含義,所以不翻—保持它的原汁原味。雖然如此,但還是可以勉強翻譯的,不得已而翻譯。“般若”用中國的表達方法,我們可以翻譯成“智慧”,這個智慧不同於我們世間人的世智辨聰,而是指佛陀的一種聖智。

“波羅蜜”是什麼意思呢?波羅蜜也叫波羅蜜多,是到達究竟彼岸、解脫成佛的意思。

“金剛般若波羅蜜”翻譯為漢語,即是以金剛般的智慧來尋求解脫成佛之道。但是,這也不是它的真正含義,由於我們的語言是有限的,所以沒有辦法完全去表達出來。金剛般若,它實指是我們的自性。“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指用我們的自性去修行,用我們的自性去達到解脫和成佛的彼岸。

《金剛經》雲: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若以色見我”,這個“色”是什麼?在佛教來講,“色”是一切可見之物。“以音聲求我”,“音聲”是什麼?“音聲”不僅僅代表音聲,也代表一切無形的相。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修行如果執著有形的相和無形的相,那就大錯特錯了。“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走錯路了,就無法找到你的“如來”。《金剛經》上講: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就是講的這個意思。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接受五祖弘忍大師傳法以後。一次,弘忍大師祕密地在房間裡給他講《金剛經》,當五祖弘忍大師講到一半的時候,六祖說:止,師傅你不要講了,我已經知道《金剛經》在講什麼了。

六祖慧能大師當即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他明白到整部《金剛經》是講我們自性的,是講我們除去妄想、分別、執著剩下的那個東西。

在六祖大師悟道以後,南返的途中,最先追上他的,是當過將軍的慧明法師。六祖大師看到慧明追上來以後,就把衣鉢放在石頭上,自己隱藏在草叢中。慧明想取衣鉢,但卻怎麼也拿不動。慧明知道佛法不是人力所能強求,他就懇請六祖大師出來,現身為他說法。六祖大師對他說:“放下你的妄想執著,把你的身心都沉澱下來,放下你的思想。”六祖大師又告訴他“不思善”,慧明就不思善;六祖大師說“不思惡”,慧明就不思惡。六祖大師突然大喝一聲“是誰”,慧明隨即就開悟了。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宇宙萬法皆空,我們的自性不空。只要你不思善、不思惡,去除內心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會領悟《金剛經》的真諦,迴歸自性的本來面目。...

金剛經說的是什麼內容?

金剛經是佛教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一直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甚大,有不少的善信每天都在誦讀修持。但是由於坊間版本的金剛經都是文言文,再加上佛理的深奧玄妙,一般人不容易理解,難以明白經文的真正義理妙趣所在。筆者有鑑於此,故而不揣冒昧把自己參悟金剛經的心得體會,以淺白的文字與讀者一起分享,希望對讀者能夠有所幫助。知我罪我,亦唯有譭譽聽之於人,筆者將抱著無諍三昧的態度。\r\n\r\n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r\n\r\n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是指一種非常堅硬的金屬,以它比喻為無堅不摧,勇猛地突破各種關卡,順利地修行證道。“般若”為梵文音譯,意思近似於漢語大智慧一詞,但是它與大智慧一詞並不完全等同。“波羅密多”亦為梵文音譯,翻譯為漢語即是到達彼岸、比喻為到了家。“經”通徑,原指路徑,意為心法、訣竅。整個經題用現代漢語表達就是:象金剛一般堅硬衝破阻力使智慧到家的訣竅。一個人鑽研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時,人們說他的技藝已經到了家也是這個意思。\r\n\r\n  金剛經大約是從東漢時期由印度傳入中國之後,由晉朝至唐朝一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的譯本最為流行,此經文就是參照鳩譯本。這篇經文通篇討論的主要是關於“空”的智慧,是由佛祖的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發問,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展開討論。下面是筆者對經文的解讀,若有謬誤之處恭請善知識們不吝批評指正:\r\n\r\n(轉第一品)\r\n\r\n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r\n\r\n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r\n\r\n“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中的“品”字近似於漢語的章、篇的意思,“分”字近似於漢語的段、節的意思。“第一品”即是第一章,或者說是第一篇的意思。“分”即是第一段,或者說是第一節的意思。“法會因由”意思是說這次佛祖說法的事因。“因由”是起因、緣由的意思。有句俗話說“英雄莫問出處,落魄莫問因由”中的“因由”,就是說一個人落魄時不要對他追根問底,不要管他落魄是什麼原因造成也是這個意思。這個標題“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用現代的漢語表達意思就是:第一章,法會的起因緣由自然段。\r\n\r\n“如是我聞”是我聽說是這樣的之意,即“我聞如是”的倒裝。“我”是指阿難,佛祖弟子中一個年紀最小的弟子,記憶力特別好,在佛祖身邊服侍過二十多年,佛經全都是他回憶佛祖說的話整理而成。所以佛經的開篇都是用“如是我聞”來表示以下的內容是他親耳聽佛祖說的話,並不是他自己說的。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學儲就不能夠盲從佛經,不排除阿難有曲解佛意的無心之失。我們應該抱懷疑的態度學佛,這也是佛祖所主張的。因為真理是不怕被人懷疑,最怕被人盲從。“一時”意思是有一次、那一次。古印度人不重時間觀念,往往用“一時”來表示某個時間。“舍衛國”是國名,在現在印度的中部。“祗樹、給孤獨”是兩個人名,即祗陀太子和給孤獨。這兩人一個原來是太子,一個原來是富豪。“園”是莊園,即佛祖的講堂、講經的地方。“大比丘”指乞士、和尚、修行者。“眾”即眾多。“俱”意為俱在,指彼此相處在一起。“爾時”指那時、當時。“飯食訖”意思是吃飯之後。“敷座”意思是......

《金剛經》的內容是什麼?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解釋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乞·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譯文〕我聽佛是這樣說的。當時,佛祖釋迦牟尼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和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裡。那時,世尊到吃飯時身著法衣,捧著食鉢,進入舍衛國都城化緣。在城內乞食,化緣完後,回到住處。吃完飯,收好法衣和食鉢,洗完腳,鋪好坐墊就開始打坐。第二品善現啟請分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譯文〕這時名叫須菩提的長老,從眾比丘中離座站起來,右肩袒露,右膝著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對佛說:“舉世稀有的世尊啊(佛)您要求各位菩薩好好守住自己的心念,要求各位菩薩常常警示自己。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而成佛,那您說怎樣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擾呢?佛回答說:好啊好啊,問得好!須菩提,就像你所說的,佛要求各位菩薩好好守住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現在你認真聽著,我來告訴你。善男善女想修成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而成佛,應該像這樣守住心念,像這樣排除邪念干擾。須菩提說:我正在認真聽著,世尊,我很願意聽您再講下去。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譯文〕佛告訴須菩提:“諸位菩薩,大菩薩,應該像這樣排除邪念的干擾。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溼之處腐爛生的,其他物質幻化而成的,有形的,無形的,有思想的,無思想的,沒排除雜念的,排出了雜念的,我都使它們滅度而入無於涅槃的境界。雖然我滅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而實際上眾生沒有被我滅度。”這是什麼緣故呢?菩提,如果菩薩心中還有自我相狀,他人相狀,眾生相狀,長生不老者相狀,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薩。”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譯文〕“換句話說,須菩提,菩薩修行佛法,應該是無所執著,無所佈施。也即是說佈施而離開佈施相,不要執著於聲音,香氣·味道·觸摸·意識的佈施。須菩提,菩薩應該這樣佈施,不要執著於表相的佈施"這是什麼緣故?如果菩薩不執著於表相作佈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須菩提,你意下覺得如何?單是東方的虛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來嗎?不可思量,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上方·下方虛空廣闊,你能思量出來有多大嗎?不可思量,世尊。須菩提,菩薩不執著於表相佈施,他的福德也像這樣大得不可思量。須菩提,初發菩提心的菩薩只能按我教你的方法來修行。”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須菩提。於......

相關問題答案
金剛經是什麼?
金剛經是什麼意思?
金剛石是什麼岩石類型?
金剛經說什麼讀後感?
金剛砂是什麼材料?
金剛石為什麼是混合物?
黃金做空是什麼意思?
提前來月經是什麼原因?
赤金盤螭是什麼意思?
剛毅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