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古今異義?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晏子使楚的翻譯,古今異義字詞,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急急急!!!!

晏子到了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楚國人在大門旁邊開了一個小洞來迎接晏子。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晏子)見到楚王。楚王說:“齊國難道沒有人了嗎?怎麼派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派遣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裡去,沒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沒賢能的國王那裡去。我晏嬰是最沒有才能的人,所以只能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對手下的人說:“ 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當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微臣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捆綁著的人是什麼人?’手下的人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麼罪?’手下的人回答說:"犯了盜竊罪。" 晏子來到楚國後,楚王上次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小吏綁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楚王問:“綁著的是做什麼的人?”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鄭重的回答說:“我聽說,橘生長在淮南就成了橘,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枸橘(枳),只是葉子相同,它們的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來到楚國就偷竊,莫非是楚國的水土致使百姓善於偷竊吧!”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可以同他開玩笑的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古今異義字:左右,坐,盜,詣,其實,病。

1.“謂左右曰”, (左右); 古:指近侍。 今:左和右兩方面。

2.“王曰:何坐?” (坐); 古:犯罪。 今:坐下。

3.“吏二縛一人詣王。” (詣); 古:到。 今:程度。

4.“其實味不同。” (其實); 古:它的果實。 今:連詞。

5.“寡人反取病焉。” (病); 古;羞辱。 今:生病。

關於晏子使楚的問題

通假字:

曷:同“何”

熙:同“嬉”

一詞多義:

出使:派遣,使者

市場:賣

鞋子:穿上鞋子

古今異義:

左右:旁邊的人,文中指近侍。

坐:坐下,文中指罪過。

詣:文中指到(到尊王那裡去),現指程度。

病:故意羞辱,現指身體不適。

特殊句式:

何以也?

這裡的“何以”是“以何”意思是“用什麼辦法呢?”

晏子使楚 歸納

《晏子使楚》

一、文言知識

1、通假字

聖人非所與熙也(“熙”通“嬉”,開玩笑)

縛者曷為者也(“曷”通“何”)

2、古今異義

寡人反取病焉(病:古義指辱;今義為疾病)

王曰,何坐(坐:古義指犯罪,今義為坐下)

3、一詞多義

使:晏子將使楚 (出使)

上使外將兵(派)

聞:楚王聞之(聽說)

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聽見)

謂:謂左右曰(對)

太守謂誰(是)

習:齊之習辭者也(熟練)

學而時習之(複習)

固:齊人固善盜乎(固:本來)

汝心之固(頑固)

4、文言句式

何以也(倒裝句。何以,即“以何”)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省略句)

5、整體感知:

《晏子使楚》這則古詩開頭即點明事情的起因:晏子將使楚,楚王欲辱之,楚王的手下獻計欲共同侮辱晏子。晏子到出國後,楚王及手下按計劃上演一出誣齊人為盜的假戲,而機智、善變的晏子則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事實,用類推的方法進行反駁,挫敗楚王的陰謀。

6、文章結構:

晏子使楚:晏子將使楚(起因)

楚王和手下預謀侮辱晏子(發展)

晏子反駁楚王(高潮)

楚王低頭認輸(結局)

晏子:機智、善辯、勇敢的政治家、外交家

7、寫作技巧:

展示了高超的語言藝術

晏子既要反駁楚王的誣衊,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駁時,他“避席”以對,顯示其莊嚴的態度。但在說話時,又非常注意把握分寸,寓剛於柔,把十分確定的、反擊對方的語言,用模稜兩可、揣度、疑問的形式表達出來,用“嬰聞之”留有餘地,用“得無”“邪”等一類虛詞,使語氣變得委婉,既維護了祖國得尊嚴,又不至於使對方過於難堪,以致損害兩國關係。晏子在反駁過程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義正詞嚴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顯示了睿智的思維和高超的語言藝術。

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十分成功

晏子:機智勇敢、靈活善辯的政治家風度,不辱使命、有理有節的外交家風度躍然紙上。楚王:趾高氣揚、自作聰明、傲慢自大的神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窘態表現無餘

《人琴俱亡》

一、文言知識

1、 一詞多義

亡:而子敬先亡(死)

亡羊補牢(丟失)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逃跑)

河曲智叟亡以應(通無,沒有)

已:此已喪矣(已經)

懼其不已(停止)

已而夕陽在山(不久)

了:語時了不悲(完全)

細若蚊足,鉤畫了了(清清楚楚)

絕:因慟絕良久(氣息中止)

以為妙絕(極點)

沿溯阻絕(斷)

群響畢絕(消失)

2、 文言句式

何以都不聞消息(倒裝句。何以,即以何)

二、整體感知

本文寫的時王子猷於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第一句寫了弟弟子敬先亡,然後寫子猷通過“都不聞消息”推斷子敬已經死了,但其說話時語不悲傷,給人們留下疑團;去奔喪的途中,子猷一路不哭,更加加深疑問;待盜悼念時,通過寫子猷擲琴,表現了對弟弟獨特的悼念方式,結尾“月餘亦卒”,使我們明白了子猷之所以對“子敬先亡不悲痛”,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也不久於人世,到那時就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見了。全文基調低迴,以不悲更突出其悲。

三、結構內容

人琴俱亡:子猷、子敬俱病篤

子敬先亡(人亡)

子猷:奔喪不哭;

取琴彈,不調擲地(琴亡);

......

相關問題答案
晏子使楚古今異義?
智子疑鄰古今異義?
晏子使楚選自誰的什麼?
滕王閣序古今異義?
惟吾德馨的馨古今異義?
公輸中的古今異義?
晏子使楚的意思?
古今異義詞?
會計的古今異義?
核舟記中的古今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