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是什麼朝代?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后羿是什麼年代的人

后羿, 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善於射箭。當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於遊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但后羿只顧四出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

神話傳說「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后羿為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

夏啟當上國王以後,有一個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啟和有扈氏的部落發生了一場戰爭,最後啟把有扈氏滅了,把俘虜來的人罰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樣子,沒有人再反抗了。

夏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即位。太康是個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專愛打獵。有一次,太康帶著隨從到洛水南岸去打獵。他越打越起勁,去了一百天還沒有回家。

那時候,黃河下游的夷族,有個部落首領名叫后羿(羿音yì),野心勃勃,想奪取夏王的權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獵,覺得是個機會,就親自帶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帶著一大批獵得的野獸,興高采烈地回來的時候,走到洛水邊,對岸全是后羿的軍隊,攔住他的歸路。太康沒法,只好在洛水南面過著流亡生活。后羿還不敢自立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當夏王,把實權抓在自己手裡。

后羿是一個著名的弓箭手,他的射箭是百發百中的。有一個神話,說古時候天空裡本來有十個太陽,地面上熱得像烤焦似的,給莊稼帶來嚴重的災害。大家請后羿想法子,后羿拈弓搭箭,“嗖嗖”地幾下,把天空裡的九個太陽射了下來,只留下一個太陽。這樣,地面上氣候適宜,不再鬧乾旱了。又說,古時候大河裡有許多怪獸,經常興風作浪,造成水災,把禾苗淹沒,人畜淹死,也是后羿用箭把這些怪獸都射死了,人們的生活才恢復了正常。這些神話說明後羿的箭術很高明,是大家公認的。

后羿開始還只是做個仲康的助手。到了仲康一死,他乾脆把仲康的兒子相攆(音niǎn)走,奪了夏朝的王位。他仗著射箭的本領,也作威作福起來。他和太康一樣,四出打獵,把國家政事交給他的親信寒浞(音zhuó)。寒浞瞞著后羿,收買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獵回來,寒浞派人把他殺了。

寒浞殺了后羿,奪了王位,怕夏族再跟他爭奪,一定要殺死被后羿攆走的相。

相逃到哪兒,寒浞就追到哪兒。後來,相終於被寒浞殺了。那時候,相的妻子正懷著孕,被寒浞逼得沒法,從牆洞裡爬了出去,逃到孃家有仍氏部落,生下個兒子叫少康。

少康長大後,給姥姥家看牲口;後來聽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後代有虞氏那兒。

少康從小在艱難的環境中長大,練了一身本領。他在有虞氏那裡招收人馬,開始有了自己的隊伍;後來,又得到忠於夏朝的大臣、部落幫助,反攻寒浞,終於把王位奪了回來。

夏朝從太康到少康,中間經過大約一百年的混戰,才恢復過來。歷史上稱作“少康中興”。

少康滅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間的鬥爭還沒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們的弓箭很厲害。後來少康的兒子帝杼(音shù)即位,發明了一種可以避箭的護身衣,叫做“甲”,戰勝了夷族,夏的勢力又向東發展了。

來源:《中華上下五千年》(曹餘章 著)

后羿是什麼朝代得人呢?他主要做了什麼?

史上留名的,共有兩位后羿[1]。一位生於堯帝(伊放勳)時代;一位生於夏朝時代,屬有窮部落。

堯帝時代的后羿,善於射箭,傳說中曾助伊放勳(堯帝)射九日。

傳說天帝(十日的父親 叫 帝俊或帝嚳或帝夋 )實在看不過去,就派擅長射箭的 “羿” 下凡解除災禍。

夏朝時代的后羿, 夏王朝第六任帝,嫦娥的丈夫,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同堯帝時代的后羿一樣,也善於射箭。

后羿奪權是什麼朝代

夏朝

后羿是什麼時代的人

后羿是民間傳說“后羿射日”的主人公。 史上共有兩位名字帶“羿”字的引:生活駭帝堯時代的羿;生活於夏朝的后羿,屬有窮部落。古籍記載的是“羿彃(bì)日”、“大羿射日”、“后羿篡權”。 究竟是哪個射日,學術上有爭議。 民間傳說羿中是嫦娥的丈夫,射日的英雄;然而究竟是哪個羿,仍舊沒有統一的說法。

后羿是什麼年代人物,屬什麼肖

具體年代生肖是不可查的,且大羿與后羿不是同一人。

歷史上有一個大羿,一個后羿,前者是帝堯時人物,後者是夏太康時期人物。

傳說蚩尤被殺之後,東方各部落方國又陷於長期的內戰之中,烽火連天,民不聊生。大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臨危受命,擔負起統一東方各部族的歷史使命。《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繒,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今本《山海經》不見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古本中有記載。唐人成玄英《山海經·秋水》疏引《山海經》雲:“羿射九日,落為沃焦”。該九日當為九黎或多個部落方國的代名詞。宋代類書《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雲:“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說明古本《山海經》中有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在後來失落了。

以《山海經》為藍本,《淮南子·本經訓》將大羿射日的故事做了總結:“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

據史料記載,大羿統一了東方各部落方國,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由於該國家為眾多崇拜太陽的部落方國所組成,在《山海經》中被稱為“十日國”。

大羿和她的妻子死後就葬在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內的天台山上。當地人稱之為大羿陵

因此,儘管二人均善射,射日神話中的羿是大羿而不是后羿,嫦娥的丈夫大羿而不是后羿。讀者在讀下面的內容時需要注意。

后羿簡介:

后羿,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方族有窮氏的首領,善於射箭。當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於遊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但后羿只顧四出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另說,羿射十日,即羿射殺夏後“相”,蓋因古書傳抄之誤,將夏後“相”字誤寫成了“十日”。羿射十日,實為后羿射死相。

關於后羿的年代

中國叫后羿的有兩位。

一個是射太陽的后羿,屬於半歷史半神話的人物,生活在唐堯時期,也就是大約五六千年前(神話傳說具有歷史的影子,不要以為上古神話中的人物都虛構的,很多其實是有歷史依據的);

另一位是篡奪夏朝後位(當時國王稱“後”,夏朝國王稱夏後,后羿的“後”也是這個意思)的后羿,是有窮氏首領,射太陽后羿的後代。夏後太康時期他起兵控制了夏朝的實際統治權,始稱“太康失國”,後來進一步篡位,最後被寒浞所殺。這個后羿貌似是跟嫦娥有一腿的那個。這個大約發生在公元前2100—前2000之間,距今也有四千年了;

總之,不管是哪個后羿,多至少生活在4000多年前了。

后羿射日緣於哪個朝代

我只知道後億射日的真實故事,我也想知道后羿射日那個時期是那個朝代,如果知道可以將有一個奇蹟揭曉

后羿和黃帝誰的年代早呀

黃帝和炎帝同時,黃帝略晚。《史記》中說“神農氏日衰”,然後黃帝征伐諸侯,可證炎帝較老。 歷史上有兩個后羿,一個在堯時,一個在夏代,都比炎帝黃帝晚 后羿是堯時期的人有史為證 在伊放勳(堯)時代,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伊放勳請來了后羿,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相傳後來后羿從黃河河伯的手中救出了落難的宓妃,並懲罰了河伯,然後兩人在洛陽居住了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為表彰他們懲治河伯有功,天帝還封后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 傳說中后羿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乾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 后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鬥。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后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裡去進讒言,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后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

採納哦

嫦娥是哪個朝代的

嫦娥

所處年代:公元前兩千多年,遠古時期的唐堯時代

史料出處骸先秦《山海經》;西漢《淮南子》

西黎是什麼朝代,?

東夷概述  東夷為多義詞大致有三種意思:

1 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最為著名的部落有淮夷、萊夷、鳥夷、島夷、湡夷等。分佈在今山東省,江蘇省一帶。

2 東夷人華化之後,稱外國或外囯人。如我國東方日本、朝鮮等國家

3 “夷”字後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東夷一詞也帶有了貶義。

遠古東方部落稱為夷,而東夷作為一個名詞則來自於周代,因為周室相對於東方諸夷部落來自於西部,但是後來這個詞被史學界統一用來借指史前中國生活於今山東,淮河地區,活動在今泰山周圍的被稱為夷的眾多部落、方國的一個名詞範疇,詞義性質從地理名詞轉變成對中國文化起源領域意義上的文化淵源性質的名詞。東夷,即東邊的夷人,“夷”,古山東話中音同“人”,原意為“一人負弓”(《說文解字》),與華是同位語。東夷作為一個名詞則來自於周代,周人為了記述歷史就把中原以東的眾部落稱為東夷,事實上他們只有一個部落自稱為“夷”,後來這個詞被史學界統一用來借指史前中國生活於今山東,淮河地區,活動在今泰山周圍的被稱為夷的眾多部落、方國的一個名詞範疇。在漢時朝鮮,日本也被稱為東夷。東夷文明作為華夏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有人認為嶽石文化(距今約3900年),是東夷文明。

東夷的起源與分佈

鑑於廣大的東亞原始人已經在先前的冰期(距今7萬年,第四紀晚更新世冰期)中全部死光,一部分黃人奔向印度恆河流域、又移向東南亞、接著佔據中國南部、進而渡過長江黃河、一直到達渤海,沿途次第形成南亞-南島、百越(壯侗或泰老)部落,為南亞人種。另一部分黃人向東進入黃河流域,形成阿爾泰部落,其中游牧在河套和黃土高原的為突厥群,遊牧在河北平原為蒙古群,遊牧在環渤海和朝鮮半島的為通古斯群,均為北亞人種。

一部分百越渡淮河北進,其中的三苗部落佔領河南平原,其餘部落與通古斯融合為新的民族(東夷),韓民族就是東夷的一支;

夷的族稱,今所見為當時確證的,以甲骨卜辭關於屍(夷)方的記錄為最早;古籍記載則夏代的東方已有眾多夷人的方國部落。《後漢書·東夷傳》說:“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鳳夷、陽夷。”這九種夷都見於古本《竹書紀年》關於夏朝與東方諸夷關係的記載。實際上,“九”僅言其多,不必拘泥於九種。《竹書紀年》所載,夏代還有淮夷、藍夷;《尚書·禹貢》記載兩河之間的冀州有鳥夷(一作島夷,字形近似致誤);青州在泰山以東至海有嵎夷、萊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與淮海之間揚州也有鳥夷(一作島夷)。《禹貢》成書於戰國,或亦保存了夏代民族的名稱。

甲骨卜辭對於商朝東方與東南方的夷人,寫作“”方和“”“”方。前者像人側立之形,釋為“人方”,後二者均像人蹲踞之形,與夏人危坐不同,釋為“屍方”。甲骨文學界認為作為族稱,兩者都是夷的假借字。然而有的學者認為“人方”指商東南方淮水流域靠海一帶和山東半島靠海一帶;有的學者認為人方與屍方是同一稱謂的不同寫法,都是指商東方與東南方的諸夷。郭沫若先生說:“屍方當即東夷也。徵屍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則殷代之屍方乃合山東之島夷與淮夷而言。”

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現了“東夷”的稱謂。在整個西周時期,東方諸夷都是周王朝的勁敵。文獻記載周對東方的戰爭,不同時期出現了東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稱謂,這些稱謂,實際上反映了周王朝不同時期對東方勁敵用不同地理方位概括。西周前後兩三個世紀觀念上的變化,造成了現在研究工作辨析的困難。學術界對西周時期東夷、淮夷、南淮夷到底指哪些地區的部落與方國,有著不同的看法。

據張懋鎔《西周金文所見東夷、淮夷、南夷、南淮夷比較表......

相關問題答案
后羿是什麼朝代?
元后面是什麼朝代?
宋朝以前是什麼朝代?
二千多年前是什麼朝代?
南宋之前是什麼朝代?
劉邦是什麼朝代的?
三國後是什麼朝代?
詩經是什麼朝代的?
春秋戰國後是什麼朝代?
后羿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