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主義的意義與影響?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女權運動的運動意義

一般說來,人們習慣於將西方婦女解放運動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即三次浪潮。婦女運動的根本任務就是向既存秩序挑戰,力圖改變既存秩序,以提高女性的地位。對推動人力資源的開發、奠定改善婦女的社會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開始於19世紀下半葉,延續至20世紀初19世紀末是婦女解放運動的第一次浪潮,爭論的焦點是要求性別包括男女之間的生命全歷程平等,也就是兩性的平等,也要求公民權、政治權利,反對貴族特權、一夫多妻,強調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沒有區別的。最重要的目標是要爭取家庭勞動與社會勞動等價、政治權利同值,往往被稱作“女權運動” 。 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延續至70年代女性主義的第二次浪潮從20世紀60年代-70年代開始。人們認為,第二次婦女解放運動最早也起源於美國。這次運動一直持續到80年代。 其基調是要強調兩性間分工的自然性並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要求忽略把兩性的差別看成是在兩性社會關係中,女性附屬於男性的基礎的觀點。要求分領域對相應適可公眾開放,等等。 始於1990年代,延續至今第三次女權主義運動帶來的另外一個結果,就是對於性別研究,女性主義的學術研究興起。因此,也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義流派。人們在父權意識形態中形成的概念使得她們從男權的角度來描述這個世界,並且把這種描述混同於真理,認為是天經地義的。而女權主義者對這些人們習以為常的概念提出了挑戰。儘管流派眾多,但基本點是爭取兩性壽終平權,徹底消除女性受歧視剝削壓迫乃至誤對(Abusement)的壞狀況。

市場經濟對女權主義的影響有哪些

一、 女權主義的起源

女權主義,源自西方,譯文理解成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女性主義-Feminism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意味著婦女解放,後傳到英美,逐漸流行起來。五四時,傳到中國,定為女權主義。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爭取選舉權。20世紀20-30年代,西方國家的婦女,基本上都爭取到平等的政治權利,但在社會生活與人們的觀念中,仍與男子不平等。女權主義者開始認識到,這其中有一個性別關系,性別權力的問題,所以女權運動就變為分析男女為何不平等,男女的權力架構,強調性別分析。女權主義在當時實乃一場真正的國際運動,以歐洲為其中心。

二、女權主義的發展

西方女權主義分三個階段:1。第一代女權主義 (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 2。 現代女權主義( 20世紀初至60年代) 3。後現代女權主義 ( 20世紀60年代至今)

◆1、第一代女權主義:

西方女權主義起源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啟蒙運動以後,19世紀下半葉出現第一代,和歐洲工業革命同步,代表人物是英國的HARRIET TYLER MILL。最初的訴求是婦女在受教育和立法上應當平等,在經濟上與男性平等。她們主要是從經濟方面訴求婦女的解放,對以後的女權主義運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女權運動有很大影響,這一代有影響的文學作品有易僕生的"娜拉"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中國20-40年代的一些社會主義者受到的女權主義影響,恐怕主要是屬於這一代的。這一時期,女權主義還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主要是一些實踐活動,象克拉拉。蔡特金領導的婦女同工同酬的運動,和"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

◆2、第二代女權主義:

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殖民制度瓦解,各種矛盾從新排隊,女權主義在這個大動盪的時期也各樹大旗,風起雲湧。這個時期的女權主義分道揚鑣成為以 KATE MILLET, CATHARINE MACKINNON 等人為代表的"激進主義女權主義",以 JULIET MITCHELL 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 / 社會主義女權主義"和以貝蒂•佛裡丹等人為代表的" 自由主義女權主義"。馬克思主義/ 社會主義女權主義主要是從經濟和階級鬥爭方面要求婦女和男性的平等,要求婦女的在物質上的地位。而"激進女權主義"和"自由女權主義"卻是在"性"方面訴求女性的"解放"。她們挑戰的是整個男性社會,挑戰"性階級"體制。美國的凱特。米麗特在她的"性政治學"( 1970年)一書中第一次引入"父權制"( PATRIARCHY)的概念,她認為婦女受壓迫的根源是"父權制"。她們將女性和男性完全對立起來:男人是敵人,女人是朋友;男人是暴躁,女人是溫柔;男人是迫害者,女人是被迫害者;男人是壓迫者,女人是被壓迫者;男人是戰爭販子,女人是和平主義者;男人是勝利者,女人是失敗者;男人是個人中心主義者,女人是關係取向者;男人的快感只侷限在生殖器上,女人的快感則體現在全身各方面;男人只注重結果,女人則注重過程……等等等等。這種簡單的二分法,受到以後的後現代女權主義的批判,這一點很重要,也是後話。不過,這一時期的女權主義,尤其是激進和自......

《第二性》對後世女權主義的影響

波伏娃的《第二性》被認為是掀起了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她從女性主義和存在主義的觀點出發,批判了心理分析學家和歷史唯物主義者的觀點,揭示出女性並不是生而成為弱者,而是受教育使然。她認為弗洛伊德的分析是把男性的標準強加在女性身上,用男性去定義女性。(例如,女性爬樹被認為是模仿男性行為或是做出男性化舉動,暗含了男性化舉動比女性舉動優越的評判標準,但其實女性也可以純粹是處於喜歡而爬樹,爬樹這一舉止並沒有必要非得是男性或是女性專屬。)她認為歷史唯物主義學家太過強調生產力變化在男女地位上造成的影響,而忽略了文化因素。女性的地位比男性低,並不是單純的生理上的弱勢或是生產力上的不同所導致的,這是社會文化現象的一種。而女性的生理功能——生育,本身對她們的行動範圍造成了限制,從而成為她在與男性抗衡時的不利因素。但這不應當成為剝奪女性其它權利的藉口。

從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女性”與“男性”並沒有所謂“註定的本質”,相信了世俗對女性本質的定義,會使女性自甘低下。但是“存在先於本質”(薩特),我們的選擇造就了我們自己,而不是我們為了別人認為我們該有的樣子而做出選擇。

波伏娃在其《第二性》中,不僅力圖打破女性思想上的藩籬,還指出女性爭取自由所面臨的困難——傳統理念的壓力與經濟上的壓力。自由而不依附於男人的女性,在父權社會裡會遭到很大的社會輿論壓力。而且自由意味著脫離男人的保護,獨立承擔經濟上的壓力,這份艱辛會使很多女性失去勇氣而耽於安逸,而一旦接受了男人的庇護,也就意味著自己失去了話語權,而不得不接受男人在其它方面對自己所造成的壓迫。女性想要真正獲得尊重,創造自己的價值,就必須揚起女性主義的旗幟,為自己而戰。

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還是有所不同的。女權主義感覺有點像是要把父權社會往母權社會方向改造。但兩種社會都是不健康的。同為顛覆,但波伏娃好像沒有說女人要站到男人頭上。她是通過全面的分析,給了女性爭取真正的自由與真正的尊重(而不是口頭上像是讚頌女性的母性功能,卻否認她作為性伴侶和母親以外的選擇權,在神話中歌頌女性神靈,卻不在實際事務中給予女性話語權)以理論上的武器。

呵呵,最近我才剛做過關於這本書的presentation,做完回來就看到有人問關於這本書的問題. 真要分析起來要寫得老長,以上只是我的一點點總結。它對後世女權主義的影響什麼的我也只是一知半解啦。在這裡只能稍微講講這本書的意義,不知算不算跑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研究小婦人中的女性主義有什麼意義

1.對公民權的影響

女性主義在西方社會取得了不少重要的影響,當中包括女性投票權;較為平等的工資;提出離婚的主動權與“無過失離婚”的出現;安全墮胎與結紮的權利;獲得大學教育的權利等。女性主義法學對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立法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24]

2.對語言的影響

很多說英語的女性主義者都支持使用無性別意識的語言,例如以“Ms”統指所有已婚和未婚的女性,或在不清楚性別時用“他(he)或她(she)”指明,而不只是用“他”。女性主義者也支持使用包含二性元素的語言,例如以“humanity”取代“mankind”(指人類)。女性主義者希望改變語言的運用,並非希望要求女性有平等權利或在政治論述中取得影響。它可以被視為改變有“性別歧視”元素的語言的嘗試,提出在英語中很多具有重男性色彩的例子(如用“他”(he)形容嬰孩)。女性主義者認為語言直接地影響了現實中的觀念(見薩丕爾-沃爾夫假設)。

3.對同性戀的影響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女權運動,是在基督教文明形成後西方世界首次公開討論性的非生殖作用。而同性戀性行為的第一特徵,就是不具有繁殖功能。因此,女性主義公開討論性愛的非繁殖功能,就像是開了一道洩洪閘,為之後的各種性別性向運動奠定了基礎。

歷史上,女權運動和同性戀權利運動一直摩擦多於合作,二者的交集基本侷限在女同性戀上。

4.女性就業率的增加

女性主義運動帶來了美國和歐洲女性就業率的大幅度上升。1950年代美國婚後女性就業率僅為11%,甚至少於1920年代。經歷了在1960年代、1970年代伴隨著帶有濃烈地左翼色彩的民權運動而出現的的女性運動高潮後,1978年美國已婚女性就業率上升到50%。1997年達到61%,在21世紀初頭幾年的經濟繁榮期時,認同“返回家庭相夫教子”的“選擇女性主義”回潮,已婚女性就業率曾經回落到54%,在2008年底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後,因為生活壓力增大所迫,美國已婚女性就業率重新上揚,在2010年上升到69%左右,與在改革開放30多年後婚後女性就業率下降到77%的中國大陸已相差不遠。[25]

5.女性婚後姓氏自主權的增加

西方國家女子出嫁後從夫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習俗。從196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早期,伴隨著女性主義的進展,西方女士結婚後選擇保留其孃家姓氏,或者是用連字號形式顯示其婚後的名稱的百分點有輕微上升的趨勢。近 年來,更多會使用 Mrs. “妻子的名字”“丈夫的姓氏”。大體上來說,英美等國家的女性結婚後是否冠夫性,是可以由女性自行決定的。

在某些國家的管轄權限 (jurisdictions), 妻子的姓氏會自動轉變為丈夫的姓氏以保其法律上的合法地位。現 在女士可以容易地更改她的婚後姓名,而這個改變不再是違憲的了。 在某些地方,民事訴訟案及憲法的更改使得男士亦可以容易地更改婚後姓名,例如在英屬哥倫比亞。

曾經在學術期刊發表文章而用婚前姓氏的女士,即使在婚後,她們亦不會從夫姓,以保持其訢舊著作對學術界所作出的貢獻。這個慣例在女醫生、女律師事務所及其他專業也很重要。

女性主義研究有什麼意義

活躍思想

如何理解女權主義的困境

女權主義文論

帕特里夏·梅耶·斯柏克斯(Patricia Mayer Spacks):《女子的想象》(The Female Imagination,1975年)美國

主要內容:和以往女權主義著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對女性作家的輕蔑,或將女人在文學上的成功看作是對女性範疇的超越不一樣的是,這本書主要以研究中產階級的白人婦女作品為主。

評價:斯柏克斯被認為是第一個注意到,女權主義批評從男子中心向女子中心轉移的學術批評家,她的研究拉開了女權主義文學史和文學批評新階段的序幕。由此可見她本人以及她這本書在女權主義研究文論上的重要地位。

瑪麗·埃爾曼(Mary Ellmann):《想想婦女們》(Thinking About Women,1968年)美國

主要內容:西方文化各個層次上充斥著一種“性別類推”(thought by sexual analogy)的思維習慣,既人們習慣於以男性或女性的特徵對人的行為和社會現象等進行分類,當然也包括文學上的。從男性作家筆下的婦女形象和男性批評家筆下的婦女作品中總結出了十種女性模式:無形、被動、不穩定、封閉、貞潔、物質性、精神性、非理智性、依從。兩種難以改變的形象——悍婦與巫婆。這些模式充分表現了菲勒斯批評中性別類推的思維習慣,而這種習慣就造成了女性形象的不真實表現。

評價:雖然這本書的影響不及米勒特的《性政治》,然而正如在《性政治》出版之後,人們反倒重新關注起這本書來一樣。這本《想想婦女們》也是女性批評對男性作品中對女性形象的扭曲所進行清算的重要著作,是研究這一領域問題的重要文論之一。

安妮·普拉特(Annis Pratt):《婦女小說中的原型模式》(Archetypal Patterns in Women’s Fiction,1981年)

主要內容:各種原型的模式代表了特殊的分類,我們可以在給定的文本和龐大的文學整體中對她們做出描述。教條主義地強調先入為主的和一成不變的原型類型,只會歪曲文學。不應該把分類縮小成一堆材料,而應該選擇各種有意義的文學作品,從觀察到的形象、象徵和敘述類型中歸納出分類來。

評價:普拉特研究了三百多本婦女寫的小說,試圖確定這些著作是否組成了一個具有自身本質的領域。這本書致力於用婦女小說探究婦女身份問題,去發現婦女經驗的共同性。她的研究並沒有侷限於中產階級的大作家,不但討論了工人階級婦女的作品,也將黑人婦女作家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把女同性戀經驗也放在了對婦女身份、價值、性和政治觀念的確立中考察。而這本書的價值誠如安妮特·科洛德尼所評價的:能給一種未成型的東西以秩序,並對其作出解釋。這讓我們在閱讀文本的時候能發現了相關的類型,從而使困難和複雜性得以擺脫,清晰和一致得以出現。

愛倫·莫爾斯(Ellen Moers):《文學婦女》(Literary Women,1976年)美國

主要內容:在集中考察了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以來英、美、法各國文學中的“偉大婦女文學家”,把西方文學傳統中重要的和不那麼重要的女性作家統統聚集在一起。通過描寫女人寫作的歷史和她們在創作中反覆出現的主題、意象、寫作風格等,發現這一歷史是一股與男性的主要文學傳統並肩前進的,或在是這個傳統底下的強大暗流。對女作家來說,那種通過簡單地從男性文學成就中吸取營養的做法已被閱讀相互的作品取代,已被一種密切的、交混迴響的閱讀所取代。

評價:這本書研究了從18世紀到20世紀的英、美、法的“偉大”女作家的創作,一反新批評的將文本看作一個封閉系統的批評方法。而是對個人情況和人物傳記十分得重視,並提供了大量女作家作品的故事更改。這本書對......

西方現代女權主義是怎樣的內涵啊?

對西方女權主義的瞭解大多數是從他們的文學作品裡得來的,伍爾芙,萊莘,杜拉斯……這些人的文學作品,使我們對西方女權主義有了一個方面,但是也是非常片面的方面的理解。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後的一批"女作家"們以這些人作先鋒,於是,出了一批象衛惠,棉棉,烏鴉,春樹,和某些用生殖器寫作的"女作家"和"女詩人",以此標榜她們在中國擎起了"西方女權主義的大旗",其實,也就沾了一點皮毛而已。

翻到一些關於西方女權主義的東西,和大家分享一哈,說錯的,幫我糾正。

西方女權主義分三個階段:1。第一代女權主義 (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 2。 現代女權主義( 20世紀初至60年代)

3。後現代女權主義 ( 20世紀60年代至今)

1、第一代西方女權主義:西方女權主義起源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啟蒙運動以後,19世紀下半葉出現第一代,和歐洲工業革命同步,代表人物是英國的HARRIET

TYLER

MILL。最初的訴求是婦女在受教育和立法上應當平等,在經濟上與男性平等。她們主要是從經濟方面訴求婦女的解放,對以後的女權主義運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女權運動有很大影響,這一代有影響的文學作品有易僕生的"娜拉"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中國20-40年代的一些社會主義者受到的女權主義影響,恐怕主要是屬於這一代的。這一時期,女權主義還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主要是一些實踐活動,象克拉拉。蔡特金領導的婦女同工同酬的運動,和"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

2、第二代西方女權主義:

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殖民制度瓦解,各種矛盾從新排隊,女權主義在這個大動盪的時期也各樹大旗,風起雲湧。這個時期的女權主義分道揚鑣成為以

KATE MILLET, CATHARINE MACKINNON 等人為代表的"激進主義女權主義",以 JULIET MITCHELL

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 / 社會主義女權主義"和以貝蒂·佛裡丹等人為代表的" 自由主義女權主義"。馬克思主義/

社會主義女權主義主要是從經濟和階級鬥爭方面要求婦女和男性的平等,要求婦女的在物質上的地位。而"激進女權主義"和"自由女權主義"卻是在"性"方面訴求女性的"解放"。她們挑戰的是整個男性社會,挑戰"性階級"體制。美國的凱特。米麗特在她的"性政治學"(

1970年)一書中第一次引入"父權制"(

PATRIARCHY)的概念,她認為婦女受壓迫的根源是"父權制"。她們將女性和男性完全對立起來:男人是敵人,女人是朋友;男人是暴躁,女人是溫柔;男人是迫害者,女人是被迫害者;男人是壓迫者,女人是被壓迫者;男人是戰爭販子,女人是和平主義者;男人是勝利者,女人是失敗者;男人是個人中心主義者,女人是關係取向者;男人的快感只侷限在生殖器上,女人的快感則體現在全身各方面;男人只注重結果,女人則注重過程……等等等等。這種簡單的二分法,受到以後的後現代女權主義的批判,這一點很重要,也是後話。不過,這一時期的女權主義,尤其是激進和自由女權主義對"性解放"的訴求,對一批......

女權主義不利於社會發展

我給你找了很多資料,建議你用極端女權主義的負面影響來說明,因為女權主義者有很多人都存在這種傾向。

一個國家和民族長期陰盛陽衰必定造就出嚴重的極端女權主義思潮和相關行為,這種行為將會扭曲人類的天性、帶來形形色色的社會矛盾、嚴重危害社會的發展和該民族在世界上的生存,屬於嚴重的社會危害之一。

極端女權主義行為是指某些特定的人、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為了實現他們的某些特定目的,藉助盲目誇大女性作用以及瘋狂打壓男性的手段和方法,人為破壞良好有序和科學合理的教學秩序、科研秩序、生產秩序、社會生活秩序,破壞性地改變人類天性,製造男女之間的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損害社會、損害人類和諧有序的人文環境,破壞國家和民族安定團結的嚴重危害行為。該行為的主體是為了實現某些目的特定的自然人、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它所侵害的客體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良好有序而科學合理的社會環境、社會秩序以及人類天性;它的主觀方面是為了實現某些帶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目的而採取的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它的客觀方面是行為主體通過藉助於“女權主義”和“女權運動”的主觀故意行為而產生了嚴重社會危害性的後果。

極端女權主義行為的特定的行為人必須實施了極端偏激和違法的行為,而且這種偏激、違法行為是建立在為實現某種目的而藉助“女權中心論”行為理論基礎上的偏激、違法行為。其行為主要包括:

(1).行為人為了某種自身的目的而藉助於盲目的一切以女權為中心或者是為了實現偏激片面的女權而採用的一切壓制、迫害男性的行為,如:為了未來能建立所謂的全面女性優勢而對尚未成年,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男孩實行人身侵犯、人格侮辱、思想禁錮、破壞性誘導等偏激行為或違法行為。

(2).行為人為了某種自身的目的而藉助於盲目的一切以女權為中心或者是為了實現偏激片面的女權而採用的破壞合理、科學有序秩序的行為,如:破壞基於男女之間由於體力、智力的差異而存在的社會分工、學習方法的不同、合理有效的不同思維模式等並且產生了相當程度的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3).行為人為了某種自身的目的而藉助於盲目的一切以女權為中心或者是為了實現偏激片面的女權而採用的破壞人類天性的行為,如:通過某種手段阻礙尚未成年的男孩或者女孩應該具有的未來男人和女人自然天性的形成、通過一系列破壞行為和危害行為阻止男人本身優勢的發揮等等,最終達到抹煞人類天性的目的。

(4).其他基於行為人為了某種自身的目的而藉助於盲目的一切以女權為中心或者是為了實現偏激片面的女權而採用的行為。

極端女權主義行為必然會產生相當嚴重的後果,這種危害後果主要有:

(1).嚴重損害了男人的正當合法權利和嚴重抑制、埋沒了男性的本來智能優勢,製造出懦弱和暴烈的並存男人,引發了兩性關係的緊張和信任危機,男性同女性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越來越激烈,眾多專門針對女孩子和女性的惡性案件此起彼伏,反過來進一步激化男女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造成惡性循環。

(2).孕育出沒有國家民族意識、只有對男人越來越仇視和憤恨的偏激女人,她們的人生價值、世界觀將嚴重扭曲,除了同男人鬥爭以外毫無追求和理想。

(3).國家體育、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的全面“陰盛陽衰”;國家教育水平、國家科研水平以及國防實力的全面下降;民族精神的全面萎靡。

(4).未來將會失去把握和駕馭未來的優秀教育工作者群體、最優秀的科學家群體、工程技術人員群體、富有高瞻遠矚、深邃洞察力和強有力的優秀政治家群體、最富創造力的經濟學家以及社會活動家群體、強悍而優秀的軍人、技術精湛而求真務實的優秀工人、農民群體。

(5).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嚴重衰......

相關問題答案
女權主義的意義與影響?
送女孩手鍊的意義?
女人保養的意義?
男生送女生手鍊的意義?
女人努力的意義?
南昌起義的意義有?
初吻對女生的意義?
創新與創業的意義?
壽險的意義與功用課件?
保護隱私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