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的軍事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淮海戰役的勝利的意義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第二個戰略性進攻戰役。 淮海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爆發背景;在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過程中,集結在徐州地區的國民黨軍三個兵團17萬餘人,在華野阻援打援部隊陣地前面徘徊,不敢北上與華野交戰。粟裕認為,這說明敵人是避免在不利條件下與我軍打大規模的仗,也說明我軍對敵人進行戰略決戰的有利條件正在逐漸成熟。因此,當濟南城內巷戰仍在激烈進行,但已勝券在握的時候,就於9月24日7時發電報給中共中央軍委,“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粟裕軍事文集》第393頁———394頁)。中共中央軍委經過慎重考慮,於9月25日19時覆電,同意粟裕的建議:“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毛澤東軍事文集》第5卷第19頁) 過程及戰況;添加新圖片 淮海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開始,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共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8年11月6日,華東野戰軍分路南下。8日,國民黨軍何基灃、張克俠率部2萬餘人戰場起義。10日,我軍把黃百韜兵團分割包圍于徐州以東的碾莊地區。經過10天逐村惡戰,至22日全殲敵軍10萬餘人,敵兵團司令黃百韜自殺。同時,中原野戰軍為配合作戰,出擊徐(州)蚌(埠)線。11月16日,攻克宿縣,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這時,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一指揮淮海戰役。

第二階段:11月23日,中原野戰軍在宿縣西南的雙堆集地區,包圍了從華中趕來增援的黃維兵團12個師。28日,蔣介石被迫決定徐州守軍作戰略退卻。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撤至蚌埠,副總司令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揮。12月1日,敵棄徐州向西南逃竄。4日,華東野戰軍追擊部隊將徐州逃敵包圍。6日,敵孫元良兵團妄圖突圍,即被殲滅,孫元良隻身潛逃。同日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集中9個縱隊的優勢兵力,對黃維兵團發起總攻。經過激戰,至15日全殲敵12萬餘人,生俘黃維。此後,為配合平津戰役,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對杜集團圍而不殲,部隊進行了20天休整。

第三階段:1949年1月6日至10日,華東野戰軍對被包圍的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經過4天戰鬥,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共30萬人,俘獲杜聿明,擊斃邱清泉,李彌逃脫。

這次戰役,我軍參戰部隊60萬人,敵軍先後出動兵力80萬人,歷時65天,共殲敵55.5萬餘人,使蔣介石在南線戰場上的精銳部隊被消滅乾淨,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使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南京處於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添加新圖片 濟南戰役後,敵徐州“剿總”劉峙集團開始收縮兵力,至十月底,其四個兵團、四個綏靖區、二十五個軍,約六十萬人的兵力,分佈在以徐州為中心的隴海和津浦兩條鐵路線上,企圖阻止我軍南下,以屏障南京。其部署是:第7兵團(黃百韜)在新安鎮地區;第 13 兵團(李彌)在徐州以東地區;第2兵團(邱清泉)在黃口、碭山地區第16兵團(孫元良)由鄭州撤往蒙城;第9綏靖區(李延年)在海州;第3綏靖區(馮治安)在韓莊、臺兒莊地區;第4綏靖區(劉汝明)在商丘;第1綏靖區(周巖)在淮陰。這一部署的特點是,重兵密集,便於機動,增援迅速。九月二十五日,中央軍委批准華東野戰軍進行淮海戰役的建議。十月十一日,毛澤東提出了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要求華東野戰軍,第一步集中兵力,殲滅第7兵團,完成中間突破;第二步殲滅海州、連......

淮海戰役勝利有什麼重要的歷史意義

淮海戰役的失利,軍事上使蔣介石在南線的精銳主力損失殆盡,尤其是嫡系部隊中的骨幹,黃維的第12兵團和邱清泉的第2兵團全軍覆沒,其中還包括被稱為“五大主力”的第5軍和第18軍。(五大主力其他三支部隊分別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殲的整編第74師、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中被殲的新1軍和新6軍)從而也就失去了蔣介石賴以支持戰爭的中堅力量。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為解放軍所控制,江北只剩一個重要城市安慶在國軍控制下,解放軍已直逼長江,下一步攻擊矛頭直指蔣介石統治的核心地區——江浙滬地區。就全國戰局而言,遼瀋、淮海戰役後國民黨軍五大戰略集團中,最強大的戰略集團徐州集團和東北集團已不復存在,華北集團也危在旦夕,尚存的華中、西安兩集團,在解放軍不斷打擊下,也受到很大削弱,而新組建的京滬杭湯恩伯集團,實力很弱,這三個集團已構不成主力集團。黃河以北絕大部分已是解放區,黃河以南到長江以北,基本是解放區,國民黨只得憑藉長江天險佔據江南半壁,但隨著精銳主力的喪失,也已缺乏足夠的兵力來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國民黨政治上的危機隨著軍事上的失敗,進一步加劇,派系間的權利爭鬥,趨於白熱化。白崇禧利用國民黨政權極為不利的形勢,於1948年12月25日提出“和平解決”的主張,並隨即得到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參議會的支持。在此形勢下,蔣介石於1949年元旦發表新年文告,提出與中共和平談判。然而此時,要和要戰的主動權已不在國民黨手中了。行政院院長孫科未經蔣介石批准,就率行政院遷往廣州,宣佈遷政府於廣州,並表示反對與中共談判,號召繼續與中共進行戰爭,企圖在外國勢力支持下,經營華南。在國民黨統治中心的南京、上海,已是人心浮動,惶惑不安。各輪船公司奉命在南京、上海集中船隻,以供國民黨政府緊急徵用。各級政府官員,爭相逃往香港、臺灣。故宮博物院文物也開始撤離南京遷往臺灣。

在此之前,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北平收復,國民黨政府再度接收故宮博物院,三處南遷文物復集中於重慶,於1947年運回南京。淮海戰役的失利,迫使國民政府加緊從南京撤走重要文物。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2,972箱文物運往臺灣,後於臺北市士林外雙溪建立新館,公開對外展出。餘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後陸續運回北京故宮博物院一萬餘箱,但至今還有2,176箱仍封存於南京庫房,委託南京博物院代管。國民黨中央黨部僅剩十餘人,立法院80%的立法委員逃離了南京。就連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也忙於撤退人員及家屬。李宗仁回憶到:徐蚌會戰已近尾聲時,中共全盤勝利已成定局,京滬震動,人心惶惶,國內外許多民意機關,甚至統兵作戰的高級將領,都認為前途無望。

四面楚歌的蔣介石,在這樣局面下,只得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經過精心策劃和部署,於1949年1月21日,宣佈下野引退,將總統之職交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自己回到家鄉浙江奉化溪口,在幕後遙控指揮。

對於淮海戰役,國民黨軍統帥部在戰後檢討中,不得不承認:國軍遭受之失敗,影響全局,最為重大,尤其是華東地區。由於國軍在徐蚌決戰中,主力兵團全部被殲,致使國軍再無力與共軍主力決戰。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巴達維將軍在給美國陸軍部的報告中說:由於國民黨政府在長江以北的失敗所造成的恥辱,縱令時間容許,國民黨政府是否能在華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動員這一地區的人力,以重建其軍隊,實屬極端令人懷疑。國民黨的完全失敗,已是不可避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則認為:蔣介石的軍事力量實際上是崩潰了。桂系一時間倍感揚眉吐氣,甚至想大幹一場。

淮海戰役的意義就如毛澤東在戰役結束後的第四天......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這三大戰役勝利的歷史意義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淮河、平津三個戰略性戰役。遼瀋、淮河、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變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三大戰役後,蔣介石國民黨集團賴以維護其反動統治的主要精銳部隊被消滅殆盡,中國革命已處於勝利的前夜。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固基礎。

淮海戰役的歷史意義是怎麼樣的

淮海戰役作為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條件最苦,我軍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是一場對於雙方整體戰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決戰。

國民黨正是因為在這次戰役中全軍覆沒,使其失掉了在大陸與解放軍勢均力敵的地位。

一定程度上是淮海戰役的勝利決定了我軍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在歷史上具有極大的意義。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唯一一場我方武器、戰勢等都處於下方的戰爭。

但是我方將士還是勝利了,用13.5萬的傷亡換來了對方55.5萬被俘的戰士。無論如何,對於解放軍這一方來說,這都是一個極大的勝利。

事實上,對於淮海戰役而言,共產黨這一方的命名並不準確,反而是國民黨的“徐蚌會戰”比較符合。因為淮海戰役這場仗,其作戰範圍已經超出了淮海的作戰範圍。而之所以這場戰爭會被命名為這個名字,是因為粟裕大將最早提出這個設想時的確是將作戰範圍制定在淮海的領域範圍內。

但隨著作戰的進行,雙方兵力的不斷投入和地域的擴大,整場戰爭已經超出了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粟裕的設想。

淮海戰役意義

這次戰役,我軍參戰部隊60萬人,敵軍先後出動兵力80萬人,歷時65天,共殲敵55.5萬餘人,使蔣介石在南線戰場上的精銳部隊被消滅乾淨,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使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南京處於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使國民黨軍在華東、中原戰場的主力喪失殆盡.極大地推動了全中國的解放進程。

淮海戰役和百團大戰有何共同意義。

都沉重打擊了日軍。

都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都屬於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大規模戰役。

孫子兵法在淮海戰役中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略決戰之一。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縱橫蘇魯豫皖4省約8萬平方公里區域內,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加一個軍、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加上地方武裝共約60萬人,與國民黨南線主力7個兵團,兩個綏靖區部隊共約80萬人開展了66天的戰略決戰性的大規模作戰。在參戰兵力、武器裝備不佔優勢、戰場情況複雜多變的條件下,我軍將國民黨軍分階段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次殲滅,以傷亡13萬餘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敵55萬餘人的輝煌成果,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劣勝強的戰爭奇蹟。通觀戰役全過程,充分展現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軍委和淮海戰役總前委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我軍高層領導的高超軍事指揮藝術。筆者對淮海戰役的研究剛剛起步,現粗淺的談談此戰役有關《孫子兵法》的運用,望各位老師給予指正。

一、致人而不致於人

掌握戰場的主動權,軍隊行動的自由權,這是指導戰爭的主要原則之一。《孫子兵法》虛實篇裡的“致人而不致於人”,就是爭取主動,擺脫被動,是軍事上普遍性的規律。現代漢語的意思就是調動敵人而不為敵人所調動。問題在於怎樣才能“致人”?怎樣才能“不致於人”?這同將帥的能否多謀善斷有極大關係。《孫子兵法》千章萬句,無外乎“致人而不致於人”。

淮海戰役的勝利就是粟裕、劉伯承等將領在一系列小的戰鬥中把這種“致人”思想發揮的淋漓盡致,才有了最後偉大戰役的勝利。無論是圍殲黃百韜兵團,還是圍殲黃維兵團,人民解放軍始終堅持“致人”的思想,牽著敵人走。正是人民解放軍抓住並保持了這種主動,他們才能夠把戰略理想轉變為戰略現實。在華東野戰軍圍殲第7兵團之際,劉伯承也在籌劃殲滅國民黨軍黃維12兵團的一個“誘敵”方案。在發給中央軍委和總前委的電文中,劉伯承提出要使用“詐術”,即讓固守南坪集地區的解放軍第4、第9縱隊放棄陣地而後撤,誘敵深入。這正體現了孫子“兵者,詭道也。故而能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韜略。誘敵的方法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其中包含了“勢”。第12兵團向宿縣方向進攻的意圖。 即孫子所說的利而誘之。而當12兵團進入口袋時,劉伯承則命令其他部隊機動到敵後方,切斷敵退路。孫子曰“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同粟裕一樣,劉伯承善於運用戰場所獲得的信息,來建立戰場上的優勢,並能巧妙利用優勢使敵人做出錯誤的決定,才有我人民解放軍華東與中原兩支野戰軍,分別從不同的時間與地點先後進入徐州戰場,不論是時機的拿捏與戰場位置的選定,幾乎都是無懈可擊,充分地展現出“制人而不致於人”的精神。

二、奇正相生,分合為變

孫子說:“善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以分合為變者也。”奇正的變化衍生成分合。又說:“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進一步說明奇正的變化沒有止境。我軍一向非常重視這個原則。林彪就是根據這個原則,發明出他有名的“一點兩面戰法”。就是強調主要方向作大膽的兵力集中,次要方向則要節約使用兵力。

兵法中的“奇正”概念在淮海戰役中也有體現。《孫子兵法》兵勢篇中提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意思是說:一般的作戰,總是以“正兵”合戰,用“奇兵”取勝。所謂正兵就是正面作戰的部隊,奇兵都是出奇制勝的部隊。粟裕就是一個能夠熟練運用“奇正”思想的人,如圍殲第七兵團的作戰中,運用“攻點打援”的作戰思路,就是攻點為正,打援為奇,最後取得了第一階段的關鍵勝利。認為從孫子兵法的觀點來看,戰場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這反映了跟上敵人節奏的困難性。粟裕、劉伯承以及其他解放軍將領在淮海戰役中不僅出色地完成了緊跟敵人節奏這一任務,而且常常是超出敵人一步,甚至兩步三步以制敵。他們能夠完成......

淮海戰役前的國共軍事力量對比 及分佈

當時的國軍號稱八十萬,共軍號稱六十萬,不必管其數量是否真實準確,但共軍以少勝多則已經成為歷史的結論,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但真正計算雙方的戰爭人力投入,共軍的投入相當於國軍的七倍。因為這裡有“民心向背”

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66天國軍先後7個兵團2個綏靖區.34個軍86個師參戰.

先說說首先起義的第3綏靖區.這個是老西北軍的部隊.是張自忠的老部隊.有59和77等2個軍下轄的4個步兵師.佩劍將軍張克俠等人帶領59和77軍的軍部和3個半師戰前起義.人數是23000人.帶走了2個軍4個師的大部分部隊.後來中野84的4縱在三堡殲滅了第3綏靖區司令部和37師殘部等4千人.可以看到第3綏靖區最多3萬人.

第一個被殲滅的是第7兵團.他們被包圍在碾莊的部隊按照國軍劉峙將軍的回憶數字是5萬人.先前他的廣東部隊第63軍1萬多人在窯灣被84殲滅.隨後負責在運河鐵橋掩護的前榮譽第2師.現在的第44師幾千人也被84殲滅.還有25軍的2個師.64軍的2個師.100軍的1個師和44軍的2個師等4個軍7個師被包圍在碾莊.其中44軍是1.5萬人.100軍是幾千人.只42師有實力.19師在濟南完蛋了.44師在先前被滅了.第25軍在豫東戰役的帝丘店被84 圍住爆打.損失嚴重.到淮海戰役還沒有來的及補充實力.也是嚴重缺編.而廣東部隊第64軍也是1萬多人的力量.那麼確實在碾莊的第7兵團也就5萬人的實力.而第7兵團的5個軍具全的時候也就8萬人的力量.

第2個被圍住的是第12兵團.聽著挺威武.4個軍外加1個快速縱隊.第12兵團實際就是33個團.10萬人.

分別是18軍的11.118.49師.10軍的18.75.114師.14軍的10.25師和85軍的23.110.216師.先看看第18軍他的11和 118師被包圍在雙堆集.49師主力跑到了蚌埠.而哪個快速縱隊就是18軍的118師改編的.所以從另1個方面可以說在雙堆集的第18軍是1個軍部領導著 1個師.

再看看第14軍.他的第83師去了太原.因此另給了一個303師的空番號,指定的編練地點在湖南耒陽縣。而當時的14軍駐紮在河南省駐馬店,所以就派遣10師30團、85師253團和軍直補充團到湖南去整訓新兵.到淮海的只有4個團.卻頂了1個軍2個師的番號.

85軍他的主力是湖南地方部隊改編的第23師和西北軍第2師.察哈爾同盟軍的老底子的第110師。而216師只是個架子師.只來了個第648團.也沒甚實力.110師5千5百人陣前起義.23師也帶著包括216師部隊在內的5個團和軍直部分1萬人投誠了.第85軍總共才3個師8個步兵團.就沒了6個步兵團.和軍部大部.人走了6/8.一共1.6萬人左右.

實際上12兵團就是11個師.1個快速縱隊[就是18軍的118師加戰車1團第2營]的規模.還跑了1個師.被包圍的就是10個師外加1個快速縱隊.還起義投誠了6個團.

最後就是徐州的2.13.16兵團的72個團的18萬國軍了.

李彌將軍.

看看李彌的第13兵團.是第8.9.64.115軍等4個軍的番號.6萬人.在解救第7兵團的時候.損失了1萬人.到包圍圈裡的時候是5萬人.其實後面的第64和115軍都是第13兵團在包圍圈裡組建的.全是隻有軍長和師長的空番號部隊.部隊就是師長領著幾個警衛員.就敢頂著1個師的番號.沒有雞毛的實力.這4個軍只有2個軍是有實在部隊的.

國軍在修戰壕.

邱清泉的第2兵團9萬人.主力就是第5軍的3個師.但是其中的暫編24師是過去汪偽改編的實力很差.缺額更大.粟裕文選卷2裡第523頁說在"......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對淮海戰役有什麼作用?

解放戰爭第二年,隨著整個形勢的變化,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時機基本成熟。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緊緊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及時規定了解放戰爭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徹底破壞國民黨將戰爭繼續引向解放區、進一步破壞和消耗解放區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戰略方針。”(《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230頁)並決定將戰略進攻的重點放在中原地區。

為了經略中原,取得變化全局的作用,中共中央決定把戰略進攻的矛頭首先指向大別山。大別山雄峙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敵人戰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區。人民解放軍如果能佔領大別山,就可切斷國民黨軍津浦、平漢和隴海三條交通線,還能東懾南京,西逼武漢,瞰制中原,直接威脅敵人長江防線以及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統治,迫使敵人的主力從山東、陝北迴援,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1947年6月30日,由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解放軍4個縱隊12萬大軍,西從範縣李橋、林樓,東至今臺前縣孫口、張堂,在上下三百里的戰線上,以排山倒海之勢,強渡黃河,挺進中原,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劉鄧大軍突破黃河天險,使敵人大為震驚,並慌忙調集兵力妄圖堵截。晉冀魯豫解放軍乘機發動魯西南戰役,經過28天激烈的連續作戰,殲敵5.6萬餘人,取得了戰略進攻的初戰勝利。敵人不甘失敗,進一步糾集了30個旅的兵力,妄圖把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消滅在隴海路和黃河之間,或將其逐回黃河以北。中共中央權衡整個戰局,指示晉冀魯豫野戰軍“下決心不要後方,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於是,劉鄧大軍便甩開敵人,經過20多天的敵後長距離行軍作戰,先後跨越了隴海路、黃泛區、沙河、渦河、洪河,強渡汝河。27日,全軍渡過淮河,粉碎了數10萬敵軍的追擊和堵截,於8月底進入大別山。又經過3個月的艱苦作戰,粉碎了國民黨的多次圍攻,到11月,解放了直抵長江北岸的大片地區,並經過緊張的地方工作,建立了33個縣級民主政權,在大別山站穩了腳跟,象一把利刃插進敵人的心臟。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的意義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牽制了國民黨軍隊,緩解了解放區軍事壓力。1947年3月,國民黨集中重兵聚集陝北和山東,進行重點進攻,形勢十分嚴峻。黃河,從陝北到山東呈“乙”字形。蔣介石的戰略企圖是,集中主力於陝北、山東兩翼,實施進攻,而將南線我軍壓縮在“乙”字形的弧內,聚而殲之。聯繫兩翼的戰線中央,則憑藉黃河天險只部署少量兵力防禦,就像一個啞鈴,兩頭粗,中間細,中央部分就成了要害和薄弱部分。而劉鄧大軍所在的晉冀魯豫戰場是連繫東西兩戰場的中間地帶,正像這個啞鈴的“把”。這也是國民黨軍兵力較為空虛的一段。中共中央交給劉鄧大軍的任務,就是砍斷這個“把”,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域。鄧小平對他的部下說:我們晉冀魯豫好似一根扁擔,挑著陝北和山東兩大戰場。我們要堅決執行黨中央、毛主席的戰略方針,責無旁貸地打出去,把陝北和山東的敵人拖出來。我們出去挑的擔子越重,對全局就越有利。為了實現躍進大別山、奪取中原的戰略計劃,人民解放軍採取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周密部署。三軍配合,即由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從中央突破,挺進大別山;以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主力為左後一軍,挺進蘇魯豫皖地區;以陳賡、謝富治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為右後一軍,挺進豫陝鄂地區。兩翼牽制是:以西北解放軍在陝北出擊榆林,調動胡宗南軍北上;以山東解放軍在膠東展開攻勢,繼續把進攻山東的國民黨軍隊引向海邊。兩翼牽制便利了三軍的配合。這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

相關問題答案
淮海戰役的軍事意義?
淮海戰役的歷史意義?
長征的軍事意義?
平型關戰役的重要意義?
淮海戰役歷史意義?
淮海戰役解放了哪裡?
解放戰爭的偉大意義?
海棠花的象徵意義?
感情戰役的意思是什麼?
濟南戰役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