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的文言文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文言文中:猶,既,及,全的意思

【之】

之多作代詞和助詞,有時作動詞

(1).代詞,有實在意義。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代事可譯為,“這”、“這件事”

例如:屬予作文以記之

(2).結構助詞,沒有實在意義

①可以解釋為“的”。

例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②幫助構成句子,但沒有意義,可不譯。

例如: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3)、作動詞,可譯為“去”、“往”,例如:輟耕之壟上

練習:

1、北方有辱臣者,願借子殺之。

2、請說之

3、宋何罪之有

4、宋無罪而攻之

5、公輸盤久設攻城之計變

6、子墨子九距之

7、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8、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

9、三裡之城

10、環而攻之而不勝

11、委而去之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3、親戚畔之

14、臣以王之攻宋也

15、使人之所惡莫甚於者

16、人皆有之

17、行道之人弗受

18、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19、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20、肉食者謀之

21、彼竭我盈,故克之

22、吾視其輒亂,望其旗蘼,故逐之

23、齊國之美麗者也

24、問之客曰

2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7、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28、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9、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31、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32、悵恨久之

33、固以怪之矣

34、天子之怒,俯屍二人

35、聶政之刺韓傀也

36、時人莫之許也

37、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38、將軍既帝室之胄

39、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40、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1、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42、久之,目似瞑。

43、前人之述備矣

44、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45、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46、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47、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

48、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9、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50、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猶 字在文言文中翻譯有哪些

yóu

① <名> 一種猿類動物。《水經注·江水》:“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遊巖樹。”

② <動> 如同;好像。《隆中對》:“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③ <副> 仍然;還是。《隆中對》:“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④ <副> 尚且。《赤壁之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

文言文寓,執,是,猶是什麼意思

◎ 寓 yù 〈動〉

(1) (形聲。從宀,從禺( yù),禺亦聲。“宀”表示房屋。“禺”意為“山角落”、“山角里”。“宀”和“禺”聯合起來表示“坐落在山角里的房屋”。本義:坐落在山角里的房屋。引申義:山野中的寄居屋舍。再引申義:暫居之舍。說明:(一)“山角”指山體的下部左右岔開,即像人的大腿那樣左右張開所形成的兩邊一夾角之形。“山角落”、“山角里”指“大腿根部”、“生殖器所在”。在“山角里”建築房屋,可以利用兩邊山體護衛寓所,就像大腿護衛生殖器那樣。(二)《說文》等文獻釋“寓”為“寄”,那是指城裡人為躲避災禍而寄居山野。山中的寓所位置隱蔽,萬一遭遇抓捕,可以從後門逃到山上隱藏起來)

(2) 同本義 [live away from home]

寓,寄也。——《說文》

國無寄寓。——《國瓊·周語》

諸侯不臣寓公。——《禮記·郊特牲》

無寓人於我室。——《孟子》

徑造袁所寓。——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寓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圍所寓舍。——宋· 文天祥《 <指南錄> 後序》

同寓數十人。——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3) 又如:寄寓(寄居);寓士(寄居之人);寓泊(寄住);寓食(寄食。寄居在別人家裡生活);寓客(寄居他鄉的人;外來暫住的旅客)

(4) 寄託 [send to the care of sb.]

大夫寓祭器於大夫。——《禮記·曲禮》

得臣與寓目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寓形宇內。——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寓之酒。——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5) 又如:寓形(寄託其形體);寓物(託物;寄於物);寓性(不用本姓,改用有寄託或隱含某種意義的姓氏);寓情(寄託情志)

(6) 觀看 [watch]。如:寓視(注視);寓賞(觀賞)

(7) 寄遞;投寄 [mail]

子產寓書於 子西。——《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8) 又如:寓書(寄信)

執 <動>

(右邊是人,手被銬住。本義:拘捕;捉拿)

同本義

執,捕罪人也。――《說文》

而妻妾執。――《禮記·檀弓》。注:“拘也。”

使執連尹。――《呂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左傳·僖公五年》

被執至南門。――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又如:執命(討命;索命);執訊(捉命並加以審問);執囚(拘捕囚禁);執問(拘留訊問);執獄(治獄;審判案件)

拿;持

執之用黃牛之革。――《易·遯》

執君之乘車。――《禮記·少儀》。注:“執轡也。”

執競武王。――《詩·周頌·執競》。箋:“執,持也。”

執zhí

①拘捕。

②拿;持。

③持守。

④主持;掌管。

⑤控制;統御。

⑥操持;從事。

⑦行;施行。

⑧固執;堅持。

⑨依據;遵照。

⑩判斷。

是:【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複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4.指示......

猶恐先天下之士文言文意思

還擔心處於天下的士人的前面

相關問題答案
關於讀書的名言和意思?
猶的文言文意思?
是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中向的意思?
食的文言文意思?
賓客的文言文意思?
擲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掬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嗟來之食文言文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