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方式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現代綜合評價方法有哪些,各個方法有啥優點? 5分

方法很多,有:AHP、FUZZY、AHP+Fuzzy、拓撲法、神經網絡技術、數據包絡法、灰色理論,以及一些幾種方法幾個的綜合方法,等等。駭以去找本書看看,裡面內容很多的

教學中常用的評價方法有哪些

一、量表評價法

(一)概述

1.概念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根據不同的標準,課堂教學評價表有各種類型。如,根據評價主體的不同評價表有供課堂教學參與者之外的評價者使用的量表,如上例就是供課堂教學參與者之外的評價者使用的評價量表,也有供課堂教學的參與者使用的評價量表,

(二)量表評價法的設計與使用

由於量表評價法的基礎是評價量表,因此量表評價法的核心也就是評價量表的制訂。而評價量表的核心又在於評價標準的制訂。

量表評價法設計的一般步驟如下。

1.明確評價目的和要求

課堂教學評價能夠達到不同的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是由評價目標和相應的課堂教學評價來實現的。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評價目標和要求是評價的起點,不同的評價目標,其評價體系的架構內容也截然不同。如,評價的目的是為了瞭解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是否完整,那麼評價體系的重點將會在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上;如果評價的目的是瞭解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那麼評價體系中關注更多的將是有關互動的環節。評價目的實際上體現了課堂教學評價本身的導向作用,即期望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把教學活動引入某個方面,或者在教學評價中體現某種新的思維和理念。

如,北京市教材編審部制訂的《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課堂教學評價方案》以學生的學習狀況來評價課堂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該方案認為,教學過程的本質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的過程,教是為了學,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首先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來反映課堂教學狀況,來反映教師的教學狀況,來體現教學過程的本質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觀念,來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課堂教學實踐。在這裡,明確了評價的目的即評價的是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況,期望通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基本狀態來了解教師的教學狀況和體現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基本觀念的情況。因此,在評價體系的建構中,核心將圍繞著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展開

2.建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標準

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標準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礎,在課堂教學評價中,它是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實際依據。這些標準和體系主要有以下三類。

(1)依據課堂教學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把課堂教學分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分。這種體系的特點是結構清晰,脈絡分明。如北京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制訂的《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2)依據非固定問題來建立標準,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材處理恰當、聯繫實際密切、教學結構合理、教學方法靈活、教態親切自然、教師素養良好、教學效果明顯等。這類評價體系雖然是以評價中的一些核心或者重點問題為基礎的,但事實上,從某種角度上仍然可以將其分解、合併為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即與第一種類型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區別只是在於不同的教學評價標準所認同或者看重的課堂教學的要素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在第一類評價指標體系中,也沒有能夠完全把所有的課堂教學要素包括進去,其中通常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主要內容,對於教學基本功、教學設計、教學組織等較少涉及。這些教學要素的缺乏,並非其不重要,而是對於評價目的而言,不是評價的重點而已。

(3)依據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行為,將課堂教學分為教師的行為和學生的行為。在教師行為方面,強調要不斷激發......

系統評價有那些評價方法?

你說的是什麼系統?一個系統的評價方法有:費用丁效益分析,關聯矩陣法,關聯樹法,層次分析法,和模糊評價法,而且我覺得你好像是歸錯了類哦,不該來這裡

教學評價有哪些形式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 “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髮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傳統的地理教學只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以成績論優劣。新課程強調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強調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學習方法的獲得,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關注學生成績的評價觀,在進行地理學習評價時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變化。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地理學習評價的重點。評價學生的地理學習應主要從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過程上著手,應瞭解學生能否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地理問題並形成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應瞭解學生在提出地理問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資料、回答地理問題這一完整過程雞的表現。評價時可採用書面形式的測驗、口頭表達、描繪地圖、繪製地理圖表、讀圖分析等常見評價形式,也要注意通過觀察學生在討論、實地觀測觀察、探究等活動中的表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比如,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 “地理知識學習檔案袋”,用來收集學生課堂或課後的地理小製作、繪製的地理圖表、查閱的地理資料、講述的地理小故事等材料,並把它們作為終結性評價的一個方面。在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評價的基礎上,要關注學生價值判斷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會責任感、全球意識形成狀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並給予恰當、及時的鼓勵性和指導性評價,嘗試使用一些新的評價方法。

論文評價的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瞭解,並對調查蒐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複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繫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干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瞭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瞭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瞭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量與某一個因變量的關係。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係,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繫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

設計方案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哪些

設計方案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多指標對比法(指標全面、分析確切,目前採用比較多的一種方法)和多指標綜合評分法(優點:避免了多指標對比法指標間發生矛盾的現象,結果唯一),設計方案評價時,靜態經濟的評價方法有投資回收期法、計算費用法

評價決策方法有哪些

第四代教育評價觀80年代,以古巴(Egong 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為代表創立了"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他們認為評價就是對被評事物賦予價值,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建構。他們進一步強調"價值多元性",提倡在評價中充分聽取不同方面的意見,並把評價看作是一個由評價者不斷協調各種價值標準間的分歧、縮短不同意見間的距離、最後形成公認的一致看法的過程。

二、教育評價觀的比較

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研究,西方教育評價流派林立,對教育評價本質的認識至今仍歧義互見,沒有定論。各種理論指導下的評價模式也種類繁多,各有千秋。這裡,我們試圖把幾種頗具代表性的觀點或模式加以比較,以認識其分歧所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評價的本質和發展趨勢。

1、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行為目標模式,亦即泰勒模式,即是在泰勒評價思想的指導下,以目標作為評價過程的核心和關鍵,通過對學生行為的考察來找出實際活動與教育目標的偏離,從而通過信息反饋,促進教育活動能夠儘可能地逼近教育目標。這一模式結構緊湊,邏輯脈絡簡潔清晰,容易實施,在教育評價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

CIPP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評價、輸入(Input)評價、過程(Process)評價和成果(Procluct)評價這四種評價組成的一種綜合評價模式。它以決策為中心,為決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背景評價形成計劃決策,輸入評價為組織決策服務,過程評價指導實施決策,成果評價為再循環評價效力。CIPP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把背景、輸入、過程和結果綜合加以評判,突出了評價的"改進功能"。

比較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可以發現除了方法上兩者都同樣重視定量方法外,其它方面都具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1)評價的目的不同。行為目標模式注重教育目標達到的程度,基本屬於事後評價,亦即對結果的總結性評價。CIPP模式注重評價的改進功能,強調為決策過程提供全面的信息,為後來的形成性評價拉開序幕。(2)評價的時空不同:行為目標模式將評價重心放在行為的結果上,評價領域只涉及事後。CIPP模式拓寬了評價的時空,評價範圍涵蓋了活動的整個過程,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後各個環節。(3)對待目標的態度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以目標為中心,目標一旦確立就不容懷疑,反映了泰勒價值觀上的收斂性。CIPP模式則認為目標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受到評價的,必要時可以根據對象的需要對目標進行修正和改進。這一觀點突破了泰勒的框架,把評價從範圍與內容上給予了拓寬,深化了對評價的認識。(4)評價的對象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主要適用於評價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CIPP模式用於評價計劃制定的合理性和各種教學活動。(5)評價的作用不同。行為目標模式用來判斷教育效果,控制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CIPP模式除了控制作用之外,還必須為決策提供全方面的信息,達到改進決策的目的。

由此看來,行為目標模式所存在的某些侷限,如評價目標的凝固性、評價過程的封閉性、價值觀上的收斂性等在CIPP模式中得到了較好的修正,故而CIPP模式較之於行為目標模式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反映評價對象的全貌,也因此具有較為廣泛的民主性。當然,我們也並不否認行為目標模式的價值,在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鑑別、確證和檢查時,該模式的優越性就不言而喻了。

2、比貝的評價觀與泰勒、克龍巴赫等人的評價觀之所以把比貝的評價觀與其之前的評價觀加以比較,主要是因為比貝首次表述了教育評價是一種目的在於行動的價值判斷,這一表述無疑對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

常用的職位評價方法有哪些

工作崗位評價方法

常見的有崗位參照法、分類法、排列法、評分法和因素比較法。其中分類法、排列法屬於定性評估,崗位參照法、評分法和因素比較法屬於定量評估。

(1)排列法

排列法是在不對工作內容進行分解的情況下,由評定人員憑著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將各工作崗位的相對價值按高低次序進行排列,從而確定某個工作崗位與其他工作崗位的關係。

排列法的工作步驟如下:

①崗位分析。由有關人員組成評價小組,做好相應的各項準備工作,然後,對工作崗位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收集有關崗位方面的資料、數據,並寫出調查報告。

②選擇標準工作崗位。所選崗位必須廣泛分佈於現有的崗位結構中,同時彼此間的關係需要得到廣泛的認同;必須能代表崗位所包括的職能特性和要求;標準崗位的數量通常選取總崗位的10%~15%;需建立一個用以排列其他崗位的結構框架。

③崗位排列。評定人員必須對有關工作進行全面瞭解。實際排列過程中,崗位不僅要與標準崗位相比,也要同已排列好的崗位相比。排列後崗位等級通常呈金字塔形結構。

④崗位定級。按評判標準對各崗位的重要性做出評判,將各崗位的評定結果彙總,用序號和除以評定人數得到每一崗位的平均序數,按平均序數的大小,由小到大評定出崗位相對價值的次序。

排列法的優缺點:

這種方法主要的優點在於能儘快確立新的工作崗位等級,有時也被作為鑑別不合理工資差異的初步措施。企業崗位較少可以選此方法。

缺點:

1、由於大企業崗位分佈呈金字塔形,需要定級的工作崗位數量多並且不相近,評定結果最終又必須依靠評定人員的判斷。因此難於找到對工作內容都相當熟悉的評定人員。而且評定人員的組成和各自的條件、能力並不是一致的,這勢必會影響評定結果的準確程度。

2、由於這種方法完全是憑藉評定人員的知識和經驗主觀的進行評價,缺乏嚴格的、科學的評判標準,使評價結果彈性大,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

3、由於工作崗位沒有進行因素比較,方法相對簡單、粗糙,它只適用生產單一、崗位較少的中小企業。

(2)分類法

分類法又稱歸級法,是對排列法的改進。它是在崗位分析基礎上制定一套職位級別標準,然後將職位與標準進行比較,將它們歸到各個級別中去。其工作步驟為:①崗位分析;②崗位分類;③建立等級結構和標準;④崗位測評排列。

分類法的優點為:①比較簡單,所需經費、人員和時間相對較少。在工作內容不太複雜的部門,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滿意結果;②因等級標準的制定遵循一定依據,其結果比排列法準確、客觀;③出現新工作或工作變動時,容易按照等級標準迅速確定其等級;④應用靈活,適應性強,為勞資雙方談判及爭端解決留有餘地。

分類法的缺點為:①崗位等級的劃分和界定存在一定難度,帶有一定主觀性;②較粗糙,只能將崗位歸級,但無法衡量職位間價值的量化關係,難於直接運用到薪酬體系中。

(3)配對比較法

配對比較法也稱相互比較法,就是將所有要進行評價的崗位列在一起,兩兩配對比較,其價值較高者可得1分,最後將各崗位所得分數相加,分數最高即等級最高,按分數高低將崗位進行排列,即可劃定崗位等級。通過計算平均序數,便可得出崗位相對價值的次序。

(4)要素計點法

要素計點法又稱點數加權法、點數法,是目前大多數國家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先選定若干關鍵性評價要素,並確定各要素的權數,對每個要素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級,然後給各要素的各等級賦予一定分值,這個分值也稱為點數,最後按照要素對崗位進行評估,算出每個崗位的加權總點數,便可得到崗位相對價值。

要素計點法的具體步驟為:

①......

批改作業中喜歡使用的評價方式有哪些

一、激勵學生

我們看作業時應放下架子,去欣賞學生,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去尋找學生的亮點,不要吝嗇表揚,用老師讚賞鼓勵的語言,點燃學生的自尊與自信.讓學生對學習充滿希望.

二、講究藝術

我們的評價需要指出學生的不足,但不是直裸裸的攻擊,我們有的老師的評語充滿暴力:笨蛋,又錯了!真蠢,這個都不會做.這些評語大大的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甚至會對老師產生敵意,我認為,寫評語時既要與學生真誠對話,指出學生的不足,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和用語,讓學生樂於接受.

三、注重知識

學生作業中的知識性問題我們不能迴避,作為老師我們應合理地指出知識性錯誤,並予以糾正.這是至關重要的.

四、尊重差異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特點,個性特徵都不盡相同,我們不能以同一個標準對待每一個學生,打評語時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

五、個性評價

我們不能千篇一律地來評價學生作業,應因人而異,我們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來評價他們作業,學生會更樂意接受的.

六、情真意切

老師用誠懇的語言,客觀、公正、公平地評價學生的作業,不僅帶給學生無窮的回味,更能讓學生親近老師,信任老師,他們會覺得老師就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就是真正關心自己,愛自己的人.

七、啟發學生

在批改作業時,我們不僅要指出錯誤,更要分析學生的錯誤,加以適當的評語,用啟發性的語言,開啟學生的心智,讓學生自己學會找出錯誤並及時改正.

八、方法指導

學生做錯題目,並不都是基礎原因,有些是不知道解題的方法與思路,我們老師不妨利用這個機會對每個學生進行單獨的方法指導,相信效率會更高.

口 語 交 際 評價的方式有哪些

一、 鼓勵性評價原則。

學生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緊張、害怕的心理。所以,教師要不斷地以積極、寬容的態度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評價的語言要謹慎,多鼓勵,少批評,要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 審美性評價原則。

我們知道,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是心靈與心靈感應、碰撞的過程,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自覺地追求高雅的談吐修養;要營造寬鬆民主的口語交際氛圍,既要學會欣賞學生的創新理論,使學生敢說、愛說,又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態、認知水平和判斷能力做出必要的調整,避免他們遠離了訓練的軌道。當學生訓練一結束,教師此時要運用美好的語言來評價學生,還要運用周圍的美好事物來評價學生。這樣堅持訓練,不但促進了口語交際的訓練,也培養了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

三、及時性評價原則。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的對學生的發言做出評價,除了鼓勵和肯定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積極的“糾錯意識”,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實踐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同時結合口語交際的現場性特點,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及時性評價原則。

口語交際多為面對面的交流,交際雙方處於同一交際環境中,現說現聽,直接交流,反饋迅速。所以在每次口語交際活動後都要針對學生的現場表現,結合口語交際開展前的實施要求進行評分,指出學生的優點,讓他們在以後的活動中繼續發揮特長和優點,同時也要指出不足之處,讓學生在以後的活動中自己有意識地改正和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

四、自主性評價原則。

《語文課堂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尊重學生的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因此我們在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還要適當的鼓勵學生運用自主性評價原則,這對提高口語交際教學也是很有幫助的,同時學生在這種訓練過程中也增長了知識,增強了自信。

相關問題答案
採購評價方式有哪些?
評價方式有哪些?
幼兒園評價方式有哪些?
蛋白質評價方法有哪些?
史學評價方法有哪些?
存貨的計價方式有哪些?
數模評價方法有哪些?
調查問卷的方式有哪些?
人類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問責的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