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有多少位將軍?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紅安為什麼稱為將軍縣?有多少將軍呢?

原因:是僅次於井岡山、延安的中國革命聖地。這裡爆發了著名的黃麻起義,成立或改編了鄂東軍、紅一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五支革命軍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共和國主席走出了韓先楚、陳錫聯膽秦基偉等223位將軍,其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授銜的有61位。另外也走出了56位國民黨籍將軍。“中國第一將軍縣”。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熔鑄成黨的寶貴神財富。

數量:223位將軍。

湖北省的紅安縣以223位將軍被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為中國十大將軍縣之首。

紅安縣原名黃安,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將黃安改名紅安。今屬湖北黃岡市代管,位於鄂東北大別山南麓。紅安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她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是鄂豫皖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革命戰爭年代,紅安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獻出了14萬英雄兒女的生命,查明登記在冊的烈士有22552人。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走出了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223名將軍,其中被授予上將軍銜的8人,中將軍銜的13人,少將軍銜的58人,是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被人們稱為“將軍縣”。紅安人傑地靈,文物勝蹟遍佈全縣。確定為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63處。其中董必武舊居,李先念舊居,紅四方面軍誕生地,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紅軍洞等110多處性建築和革命遺址遺蹟,已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湖北紅安縣被稱為將軍縣有多少將軍分別是誰

紅安縣地處鄂東北山區,是全國著名的老革命根據地和國家重點貧困縣,是董必武、李先念主席和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223名人民軍隊將領的故鄉,有將軍縣之稱。

郭天明 1905—1970 十里郭受九村 1955年授上將

周純全 1905—1985 中和雷家田 1955年授上將

王建安 1907—1980 桃花沙河王家 1955年授上將

謝富治 1909—1972 峰崗謝家壋 1955年授上將

秦基偉 1914— 七裡羅莊 1955年授上將

陳錫聯 1915— 詹店陡山彭家壪 1955年授中將

徐深吉 1910— 七裡徐家河 1955年授中將

徐斌洲 1912— 高橋徐家畈 1955年授中將

李天煥 1912—1986 葉河崗山壪 1955年授中將

張天雲 1913—1980 覓兒周家田 1955年授中將

胡奇才 1914— 高橋李家田 1955年授中將

劉昌毅 1914— 峰崗馬安石村 1955年授中將

王近山 1915—1978 高橋許家田 1955年授中將

程儒珍 1900—1963 檀樹熊家嘴 1955年授中將

韓衛民 1903—1981 二程田店 1955年授中將

袁克服 1907—1982 七裡大餘家村 1955年授中將

金世柏 1908— 華河臺南金家壪 1955年授少將

鄒國厚 1908— 七裡鄒家崗 1961年晉升少將

羅厚福 1909—1975 華河老屋羅家村 1955年授少將

黎錫福 1909—1976 華河臺南黎家村 1955年授少將

李世焱 1909— 上新集李家衝 1955年授少將

耿錫祥(曾名協祥) 1909— 城關鐵爐耿家西壪 1961年晉升少將

徐紹華(原名徐光) 1910—1978 金沙汪家壪 1955年授少將

陳炎清 1910— 二程鐵匠崗 1964年晉升少將

賀 健 1910— 趙河喻家畈 1955年授少將

程悅長 1911—1961 峰崗上程家村 1955年授少將

殷國洪 1911— 七裡殷家村 1961年晉升少將

熊應堂 1911— 華河熊家村 1955年授少將

盧燕秋 1913—1964 上新集大廟村 1964年晉升少將

張天恕 1913—1985 典明張李家村 1964年晉升少將

況玉純 1913—1989 華河況家河 1955年授少將

鄭國仲 1913— 七裡鄭家塘 1955年授少將

秦光遠 1913— 大斛觀音閣向家窪 1964年晉升少將

戴克林 1913— 檀樹崗戴家塘 1964年晉升少將

江波 1914—1987 高橋西邊壪 1961年晉升少將

李定灼 1914—1987 詹店薛家田 1961年晉升少將

陳美藻 1914—1989 典明鴨公陳上壪 1955年授少將

馬忠全 1914— 峰崗大馬賢村 1955年授少將

劉福勝 1914— 華河方劉衝 1955年授少將

閔學勝 1914— 紫雲閔家河 1955年授少將

趙鶴亭 1914— 紫雲老屋壪 1964年晉升少將

甘思和 1915—1988 七裡紫雲 1955年授少將

胡正平 1915— 高橋 1955年授少將

汪運祖 1915— 詹店汪家畈 1964年晉升少將

程啟文 1915— 七裡謝家嘴村 1961年晉升少將

羅映懷 1915— 高橋獨山寨羅家壪 1955年授少將

戴克明 1915—1986 檀樹崗戴家塘 1964年晉升少將

塗錫道 1916—19......

紅安縣有多少個將軍?分別是哪些?生前當過什麼職位?

紅安縣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主席和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223將軍。人名、職銜分別如下 :

紅安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董必武 李先念 鄭位三

紅安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陳錫聯 韓先楚 秦基偉 王建安 郭天民 王誠漢 周純全 謝富治

紅安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王近山 劉 飛 劉昌毅 李天煥 張天雲 張仁初 胡奇才 徐斌洲

徐深吉 詹才芳

紅安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程儒珍 韓衛民 袁克服 金世柏 羅厚福 李世炎 耿錫祥 黎錫福

鄒國厚 徐紹華 賀健 熊應堂 程悅長 殷國洪 盧燕秋 張天恕

鄭國仲 況玉純 秦光遠 陳美藻 李定灼 江波 劉福勝 趙鶴亭

馬忠全 閔學勝 戴克林 戴克明 程啟文 羅應懷 甘思和 胡正平

汪運祖 何德慶 張志勇 塗錫道 張竭誠 詹少聯 謝正榮 周世忠

吳振挺 陳焱清 江騰蛟

原黃安(紅安)籍後區劃變更為新縣、大悟縣的將軍

劉華清 聶鳳智 李德生 許世友 高厚良 黃立清 肖永銀 吳世安

嚴光 吳林煥 肖德明 姚運良 周明國 肖志賢 伍瑞卿 吳先恩

紅安藉其他師級以上將領152人

紅安籍新一代人民解放軍少將

黃俊峰 胡先貴 江建曾 吳曉恆 羅毅 秦衛江 李平 劉曉琨

紅安籍新一代將軍名單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上,紅安只不過是一個“彈丸”之地,但就是這個地處大別山的小小“彈丸”之地,卻走出了一大批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以鋼鐵般的意志,鑄造了聞名遐邇的“將軍縣”;以鏗鏘有力的聲音,“喊”出了“小小紅安,真不簡單”的樂章。

三支紅軍部隊從紅安走出。這三支部隊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初期,每3個紅軍戰士中,就有1個紅安人。一個山區小縣誕生三支紅軍部隊,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紅安是人民解放軍發展的搖籃之一。

14萬紅安兒女為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捐軀。據史料記載,在每4個犧牲的紅軍戰士中,就有1個紅安人。1927年紅安有48萬人,到了1949年,紅安只有37萬人,後來查到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2萬人。

61個開國將領、171名師軍級將軍同一個“紅安鄉音”。在1955年至1965年授予的開國將帥中,紅安以8位上將、lO位中將、43位少將而榮居全國第一,還有171名師軍級高級將領,因而成為當之無愧的“將軍縣”。

而今天紅安籍新一代將軍:

中將:江建曾

少將:秦衛江、劉曉琨、吳曉恆(女)、李平、程晟、阮成友、馬湘生、羅毅、羅剛、胡先貴、黃俊鋒、陳再方、郭順等,新一代將軍在全國仍然排第一位。其中:

江建曾,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空軍司令員(紅安高橋人)

秦衛江,系27集團軍軍長(紅安七里人)

劉曉琨,系廣西軍區司令員(紅安七里人)

吳曉恆,女,系第一軍醫大學校長(紅安八里人)

李平,某警備區副司令員(紅安高橋人)

阮成友,中央警衛局副局長(紅安覓兒人)

馬湘生,總參陸航局局長(紅安城關人)

羅毅,原總裝備部,已退役(紅安高橋人)

羅剛,某軍分區副司令員(紅安高橋人)

胡先貴,東海艦隊副司令員(紅安城關人)

黃俊鋒,原任總後勤部軍需部副部長,已退役

陳再方,任總裝綜合計劃部副部長(紅安高橋人)

紅安新......

紅安有多少個將軍

紅安縣。

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授予軍銜,至1965年共授予大將10人、上將57人、中將177人、少將1360人。湖北的紅安縣以72位將軍被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

湖北省紅安縣出了哪些開國將軍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

上將8名:曾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的郭天民,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福部長的周純全,曾任.中央軍委顧問的王建安,曾任.中央軍委常委的韓先楚,曾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秦基偉,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錫聯,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王誠漢,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

中將12名:曾任南京軍區顧問的劉飛,曾任廣州軍區顧問的詹才芳,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張仁初,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徐深吉,曾任解放軍二炮政委的李天煥,曾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的徐斌洲,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天雲,曾任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長的王近山,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吳先恩,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劉昌毅。

少將52名: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

需要說明的是:1952年9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黃安縣正式更名為紅安縣,同時劃出部分區域分別歸屬河南新縣和湖北大悟縣,在劃出的行政區域裡還誕生了14位原黃安籍將軍,他們是劉華清上將、 聶鳳智中將、吳先恩中將、 高厚良少將、黃立清少將、蕭永銀少將、吳世恩少將、 嚴光少將、吳林煥少將、蕭德明少將、姚運良少將、 周明國少將、蕭志賢少將、伍瑞卿少將。

紅安因此成為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徐向前元帥曾為紅安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紅安縣出了多少位將軍?

李雲龍就是猛

紅安活著的將軍還有多少位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上將8名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中將12名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少將52名

1952年9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黃安縣正式更名為紅安縣,同時劃出部分區域分別歸屬河南新縣和湖北大悟縣,在劃出的行政區域裡還誕生了14位原黃安籍將軍

湖北有多少個將軍

紅安縣原名黃安,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將黃安改名紅安。今屬湖北黃岡市代管,位於鄂東北大別山南麓。紅安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她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是鄂豫皖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革命戰爭年代,紅安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獻出了14萬英雄兒女的生命,查明登記在冊的烈士有22552人。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走出了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223名將軍,其中被授予上將軍銜的8人,中將軍銜的13人,少將軍銜的58人,是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被人們稱為“將軍縣”。紅安人傑地靈,文物勝蹟遍佈全縣。確定為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63處。其中董必武舊居,李先念舊居,紅四方面軍誕生地,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紅軍洞等110多處性建築和革命遺址遺蹟,已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紅安籍上將:

王建安、陳錫聯、周純全、郭天民、韓先楚、謝富治、

紅安籍中將:

王近山、劉 飛、劉昌毅、李天煥、吳先恩、張天雲、張仁初、胡奇才、秦基偉(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徐深吉、徐斌洲、詹才芳

紅安籍少將:

馬忠全、王誠漢、甘思和、盧燕秋、劉福勝、江 波、江騰蛟、李世焱、李定灼、吳振挺、何德慶、鄒國厚、閔學勝、況玉純、汪運祖、張天恕、張志勇、張竭誠、陳炎清、陳美藻、羅應懷、金世柏、周世忠、鄭國仲、胡正平、趙鶴亭、賀 健、秦光遠、耿錫祥、袁克服、徐紹華、殷國洪、塗錫道、韓衛民、程啟文、程悅長、程儒珍、謝正榮、詹少聯、熊應棠、黎錫福、戴克林、戴克明

名將代表:

韓先楚上將:曾任東北野戰軍3縱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副總司令兼19兵團司令員等職務。

陳錫聯上將:曾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第2野戰軍3兵團司令員等職務。

王建安上將:曾任膠東軍區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7兵團司令員等職務。

郭天民上將:曾任晉察冀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副參謀長,第二野戰軍4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

周純全上將:曾任東北野戰軍後勤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等職務。

謝富治上將: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4縱政委,第二野戰軍3兵團政委等職務。

劉華清上將:祖籍湖北黃安(今紅安縣),建國後其祖籍地區劃屬孝感大悟縣

紅安最高級別開國大將是誰

沒有大將,只有上將8人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

上將8名:曾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的郭天民,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的周純全,曾任.中央軍委顧問的王建安,曾任.中央軍委常委的韓先楚,曾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秦基偉,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錫聯,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王誠漢,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

中將12名:曾任南京軍區顧問的劉飛,曾任廣州軍區顧問的詹才芳,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張仁初,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徐深吉,曾任解放軍二炮政委的李天煥,曾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的徐斌洲,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天雲,曾任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長的王近山,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吳先恩,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劉昌毅。

少將52名: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

需要說明的是:1952年9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黃安縣正式更名為紅安縣,同時劃出部分區域分別歸屬河南新縣和湖北大悟縣,在劃出的行政區域裡還誕生了14位原黃安籍將軍,他們是劉華清上將、 聶鳳智中將、吳先恩中將、 高厚良少將、黃立清少將、蕭永銀少將、吳世恩少將、 嚴光少將、吳林煥少將、蕭德明少將、姚運良少將、 周明國少將、蕭志賢少將、伍瑞卿少將。

紅安因此成為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徐向前元帥曾為紅安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紅安將軍是不是最多?

特殊的地理環境:紅安的境內地形極為複雜,山地,丘陵,岡地與衝擊小平原各種地形都有,有時面積不大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山地-丘陵-平原三中景觀。縣北的天台山主峰四周皆90度的山崖,山頂卻是一塊6畝的平地,可算是世界上最小的“高原”了,小小的1796平方公里土地上卻發育著灄水,倒水,舉水三條長江支流,紅安的版圖為長條形,南北長,東西窄,其西南和南部與湖北武漢的新洲、黃疲兩區接壤,西北與湖北大悟縣接壤,北部與河南的新縣接壤,東部與湖北麻城接壤,位於紅安中部的縣城城關鎮與武漢中心城區直線距離80公里,從縣城出發北行30公里便到了河南省新縣的大別山深山區,這是什麼概念呢,打個比方,你是紅軍,你在紅安的南部地區的丘陵岡地上架起大炮,可以襲擊武漢城區的敵人,(當燃那時的紅軍幾乎沒有大炮等重武器),假如你要撤退北行30公里可進入深山區,因此可見紅安是一個進可功退可守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如此的特殊地理環境也難怪紅安會出這麼多的將軍,因為紅安的山與水幾乎都是為將軍而生,為戰爭而生。再者,由於地理上近省城武漢及平漢鐵路,很多進步人士可以通過武漢通過平漢鐵路瞭解外面的世界以及獲得戰略物資,當很多地方都不知道馬克思列寧是什麼時,紅安的七裡坪已經有一所自己的列寧小學,並且保存到現在,因此,為戰爭而生的紅安地理環境給了紅安人瞭解世界瞭解共產黨的機會,這也是紅安參加共產黨的紅軍多的原因,估計有4萬之多,而且這些軍人在紅安便可進行軍事實踐。這也為他們以後西征打下了基礎。特殊的歷史環境,紅安的大部為古麻城孝感鄉,民風膘捍,孝感鄉為中國八大移民聖地,自古人員流動較大,人員的流動豐富了紅安的本土文化,同時這裡的人也非常不侷限與此地,一有機會都想跳出紅安,幾乎沒有人願意留在此地,並不是不愛家,而是文化決定,這種文化一直延續到現在,在當時,想離開紅安闖世界的最好的路子有3條,一是讀書,二是學手藝,三是參軍,而參軍是最容易辦到的,因為紅安由於革命運動那時到處在招兵。紅安古為麻城的一部分,由於紅安的姜家畈(城關鎮)到七裡坪因地處偏僻,政令難施,嘉靖二十一年麻城縣監生李大夏等上書朝廷請求建縣:“本縣全場姜家畈,接壤黃岡、黃陂邊隅地,近信陽、光山、羅山等州縣,路通牛頭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頑,官難遙制,盜賊出沒,數被劫殺。乞於姜家畈設縣治,保障地方。”這是套用官府的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叛逆精神。就是這中叛逆精神和文化造就了紅安的將軍,事實上紅安的將軍的確有叛逆精神,比如紅安有些將軍甚至連毛主席的帳都敢不買。而如果我們深究這種叛逆精神的根源,我就不得不提生與絲長與絲二程(程頤、程灝)二耿(耿定向、耿定理)與來此講學開書院的理學家李贄。他們的精神影響了紅安軍人,這些精神豐富了他們作戰理念,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紅安籍將軍作戰時總能出其不意的原因。紅安人尊師重教與紅安人好學精神;紅安是一個自然條件落後的地方,但是這裡的人並不愚昧。在解放以前,紅安稍大一點的村子,都有私塾。只要不是360天天天捱餓,家長都會送孩子讀書。在紅安籍貫的將軍中有“農腳子”,也有上過黃埔軍校的。沒有文化的將軍在戰爭年代利用空閒時也在拼命的學習。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紅安將軍後來都成為國家的領導人的原因。四方面軍的歷史:紅四方面軍是一個非常能打仗的部隊,有3/4為紅安人,後來參加長征直到後來渡黃河西進組成西路軍進甘肅青海新疆,他們的敵人,是被國民黨收編土著軍閥,打仗極為殘忍。和這樣的土匪打仗磨練紅安人。也造就了一批紅安籍貫的軍事將領。(為他們以後打日本人對與日本武士道也不放在眼裡)

相關問題答案
紅安有多少位將軍?
新中國有多少個將軍?
江蘇淮安到雲南省紅和有多少公里路 ?
商朝有多少位皇帝?
濟南到文安有多少公里?
菩薩有多少位?
夏朝有多少位皇帝?
美國有多少解放軍?
周朝有多少位皇帝?
漢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