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出自哪本書?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空城計出自哪裡史料

空城出自於三國演義的孔明,但其實歷史上並沒有這回事,真實的空城計出自於在戰國時期,孫賓曾經出過一次,但不是空城,因為沒在城中

空城計最早出自那個典故

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非常想佔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種方法去討好,文夫人卻無動於衷。於是他想建立功業,顯顯自己的能耐,以此討得文夫人的歡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兵車六百乘,浩浩蕩蕩,攻打鄭國。楚國大軍一路連下幾城,直逼鄭國國都。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

鄭國危在旦夕,群臣慌亂,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拼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這幾種主張都難解國之危。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有難,齊國會出兵相助。只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住。公子元伐鄭,實際上是想邀功圖名討好文夫人。他—定急於求成,又特別害怕失敗。我有一計,可退楚軍。”

鄭國按叔詹的計策,在城內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一絲慌亂之色。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心裡起了懷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誘我中計?不敢妄動,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趕到城下,也覺得好生奇怪。他率眾將到城外高地眺望,見城中確實空虛,但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鄭國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認為其中有詐,不可貿然進攻,先進城探聽虛實,於是按兵不動。

這時,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信,已聯合魯、宋兩國發兵救鄭。公子元聞報,知道三國兵到,楚軍定不能勝。好在也打了幾個勝仗,還是趕快撤退為妙。他害怕撤退時鄭國軍隊會出城追擊,於是下令全軍連夜撤走,人銜枚,馬裹蹄,不出一點聲響。所有營寨都不拆走,族旗照舊飄揚。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說道:“楚軍已經撤走。”眾人見敵營族旗招展,不信已經撤軍。叔詹說:“如果營中有人,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計欺騙了我,急忙撤兵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戰例。

用兵如孫子,策略三十六出自哪裡?或說出自哪本古書?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漢族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漢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分別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 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樑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空城計是哪座城市

今陝西省安康市西北。今陝西省安康市西北。

“空城計”又叫“西城弄險”。西城,古縣名。漢時置西城縣,治所在今陝西省安康市西北,西魏時移至今安康。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年,分漢中郡置西城郡,治所在今安康西北。《三國演義》中的所謂“西城”,應指古秦州(今甘肅天水)西南百二十里的地方。《三國志·諸葛亮傳》和《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九所載的“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的西縣,即指此地。

空城計是四大名著當中的哪一個?

來源: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出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衝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

引證:

在敵眾我寡情況下,缺乏兵備而故意示人以不設兵備,造成敵方錯覺,從而驚退敵軍之事,史書多有記載。但不限於守城。 明羅貫中據郭衝《條諸葛亮五事》(按系民間傳說)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其情節為 街亭 失守, 司馬懿 大軍直逼 西城 ,諸葛亮無兵禦敵,卻大開城門,並在城樓撫琴, 司馬懿 疑有埋伏,遂退兵。後以“空城計”泛指掩飾自己力量空虛、迷惑對方的策略。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七:“大堂上面那裡有甚麼機關槍呢?比 諸葛亮 的‘空城計’還要空得厲害的,是老卒殘兵的影子都不見一個。”茅盾《子夜》十六:“ 周仲偉 像‘空城計’裡的諸葛亮似的笑退了那八個代表。”

歇後語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空城計退敵-----反敗為勝;諸葛亮唱空城計-----急辦法。

典故

《三國演義》中寫,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實上,這只是郭衝在註解裡編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和發生地點相隔千里,和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 ,孔明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 。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虛構的。

(且當時就有人質疑:司馬懿如果真得到這樣的機會,麾下十餘萬大軍,把他圍住不就完了? 派幾個神射手過去射諸葛亮,或者派一個小隊過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一直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再怎樣也不至愚蠢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

另一種觀點認為,這是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衝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而“郭衝三事”並未說明諸葛亮是在街亭之戰時用的空城計,以司馬懿在街亭之戰時的所在地來否定“郭衝三事”實在是牛頭不對馬嘴。另外,歷史上也確有一些運用空城計成功的例子,如果“神射手”、“火力偵察”的質疑成立,那歷史上其他人的空城計豈不是都無法成立?故而不宜盲目否定“郭衝三事”的真實性。

歷史來源:

《空城計》選自《三十六計》,《三十六計》中的第三十一計-空城計,指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缺乏兵備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設兵備,造成敵方錯覺,從而驚退敵軍之事。後泛指掩飾自己力量空虛、迷惑對方的策略。 它是根據我國古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樑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三國演義》空城計是哪一集?

歷史上的三個空城計

第一個最有名,是《三國演義》記載的,“發明者”是西晉一個叫郭衝的人。他說,諸葛亮駐守陽平關時,派魏延領大軍東出攻魏,自己留萬人守城。不料司馬懿帶著二十萬大軍要迎魏敵時,卻同魏延兵馬對不上陣,從旁邊過去了,一直來到陽平關前,離城只有六十里,諸葛亮才發覺。這是候,要把魏延追回來已無可能,自己趕往魏延軍中也來不及,於是諸葛亮就叫軍中偃旗息鼓,大開城門,令軍士數人出城灑掃。司馬懿領兵來到,看見這情況,認為孔明平日謹慎持重,城內必有伏兵,便引兵退守山間。到了次日,孔明大笑對部下說,司馬懿怕我的伏兵,已經退走了。探子外出打探,果然魏軍都走了。

這個故事有漏洞,司馬懿若懷疑有伏兵,可以駐留附近,觀察虛實,何至於馬上就走?小說究竟不是史書。它大可以作為民間傳說,為人欣賞。

第二個是《三國演義》裡沒有,而在《魏略》裡真實記載的故事,也在三國時代,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諸葛亮的要多些。

曹丕的位的時候,大將文聘鎮守在江夏一帶地區。有一回,孫權以五萬兵馬,親自包圍文聘於石陽。石陽由文聘據守已久,孫權突然來攻,剛好在連綿大雨之後,防禦工事受到破壞,還未修補;壯丁也在田間勞動,未及返回。文聘認為,出城應戰固不可能,閉城死守也難拒敵。他苦思之下,呼得奇計,就吩咐城裡人都躲起來,讓城中死寂一片,他自己又躲在官衙裡,不在露面。孫權仔細度量一番,覺得非常可疑,就對部將說:“此人是曹操信賴的將領,自然非比等閒之輩。如今知我來攻,卻毫不防備,必然其中大有狡詐,否則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還是撤退為好。”於是引兵走了。

這段傳聞,真假亦不可知。不管怎樣,同樣是空城計,放在文聘身上,小說加是堅決不幹的,意義不大,反而畫蛇添足。

再說南北朝時代,也有一個空城計。那是宋文帝劉義隆在位的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那時,佔據北方的是北魏拓拔氏貴族,在南方的是劉裕建立的宋朝。在如今山東省北部,沿著黃河,便是北魏和宋的邊界,黃河南岸的濟南郡則是邊境的要地。這一年,北魏出兵突然進攻濟南,濟南太守蕭承之手下只有幾百士兵,因為敵人來得意外,召請救兵已來不及。蕭承之忽生一計,便叫打開城門,藏匿士兵,故意裝出一片神祕的氣氛。城中人說:“賊人勢眾,我軍兵少,怎能如此輕敵?”蕭承之說:“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將寡,勢難抵敵。假如再向敵人示弱,後禍不堪設想;只有使敵人疑我埋伏,不敢進迫,才是上策。”果然唯兵大至,看見城外這般模樣,十分疑惑,於是撤走了。看來英雄所見略同啊。

這事記載於《資治通鑑.宋紀》。有人說,也許蕭承之是看過郭衝寫的空城計,也未可料。即使說蕭承之從文聘的故事中得到啟發,也不是沒有可能。 空城計 在 <<三國演義>>

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唐國強版三國演義中空城計是哪集?

一共84集

第一部 群雄逐鹿

1 桃園三結義 2 十常侍亂政 3 董卓霸京師 4 孟德獻刀 5 三英戰呂布

6 連環計 7 鳳儀亭 8 三讓徐州 9 孫策立業 10 轅門射戟

11 宛城之戰 12 白門樓 1 13 白門樓 2 14 煮酒論英雄 15 袁曹起兵

16 關羽約三事 17 掛印封金 18 千里走單騎 19 古城相會 20 孫策之死

21 官渡之戰 1 22 官渡之戰 2 23 大破袁紹

第二部 赤壁鏖戰

24 躍馬檀溪 25 劉備求賢 26 回馬薦諸葛 27 三顧茅廬 28 火燒博望坡

29 攜民渡江 30 舌戰群儒 31 智激周瑜 32 周瑜空設計 33 群英會

34 草船借箭 35 苦肉計 36 龐統獻連環 37 橫槊賦詩 38 諸葛祭風

39 火燒赤壁 40 智取南郡 41 力奪四郡 42 美人計 43 甘露寺

44 回荊州 45 三氣周瑜 46 臥龍弔孝 47 割須棄袍

第三部 三足鼎立

48 張鬆獻圖 49 劉備入川 50 鳳雛落坡 51 義釋嚴顏 52 奪佔西川

53 單刀赴會 54 合肥會戰 55 立嗣之爭 56 定軍山 57 巧取漢中

58 水淹七軍 59 走麥城 60 曹操之死 61 曹丕篡權 62 興兵伐吳

63 火燒連營 64 安居平五路

第四部 南征北戰

65 兵渡瀘水 66 絕路問津 67 七擒孟獲 68 出師北伐 69 收姜維

70 司馬復出 71 空城退敵 72 司馬取印 73 祁山斗智 74 諸葛妝神

75 六出祁山 76 火熄上方谷 77 秋風五丈原

第五部 三國歸一

78 詐病賺曹爽 79 吳宮干戈 80 兵困鐵籠山 81 司馬昭弒君 82 九伐中原

83 偷渡陰平 84 三分歸晉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中的哪一計?

己看看吧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顛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空城計》屬於《三國演義》哪一回?題目是什麼?除《空城計》外,該書還寫了哪

空城計屬於《三國演義》九十五回,題目是《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除《空城計》外,該書還寫了:

連環美人計——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反間計——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幹中計》、

連環計——四十七回《闞擇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等等計謀

《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涉及到哪些人物

蜀國:諸葛亮、魏延、馬謖、王平、高翔

魏國: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張郃

相關問題答案
空城計出自哪本書?
三十六計出自哪本書?
岳飛出自哪本書?
白楊出自哪本書?
杞人憂天出自哪本書?
亡羊補牢出自哪本書?
八仙過海出自哪本書?
童年的發現出自哪本書?
臥薪嚐膽是出自哪本書?
小貓釣魚出自哪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