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發現了美洲?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究竟是誰發現了美洲

所有的書上都寫著,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新大陸,而長安大學檔案室主任趙秉中教授卻對大量歷史資料的考證中日前得出震驚世人的結論:最早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不是哥倫布,而是中國人鄭和。 科技日報報道,趙教授在史料中發現,在祕魯、墨西哥以及美國新墨西哥州、北美、美國沿海等地發現了大量古代中國人留下的古錢、石刻、太陽石、摩巖壁畫等遺物和遺蹟,在中國同樣發現4000年前碳化了的美洲花生和穀物。這些遺蹟的例證分別是:1865年,在祕魯北部的喜玉山洞中,發掘出一座銀鑄裸體女神像。這件古物的照片在1948年首次由美國曆史學家發表,上面銘刻著“武當山”三個漢字。 在發掘出的古碑、古錢和石刻中,數在墨西哥境內發掘的石盆最有價值,石盆裡有一尊泥塑人像,面貌服飾都是中國人的。此外還有在祕魯發掘的“太碑”,在厄瓜多爾發掘的王莽時期的古錢,在玻利維亞發掘的刻有“薩基摩爾”的漢字石碑等。 1790年在墨西哥憲法廣場出土的阿斯特兌太陽石,太陽石的整個佈局和藝術造型來自中國的銅鼓藝術。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了公元前1460年的夸父追日崖畫。 在北美髮現《軒轅黃帝族酋長禮天祈年圖》和《蚩尤風后歸墟值夜扶桑圖》。 1973年12月在美國沿海發現了3000年前的中國石錨。 上世紀60年代初在我國江西和浙江的4000年前遺址中發現了6顆已碳化的花生,還有許多種植物種籽,如芝麻、蠶豆等,說明早在4000年前中國與美洲就有來往。 以上都是歷年來的考古發現,而趙教授近來發現英國皇家海軍退役軍官加文·孟席斯所著的《馬背上兩位皇帝:朱棣和貼木兒》、《1421年:中國發現了世界》兩部書則記載了哥倫布及第一批達到美洲的歐洲人的發現。 加文·孟席斯為了證實中國人在第一批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前早已到達美洲,查閱了6000多本書籍、哥倫布以前的世界地圖、歐洲國家檔案館的檔案和第一批到達美洲的航海家的筆記,以及其他有關資料,耗時10年之久。書中記載了鄭和在1405年—1433年間七次帶領航隊出海遠航,歷時28年,經歷了亞洲、非洲、澳洲、南北美洲等30多個國家,不但在這些地區和國家留下了許多遺蹟,而且還建立了許多移民基地。 鄭和歷次遠航時都詳細繪製了所到之處的地圖和海圖。哥倫布、麥哲倫、卡布羅、迪亞斯和達伽馬等航海家和探險家在遠航達到美洲時,用的都是中國人繪的地圖。這些地圖的精確度極高,誤差在23英里左右。孟席斯在書中寫道:“繪製世界地圖,需要數百艘船航行數百萬平方公里,所以只有中國人才有這樣的船隊和能力。”經過孟席斯考證,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已有許多中國移民點散佈在美洲各地,在祕魯的埃騰和蒙色夫兩個村子裡居住的幾乎都是中國人,他們都說漢語。中國人在美洲至少開發了6個移民地,有的移民地多達1萬人以上,哥倫布還發現當地居民的語言中有大量的漢語詞彙。麥哲倫到達香料島時,發現中國人用陶器與那裡的人交換香料和胡椒。 趙秉中教授說,證實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中國人早已到達美洲的證據很多,應該說這一發現是中國民族的驕傲,我們歷年來的中學課本和檔案資料上都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看來這一歷史要重寫。

誰發現了美洲大陸?中國人發現了美洲

萊夫·埃裡克鬆(古冰島語:Leifr Eiríksson;挪威語:Leiv Eiriksson)著名的北歐維京人,可能是在西元1000年時,第一個發現北美洲的歐洲探險家。

誰發現了美洲大陸?中國人發現了美洲

萊夫·埃裡克鬆(古冰島語:Leifr Eiríksson;挪威語:Leiv Eiriksson)著名的北歐維京人,可能是在西元1000年時,第一個發現北美洲的歐洲探險家。

最早發現美洲的是中國人嗎

是的。

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在中國古代的史書中確有記載。1961年,《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也刊載過資料,說中國人到達美洲比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還要早一千年。為此,馬南即鄧拓同志於同年連續撰寫了《誰最早發現美洲》、《“扶桑”小考》和《由慧深的國籍說起》等三篇文章,發表在《北京晚報》的《燕山夜話》專欄。這三篇文章旁徵博引,論證的確是我們中國人最早到達美洲。

茲將其主要觀點和史料綜述如下:

其一,公元五世紀,中國佛教高僧慧深曾到美洲的墨西哥等地傳教。

史料依據於唐代姚思廉編撰的《梁書》。《梁書》卷五十四《東夷列傳》中有一段重要記載:

“扶桑國者,齊永元元年,其國有沙門慧深,來到荊州,說雲: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扶桑葉似桐,而初生於如筍。國人食之,實如梨而赤,績其皮為布,以為衣,亦以為綿。作板屋,無城廓,有文字,以扶桑皮為紙……有牛,角甚長,以角載物,至勝二十斛。車有馬車、牛車、鹿車。國人養鹿,如中國畜牛,以乳為酪。有桑梨,經年不壞,多蒲桃。其地無鐵有銅,不貴金銀,市無租估。其婚姻,婿往女家,門外作屋,晨夕灑掃,經年而女不悅,即驅之;相悅乃成婚。”

從這一段文字看,齊永元元年,即公元499年,是五世紀末期。沙門慧深,是當時著名僧人。所述扶桑的物產和風俗,的確很象古代的墨西哥。

這一段文字,在唐代李延壽編撰的《南史》卷七十九中又重複出現了一次。《梁書》和《南史》同是唐代作家編撰的,他們的時代離南北朝不遠,見聞當然比較確實可信。

其二,慧深為中國僧人,曾旅居扶桑國,傳播中國佛教文化,歷40餘年,乃返回中國荊州。

《梁書》中說:“其國有沙門慧深,來至荊州”,好象是說慧深是從扶桑國來的,其實非也。慧深是中國僧人,有《高僧傳》可以作證。《高僧傳》這部書是樑朝的和尚慧皎編撰的。他與慧深幾乎是同時人,他的記載當然可信。

據《高僧傳》記載,在宋文帝(424-453)時,有一位高僧法名慧基,他有好幾個有名的弟子,如僧行、慧旭、道恢等人,其中特別提到:“沙門慧深,亦基之弟子。深與同學法洪,並以戒素見重。”

鄧拓進而引據史料論證,慧深約在公元452年至公元499年這一段時間裡,遠赴扶桑國佈教。40餘年後,當他返回荊州時已經改朝換代,物換星移,人們已不認識他,反而說他來自於扶桑,這是很自然的。從史料分析,可以斷言,慧深是中國的僧人,也是古代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突出人物之一。

其三,扶桑國不是日本,而是墨西哥。

過去不少人把扶桑說成為日本,實際上是錯誤的。幾乎在中國宋朝以前所有的史籍中,對日本的正式稱呼都是“倭國”,如《山海經》的《海內北經》明確寫道:“倭國在帶方東大海內”。所謂“帶方”即今之朝鮮平壤西南地區,漢代為帶方郡。後來的《梁書》和《南史》等都稱日本為“倭國”,並與“扶桑國”區別得非常清楚,顯然是兩個國家。從地理位置來看,這兩個國家的距離也很遠,倭國的位置,只是在“帶方東大海內”,“去帶方萬二千餘里”;而扶桑國去“大漢國東二萬餘里”,而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餘里,文身國又在倭國東北七千餘里,這樣算來,扶桑國與中國相距三萬餘里,比日本遠得多了。由此可見,慧深去傳播佛教的國家不是日本,而是墨西哥是無疑的。

其四,許多外國學者撰文,論證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可能以中國為最早。

1761年,有一個學者叫金勒,大概是法國人,他已經根據《梁書》的記載,撰文指出扶桑是拉丁美洲的墨西哥,並認為發現美洲新大陸最早的是中國人。

1872年,又有一個......

美洲大陸到底是誰發現的呢

相傳為北歐維京海盜發現,但沒有記載。

哥倫布尋找印度的時候發現了美洲並認為這裡就是印度於是沒有命名

阿美利哥發現美洲並不是印度,於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美洲,就是阿美利加洲,簡稱美洲

美洲最早被誰發現

美洲對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來說並不是新大陸,他們早在4萬年前就已經到達美洲大陸,大約是在4萬年前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或者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過去的。

哥倫布的到達美洲只是對西方世界影響很大的到達,印第安人和西方人都是人類,因此是印第安人最早發現新大陸,只是他們的發現的影響不大而已。不管是哥倫布還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陸,都不是“首先發現”,在他們來之前這裡不僅有幾千萬的居民,而且早在他們之前就已經有亞洲人登上過美洲的土地,只是他們亞洲人不是為擴張勢力範圍和掠奪殖民地而來;而是為了尋找生活場所或躲避災禍、文化交流或商業貿易,是一種和平的遷徙或探險,這和哥倫布和後來的西方殖民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相關問題答案
誰發現了美洲?
是誰發現了美洲?
誰發現了海王星?
南美洲是誰發現的?
美國登月發現了什麼?
豎心旁的字發現了什麼?
誰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誰發明了因特網?
是誰發明了電報?
誰發明了什麼東西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