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羅蜜多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16

“六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

佈施、持戒、禪定、忍辱、精進、般若。又名“六度”。佛教所講的六種修行方式。

修行為何又叫修波羅蜜?六波羅蜜是指哪些?

波羅蜜:波羅是彼岸的意思,蜜是到的意思。意思就是到彼岸。

般若:這個詞我們漢語中沒有能確切表達出來的,它涵蓋的內容更多,故而經典中遵循多義不翻,皆用音譯。漢語中最接近的詞,應當是智慧。

般若波羅蜜:可以當做到達彼岸的大智慧。

我們一切眾生無始以來,輪轉生死苦海,煩惱痛苦生死糾纏無量,難以自拔。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就是遠離這一切的煩惱痛苦生死糾纏,到達解脫自在的彼岸。故而需要修行才能到達彼岸。

如何修行能到彼岸呢?修行六度萬行,也就是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是指:檀那波羅蜜(佈施)、屍羅波羅蜜(持戒)、羼提波羅蜜(忍辱)、毗離耶波羅蜜(精進)、禪那波羅蜜(禪定)、般若波羅蜜(智慧)。

玄奘翻譯六波羅蜜多是什麼

佈施、持戒、禪定、忍辱、精進、般若。

“六波羅蜜”裡的“智慧”指的是什麼

六波羅蜜裡的智慧,叫做般若,是通達佛法真理的最高智慧。可以度愚痴。般若分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生空智是觀察一切眾生都無實在我體的智慧。法空智是觀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的智慧。一切智智是區別於聲聞緣覺的智,特名佛智為一切智智,意為此智乃智中之智。

“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

作為佛教名詞的波羅蜜

完整的發音音節是波羅蜜多(paramita),梵音“波羅”漢譯“彼 岸”,“蜜”譯“到”,“多”是語尾的拖音,譯“了”。譯成漢文合起來是“到彼岸了”。在漢語使用中,也常省掉尾音,就成了波羅蜜。

“波羅蜜多”是有很多的意思, 即是度到彼岸的修行方法有很多, 在小乘佛教有十個波羅蜜; 在大乘佛教比較常說的是為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亦稱為六度, 這種翻譯,意含六種度我們到彼岸的方法、道路的意思。它們是佈施波羅蜜度慳 貪, 持戒波羅蜜度毀犯,忍辱波羅蜜度嗔恚, 精進波羅蜜度懈怠, 禪定波羅蜜度散亂, 智慧波羅蜜 度愚痴。

4)般若

普通話念(bo rou),廣州話念“波野”。這是梵文panna的音譯。可以譯為“甚妙的智慧”。 (如果譯為智慧,往往就把它與我們自己所體會的智慧混淆起來了。世智辯聰對於學佛說起來,不是好事,是壞事。佛法把聾子、瞎子、啞巴、精神病,加上世智辯聰列入難於學佛之列。)佛法把智慧分為:世間智慧、出世間智慧,後者才是般若之智。

佛法又將出世間智慧分為聞、思、修三慧。

聞慧是從聽聞佛法得來;

思慧是聞解後,再於自己心中詳審觀察, 如是深一層認識;

修慧是思後更依方法去修禪觀,於定慧雙運中仔細觀察宇宙人生真理。

中國佛教把 聞、 思、 修 三 慧,安在般若上來說,就有: 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

般若波羅蜜,就是以智慧到彼岸。

5)般若心經

要嘗一點般若佛法的滋味,推薦讀心經。這是中國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一。很多人能終生持誦。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 陀從開悟成道,到入滅, 說法49年,全部的經論被後人分門別類編輯成《大藏經》。在《大藏經》中的般若部有六百卷的《大般若經》, 總共有640萬字。而 268字的《心 經》, 就包含了整部 《大般若經》的精華心要; 所以有群經心藏的意思。

讀《心經》有大概兩種讀法。

一種就是文字解讀,因為它是由 佛 教 重 要 的 般 若 名 詞 撰 寫 而 成, 如果順藤摸瓜深究義理,廣 釋 《心 經》, 就串出整部640萬字的《大 般 若 經》 了。

另一種,就是不用腦去想,思考其中理論。只是用“心”去讀。就是把它背下來,常念。這是我們中國所說的讀書百遍,自解其義的做法。在佛教來說,叫熏習。象常點香,身上就有香味了。總有一天,心開慧解,“開竅了”。

這部經有多個翻譯版本,其中以鳩摩羅什和唐玄裝的版本最風行。其中差異只是一句,一個是“遠離顛倒夢想”,一個是“遠離一切顛倒夢想”。

歷史上的唐僧取經,的確是一路揹著這部經做護身符的。當然不是西遊記裡的《多心經》,是《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所以從靈異的角度,也頗多人信奉。

六波羅蜜與十善是什麼關係? 50分

十善業是天道的業因,也是小乘大乘佛法的基礎。而六波羅密是成佛的資糧,是成佛的必由之路。兩者之間的關係:十善是六波羅密的基礎,做不到十善,不可能真正踐行六波羅密;而六波羅密是十善的發展和昇華,只有在十善的基礎上踐行六波羅密,才能成佛度眾。

魑魅魍魎是什麼動物? 10分

大約四千多年以前,炎黃二帝爭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後,做了黃帝的一名隨從,後來找機會逃了出來,回到炎帝的身邊去,力勸炎帝重起戰事,洗雪阪泉之恥。但是,炎帝已經年邁力弱,又不忍因自己發動戰爭而讓百姓遭殃,沒有聽從蚩尤的建議。蚩尤只好去發動他的兄弟們,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率領大軍,打著炎帝的旗號,向黃帝發起了挑戰。黃帝聽到蚩尤發動大軍也不禁大吃一驚,他想施以仁義感化蚩尤,但蚩尤並未被感化,雙方在逐鹿展開了大戰。蚩尤使用魔法,擺出了毒霧陣,把黃帝的軍隊圍困起來。但是,黃帝駕著謀臣風后發明的指南車,指揮軍隊衝出了毒霧陣。蚩尤又派魑魅魍魎去作戰,黃帝則叫兵士們用牛角軍號吹出了龍的聲音,嚇跑了這些鬼怪們。

由此可見魑魅魍魎不管在古時還是現在都是指一些雜牌小妖,傳到**反而變有名了,據說魑魅魍魎專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紅身、尖耳、頭長角為主要特徵,**民間傳說在荒野無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長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魎,都是木、石、禽、獸變的

【魑魅魍魎】

魑魅、魍魎均為鬼神之名。如法華經譬喻品(大九·一四上):‘其舍恐怖,變狀如是,處處皆有,魑魅魍魎。’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二陀羅尼護持國界品、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等,均載其名稱。

吉藏於法華義疏卷六對此加以解說(大三四·五三五中):‘張平子西京賦註解雲,山神為魑,虎形也;宅神為魅,豬頭人形,身有尾;木石夭怪為魍魎。春秋第十卷雲,鑄鼎像物故有百獸之形,使人入山川不逢魑魅魍魎。注云,魑是山神,獸形;魅為怪物,魍魎者水神。’

魑魅魍魎實系見於我國古代典籍之鬼神名,佛典乃借而用之,在法華經之梵本等,並無相當於此四字之原語。〔大般若經卷五○一、卷五四○、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安宅神咒經、施餓鬼甘露味大陀羅尼經、灌頂經卷十二、順正理論卷十二、卷六十七、治禪病祕要法卷下、法華文句記卷六下、法華玄贊卷六本、慧琳音義卷二十七、希麟音義卷一〕

請採納

六波羅蜜中五度波羅蜜是不是第六波羅蜜基礎啊

六波羅蜜即六種修行的角度方向,所以說六度,也就是佈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心;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邪見)。其中並沒有誰更重要的區別,無論是大乘小乘,無論是八正道還是六度,在修行上的基本道路是一樣的,都是戒定慧的共同完成。

但如果說基礎的話,以八正道而言,正見則是第一要素,正見一旦現前,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都會同時自動產生;只要正見穩固,八正道的其他要素——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也就可以順利增長。如果以菩提六度而言,各種修行也必須以般若智慧為根基,簡單說就是無論是佈施還是持戒,或者忍辱、禪定、精進等,都需要有理智的智慧思維下去做,否則如果僅去追求那些度的形式,並不能真正獲得解脫,反而成為障礙,也就是愚痴造成的迷信了。

一切修行的道路方法都是從覺悟的認識開始,不知道正確的方向就不可能取得正確的結果,只有堅持正確的見解和思維,才可以做到自覺覺他、自利利他。

佛法不離世間,佛法即生活,生活即佛法。社會、家庭、工作都是自己為人處世的責任和義務,首先是要保證家庭成員衣食無憂,身體健康,生活圓滿,處事得法,其次再做社會工作服務他人。見長阿含經的〈善生經〉。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的煩惱,但不是讓我鼎脫離社會。只有正確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為,就不會有煩惱產生。該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該盡的義務一定要盡責,不懈怠、不迷惑、不固執。要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什麼是錯誤的執著,就是佛法帶給我們的智慧。

做好我們能夠做的事、應該做的事,這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如何依照佛法的思維去發現和分析乃至解決,則是我們自己的覺醒、覺察而後最終覺悟的過程,這就是所謂的“自淨其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

相關問題答案
六波羅蜜多是什麼?
波羅蜜多是啥意思?
愛情波折多是什麼意思?
六甲男有驚是什麼意思?
寶寶頭汗多是什麼原因?
手掌細紋多是什麼原因?
下午一點多是什麼時辰?
內心戲挺多是什麼意思?
八月多是什麼星座?
六部尚書令是什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