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正法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佛教的正法是指什麼

我個人認為所謂“正法”即“終究要引導人們覺悟規律,明瞭因果,升起脫離輪迴糾葛的心,真正覺悟後離苦,並且解脫後依然心懷未解脫者...”

所以無論其暫時上以何種形式出現, 但其宗旨是以上這些理念,而不是引導人們最終墮落,糾葛恩怨,則近似於“正法”的概念...

當然,這是我個人以一個凡夫的角度來膚淺解說,或許不夠周全,僅供參考...

什麼是佛教的正法,像法,末法時代

佛陀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前一千年是正法時代,中一千年是像法時代,後一萬年是末法時代。我們現在已進入末法時代,一萬年以後是沒有佛法的時代。

佛教中的正法是什麼意思 和正義有關嗎

在佛教及世上有數不清的法,任何法都有作用。先不說邪法。

佛教中的正法是讓 眾生 明心見性 成就正等正覺的 不然都不能稱正法.

如果是正法 必是 正義.

而正義未必正法.

初學佛法的人根本就沒有能力去分辨什麼是正法,什

淨空法師---初學一定要一門深入,只能跟一個老師。受一個老師的指導,這就是戒;

方法是一個原則,這個原 則適合於一部分人,不是適合於一切人;適合一切人的方法,那個很難,那個也很高,我講的這個方法適合於初學人。我們自己想一想,自己在這一生當中學佛,學了不少年,為什麼佛法最淺的效果轉惡為善我們沒有得到?我們還有惡念,還有惡的思想,還有惡的行為,這為什麼?善惡的標準,我們用佛法裡頭最低的十善業,十善業我們有沒有做到?為什麼做不到?我們要找原因。原因在哪裡?現在普遍的原因,沒有耐心,就是心不定,沒有長遠心;還有一個是見異思遷,妄念多,自己沒有主見,這都是我們不能成就的因素。對治的方法「戒定慧」,還是佛法裡面講的總的原則,總的綱領。

所以初學一定要一門深入,長時薰脩。古時候這個長時,長時還是有一定的時候,五年,五年的時間一門深入,五年之後才廣學多聞。這都是根性利的,五年的訓練他心定了,他在境界上能做得了主宰,不會跟著別人走,他有能力辨別是非,有能力辨別善惡,有能力辨別真妄,這個時候可以廣學多聞,可以參學,沒有這個能力之前不許可,只能跟一個老師。跟一個老師,受一個老師的指導,這就是戒;老師教你學的這一門,決定是一門,不會教你學兩門的,這就修定,心定在這一門上。定的時間久了,自然開智慧,所以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什麼道理?一千遍念下去心定了,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很有道理。你能不能把心定下來,一門東西學一千遍?這我們要懂。《弟子規》是基礎,《十善業道》是基礎,《大學》、《中庸》,四書好,都是講做人基本的道理。在中國一千多年來,是中國人必讀之書,唸書人沒有不讀四書的。但是你要曉得,你讀四書能不能依教奉行?不說別的,《論語》頭三句你能不能做到?「學而時習之」能不能做到?學而時習之這一句話,就是我們常常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脩」,所以他才有「不亦說乎」。那個悅是法喜,我們佛門講的悟處,他有悟處,法喜充滿。「有朋自遠方來」,那你是學有成就,你的道德學問有成就了,有很多人慕名來訪問你,來向你學習,這朋是學生,向你請教的,「不亦樂乎」。後面這一條難,「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條難。你道德學問成了,沒人知道,沒人知道你也不難過,也不後悔,一天到晚還是自得其樂,這個難,這不容易。所以你能不能做到?

《大學》的三綱八目,那三綱不得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三綱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法身、般若、解脫,這是總綱領。從哪裡學起?從知止,知止是定,知止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放下,從放下下手,所以它講的是「格物致知」。物是什麼?物是慾望,物慾;格,格是格鬥,不是跟別人鬥是跟自己,跟自己煩惱習氣鬥,要把自己煩惱習氣放下,然後你才能夠致知。你看看跟佛法講的,佛法四弘誓願,「煩惱無盡誓願斷」,那一條就是格物,「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致知,這儒跟佛講的是一樣,你應該怎麼做法?所以今天讀這些書,還是無從下手,原因在哪裡?原因是我們基礎教育沒有學好,基礎教育是《弟子規》。我們今天是多少年來的觀察,發現我們的病根,所以要求同學們補習。應當是小時候學的,小時候沒有學,現在補習,惡補,一定要在一、二年當中把它完成,往後那就一帆風順,無論學儒、無論學佛,沒有不成就的,所以這比什麼都重要。

為什麼佛法總要經歷正法,像法

人有生老病死,草木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佛法為什麼能免?

如何分辨佛門中的正法,邪法,相似佛法

淨空法師---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佛滅度之前,阿難尊者為我們啟請:佛在世,佛是我們老師,我們有了困難,有了疑惑,向佛請教,佛會告訴我們;佛要滅度了,不在世了,以後我們有問題怎麼辦?佛給我們說了“四依法”,說了四句。

第一句就說,“依法不依人”。一定要記住:“法”是什麼?佛所說的經典,你依照經典等於依佛一樣。人說法,如果說的法跟經不一樣,決定不能依;他說的法這經上都有,都有這個意思,可以相信。老師?老師也不行。

我年輕,在臺中跟李老師學經教,有一次,就是遇到經典裡面深奧的東西我不懂,聽老師講,我覺得老師講的跟它不一樣,我懷疑。老師所講的有沒有經典做依據?沒有經典做依據,那我就不能相信。老師說有,查出來給我們看,這是正確的。如果經典上沒有的話,我們就不能相信。要記住,“依法不依人”。

第二個,“依義不依語”。語言深說、淺說、長說、短說,沒關係,意思沒有說錯,這就對了。要依義,不要依語。特別給我們現代人,看佛經的翻譯本,你看一部經,兩個人翻的兩個就不一樣,我到底依哪個?那佛說的好:意思對了就行;意思要不對,那個不可以。語言文字沒關係,說得好!“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什麼?“了義”跟“不了義”標準沒有一定。我能看得懂,能聽得懂,我真正得利益,對我就是“了義”;我還沒搞清楚,我還有懷疑,我不敢這樣去做,這對我來講,“不了義”。所以這一句話是活動的,你要一定依自己的程度、依自己生活環境,不要學得太高了,太深了,適合自己的程度,這個好。

“了義”究竟的是什麼?是真正了生死,出三界。那我在一切經裡頭,這一部經對我合適,我學這部經我能往生,我學《華嚴》,我得不到華嚴三昧;我學《法華》,我也不行,也作不了佛,那個經的好的,大經,對我來講“不了義”,這個對我來講“了義”。一定要懂!我能做得到,我真正相信,我真正發願,我真正一心念佛,走路是一步一句佛號,這叫“了義”。

最後一句叫“依智不依識”。要依智慧,不能依感情用事。最後的決斷要用智慧,決不被感情障礙了,這個很重要!要依真實智慧。感情有很多,老師勸你,好朋友勸你。我在早年,懺雲法師勸我修淨土、李老師勸我學淨土,我都沒聽,那個時候自己以為自己有智慧,對淨土是什麼?不認識。我對淨土的認識我給諸位說過,講《華嚴經》講到一半,突然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到文殊、普賢,那是我們心目當中最佩服的兩位菩薩:文殊、普賢修什麼法門成就的?在《華嚴經》裡找,找到末後找到了,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兩個人都是發願求生淨土,在阿彌陀佛那裡成就的。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寒毛直豎,這樣的菩薩還從極樂世界來的,所以就非常認真仔細把《華嚴經》重新再看,看出來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講過兩遍,囫圇吞棗,都沒把意思看出來。這下細看才曉得,善財童子第一個參訪的吉祥雲比丘,他修什麼法門?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專求極樂世界。佛法跟中國世俗很多相通,都是把最重要的擺在最後。善財第一個訪問的,那叫先入為主,德雲比丘(吉祥雲比丘),我們沒看出來。再細看,看明白了,一頭一尾,五十三參,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而第一參是文殊菩薩推薦的,叫他去參訪。文殊大智,抉擇法門,決定選擇這個法門,般舟三昧,就是念佛法門。

佛教中入道什麼意思

修行者從權乘,進入圓教,這就是入道了。

也有其它名稱:真菩提心、明心見性、開悟、圓教菩提心......

入道之後才能說是進入真正的修行。

入道的人,才是真能續佛慧命者,續佛種者。

入道之人,既真正地新發意菩薩。既正法眼藏。既因地如來。

這種人,唐宋以後越來越少。

末法的標誌,就是禪宗的衰落!

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祖師,有一部論《宗教不宜混濫論》。

上一代佛教界會會長傳印法師曾經宣講過這部論,甚為殊勝。

唐宋時期,有位正法眼藏,大珠慧海禪師,有一部《頓悟入道要門論》。

這一種論,都是佛法中綱領性的論典。

佛教,既是教人成佛。而佛是由菩薩所成。

何為菩薩?菩薩既“覺有情”。

若未“覺”之人,云何可稱菩薩?

不是不能稱為菩薩,而是權位菩薩。

而如西天二十八祖、禪宗諸傳燈祖師、慧能大師、玄覺禪師、慧忠國師、延壽大師......

近代如第一代佛教協會名譽會長虛雲老和尚,這些都是入道之人,圓教菩薩,正法眼藏。

荷擔佛法的,就是這種人。

在這個年代修行,魔說眾多,是故一定要依《楞嚴經》修行,連註解都不要看。

以及那部《宗教不宜混濫論》,認真的體會。

現在修行,還是有望的。

請問:關於佛法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一萬年的說法,是佛陀親自說的嗎?在哪部真經中記載?

《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卷第九》經文:“於我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等。猶於我法解脫堅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禪定三昧得住堅固。次五百年讀誦多聞得住堅固。次五百年於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堅固。次五百年於我法中鬥諍言頌白法隱沒損減堅固。”

據佛教經典大乘《同性經》卷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等記載:到“佛教末法時期”時——   “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償能修行證果,稱為末法。” “不能修行證果”,這是佛經中這麼明確的話。佛祖說話絕不“妄語”的。“妄語”是佛教的根本大戒。

《佔察善惡業報經》:末法時期,人們“於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極少,乃至漸漸於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少,所有【修學世間禪定,發諸通業,自知宿命者,次轉無有,如是於後入末法中,經久得道,獲信禪定通業等,一切全無】”。

相關問題答案
佛教中的飛天是什麼?
佛法中的正法是什麼?
法院的公告是什麼意思?
區政法委的全稱是什麼?
法國的首都是什麼英文?
農村法治的含義是什麼?
無心法師的本體是什麼?
法律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的制裁是什麼意思?
無法看的成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