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距今多少年?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漢字產生距今大約有多少年的歷史

59張

漢字 [hàn zì]

漢字,是用於書寫漢語的文字,也可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韓語等語言。是中國的唯一官方文字,也是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之一,目前確切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甲骨文。在日本語中與平假名、片假名混合使用。漢字也曾經是李氏朝鮮的官方文字之一(15世紀朝鮮世宗發明諺文,亦稱朝鮮文/韓文),目前韓國只在需要漢字標記以避免詞義不明的情況下使用,朝鮮則全部採用諺文拼寫。

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國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由漢族發明並改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中國商朝甲骨文、瑪雅文字)之一,亦是其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漢字是世界歷史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隸變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漢字發展至漢朝隸書時被取名為“漢字”。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史前符號,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大篆,秦朝的小篆、籀文,漢代的隸書,唐代的楷書(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草書,行書。

中文名

漢字/漢字

外文名

Chinese Characters

所屬學科

文字學

分類

語素文字

官方文字

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

簡介

漢字是意音文字,不是拼音文字。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

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裡的一個詞或一個語素,這就形成了是音、形、義的統一體的特點。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裡的詞義;“問”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逐漸形成了“漢字七體”,即: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外文名稱

日語:漢字/かんじ

韓語/朝鮮語:한자

英文:Chinese characters

法語:les caractères de chinois

德語:Chinesische schriftzeichen

俄語:Китайский иероглиф

阿拉伯語 :الأحرف الصينية

西班牙語:los caracteres de chino0

葡萄牙語:Chinesische schriftzeichen

意大利語:I caratteri cinesi

歷史

商周時期,通用的文字是甲骨文。這是一種成熟而系統的文字,為後世的漢字發展奠定了基礎。之後流行的青銅銘文(金文)雖有字數的增加,但形體並無大的變化。

春秋以後,由於諸侯割據,“文字異形”。秦統一後,為鞏固統治,始皇帝令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原秦國字為基礎制定出小篆,作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稍後,程遍又依當時民間流行的字體,整理出更簡便的字體隸書,並作為日用文字在全國廣為流傳。

曹魏時,鍾繇創立真書(楷書)。至此漢字的演化已臻完善。不僅如此,自東漢末年,漢字的書寫已成一種專門的藝術即書法。

中國史學界較普遍的一種說法是:中國文字源始於殷商。實際上,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在此之前,應該有一個從發生、發展到漸趨成熟的過程,因此有人主張推至夏末;也有人主張推至......

倉頡造字的時候是幾年

約5000年前

倉頡,史皇氏,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類從此由蠻荒歲月轉向文明生活。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生於陝西省白水縣楊武村鳥羽山。享年110歲,為軒轅黃帝左史官。我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 首創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於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這就是現在的“穀雨”節氣。倉頡去世後,當地百姓在其墓葬處修有廟宇,並將這裡的村莊取名為“史官村”。

建於漢代的倉頡廟內有一塊《倉聖鳥跡書碑》,黑色的石頭上刻著28個古怪的符號,相傳這就是倉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這些鳥跡書由小的圖形和畫面組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書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閣帖》將它們破譯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倉頡廟,位於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鄉,是國內唯一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東漢延熹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一定規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廟史已有1800餘年,無文字記載的歷史,據民間傳說,則可上溯到黃帝時代。倉頡廟高垣厚牆,格局完整。倉頡廟的建築,主體有山門、東西戲樓、前殿、報廳、中殿、寢殿、鐘鼓樓、東西廂房等。元代修建的寢殿,以蒿木為前殿大檁,長16米,粗55釐米,徑勻體直,世所罕見。

倉頡廟內歷代碑石眾多,雖經戰亂多有散失,現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陣列於前殿之內。其中倉聖鳥跡書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從東漢起,歷魏、五胡十六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廟院內古柏參天,生長茂盛,東漢延熹五年之“倉頡廟碑”即載當時“廟內古柏鬱鬱蔥蔥”, 與陝西黃陵、曲阜孔廟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廟柏樹群。

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當初倉頡也用結繩記事,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曾造成黃帝同炎帝一次談判的失利。為此倉頡深感愧疚,遂辭官出遊,遍訪智者,尋求記事的好方法。幾年之後,他返歸故里,獨居村西深溝之中,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揭開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陝西白水倉頡廟前殿共四間,緊貼兩邊有小耳房各一間,硬山結構。前殿現存有漢、魏、宋、明、清各個時代的碑石。有倉頡頌碑,有倉頡文字碑,有翻修倉頡廟碑,有和倉頡廟有關的記事碑等。這些碑石都是倉頡廟可靠的歷史記載。其中漢《倉頡廟碑》、苻秦《廣武將軍碑》、清《倉聖鳥跡書碑》、《大宋倉公碑》、唐《倉公碑》、魏《孔子弟子題名碑》等都是碑石史上的名碑。

倉頡廟的碑石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書法藝術、文物價值上,都是倉頡廟古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歷經了各朝各代,不但從中可以看出碑碣的發展過程,而且是一部完整的倉頡廟史。其中的《倉頡廟碑》在全國也算得上最早的碑石,《廣武將軍碑》為苻秦唯一的一塊石碑,碑文為隸書,且隸中有楷,亦含有鄉草野味,難怪從宋代的趙明誠到近代的康有為、于右任都為之書法而傾倒。

清乾隆《倉聖鳥跡書碑》是白水知縣樑善長,將倉頡所造文字遺存的二十八個字摹制而成。據史料載:“倉頡造書兩卷,隋亂時失於兵火,現存只有二十八字”。這二十八字在宋時被破譯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

漢字產生距今大約有多少年的歷史

倉頡

(黃帝時期造字史官)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在倉頡造字是什麼時候?

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黃帝約為公元前2717-前2599年,在中國第一個有史書記載的夏朝之前,我們稱之新石器時代。距今約4700多年。

倉頡造字形成於什麼年代

《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他所處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6世紀,在夏朝之前被稱為五帝時期(約公元前26世紀-約公元前22世紀末21世紀初)

倉頡造字早的第一個字是什麼?

有一次,黃帝的軍隊和蚩尤的軍隊交戰,雙方打得難分難解,勝負未分.黃帝準備改變戰術,叫倉頡把作戰圖拿來,倉頡一摸,身上帶的作戰地圖早已丟失,黃帝又氣又急,只好暫且收兵回營.

黃帝對倉頡說:“你是我身邊最聰明的一位大臣,怎能在打仗的生死關頭把作戰地圖丟失?這是多麼大的過錯啊!”倉頡回答說:“黃帝,如今人多事雜,又要經常打仗,用結繩記事,刻木為號的傳令辦法實在難以應付.照這樣下去以後還會出更大的亂子.”黃帝問:“那該怎麼辦?”倉頡說:“只有一種圖,天下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麼意思.用這種圖把你要說的話畫出來,人們都會照你的意思去做.”黃帝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便說:“好吧,今後邊你就不要隨軍打仗了,專門留下來給咱們畫圖造字吧!”

這下可把倉頡難住了.圖和字怎麼造呢?他整天苦思冥想,半年過去了,眼看已到冬天,倉頡還沒有想出造字的辦法來,一天夜裡下了一場大雪,倉頡一早起來到山上去打獵,只見滿山遍野白雪皚皚,山川樹木全被大雪覆蓋.倉頡轉了一座山,也未見到一個獵物.正準備下山回去突然從樹林裡竄出來兩隻山雞,在雪地上覓食.山雞走過後,在雪地上留下了兩行長長的爪印.接著,又有兩隻小鹿也竄出樹林,發現人後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倉頡看得出神,把打獵的事早已忘得一乾二淨.他把山雞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對比,發現形狀不一樣.於是他想,把雞爪印畫出來就叫雞,把鹿蹄印畫出來就叫鹿.世界上任何東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畫出來不就成了字嗎!想到這裡,倉頡心花怒放,回去後就把他的這個想法向黃帝報告.黃帝聽後笑看說:“我說過,你是個精明人,果然不出所料.好吧!你就把天下的山川日月,飛禽走獸,都按照象形造出字來,我再頒佈天下.”從這以後,倉頡每日仰觀日月星辰,俯察鳥獸山川,創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馬、雞、犬這些字都造出來了.可是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往哪裡寫呢?寫在石尖上拿不動,寫在木板上太笨重,寫在獸皮上也不合適,這又把倉頡難住了.一天,有個人在河邊捉住一隻大龜,前來請倉頡給它造字.倉頡把龜細看了一遍,發現龜背上有排列整齊的方格子,便照龜的象形,造了個“龜”字.然後又把字刻在龜背上的方格子裡,龜由於背上刻字感到疼痛,乘人不防時,爬進河裡去了.三年以後,這隻背上刻字的龜,在另一個地方又被人捉住.人們告訴倉頡,刻在龜背字的字不但沒有被水沖掉,而且還長大了,字跡也更明顯…

從此以後,倉頡就命人捉到龜把龜殼都取下來,他把自己造出的所有象形字都刻在龜殼的方格子裡,然後用繩子串起來,送給黃帝.黃帝看了很高興,命人好好收藏,並給倉頡記了一大功.傳說從這時起,我們中華民族就有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

先秦據今多少年

六千多年

先秦指秦朝以前,是指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戰國時期這個階段。狹義的先秦史研究的範圍,包含了我國從進入文明時代直到秦王朝建立這段時間,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戰國這幾個時期的歷史。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先秦比作中華文明的頭顱。

1、2015年。

2、三皇時代處於約6000年前到4000年前,是中華文明的萌芽發展期。歷史資料表明,漫長的三皇時代是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的轉變期,早期的女媧也常被列為三皇之一。到五帝時代,已經是父系社會,不過女子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嫘祖等女子人物在文明發展中也有很大的貢獻。五帝時代文明是三皇時代文明的延續。以文字為例,傳說伏羲創造八卦、文字,而在黃帝時代倉頡造字,文字愈加成熟。女媧、伏羲時代的龍崇拜[1],在炎黃時代進一步發展。傳說炎帝(指末代炎帝)、黃帝皆神農後裔[2],炎帝即神農部落首領,也是各部落聯盟的首領、天子共主,當時神農部落已世衰,黃帝和伏羲(有人認為盤古即為伏羲)部落有密切的傳承關係,後來黃帝取代炎帝成為天子,為五帝之首,五帝以後即為夏、商、周時代。

五帝時代在約4000多年前,當時,黃河流域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主要從事農業勞動,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並且結為聯盟,最後,黃帝又征服了周邊各個部落,黃帝時代華夏文明取得很大發展,華夏族由此產生,現在的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也是來自於此。

相關問題答案
倉頡造字距今多少年?
紅山遺址距今多少年?
堯距今多少年?
周文王距今多少年?
光緒元寶距今多少年?
公元七世紀距今多少年?
司馬遷距今多少年?
晚明代距今多少年?
佛教距今多少年?
辛棄疾距今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