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誰發明的?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誰發明了混凝土?

1900年,萬國博覽會上展示了鋼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領域引起了一場革命。法國工程師艾納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看到莫尼爾用鐵絲網和混凝土製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後,受到啟發,於是設法把這種材料應用於房屋建築上。1879年,他開始製造鋼筋混凝土樓板,以後發展為整套建築使用由鋼筋箍和縱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樑。僅幾年後,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樓時採用了經過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鋼筋混凝土主柱、橫樑和樓板。1884年德國建築公司購買了莫尼爾的專利,進行了第一批鋼筋混凝土的科學實驗,研究了鋼筋混凝土的強度、耐火能力。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1887年德國工程師科倫首先發表了鋼筋混凝土的計算方法;英國人威爾森申請了鋼筋混凝土板專利;美國人海厄特對混凝土橫樑進行了實驗。1895年——1900年,法國用鋼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橋樑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發表了著名的計算混凝土強度的水灰比理論。鋼筋混凝土開始成為改變這個世界景觀的重要材料。

採納哦

混凝土最早由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混凝土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憨結卵石、石灰石三合土等時代,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埃及等古國都有

但是作為波特蘭水泥混凝土從1824年至今不足200年的歷史。1824年英國人阿斯普汀和俄羅斯人1825年同時發明水泥.因水泥象英國波特蘭島的一種岩石,所以又叫波特蘭水泥.以後產生水泥混凝土.

“砼”這個字是誰發明的?

“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複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鄲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 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佈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讀音正好與法文“BE—TON”,德國“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詞的發音基本相同。這樣,在建設領域中更有利於國際學術交流,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

鋼筋混凝土是誰發明的?

約澤夫·莫尼哀(1823—1906),法國園藝家,鋼筋混凝土的發明者。1865年,法國園藝家約琴夫·莫尼埃在砌花壇時,為防止被人踩壞,試著將鐵絲編成根的形象,將粘合性更好的水泥、沙子、小石子澆灌一起。

鋼筋混凝土是誰發明的?

約澤夫·莫尼哀(1823—1906),法國園藝家,鋼筋混凝土的發明者。1865年,法國園藝家約琴夫·莫尼埃在砌花壇時,為防止被人踩壞,試著將鐵絲編成根的形象,將粘合性更好的水泥、沙子、小石子澆灌一起。

鋼筋混凝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在現代都市裡,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其中,鋼筋混凝土的作用功不可沒。鋼筋混凝土大概也是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複合材料之一。

1865年,法國園林師約瑟夫·莫尼埃在觀察植物根系時,發現植物根系在鬆軟的土壤中盤根錯節,相互交叉成網狀結構,使土壤包成一團,他由此聯想到了花池的構造,在花池中加入了網狀鋼絲,結果製成的花池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破碎。1875年,他又用這一發明製造了鋼筋混凝土橋。從此鋼筋混凝土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築材料得到廣泛的應用。

鋼筋比重大,既能承受壓力,又能承受張力;混凝土比重較小,但是能承受壓力,不能承受張力。如果全用鋼鐵造大樓,不僅造價昂貴、保暖性能極差,而且地面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壓力;如果全用混凝土蓋大樓,雖然價格比較便宜,卻不堅固。但是在混凝土中加進鋼筋,就把二者的優點都利用起來了。

混凝土是哪個人發明的

考古人員發現5000年前的凌家灘先民不僅能夠製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開始稻作農業,飼養或捕獵豬、鹿、鳥禽等多種動物豐富飲食品種。另外在房屋建設中,他們已懂得類似鋼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

混凝土最早由哪個國家發明的

英國人亞斯普丁發明"波蘭特水泥",

法國人莫尼埃取得了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專利。

1865年的一天,法國園藝師莫尼埃在觀察植物的根系時,發現植物根系在鬆軟的土壤裡互相交叉、盤根錯節,形成一種網狀結構,從而把土壤抱成了團。莫尼埃從植物根系的這個現象中得到啟示:如果在做水泥花壇時,在混凝土裡面先加上一些網狀的鐵絲,不就可以使建成的花壇抗拉強度增加、更加結實了嗎?於是他馬上開始動手試驗,效果很好。

結果:鋼筋混凝土就這樣被髮明瞭,並且一直到現在還是建築業中一種不可缺少的主要建築材料。

混凝土建築是哪國人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約瑟夫·莫尼哀主持建造的首座鋼筋混凝土橋鋼筋混凝土花盆的設計圖紙鋼筋混凝土的問世,引起了建築材料的一場革命。然而,令人驚奇的是,發明鋼筋混凝土的既不是建築業的科學家,也不是著名的工程師,而是一個和建築不搭界的園藝師。他就是法國的約瑟夫·莫尼哀。2007年,在上海世博局主辦的一次大型世博歷史巡展活動中,展覽總策劃俞力先生遍尋不著一件展品——一塊鋼筋混凝土,後來才發現,原來它被布展人員誤認為是建築廢棄物擡出了展區。俞力告訴參展人員:“在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這可是一件神奇的展品,一件令花匠莫尼哀十分驕傲的展品。”靈感源自植物根系約瑟夫·莫尼哀(Joseph Monier,1823-1906)是19世紀中期法國巴黎的一位普通花匠。在他管理的花園中,奇花異草生機盎然、香氣撲鼻,行人路過此處,無不駐足觀賞。莫尼哀每天都要和花盆打交道。最初,花盆都是由一些普通的泥土和低級陶土燒製而成,也就是常見的瓦盆。這些花盆不堅固,一碰就破。莫尼哀去諮詢其他花匠朋友,可他們也都面臨著同樣的困擾;去找專門製作盆罐的工人,他們也沒什麼好辦法。那時候,水泥開始作為建築材料使用,人們用水泥加沙子製成混凝土,蓋樓房、修橋樑。混凝土有良好的黏結性,變硬固化後又具有很高的強度,漸漸引起了其他行業的注意。莫尼哀決定自己想辦法改進花盆。他想到了當時比較流行的混凝土材料,便用水泥加上沙子製造水泥花盆,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混凝土花盆。混凝土花盆果然非常堅固,尤其是不怕壓。但混凝土花盆和瓦盆一樣也有缺點,就是經不起拉伸和衝擊,有時,對花木進行鬆土和施肥都會導致花盆破碎。“再想辦法改進!”莫尼哀勉勵自己。有一次,他又摔碎了一個花盆。不過,他有了一個發現:花盆的碎片雖然七零八落,可花盆的泥土卻抱成一團,仍然保持著原狀,好像比水泥還要結實。莫尼哀仔細觀察,原來是植物的根系在泥土中蜿蜒盤繞,相互勾連,使鬆散的泥土抱成了堅實的一團。[分頁]

莫尼哀有了新的主意,他打算仿照植物的根系,製作新的花盆。他先用細小的鋼筋編成花盆的形狀,然後在鋼筋裡外兩面都塗抹上水泥砂漿,乾燥後,花盆果然既不怕拉伸也能經受衝擊。莫尼哀發明的鋼筋混凝土花盆,在巴黎的園藝界很快得到推廣。莫尼哀在1867年獲得專利權。首座鋼筋混凝土橋如果莫尼哀的發明只是侷限在自家的花圃裡,人們不會記住莫尼哀這個名字。有一天,巴黎一位著名的建築師到莫尼哀的花圃裡看花。他看到了莫尼哀用鋼筋混凝土製作的花盆,大為驚訝。他鼓勵莫尼哀把這項技術運用到工程上,併為他牽線搭橋。莫尼哀開始應用這項技術製作臺階、鐵路的枕木,還有鋼筋混凝土的預製板,並逐漸得到一些設計師的支持和社會的承認。1867年,在巴黎的世博會上,莫尼哀展出了鋼筋混凝土製作的花盆、枕木。而在同一時期,法國人蘭特姆還用鋼筋混凝土製造了一些小瓶、小船,也在這屆世博會上展出。一些建築商在世博會上親眼目睹了鋼筋混凝土的優點:既能承受壓力,又能承受張力,造價還便宜。鋼筋混凝土引起了他們廣泛的興趣。上海現代集團建築結構師李應勇表示:“鋼筋混凝土發明應用之前,歐洲一些設計師已經開始建造比較高的樓房,採用的是鋼鐵結構;鋼鐵結構的樓房堅固但造價昂貴。”1875年,在一些設計師的幫助下,莫尼哀主持建造了巴黎,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橋。這座橋長16米、寬4米,是座人行的拱式體系橋。當時,人們還不明白鋼筋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和鋼筋混凝土受力後的物理力學性能,因此,橋樑的鋼筋配置全是按照體型構造進行,在拱式構件的截面中和軸上也配置了鋼筋。1884年,德國一家建築公司購買了莫尼哀的專利,並對鋼筋混凝土進行了一......

混凝土發明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18世紀中葉,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英國在迅速崛起,海上交通也格外繁忙。1774年,工程師斯密頓奉命在英吉利海峽築起一座燈塔,為過往這裡的船隻導航引路。

這可把斯密頓難住了。在水下用石灰砂漿砌磚?灰漿一見水就成了稀場。用石頭沉入海中?哪能經得起海浪的衝擊?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最後,他用石灰石、粘土、沙子和鐵渣等經過飯燒、粉碎並用水調和後,注入水中,這種混合料在水中不但沒有被衝稀,反而越來越牢固。這樣,他終於在英吉利海峽築起了第一個航標燈塔。

不久,英國一位叫亞斯普丁的石匠,又摸索出石灰、粘土、鐵渣等原料的最合適比例,進一步完善了生產這種混合料的方法。1824年,亞斯普丁的這一項發明取得了專利。由於這種膠質材料硬化後的顏色和強度,同波特蘭地方出產的石材十分相近,故他取名為“波特蘭水泥”。從此,這種人造的石頭、奇特的石頭的名稱——“水泥”便沿用下來。

在此之前,地下建築物的施工是很費勁的,砌石或砌磚的漿料要用江米煮成糊狀和石灰混在一起;牆基還要用暗溝排水。至於在水下築壩那就更困難了。自從有了這種奇特的“石頭”,這些難題均不在話下。因此,這種“石頭”在人類建築史上起著劃時代的作用,它是現代一切防水建築物的材料基礎。

這種“石頭”雖然奇特,但它畢竟還是“石頭”啊!因而它同任何石頭一樣都有自身的不足——脆,經不起衝擊,抗拉強度低。為了克服波特蘭水泥的弱點,法國工程師克瓦漢首先提出在這種水泥中引入鋼筋的設想,即充分利用鋼筋抗拉強度高的優點與水泥硬度高的優點。1861年,克瓦涅用水泥、鋼筋和沙石成功地築起了一座水壩,並取名為"混凝土"水壩。從此,比水泥更好的建築材料——“混凝土”又出現了。

相關問題答案
混凝土是誰發明的?
三角函數是誰發明的?
飛機是誰發明的?
是誰發明的條形統計圖?
郵票是誰發明的?
毛筆相傳是誰發明的?
乘法口訣是誰發明的?
鎢絲燈泡是誰發明的?
導彈是誰發明的?
分數是誰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