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趙子龍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趙雲在三國演義裡比較有名的故事有哪些

《磐河戰》 袁紹與公孫瓚會戰於磐河,袁紹命大將顏良、文丑出戰。當時趙雲也在袁紹帳下,因與其理念不合便不被重用,趙雲見公孫瓚兵敗,乃出馬殺敗顏良、文丑,救了公孫瓚。

《借趙雲》 劉備向公孫瓚借趙雲,劉備素來喜愛趙雲將材,一路上一直試探趙雲心意,問他天下諸侯誰為英主,最後竟得趙雲認同自己,乃領趙雲至徐州。但是張飛不服,趙雲乃打敗曹軍猛將典韋,才讓張飛亦心服。

《長阪坡》 劉備逃奔江陵,於當陽長阪被曹操大軍所追,妻兒都在亂軍中失散。趙雲乃匹馬單槍,闖進曹操萬軍之中,陸續救出糜竺、簡雍、甘夫人等,最後尋到糜夫人,但糜夫人已身受箭傷,乃將幼子阿斗託給趙雲,自己投井而死。趙雲懷抱阿斗,奪得寶劍,奮力血戰得脫,將阿斗交還劉備。劉備卻將阿斗摔在地上說“為此孺子幾乎損我一員大將”,趙雲為之感泣。

《取桂陽》 趙子龍奉軍師諸葛亮之命,帶領三千人馬奪取桂陽。桂陽太守趙範親自迎戰,並安排校尉陳應接應,企圖前後夾攻取勝。結果戰不過子龍,不得不開城投降。子龍在弄清趙範是真投降後進入城內。在款待子龍時,趙範表示願將國色寡嫂許與子龍為妻,子龍嚴詞拒絕。

《截江奪鬥》 孫權乘劉備入益州時,用張昭之計,假稱吳國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荊州接孫夫人歸吳,並囑她帶回劉備之子阿斗,以作人質。孫夫人不疑,乃懷抱阿斗登船歸吳,趙雲駕船趕來,力勸孫夫人留下阿斗,夫人不從,趙雲乃奪回阿斗,此時張飛亦駕船趕到,乃殺死周善,和趙雲一起帶阿斗回荊州。

《陽平關》 黃忠斬夏侯淵後,曹操聞訊大驚、親率大軍至陽平關報仇。諸葛亮欲斷曹軍糧道,黃忠討令,趙雲恐其勞乏範擬替他一行,黃忠不服老,請令前往。燒糧後,曹軍勢眾,將黃圍困核心,幸得趙雲及時解圍,殺退曹軍。又名《子龍護忠》

《鳳鳴關》 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趙雲請為先鋒,諸葛以其年老激之,趙雲歷數戰功,堅決前往;至鳳鳴關,果力斬魏軍大將韓德父子五人。又名《力斬五將》、《刀劈五將》。(該劇是唯一一出趙雲用刀戲) 元雜劇中,關漢卿在《單刀會》中有“趙子龍膽大如斗”之句,在《襄陽會》《黃鶴樓》《隔江鬥智》等近十本雜劇中,趙雲都作為較重要角色出場。雜劇時代,“五虎將”一稱呼已經極為普遍,而且“趙子龍膽氣豪”是劇作家們的共識。趙雲作為主角的雜劇有《趙子龍大鬧泥塔鎮》一本,但已失傳。趙雲謹慎細心的特點亦被加以強調,出演趙雲的演員都會被特別要求,必須要表現出趙雲膽大而又細心的特點。 在一個早期流傳的故事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次諸葛亮令趙雲率軍去攻取一座城池,諸葛亮事先策畫整個軍事計畫,何時出發、何時用餐、何時行軍、何時渡河、何時攻城都按表制定完成,趙雲只要照著既定的行程表執行即可。但是在趙雲出發之後,諸葛亮才發現計畫中有一個嚴重的疏失,即按照原定的時間,那條河正值漲潮,士兵們將無法渡河,當諸葛亮正在擔憂整個行動將會失敗的時候,卻傳回趙雲已按照預定的時間攻下城池的消息,原來趙雲知道河水會漲潮,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先準備好渡河用的舟筏,因此順利完成計畫。在這個早期故事中,趙雲謹慎細心的程度甚至在諸葛亮之上。

三國演義趙雲七進七出長阪坡的故事

趙子龍單騎救主。劉備從新野撤軍後,被曹操一路追殺,劉備的兩位夫人和劉備失散,就在耿雲送走甘夫人後,又找到糜夫人,此時曹操大軍追來,糜夫人跳井自殺,將阿斗交給趙雲,趙雲背起阿斗,和曹操大軍戰鬥,殺死曹魏戰將幾十員,奪槊幾條,保護阿斗,從曹軍中衝出去,最後找到劉備。

三國演義趙雲的故事

趙雲(?-229),三國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龍。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曹操取荊州,劉備敗於當陽長阪,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備子劉禪。劉備得益州,任為翊軍將軍,從攻漢中。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眾寡不敵,退回漢中,次年卒。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

趙雲為本郡所舉,率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1],公孫瓚喜雲來附,卻嘲雲曰:“聞貴州人皆歸袁氏,君何獨迷而能反乎?”雲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遂與之徵討。劉備時亦依託於公孫瓚,見趙雲,奇之,深加接納。公孫瓚遣劉備為田楷拒袁紹,趙雲隨之前往,為劉備主騎兵[2]。後以兄喪,辭瓚歸鄉。

庚辰(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趙雲見劉備於鄴。

壬午(公元202年):建安七年。

趙雲與夏侯惇等戰於博望,生擒並推薦夏侯蘭。

戊子(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趙雲於長阪身抱劉禪、保護甘夫人,皆得免難[3]。遷牙門將軍。赤壁戰後,隨劉備平定荊南四郡,以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原太守趙範。趙範有一寡嫂樊氏,國色,範欲以之配趙雲,趙雲辭之。

辛卯(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

劉備入益州,趙雲領留營司馬。後與張飛勒兵截江留後主。

壬辰(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癸巳(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

趙雲與諸葛亮、張飛等率軍入川支援劉備。在攻克白帝、江州後,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平定江陽、犍為等郡縣[4]。

甲午(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

趙雲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合圍成都。益州既定,拜翊軍將軍。時議欲以成都中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趙雲駁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劉備即從之。

己亥(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趙雲於漢水大破曹操兵。劉備稱其一身是膽,軍中號為虎威將軍。

辛丑(公元221年):章武元年。

劉備恥關羽之沒,將擊孫權。趙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劉備不聽,遂東征,留趙雲督江州。

壬寅(公元222年):章武二年。

劉備失利於秭歸,趙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癸卯(公元223年):建興元年。

云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丁未(公元227年):建興五年。

趙雲隨諸葛亮駐漢中。   戊申(公元228年):建興六年。

趙雲與鄧芝率疑軍據箕谷,以誘魏軍,為諸葛亮祁山伐魏主力爭取時間。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趙雲。 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5]。

己酉(公元229年):建興七年。   趙雲病卒。

辛巳(公元261年):景耀四年。   諡曰順平侯。

注:

[1]:《真定縣誌》:常山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剛毅任使,尤擅騎射,郡人景仰

[2]:《資治通鑑》: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雲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

[3]:《資治通鑑》:或謂備:“趙雲已北走。”備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頃之,雲身抱備子禪,與關羽船會,得濟沔,遇劉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

......

趙雲在三國演義中的事例是什麼?

單騎救主:劉備逃奔江陵,於當陽長阪被曹操大軍所追,妻兒都在亂軍中失散。趙雲匹馬單槍,闖進曹操萬軍之中,七進七出,陸續救出糜竺、簡雍、甘夫人等,最後尋到糜夫人,但糜夫人已身受箭傷,乃將幼子阿斗託給趙雲,自己投井而死。趙雲懷抱阿斗,奪得寶劍,奮力血戰,斬殺曹營名將五十餘員,終將阿斗交還劉備。後人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截江救阿斗:孫權乘劉備入益州時,用張昭之計,假稱吳國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荊州接孫夫人歸吳,並囑她帶回劉備之子阿斗,以作人質。孫夫人不疑,乃懷抱阿斗登船歸吳,趙雲駕船趕來,力勸孫夫人留下阿斗,夫人不從,趙雲乃奪回阿斗,此時張飛亦駕船趕到,乃殺死周善,和趙雲一起帶阿斗回荊州。

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趙雲請為先鋒,諸葛亮以其年老激之,趙雲歷數戰功,堅決前往;至鳳鳴關,力斬魏軍大將韓德父子五人。後人有詩讚曰:“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三國演義中趙雲的故事簡要概括

趙雲身高八尺,姿顏雄偉,早年在郡衙當差。初平二年,袁紹稱冀州牧後,與公孫瓚相爭,常山郡人公推趙雲為頭目,率領大夥去投奔公孫瓚。也在這一年,劉備亦來投奔公孫瓚。劉備對趙雲非常親熱,常給以幫助。趙雲亦視劉備為長者,為知己,有心相依。經過幾年的奔波和反覆觀察,趙雲對公孫瓚的表現明顯感到不滿意,感到他胸無大志,不識大體,只顧自己,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人,便尋機離去。不久,趙雲因兄喪請假回家。劉備知道他不會再回來了,依依不捨。趙雲告辭時說,我終不會背叛您對我的恩德。建安五年春,劉備被曹操打敗後去投袁紹。當時,劉備單身逃出,狼狽不堪。在鄴城遇見趙雲,與雲同床眠臥,密派其外出招募隊伍數百人,對外皆稱劉左將軍部曲。從此,趙雲追隨劉備,轉戰南北,終身不渝

三國演義 趙雲的故事

我心中第一武將···趙雲 對於領導者來說,趙雲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好臣子,他深明大義,忠直無麼,見識高明,謙虛謹慎,任何事交到他的手中,都可以放心,任何堅難有他在身邊,都可以走過去,他是世間最英勇的武將,卻從不如旁人那樣桀驁不馴,他是世間戰功最卓著的武將,卻從不會如旁人那樣爭功奪利,他就象他手中那口青工神劍,雖然鋒利,雖然危險,卻總是安安穩穩的裝在鞘中,直到危急時刻,才脫鞘而出,把光芒照亮天際。

對共同戰鬥的袍澤來說,趙雲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夥伴,衝鋒時趙雲會衝在前面,你只要掠陣就行了;撤退的時候趙雲會替你斷後,你只要先走就行了,你被包圍地時候趙雲還來救你,你只要還沒死就行了,領功勞的時候趙雲會分你一半,你只要站在他身邊就行了,和他在一起,就可以不用擔心任何事,該想到的,他自然為你想到了。

對普通的士兵來說,趙雲是個可敬的將領,他關心每一個普通的士卒,不會輕易讓任何一個人涉險,他武藝高強,智謀出眾,成熟穩重,從不弄險,更不會為了功勞而用手下的性命來鋪路,趙雲殺人斬將是最多的,打地勝仗是最多的,但他的士卒,卻從來都是消耗最少的。

對於他的後輩們來說,他是最好的良師益友,總是親自垂範,不急不燥,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最寶貴的一切知識都傾心相授,沒有人如他那樣平易近人,沒有人如他那樣真誠無私,沒有人如他那樣如同一個大朋友般親切。

曹操放過趙子龍故事情節叫啥

曹操放過趙子龍的故事情節叫做“趙子龍單騎救主”,也叫做“趙子龍血戰當陽長阪坡”。此故事來源於《三國演義》第41回,書中原文為: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曹洪飛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可留姓名!”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後人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三國演義裡的經典故事都有什麼

諸葛亮的經典:

隆中決策;

火燒博望坡;

火燒新野;

舌戰群儒;

智激周瑜;

草船借箭;

智算華容;

三氣周瑜;

取西川;

智取漢中;

巧布八陣圖;

安居平五路;

七擒孟獲;

六出祁山。

劉備的經典:

豪傑三結義;

三英戰呂布;

北海救孔融;

煮酒論英雄;

躍馬過檀溪;

三顧草廬;

攜民渡江;

徵吳賞六軍;

陸遜營燒七百里;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三國英雄趙子龍故事

趙雲·字子龍(?-229),漢末三國常山郡真定人,漢族。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曹操取荊州,劉備敗於當陽縣長阪,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備子劉禪。劉備得益州,任為翊軍將軍,從攻漢中。建興六年(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眾寡不敵,退回漢中。次年卒。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大辭海·中國古代史卷》《三國演義》趙雲開始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劉備,當年長阪惡戰,趙雲七進七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劉備入西川,趙雲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貢獻。劉備死後,趙雲跟隨諸葛亮北伐,子龍單騎退追兵。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在演義中,趙雲英武瀟灑,武力超群,數次成為孤膽英雄,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是深受中國民眾喜愛的小說人物之一。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曾和多名三國名將對戰,衝鋒陷陣罕見敗績,長阪坡救阿斗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三國演義》中劉備為漢中王時封趙雲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五虎將之名因此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國勇將代名詞。而趙雲又有許多機智應變、忠君為民的出色表現,因此在《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其形象是文武雙全、近乎完美無缺的。 死後被後主追封大將軍,諡順平侯。

相關問題答案
三國演義趙子龍的故事?
三國演義司馬懿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孫權的故事?
三國演義還有哪些故事?
三國演義趙雲的武器?
三國演義中優美的句子?
三國演義主要講的什麼?
三國演義諸葛亮的計謀?
三國演義對關羽的評價?
新三國演義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