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章可貞的的哲學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爻 象 卦 辭的哲理意義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二卦。

坤為地(坤卦)柔順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崗,餓虎逢之把口張,適口充腸心歡喜,卦若佔之大吉昌。

這個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疊,陰性。象徵地(與乾卦相反),順從天。承載萬物,伸展無窮無盡。坤卦以雌馬為象徵,表明地道生育撫養萬物,而又依天順時,性情溫順。它以“先迷後得”證明“坤”順從“乾”,依隨“乾”,才能把握正確方向,遵循正道,獲取吉利。

《乾》為天,《坤》為地,《乾》為陽,《坤》為陰,《周易》將《乾》《坤》兩卦安排在六十四卦之首,確實有些天地陰陽互生萬物之含義。但是,統觀《坤》卦各爻辭的含義和《坤》卦各爻辭之間的演變關係,我們還將會發現,簡單地將《坤》卦理解為只是一種陰卦將是不恰當的。《坤》卦亦如同《乾》卦一樣,也是《周易》總論的一部分,也有囊括《周易》含義的意思。從對《坤》卦的研究來看,它將顯露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坤》卦如同《乾》卦一樣,從“初”爻開始到“用”爻結束,也是反映一個 事物由始到末的發展演變的全過程的。比如說《坤》卦的“初六,履霜,堅冰至”,是講一個事物開始之艱辛,它和《乾》卦的“初九,潛龍勿用”一樣,乃皆是敘述一個事物的開始階段;《坤》卦再經歷“六二”爻到“六五” 爻的“黃裳”鼎盛時期,亦如同《乾》卦經歷“九二”爻到“九五”爻的“飛龍在天”的鼎盛時期;《坤》卦再到“上六”爻的“龍戰於野”的物極必反時期和到“用六”爻的“利用貞”的再造時期,它都和《乾》卦的“上九” 爻“亢龍有悔”的物極必反時期和到“用九”爻的“群龍無首,吉”的再造 時期的內容安排完全相同。《坤》卦中顯露出的第二個問題是,《坤》卦除了其陰陽符號全為陰(--)號,除了其卦辭中有“利牝馬之貞”的陰的屬性外,其它各爻辭的內容並不是全從陰柔一方面來論述《坤》卦的陰的屬性的,一般的易學家們純用陰性來圖解《坤》卦中的各爻辭的含義完全是一種誤解。比如說“六三”爻辭的“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歷來都將此爻解釋為“去輔佐君主”建功立業,為“地道”、“妻道”、“臣道” 之爻。實際上,此爻含義乃指去直接從事王事帝業,它和《訟卦》中說的“ 或從王事,無成”為同一含義。又比如說“六四”爻的“括囊,無咎無譽 ” ,歷來都解釋為“紮緊袋口,不說不動,這樣雖得不到稱讚,但也免遭禍患” ,這樣解釋仍是站在“陰道”、“臣道”、“妻道”的基礎上註釋爻義。實際上,此含義乃是指囊括四海之志的無咎無譽,它有如《乾》卦“九四”爻 的“或躍在淵,無咎”一樣,皆指《周易》中的“大人”們展露才華抱負一事。再比如說“上六”爻的“龍戰於野,其血玄黃”,歷來都按“地道”、 “陰道”、將此爻解釋為“陰氣極盛,與陽氣相戰於郊外”。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誤解。陰陽交戰,何來龍與龍相鬥之有?《坤》卦中顯露出來的第三個問題是如同《乾》卦一樣,它除了用哲學觀點來論述一個事物發展演變的全過程之外,在應用到具體問題上,它仍是圍繞著政權的角逐進行論述的。如果說《乾》卦僅僅用“潛龍”到“飛龍”再到“亢龍”來比喻《周易》中的 “君子”“大人”們的興起衰落,而《坤》卦則用“或從王事”和“括囊” 四海之志,吞併八荒之心,以及帝王們的“黃裳”服飾來直接陳述《周易》中的“君子”“大人”們的舉措始末,在這一點上,應該說《坤》卦比《乾》卦更加具體和更加直言不諱了。

?我們在研究《坤》卦時,應特別注意這些問題,如不弄清這些,則便在剛從《周易》中的《乾》卦中得到一些啟迪,則又在《坤》卦中陷入撲朔迷離之中。

【原文】

坤①: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

XP會不會比98更加充分的發揮硬件的性能,從而使遊戲運行更順暢?

作為服役十餘年的系統,它已經迎來了自己的歸宿。現在,全世界的網友不禁為這一頑強存在於microsoft十餘載的系統肅然起敬。只有不斷地探索、嘗試、創新,才能使系統運行更人性化。這一點,是XP無法與7和8.1相媲美的。

乾坤二卦各自含義,以及對我們的啟發 5分

“乾坤”兩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最基本之卦,這兩卦的詮釋關係著其餘六十二卦乃至整個《周易》思想體系的真諦。傳統學者每以《易》文解釋“乾坤”,首重其取象,次言其字義。就取象而言,乾為天,為太陽,為龍,坤為地,為太陰,為牝馬。就字義而言,乾為健,為陽,為剛。坤為順,為陰,為柔。又此項取象和字義的解釋不可或分,是以“天健地順”。唯從取象與字義來解釋“乾坤”,僅反映了兩卦歷史人文的涵義,有關其形而上哲理層面,尚待闡發。方東美先生曾從《易》中天乾地坤的概念發展出中國人的宇宙自然觀,以及與《易》時間觀有關的形上原理。程石泉先生在《易學新探》與《易學新論》中說明《易》中時空觀之創生、更新、機體圓融種種特徵,正與西方科學與哲學發展之新趨勢,甚為相符,且有過之之處。因為無論是古代的中國哲人,抑或現代西方的哲學家或科學家,所面對的是相同的宇宙真際。他們可運用不同的概念語言來描摹這真際,其中當然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本文擬就“乾坤”兩卦的形而上的哲學意義作出解釋,並對其中的時空概念作出說明。?

最早發現《易》有形而上哲學價值的人便是孔子,他的理念可見於《繫辭傳》,其中頗多對於“乾坤”兩卦哲理的發揮。前舉《繫辭傳》所謂“形而上之道”是指超乎感覺經驗認識範圍的普遍原理,有如老子所說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而不可得“希夷微”。這抽象的形而上之理在經驗上適用於一切事實,而不與經驗相違背;在理性上符合思想的原則,而有其融貫一致性。作《易》者或許不曾意識到形而上的易理具備這些特性,也無意於建立一套形而上學,然而《易》所涉及宇宙自然最為普遍的原理、價值譜系的主張,以及人在天地間的地位種種問題,使它成為一部形而上學的寶典。到底這“易”指的是什麼?孔子曾說“生生之謂易”,即指宇宙自然有一最為普遍的現象,那便是萬事萬物新新不停,生生不已,這便是“易”。如果我們把“易”理解為“變化”、“創生”,那“乾坤”的作用便關係重大了。?

我們可以想像對古人而言,他們頂天立地,仰觀所見的是天,俯察所見的是地,以“乾坤”象徵天地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這天地極其具體,極為有限,如何能成為形而上的普遍原理呢?前文指出,孔子認為《易》不止於是一本卜筮之書,其中深藏“德義”。但這“德義”若僅限於道德人倫之事,進而以人事推天道,則不免於“知人而不知天”。換言之,做擬人化的自然之想像,既不符合自然事實,又難免於人類主觀的偏見,更無法推演出“彌綸天地”的普遍法則。為了化解這樣的困難,孔子所說的發揮《易》中的“德義”,雖然不僅涉及道德人倫的應然,還涉及宇宙自然創化的事實,進而據以發展出有系統的形而上之理。《繫辭傳》中對此多所論列,內涵錯綜複雜。其要旨以“天地乾坤”作為“易道生生”的領域,而其中含藏著普遍的價值體系。如《繫辭傳》開宗明義地說: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或為“人”之誤)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這裡“天”指的是具體的時間,“地”指的是具體的空間,而“乾坤”分別象徵天地的功能。天高地低,是自然界最直接可見的現象。在這時空領域之中,萬物森然羅列,價值便在其中,形成由高而低的價值體系(an axiological hierarchy)。易卦以陰靜陽動,決斷剛柔。乾卦全由陽爻組成,是純剛之卦,坤卦全由陰爻組成,則是純陰之卦。而人成群聚集,組成社會,不同的物類也各自成群。因社群而有人倫關係,因人倫之關係而產生吉凶悔吝諸現象。總之,自然的變化(也就是“易”),在天顯現於不同的天象,日月運行,是生寒暑......

相關問題答案
含章可貞的的哲學意義?
哲學意義上的真是不是真理? ?
分享經濟的經濟學意義?
熵增原理的社會學意義?
條件反射的生物學意義?
求偏導的經濟學意義?
四分位數的統計學意義?
深港通的經濟學意義?
哲學的內容和意義?
兩學一做的內涵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