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怎樣尊重殘疾人?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教師如何教育學生尊重殘疾人

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教育學生:

1、利用殘疾人的名人傳記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例如海迪生、殘奧會為國爭光的例子等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教育和疏導。

2、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國對殘疾人的一些扶且政策以及為什麼要對他們進行扶助,知道殘疾人他們身處不幸,仍然堅持地面對生活的故事。

3、開展各種活動:想像如果我們身邊的親人亦或是我們自己不幸成為殘疾人,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們呢?

4、組織學生進入社會,描繪殘疾人的生活,瞭解他們的疾苦和麵對的問題,激發學生內在的感恩心量,從內心出發,讓學生學會尊重殘疾人。

5、教師以身作則,關心和愛護周圍的殘疾人或者是班上的殘疾學生,為學生樹立表率和正面的榜樣。

如何讓孩子認識、看待殘疾人麻煩告訴我

前些時候,有朋友和我說,她3歲的兒子,似乎特別關注和正常人長的不太一樣的人,比如經常出沒在地鐵裡面的乞討者,以及路邊的殘疾乞討者。另外,對面部有大塊傷疤或者黑色胎記的人也很好奇,總是盯著看,然後大聲問:“他是怎麼了?他怎麼那樣啊?”我朋友也知道這是孩子的好奇心驅使,但總感覺如何引導孩子是最好的,對如何回答孩子有關殘疾的問題,也感覺難以解釋。 對於我朋友的問題,其實細說雖然是兩個,一是對殘疾人的態度,一是對乞討者的態度,歸根結底還是對弱勢群體的態度。殘疾人,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處理的好,就是一個良好的教育機會。對於後者,也是一個較大的問題,所以,本文就不想在這裡說了,準備另起爐灶吧,呵呵。 對於殘疾人和長相特異的人,由於他們和正常人有明顯的不同,當幼兒看到他們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有兩種態度反應,一是恐懼和不理解,並因此採取迴避姿態,二是好奇,可能會長時間盯著看,並詢問為什麼。從總的來說,都是對殘疾人的認知不足。而對學齡以上的兒童,由於幼時的教育欠缺和缺乏同情、尊重、關心,可能還會出現嘲笑、辱罵、戲弄甚至攻擊的態度和行為。 但問題是,對幼兒說殘疾人的生理缺陷,是由遺傳、疾病或事故造成的,生理缺陷給他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諸多不便,想讓孩子在情感上同情他們,在人格上尊重他們,我井中月想,這是孩子聽不懂的,太成人化了。就算你讓孩子看描寫殘疾人自強不息的電影、電視,講殘疾人勇於克服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也是一樣,孩子是青蛙跳進河裡,不懂不懂就是不懂! 如果只是對幼兒採取說理教育、榜樣教育,希望幼兒心目中樹立平等的觀念,真誠地同情和關心生理有缺陷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孩子的言行舉止,都離不開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影響,由此就先牽涉出家長對殘疾人的態度。對幼兒影響最大的是父母,若父母經常當著孩子議論殘疾人,或口氣不敬,或嘲諷譏笑,則孩子以後遇到殘疾人,也是會如此的。另外,假若孩子被養成虛榮、嬌慣的習慣,其也會“自發”對殘疾人鄙視。 所以,如果一個家長,面對孩子害怕殘疾人,或過分關注殘疾人的時候,往往是家長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這可能和家長自己的生長過程有關,也可能就是家長潛意識中對殘疾人有偏見和不喜歡。要讓孩子對殘疾人有正確的態度,家長自己就要以身作則,平等對待和尊重殘疾人。當家長自己做的好,示範效應自然強,在對待殘疾人的事情上,你就可以完全什麼都不做,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與殘疾人正常相處。 當你希望強化和加速對殘疾人態度的教育過程,家長可在檢點自己的言行基礎上,讓孩子逐步認識殘疾人。希望孩子們做到不排斥、不歧視,其先決條件是對殘疾人要有了解、接觸。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和殘疾孩子之間存在的不同,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就可以一步一步深入到問題的實質。在方法上,我井中月個人建議,可應採取下面的幾個方法: 方法1:遊戲法 利用遊戲,讓孩子體驗殘疾人的生活。比如蒙上孩子的眼睛,讓其走過一段有簡單路障的道路,家長利用短短的幾分鐘,就可以讓孩子深深體會殘疾人的不易。一般情況下,孩子通過換位體驗,可發現殘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難,激發幼兒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其他還可以的模擬遊戲是,讓孩子閉上眼睛寫一段話、用一隻手解開並繫上鞋帶、單手剪圖形、打手勢講一個故事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對較小的孩子,矇眼可能會害怕。 方法2:接觸法 如果身邊有小朋友是殘疾的,就給孩子創造機會,與有殘疾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學會耐心和照顧他人。有時候,孩子們之間的一次玩耍、一件禮物的互換,看似平平淡淡,卻給孩子打開了一扇瞭解彼此的門。另外,若孩子們看到殘疾小朋友能照顧自己,對正常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鼓勵,因為身體......

殘疾兒童如何教育?

在特殊兒童教育的問題上,如今正提倡無差別教育,希望他們接受正常教育,避免由於過於特殊而造成傷害。作為特殊兒童的家長就應該瞭解殘疾孩子與其他正常的孩子不同的心理特點。 首先,殘疾孩子的自尊心比其他孩子更強烈。由於身體的原因,他們渴望人們尊重他們。隻言片語的不尊重,都可能嚴懲刺傷他們的心。正因為如此,殘疾孩子的家長往往小心翼翼地保護著那顆容易被傷害的心。 其次,殘疾孩子有較強的依賴心理。在家裡,他們依賴父母和其他家人;在學校,他們依賴老師和好心的同學。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懷與幫助。 第三,殘疾孩子更容易缺乏自信,有的可能產生自卑。他們往往暗歎命運之神太不公平,為什麼把不幸留給自己。他們在羨慕其他孩子的同時,會認為自己不幸,許多該做的事情做不來。他們遇到的挫折更多,於是面臨更多的自信與自卑的選擇。 第四,殘疾孩子憧憬美好生活,渴望像所有人一樣獲得幸福。在每個殘疾孩子心裡,都有一片光明、美麗的世界。 作為家長,應該瞭解殘疾孩子的心理,尤其要認真體察孩子的種種想法,這會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幫助更加有的放矢,增強效果。 為了孩子,家長應首先調整自身的心態,千萬不要被“倒黴”、“命苦”、“不幸”這些話佔據頭腦。中國有句古話:“既來之,則安之。”既成的現實不能再作選擇,但是未來之路是可以選擇的。如果家長的精神被壓倒了,顧影自憐,還怎麼去激勵孩子奮勇拼搏?殘疾孩子的命運掌握在父母手裡。在不斷調整心態的同時,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是: 一、教育孩子正視現實,正確對待自己的殘疾。世界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公平,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同的苦難,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許許多多的人和事證明這個道理。讓“命運不公平”的思想見鬼去吧! 在學校裡或者社會上,大多數人會關心、幫助殘疾的孩子,然而也有少數道德欠佳的人會用“瞎子”、“聾子”、“瘸子”這些不恭的語言甚至用動手動腳的欺侮行為對待他們。要教育孩子在適度忍耐的同時,可以理直氣壯地批評那些個別人:“你們這樣做講道德嗎?”“你們欺侮殘疾人算是真本事嗎?” 二、儘可能為孩子提供學習的機會。只要有可能上學的,要克服一切困難讓孩子上學。最好上殘疾兒童學校;沒有殘疾兒童學校的地方,可以隨班就讀。實在上不了學的,也要採用不同的方式讓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這對孩子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 每個殘疾孩子的情況不同,有的可能有某方面的特長,有的雖無特長,也有相對的優勢。家長應該儘早給孩子選擇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這是孩子未來生活的依靠。 三、對殘疾孩子認真呵護是必要的,但應該適度,努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應該收集大量的殘疾人走向成功的事例,講給孩子聽,或讓孩子自己學習。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的依賴心理。樹立自強精神。特別是孩子遭受挫折的時候,要以具體分析、耐心指導幫助孩子選擇堅強。切切不可以過分地憐憫和護衛,降低孩子的鬥志。 四、給孩子成功的機會。對殘疾孩子不能要求太高,但如果一點沒有要求,順其自然也是不利的。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獲得小小的成功,及時給以鼓勵,讓孩子覺得“我也能行”,日積月累,他們會獲得一種精神——不斷追求成功。 五、支持孩子參加各種群體活動,特別是有較多殘疾孩子參加的群體活動。這樣做不但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豐富生活內容,更重要的是會使他們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增長適應社會的本領。有的家長總把殘疾孩子放在自己的過度保護之下是不好的。

作為一名特教老師應怎樣關愛殘疾兒童

特教老師是有專業特殊教育知識的人才,如果從事殘障兒童工作,那自會有用武之地啊。你學習的知識應該會告訴你怎麼做的。

如何讓殘疾兒童享受平等的教育

一、可以去殘疾學校,那裡比較專業; 二、可以去告它,你娃殘疾,但也是適齡兒童,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任何人或單位都無法剝奪他們的這種權利

對特殊兒童教育用怎樣的方法和心態

在特殊兒童教育的問題上,如今正提倡無差別教育,希望他們接受正常教育,避免由於過於特殊而造成傷害。作為特殊兒童的家長就應該瞭解殘疾孩子與其他正常的孩子不同的心理特點。

首先,殘疾孩子的自尊心比其他孩子更強烈。由於身體的原因,他們渴望人們尊重他們。隻言片語的不尊重,都可能嚴懲刺傷他們的心。正因為如此,殘疾孩子的家長往往小心翼翼地保護著那顆容易被傷害的心。

其次,殘疾孩子有較強的依賴心理。在家裡,他們依賴父母和其他家人;在學校,他們依賴老師和好心的同學。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懷與幫助。

第三,殘疾孩子更容易缺乏自信,有的可能產生自卑。他們往往暗歎命運之神太不公平,為什麼把不幸留給自己。他們在羨慕其他孩子的同時,會認為自己不幸,許多該做的事情做不來。他們遇到的挫折更多,於是面臨更多的自信與自卑的選擇。

第四,殘疾孩子憧憬美好生活,渴望像所有人一樣獲得幸福。在每個殘疾孩子心裡,都有一片光明、美麗的世界。

作為家長,應該瞭解殘疾孩子的心理,尤其要認真體察孩子的種種想法,這會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幫助更加有的放矢,增強效果。

為了孩子,家長應首先調整自身的心態,千萬不要被“倒黴”、“命苦”、“不幸”這些話佔據頭腦。中國有句古話:“既來之,則安之。”既成的現實不能再作選擇,但是未來之路是可以選擇的。如果家長的精神被壓倒了,顧影自憐,還怎麼去激勵孩子奮勇拼搏?殘疾孩子的命運掌握在父母手裡。

在不斷調整心態的同時,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是:

一、教育孩子正視現實,正確對待自己的殘疾。世界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公平,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同的苦難,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許許多多的人和事證明這個道理。讓“命運不公平”的思想見鬼去吧!

在學校裡或者社會上,大多數人會關心、幫助殘疾的孩子,然而也有少數道德欠佳的人會用“瞎子”、“聾子”、“瘸子”這些不恭的語言甚至用動手動腳的欺侮行為對待他們。要教育孩子在適度忍耐的同時,可以理直氣壯地批評那些個別人:“你們這樣做講道德嗎?”“你們欺侮殘疾人算是真本事嗎?”

二、儘可能為孩子提供學習的機會。只要有可能上學的,要克服一切困難讓孩子上學。最好上殘疾兒童學校;沒有殘疾兒童學校的地方,可以隨班就讀。實在上不了學的,也要採用不同的方式讓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這對孩子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

每個殘疾孩子的情況不同,有的可能有某方面的特長,有的雖無特長,也有相對的優勢。家長應該儘早給孩子選擇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這是孩子未來生活的依靠。  三、對殘疾孩子認真呵護是必要的,但應該適度,努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應該收集大量的殘疾人走向成功的事例,講給孩子聽,或讓孩子自己學習。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的依賴心理。樹立自強精神。特別是孩子遭受挫折的時候,要以具體分析、耐心指導幫助孩子選擇堅強。切切不可以過分地憐憫和護衛,降低孩子的鬥志。

四、給孩子成功的機會。對殘疾孩子不能要求太高,但如果一點沒有要求,順其自然也是不利的。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獲得小小的成功,及時給以鼓勵,讓孩子覺得“我也能行”,日積月累,他們會獲得一種精神——不斷追求成功。

五、支持孩子參加各種群體活動,特別是有較多殘疾孩子參加的群體活動。這樣做不但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豐富生活內容,更重要的是會使他們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增長適應社會的本領。有的家長總把殘疾孩子放在自己的過度保護之下是不好的。殘疾孩子也需要“放飛”,需要交往,需要朋友。...

如何教育孩子懂禮貌

孩子禮儀教育養成方案:

1.讓孩子知道什麼叫禮貌

當看到孩子有不禮貌行為時,大部分家長的反應是:訓斥、批評,而沒想過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禮貌是什麼,什麼行為是有禮貌的什麼行為又是沒禮貌的。

一個三歲的男孩在被媽媽多次批評沒禮貌之後,問媽媽:你老說我不懂禮貌,到底什麼叫禮貌呀?至此,媽媽才醒悟,一個剛三歲的孩子對於抽象的禮貌是不理解的,因而也無法要求他有禮貌的行為。要讓孩子懂禮貌有禮儀,第一步當然是告訴他什麼是禮貌,為什麼要講禮貌。

父母有意識地在不同場合、根據不同對象教給他具體的做法。如對長輩說話時要使用“您”,早上主動向認識的人問好;分別時要說“再見”;請求別人幫助時要用“請”;得到幫助後要說“謝謝”;對長者不能稱呼姓名或叫老頭,而要稱呼“老爺爺”、“老奶奶”、“叔叔”、“阿姨”等;別人工作時不去打擾;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不任意插嘴;家裡來了客人要有禮貌地回答客人的問話;到別人家裡不隨意動東西……

2.反覆練習形成良好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說出來的,而必須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形成。在告訴孩子什麼是禮貌之後,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在多次重複的基礎上,自覺地去做,習慣成自然。

比如,每天都要搭乘電梯好幾次上下樓,可以教孩子一走進電梯先向開電梯的叔叔、阿姨或爺爺奶奶問好。別人幫著按了樓層,要說謝謝。離開電梯時,要向電梯裡的人說再見。每天這樣練習,他自己就會主動地問候了。另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去給鄰居送信、水果等,教他如何敲門,怎樣和叔叔、阿姨講話等。

教育孩子尊重長輩,做父母的應以身作則。如果當父母的對長輩就不尊敬,不孝順,孩子就不可能學會尊敬老人。

3.及時制止孩子不禮貌行為

讓孩子明白,你願意在他對你有禮貌時答應他的要求,而不喜歡聽到他命令你。這當中要注意的是,你自己與孩子說話,也不要用命令的語氣,因為,孩子的模仿力是極強的,父母就是他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師。你應該經常對你的孩子說“請”、“謝謝”,讓他明白禮貌用語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

讓孩子明白,用不禮貌的方式表達要求,得不到好效果,比如“你從來不帶我去公園,媽媽壞!”可以教孩子用積極的方式提要求,比如“咱們去商店買完東西以後能去公園嗎?”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成熟,他就能用禮貌的方式提出要求了。

如果孩子打你或叫你“大笨蛋”時,怎麼辦?這時候,家長最重要的是保持平靜,然後堅決地告訴他這樣做是錯的。然後,還要告訴他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要求。

如果孩子在超市或商場大哭大鬧,非要買一件東西,你想盡辦法也哄不住他,怎麼辦?這時要心平氣和但堅決地把孩子帶出超市。找一個較安靜的地方,把他放在一邊,你看看報紙,等他安靜下來。這時,可以平靜地對孩子說:說好了今天不能再買玩具了,今天來買菜。然後帶他回到超市裡。這樣,孩子就明白,自己哭鬧是沒用的。

4.表揚孩子的禮貌行為要具體

“鼓勵”應該貫穿於教養孩子的全過程。對那些已養成壞習慣的孩子,表揚就更為重要。家長應留心孩子的行為,儘可能地鼓勵他偶然的禮貌行為。

不過,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什麼表揚他。你應該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具體說明你表揚他的原因。家長們往往只說“好孩子!”“真不錯!”實際上,應該具體地說:“你剛才要糖吃的時候說了‘請!’,真是個好孩子!”或者“你剛才排隊等其他小朋友領完冰淇淋才自己領,做得真不錯!”你的表揚要具體明確,這樣孩子才知道自己的好表現會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勵,應該堅持下去。

孩子禮儀教育補救措施:

已經“禮崩樂壞”,怎麼辦?

對那些沒有禮貌的孩子,可以通過提高他的情緒管理與溝通的能力,來達到有禮貌的目的......

看到小朋友去上學遠遠常抹眼淚 殘疾孩子怎麼受教育

這位知友,"看到小朋友去上學遠遠常抹眼淚 殘疾孩子怎麼受教育",這就叫觸景生情啊!雖然孩子殘疾,但只要身殘志不殘,刻苦努力學習,家長不能懈怠,催促孩子勵志,就一定能夠戰勝疾患,成為一個身殘志堅、有所作為的好孩子。

如何關愛智障兒童

1、要面對現實。家長要以健康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孩子。即不能悲觀失望、自暴自棄,又不能溺愛遷就、百依百順,更不能歧視嫌棄、任其發展。家長要樹立信心,以樂觀科學的態度正視現實,智障兒童的家庭教育是可以成功的。2、要熱愛孩子。對於智障兒童,父母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家庭的溫暖,尊重、親近孩子,多給予平等參加家庭生活的機會和權力。如:一起說話交流、參與家庭事務、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外出社交活動等等,和諧的家庭生活有利於智障兒童的教育與成長。3、要方法得當。智障兒童由於各種原因形成的腦損傷及各功能障礙,因此必須採取特殊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1)教育要有針對性。結合每個孩子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段時期一個重點地進行教育。如剛入學的孩子進行規範作息時間、按時起床、上學、生活自理的教育,幫助孩子形成有規律的生活,指導孩子糾正不良習慣。(2)要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孩子的殘疾程度和接受能力,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直觀、形象、通俗易懂。如學兒歌、看圖片、講故事、做遊戲等方式,寓教育於生動活潑的實踐中,激發孩子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明白道理學會做事。(3)多鼓勵和強化。由於智障兒童感知覺遲鈍、識記緩慢,注意力分散,思維想象混亂等特點,在教育方面比正常兒童要花費更多時間、下更大的功夫,因此家長要有耐心要有毅力,嚴格要求訓練孩子,持之以恆地進行強化訓練;對孩子點滴的進步要給予肯定、鼓勵,甚至一定的物質獎勵,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不斷克服、矯正身心缺陷,促進身心發展,不能簡單粗暴、半途而廢。(4)家長要成為孩子的榜樣。智障兒童往往是通過模仿學習,懂得一些道理,因此家長要文明舉止、和睦相處,以良好的日常行給為孩子做出學習的榜樣,幫助孩子糾正錯誤。總之,良好的家庭教育會促進智障兒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成為對家庭、社會、國家有用的人,使更多的殘疾人家庭美滿、幸福!

相關問題答案
教孩子怎樣尊重殘疾人?
怎樣關愛殘疾人?
對好動的孩子怎樣教育?
有網癮的孩子怎樣教育?
懶孩子怎樣教育?
跟青春期孩子怎樣交流?
學會怎樣尊重別人?
孩子怎樣讀書才更有效?
孩子怎樣戒掉安撫奶嘴?
怎樣尊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