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繫而形成的全球範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 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經濟全球化的提出與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經濟全球化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認可,但目前沒有統一概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

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繫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

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1.貿易自由化。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準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2.生產國際化。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誌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準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絡,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併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鐘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

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

首先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是不同的。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應該積極的去應對。經濟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在應對時,引進外資,經驗,技術,還得努力的去防止全球化下的文化飢略,等等。對於發達國家來講,則利益較大,而且對於他們來說,可以將汙染的產業更加便利的轉移到經濟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所以,對於經濟全球化,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要積極的應對,也要做好最大的防備。

如何正確看待經濟全球化

(1)之所以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是因為它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同時存在,但總的來說是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

從積極作用來說,經濟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資源,為各個國家提供了更多發展的機會,也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從消極作用來說,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造成南北矛盾、貧富分化、環境退化等問題,引發全球性的經濟金融生態危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中國家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挑戰。

(2)態度: ①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無法改變的歷史趨勢,因此,反對全球化是不正確的,也是無濟於事的。

② 發展中國家要抓住全球化這一機遇,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孤立於全球化之外是沒有出路的。

③ 發展中國家對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和安全問題要有充分的認識,要積極採取各種措施趨利避害,要努力爭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爭取國際經濟運行規則向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方向調整。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

一個炫耀的新詞彙——互利、雙贏,在世界各地閃閃發光,它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個新思想的崛起,一個新法則的創立,也反映了經濟全球化大趨勢正在加快腳步向前邁進。 我們已經進入了經濟全球化時代。全球化是掃除障礙的結果。為了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了經濟全球化行列。參加這一行列的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政治和經濟體制,不同的發展模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自然資源和不同的經濟基礎,大家懷著各自的目的參加了經濟全球化行列,接受市場經濟的洗禮。這種大匯合蘊藏著大機遇,碰撞出大智慧,也勾出了新矛盾。世界在洗禮中融合,在融合中交流、學習、借鑑、比拼、發展。現在運用的經濟全球化中的市場法則都是原有的資本主義的市場法則,也將在實踐中得到檢驗、修正、補充和提高。經濟全球化造就了人類第一次資本大運動,利益指使資本觸動世界每一個角落,推動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隨著貿易、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高效工業組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相互依賴於對方的技術、製造方法、組織方法、市場與生產設計。在經濟全球化的魔棒的指引下,全球的投資活動和金融活動日益頻繁,全球範圍的資本、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重組優化成效顯著,競爭機制更加有效。與此同時,為經濟全球化服務的信息交流和服務性機構也逐步完善、充實,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全球的生產力得到空前的發展。中國、印度等原來經濟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現在大踏步趕上來了;俄羅斯民族受挫折後,經過前一階段改革,也復甦過來了;一些原來經濟基礎就比較好的國家如法、德等國,現在更加強大了,並且結成了區域性聯盟。世界多極化的格局進一步確立。各國經濟已不僅僅一般地互相聯繫和交往,而是互相交織,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出現了許多地區性集團。在這種情況下個別國家經濟的重大變動,特別是佔重大份額的大國經濟的變動,都不可避免地通過各種渠道、牽動或波及它國、乃至全世界。經濟全球化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大規模經濟實力和政治權利的再分配的過程,世界已進入了生產社會化和經濟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世界統一市場在發展中經過磨合、完善,逐步形成。 在經濟全球化中有三大熱點將會受到格外的關注: 一是中國的崛起。這種關注,對發達中國家特別是美國來說,中國是挑戰;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是啟示。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都會受到世界格外的關注。 什麼叫中國的挑戰?對此,西方發達國家有不同的理解。中國對西方發達國家構成挑戰的不是中國的硬實力。雖然無論在發展變化的廣度、深度,還是速度方面,世界上還沒有另一個國家像25年來的中國一樣發展得那麼快。但是預料短期內,中國無論經濟實力或軍事實力都不可能超過美國。對美國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公有制的活力,在於中國的發展模式。 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所有制是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又決定著政治制度的性質。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踐中,都是以公有制的確立為標誌,宣佈它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帝國主義也把反對公有制當作反對社會主義的同義語。公有制的政治色彩更加濃厚。自由市場經濟的衛士認為市場經濟就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經濟,甚至認為“沒有私有制就沒有市場經濟”,因而主張公有制全盤私有化。如果中國的公有制,特別是國有企業堅持公有制的實踐獲得成功,就會動搖他們關於私有制是永恆的基本信念。未來發展的結果將從另方面證實了資本主義可以搞商品經濟,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在實行市場經濟以後其結果不是資本主義,而是它的老對頭——社會主義。這不是西方國家願意看到的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

這得看你的立場了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的問題解決了,麻煩點一下采納,謝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佔優勢、為主導的經濟運動。從生產力方面來看,經濟全球化是指各種生產要素在全世界範圍內流動和配置,從而務國經濟密切地聯繫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現象,它是一個因史的發展過程。

從生產關係的角度考察,經濟全球化是由於資本的擴張本性和增殖需要使世界和地區的經濟相互融合日益緊密,逐漸形成全球性的經濟關係的過程。資本增殖、剩餘價值的生產和佔有是全球化最深刻的動因。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雙重的,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從積極方面來說,它具有現代生產力發展的巨大作用,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經濟全球化使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世界範圍內流動,以尋求相應的位置進行最佳的資源配置。從目前來說,生產要素韻流動主要以資本、技術、勞動力(包括人才)的流動為主。而這些生產要素的流動又主要是以對外投資的形式進行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外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生產要素全球化流動的直接原因是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從生產力發展角度看,這是有利於資源配置的。資源從效益低的地方配置到效益高的地方,可以達到節約資源、提高效益、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

第二,經濟全球化使生產網絡化體系逐步形成,投資外向化現象日益凸顯,從而有力地推動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所謂生產網絡化,是指一些世界性大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為降低成本,壟斷市場,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子公司,進行全球化的生產和銷售。

第三,經濟全球化使貿易自由化的範圍、金融國際化的進程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擴大和推進。世界各國相繼放寬對本國貿易、金融的限制,不斷開放市場,使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的規模不斷擴大,促進了各國經濟繁榮,推動世界經濟發展。

第四,經濟全球化使科學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傳播和應用,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擁有先進技術的大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大量對外投資過程中,出於其自身利益的考慮,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到世界各地,相應提高了當地的生產力水平。世界範圍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移,也使科學技術不斷傳播到世界各地,社會生產力得到不斷髮展。

由於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是在國際經濟舊秩序中進行的,因此,它必然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在這些消極影響中,最為突出的有:

第一,世界範圍內市場經濟的盲目性、自發性更為突出,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傳染性”急劇增強。

第二,追求利潤的資本本性正在引發世界性的社會問題,尤其是環境問題。發達國家往往利用發展中國家急於發展經濟的願望,趁機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環境汙染,從而影響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三,世界範圍內的貧富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經濟全球化主要反映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壟斷資產階級一切活動的目的是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潤,它們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充滿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兩極分化將不可避免地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內部擴展開來,一些極不發達國家甚至存在被“邊緣化”的危險。

此外,經濟全球化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涉及許多國家前途命運的政治問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資產階級竭力推進經濟全球化,在政治上是為了按照自己的面貌要求改造整個世界,力圖使全世界屈從於他們的統治。對社會主義國家來說,這種政治圖謀就更加明顯。資本主義國家在與社會主義國家接觸、幫助搞經濟建設、推動其融人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時,加緊實施“西化”、“分化”,推行“和平演變”戰略,試圖顛覆功會主義制度,實現資本主義的......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舊的經濟秩序基礎上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他們在資金、技術、人才,有著發展中國家不可比肩的優勢,他們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也將逐步增大(剪刀差所致)

所以發達國家依然是資本輸出的主體,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距離相對更近,也就更便利了發達國家開拓原料市場、消費市場

因此經濟全球化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資本在全球的新一輪擴張。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
如何評價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什麼問題?
經濟全球化是雙刃劍?
經濟全球化與愛國主義?
為什麼要經濟全球化?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目標任務 ?
如何理解黨的綱領?
如何理解消費稅?
如何理解民事法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