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法帖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宋代書法時代風貌是什麼

宋人書法“尚意”,重行草書。對於楷書除由於偏重帖學,疏於碑版而使楷書遠不及行草外,更由於行草書與情感的放縱更能達成默契。宋代書家,與前朝書家有一個最顯著的不同,便是詩文畫集於一身。造成書家在性格氣質上有了重大變化,普遍將自己在詩畫領域的探究、主張默化到對書法藝術的觀念上。宋代書法的幾位重要旗手——蘇軾、黃山谷、米芾等都是這樣,進而他們的主張,也就影響到整個時代,形成了一個時代的總體風貌。

宋代還是一個對前代書法第一次完整地總結整理的時期。雖然此前江南李後主曾命徐鉉以所藏古今法帖人石二得《升元貼》,書及漢張芝、崔瑗、魏鍾繇,晉王羲之、王獻之、庾亮,唐太宗、玄宗、歐陽詢、柳公權、懷素、懷仁等人書法藏淳化閣,並詔王著合南唐《建業帖》(《升元貼》)摹刻於禁中,名為《淳化迷閣法帖》。正因為系統的收編整理,更幫助了宋朝一代書家尋找自己的發展之路。

宋初書家有徐鉉、郭忠恕(畫家)、句中正、李建中、馮吉、姚鉉等人。而李建中是其中佼佼者。

要說宋代書風的典型代表,還要算黃、米、蘇、蔡“四大家”,特別是前三位人物。

宋代的書家還很多,諸如趙佶、蔡京、蔡卞、文同、秦觀、陸游、米友仁、張即之、石曼卿、蘇舜欽等。尤其是蘇舜欽(1008~1048年),字子美,號才翁,銅山(今江蘇徐州)人。草法精良,不遜前人。唐懷素《自敘帖》為其家之舊傳,長卷首段已破碎,現存《自敘帖》前六行便是子美補書。

讀帖是什麼意思

讀帖,名詞,即看字帖上的字,揣摸其寫法。為學習書法的方法之一。

讀帖,是學書的一個重要方法。所說讀,並非出聲去讀,而是“觀”之意。即在臨帖之餘,或臨帖之前,詳觀和揣摩帖中字的點畫、用筆、結體和神韻等,將它們觀之入眼,銘記於心,然後去臨習。宋代黃庭堅雲:“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隨人意。”宋代姜夔在.《續書譜》中引用唐太宗的話:“皆須是古人名筆,置於几案,懸之座右,朝夕諦觀,思其用筆理,然後可以臨摹。”這裡所說“觀”、“諦觀”,即是讀帖的意思。

要將古人法帖學到手,要靠臨摹,而比臨摹更重要的一個環節則是讀帖。因為讀帖鍛鍊人的眼力心力。只有使帖字入於眼,記於心,方能臨時出於手,顯於紙。如果眼觀不準,心記不住,手是難以表現出來的。不少學書者的經驗證明:臨不好帖的主要癥結不在手上,而在眼上。有些人不讀帖,拿起帖即臨,有些人讀帖不認真,一看而過。眼未看清帖字的精微,手必然臨不好其形神。初學者對此應特別予以重視。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強調:“察之者尚精”。讀帖務求精細周到。首先,要仔細揣摩帖字的用筆方法,對點、橫、豎、鉤、撇、捺等逐一進行分析,看它用的是藏鋒還是露鋒,是圓筆還是方筆,是折筆還是轉筆,是明折還是暗折,等等。然後,研究字的形體結構特徵,如筆畫的粗細、長短、大小、高低、斜正、收放、爭讓以及結體鬆緊、取勢縱橫,還要分析帖字的佈局和神情、意態等。對這些都瞭解和掌握了,臨帖就比較有把握了。當然,對初學者來說,讀帖並不是一“讀”就懂,“讀”後也不一定立即奏效。它有一個養成習慣和逐步提高的過程,而且應將讀帖與臨帖緊密結合起來,讀後臨,臨後讀,兩者配合,逐步深化,正如清代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所說:“擬進一分,則察亦進一分,先能察而後能擬,擬既精而察益精。”

睿甯的行書是什麼

睿甯的行書

書法經歷的時期是哪5個階段?

大篆(籀文)、小篆、隸(八分)、草書、行書、真書

相關問題答案
宋代法帖是什麼意思?
硬座代硬臥是什麼意思?
古代震卦是什麼意思?
法界是什麼意思?
古代前鋒是什麼意思?
古代後宮是什麼意思?
代替者是什麼意思?
代持股是什麼意思?
唸佛的法喜是什麼意思?
古代七色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