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如何評價學生?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課堂中如何正確評價學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與層層深入,評價發展迅速,教師的評價觀念、使用的評價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評價在課堂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某一特定過程或特定結果,以正確鼓勵的話語來評價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時給予恰當地表揚、讚許,可以強化學生自信、自愛、自尊、自持的信念,增強成就動機,激發學習積極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以鼓勵性評價時因注意以下幾點: 一、善於“捕捉”學生的優點及時評價。在教學中,教師要有一雙“銳利”的眼睛,緊緊盯住學生的優點、長處,對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好的學習結果應及時給予肯定,這種強化機制能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二、評價方式要靈活多樣。評價表現媒體多樣,評價針對的人、事、物多樣,所以激勵性評價的方式是靈活多樣。教師或運用語言、或通過愛撫、或傳遞微笑、或耐心等待、或物質獎勵……只有在教學中巧妙運用各種各樣激勵的手段,學生才能暢所欲言、興趣盎然,課堂教學才有情有趣、耐人尋味。三、激勵性評價也要有限度。凡事都得有一個限度,不適當的激勵未必是好事。 一味讚賞,會模糊學生的認識,包括對知識的理解和自我表現認識。提倡創新不等於不能否定,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不能輕易鼓勵,或保持中立態度,含糊肯定:“你們說的都有道理”或“你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弄得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自己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對錯的激勵,對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知識,產生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教師的適度的激勵性評價能夠催化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給學生的學習裝上助推器,為學生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如何評價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果

1、知識與技能方面的 評價:對基礎知識的評價:是否掌握最基本的物理知識;是否能運用這些基本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否具有獨立地去探究新知識的能力;是否具有識別好篩選信息的能力等。對基本技能的評價:是否會根據實驗課題選擇常用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是否會使用實驗儀器;是否會記錄數據,知道簡單的誤差處理方法,是否會寫實驗報告;是否會用科學術語和簡明圖標來描述實驗結果。2、過程與方法方面的評價:重點評價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猜想與假設的能力、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較為隱性的課程目標,只能通過一些可以觀察的指標來間接地推斷和度量。因此應該通過觀察、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變化,來了解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現狀和進步。

在教學中如何評價學生

長流中學 羅翠桃正確評價學生,早已成為現代教育關注的焦點。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達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發現學生的潛能和特長,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自信。1.表揚讚美要發自內心,要有真情實感2.鼓勵要及時,針對性要強教師給學生及時、恰如其分的讚美、評價,能對學生產生及時強化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隨機應變的語言機智。(二)批評在教學中少不了對學生的批評,但批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懂得道理,改正錯誤,因此批評學生時,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評語言,才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讓忠言不再逆耳。1.運用關切的語氣,讓學生感到溫暖教師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把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師生之間存在著一種朋友式的關係,這樣你就會用心去說服、教育學生。批評學生要充滿愛心,有強烈的責任感,學生才會接近你,理解你,樂於接受你的批評。教師只有處處流露出對學生溫暖的關懷和無私的愛,充分信任學生,學生才會敞開心扉,跟你說真話,接受你的批評指正。2.運用和緩的語調,讓學生感到震撼現代教育處處提倡"以人為本"。在批評學生時,我們也要遵循這一理念,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要看到他們之間的個性差異,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勢利導。如對性格內向、敏感、疑慮心較重的學生,我們可用提醒、啟發或提問之類的語言與學生交談,也可用微笑、眼神等體態語言暗示性地批評學生。對於性格外向、反應較快、脾氣暴躁的學生,則可採用"商討式"的語調平等地和學生交流,循序漸進,心平氣和地把批評的信息傳遞給他們,讓他們逐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逐步做到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不斷取得進步。3.運用靈活的語詞,讓學生感到誠服教師批評學生時,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注意分寸和尺度,說話要留有餘地,必要時可先用表揚代替批評的方式。在批評前先表揚他,讓學生明白,老師不但看到了他的缺點,也看到了他的成績。這樣,學生便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改正自己的缺點,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總之,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不應該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

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西山區德亨學校 李豔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課堂教學是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實現具體發展目標的過程。傳統的課堂評價是以教師的教來評價學生的學,既“以教定學”,關注的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行為表現,而忽視了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缺乏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等。這些已不再適應新課程的評價要求。在全面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我們要用新課程理念下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把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在數學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一、對學生參與程度的評價教學的成敗,歸根到底要看學生自身的參與,所有教學效果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 1.學生參與的全面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面向全體,注意自己的評價語言,為所有的學生鋪設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要以各種手段方法,使他們不斷品嚐成功的喜悅,多鼓勵,尤其是對中下學生,以促成其良性循環。 2.學生參與思維活動的深入性。學生不僅能夠參與活動,更能對問題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思考;不僅能夠解決一般的問題,更能夠引發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並主動探求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不僅能夠運用一般的解決問題辦法,更能夠發現和掌握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各種思維形式並用,以達到提高和創新的新境界。要敢對書本挑戰,敢對教師講的內容質疑,敢講真心話。3.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學生的主動參與,不是光看學生嘴巴動了多少,主要看腦子動了沒有、思維是否處於高度活躍狀態;讓學生主動參與,是指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涉獵知識,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思維處於一種活躍的狀態,做到邊學邊思考。二、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全是聽教師的講授,更重要的是須自己去思考、體驗和構建,同時還有同學間的相互交流與影響。評價一個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我認為要考慮到以下5個方面的因素:1.學生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對所在小組中其它同學負責;2.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一起討論交流,學習者群體智慧和思維可以為群體共享。3.增進合作交流技巧是學生學會合作的標誌,學生要具有良好的分工意識。4.學生能夠相互解釋所學東西、能夠相互幫助理解和完成作業;5.學生間能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信任、進行有效的溝通。 顯然,具有良好交流合作學習意識的同學,能很好的進行交流與調節,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三、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通常學生在數學課上的情感感受,綜合學生的具體反映大概可以分為:樂趣感、成功感、焦慮感、厭倦感。進一步還會發現以下特點:情感體驗為"有趣"的那些學生中,在學習中顯示出一種興奮,喜歡思考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數學學習"厭倦"的學生中大多數是數學成績不太好,從而產生對數學的恐懼;雖然對同一個學生來說,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體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隨著學習內容的變化而改變,但在一定時期,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學習基本的情感體現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對數學學習而言,學生上述的情感體驗並不是只有一種情感體驗。如覺得數學有趣的同學在一定......

課堂上,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多邊活動。即時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準確、及時的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教學過程更趨完善,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之目的在於弱化評價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通過評價,強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人應該是在不斷的激勵和鞭策下不斷獲得內驅力而不斷髮展的。學生所獲得的最經常的評價是來自課堂上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鼓勵,所以課堂上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要進行即時評價,對每一個同學的出色表現都給一聲喝采,對每一次個性的表露都給與讚揚。這樣,在一次次的激勵中學生會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品嚐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信心,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促進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那麼課堂上怎樣的即時評價怎樣才是精當呢? 一、 語言激勵,構建安全心理空間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賞識,而兒童這方面的需要更為強烈。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即時評價時,要善於使用多種激勵性語言予以鼓勵。如學生回答某個問題不錯,教師可用以下等語言鼓勵,“回答得非常正確!”“說得太漂亮了!”“老師和你想的一樣,真不錯!”若學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時,我們又可以採取以下方式:“你能站起來回答問題說明你已經很勇敢了,別急,看看誰可以幫助你?”“這個問題,已經跟正確答案接近了,再想想。” 一位教師教學《少年閏土》,有這樣一個環節: 師:請這個小組說說你們是怎樣研讀“撿貝殼”這件事的。(生彙報) 師:其他小組的同學有補充嗎? 生:老師,我有很多貝殼,能拿上來給大家看看嗎?師:可以,請拿上來。 (學生把一大堆貝殼端上來,通過實物投影展示給大家看。)師:你能說出這些貝殼的名字嗎? 生:不會。(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師:既然叫不出這些貝殼的名字,那請你把他們全部拿下去吧!生:(手捧貝殼,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地回到了座位上) 本案例中,其實那位展示貝殼的孩子有足夠的理由得到大家的賞識。一、課前收集大量的貝殼不容易,然而他做到了,說明他有責任心、有毅力。二、老師佈置的任務他完成得最好,說明他有上進心、熱愛學習。三、敢於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說明他積極樂觀、個性張揚。四、他的行為是其他學生的榜樣,潛移默化就能起到“潤物無聲”之效。然而,案例中的教師卻因為學生叫不出這麼多貝殼的名字而讓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試問:,他以後還可能同樣積極地去完成老師的作業嗎?還可能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嗎?或許就是教師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評價,就白白葬送了這個有著諸多優秀品質的學生的美好前程。因此不管我們採用何種評價方法,首先要為學生建構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保持學生的心理平衡,讓回答正確的學生更願說,讓回答不出或出錯的學生不受傷害。學生只有從內心上感到安全和自由了,才敢於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悟。二、 明確評價指向,打造全面發展的基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三維目標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即時評價的依據,它強調了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所以教師的評價指向一定要明確。對知識和能力的評價。以朗讀為例,《課標》每個學段對學生的朗讀能力是有不同要求的。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朗讀水平的評價不能採用“讀得好,讀得不錯”這類籠統的評價語,而應根據學生實際的朗讀水平,採用“讀得很準確,沒有多字掉字”“讀得很流利,聲音很響亮”“讀得真有感情,我們都被你感動了”這一類評價語。因為朗讀準確、流利、有感情,這是小學生應該達成的教學目標。用教學目標來評價......

如何評價學生在課堂中表現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樂於鼓勵、表揚,厭惡批評、指責的特點,從多方面、多角度挖掘既切合教學內容,又貼近童心的語言、表情及動作,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表現欲

課堂上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

通過個人自評可以促進學生及時反思,查找自己學習中的優點和不足,小組評價則可以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將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有機結合,是當前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必由之路。團隊意識是組內學生共有的一種認識,即認識到對組裡某個成員有益的事對全組也有益,對組內某個成員有損的事,對全組也有損。現階段的評價對合作小組中每個成員成果的認定,已經直接影響到他所在的合作小組的總體評價。但由於學生年齡小,團隊意識還不強,加上部分班級教師宣傳不到位,造成學生小組意識淡薄,缺乏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在這種現狀下,即使已經將學生個人積分納入了小組團體評價,卻沒有完全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具有持續培訓意識,一定要把相關評價細則和評價結果時時掛在嘴邊,經常說經常講;二是課堂評價中更關注對小組的整體表現評價,包括合作規範的執行情況,合作效果是否優秀等,多拿小組說話,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二、給出評價標準,培養學生評價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而課堂合作學習中的評價構成應是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兩個方面。目前我們的評價在過去教師評價為主的基礎上,已經演變到更加關注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這樣的評價更能培養學生大膽自信的性格,更能鍛鍊學生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主體意識進一步確立。歷經一年多的改革後,目前我校的學生互評主要存在話語單調,機械化的問題,個別班級的學生在互相評價是總是用“他們小組說得還可以”或“我認為她說的很好”等,評價語言不夠豐富多樣,存在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師沒有給出準確的評價標準,比如有一位教師的導學提示為“小組分角色讀文”,這個導學提示告訴學生做什麼,也說明了怎樣做,但具體達到什麼效果,也就是讀到什麼標準沒有具體要求,那麼這一環節的學習結束後,學生在評價時就不知道說什麼了。反之,如果老師的導學提示設計為“小組分角色讀文,要求聲音洪亮,讀出人物的語氣”,則學生在評價時就知道要圍繞聲音是否洪亮,某某同學是否讀出了人物的特定語氣等方面來評價,就不會只用“還可以”或“很好”這樣的語言來評價了;二是學生不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處理,不管什麼情況統統用“很好”或“還可以”來評價。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非一人兩人、一天兩天所能,需要所有學科的教師互相配合,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具體情況給出正確的指導,讓學生慢慢形成正確評價的能力,在互相評價中獲得持續前進的動力。

三、過程與結果並重,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每次小組活動之後教師都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是對小組學習的情況進行總結,讓學生把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彙報,把小組討論拓展為全班交流,鼓勵學生互相質疑,讓學生在思考和探討中,使思維得到充分發展。另一方面,對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分階段在小組內對每個同學的表現進行評價,主要從參與是否積極、合作是否友好、是否認真負責等方面進行,目的是讓每個學生了解自己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同時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看一看哪個小組的活動開展得最好,哪個小組的同學最積極主動、團結友好,哪個小組的學習成果是綜合了全組的能力等等,尤其要特別關注那些在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他們是否積極參與。長此以往,學生定能養成正確合作的習慣,在合作學習中實現個人與團隊的共同提升。

客觀有效的課堂評價方式能激發學生潛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能促使學生形成自信、大膽的性格特點,能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我們每位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多發現、多反思,努力通過有效的課堂評價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合作學習的全過程,最終實現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課堂上如何評價學生的作品

白蓮中心學校 溫風蘭我們經常會發現:小學生剛進校門時,特別喜歡美術,一有空就想畫,覺得自己簡直是個小畫家。可隨著年級的增高,喜歡畫畫的學生越來越少,有的學生甚至害怕美術。是什麼原因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師對學生的美術成績評價就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具體表現在:1、教師認為美術成績評價就是教師評價,等學生作業一完成就憑主觀意識給他一個分數,分數高的固然高興,但不知道好在哪裡?分數低的心理不好過,也不知差在何處?導致學生未能及時掌握學習信息,長此以往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2、教師看待學生的美術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技能性”等單一化評價學生作業,忽視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樣的評價方法影響了學生的個性與能力的培養。3、教師不重視教學過程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學習作出及時、全面的反饋與評估,也沒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自評、互評,不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學生學期學業成績往往僅憑一幅畫、一份問卷而定,或者以平時作業成績的平均分而定,評價方法單一,內容片面。以上的種種評價內容過於片面和隨意,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片面性,不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構建一種全面的、完善的、重過程的、重創新的美術教學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如何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呢?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覺得以下幾點特別重要。一、建立課堂教學的全程式評價所謂“全程式”評價,即把教學評價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對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表現、構想創意、課堂作業作全面的評價。下面以《茶壺的造型設計》一課為例作具體的闡述:初始階段(興趣評價):課一開始我就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茶道表演,讓學生自由介紹中國的茶文化(包括茶壺的種類、造型),由於課外查閱了各種資料,學生講起來繪聲繪色,此時高度評價他們的參與興趣和參與熱情,有助於學生將主動參與意識貫穿始終。深入階段(創意評價):接著以組為單位讓學生拆、裝茶壺模型,瞭解茶壺的結構,並啟發學生髮揮想象,設計一隻新穎的茶壺,此時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他們積極發言:有的說要設計一隻桃形茶壺;有的說要設計一隻會唱歌的茶壺……此時作為教師應該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創新的部分,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必須充分肯定,甚至可以適當的誇張。終結階段(結果評價):一堂課的最後主要是作業評價,此時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審美尺度,從作品中去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並把它作為衡量好差的一個重要標準,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得到落實,創造意識才能得以增強。二、 用多種方法評價學生作業評價美術作業是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質量的評價,並具有一定的強化作用,教師給予的評語和成績對學生個人及整個班級都有導向作用,因此,對學生的美術作業應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對於喜歡直觀形象的低年級學生,在批改作業時可以採用實物符號,如:插紅旗、種紅花、貼五星等作業符號。印朵紅花表示你的畫真美,粘個大拇指表示你真棒,畫只高高舉起的右手錶示你要加油……而批改中高年級學生的作業,可以採取分數與評語相結合的方法,如:你的色彩真美麗!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你的畫如果有前有後就更棒了……然而無論用什麼方式評價美術作業,其關鍵是要解決如何對圖形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美術作業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否則就會使評價誤入歧途或失去應有的意義。例:《高大的樓群》一課,我根據教學目標制定了以下三個作業評價指標:1、基本要求:能用各種各樣的線描繪高大的樓群。 2、具體化:樓群外形美觀,線與線之間有疏密、長短、粗細變化。3、可選部分:可用自己喜愛的工具作畫,如:印畫、刮......

課堂教學中如何評價學生的發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當前,新課程那嶄新的教學評價理念,已逐漸滲透進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努力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激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才能,通過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前進的足跡,進而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通過評價讓學生髮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形成對自己的鞭策。那麼,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如何評價學生的發言呢?我認為主要是做到以下幾點:1、多元性

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教學中要從多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對待學生的學習不應只看他有沒有掌握、更要看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學習的態度,所用的方法,甚至是永不言敗的勇氣,這樣使學生能從多方面來把握自己的現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學生的發言,教師多用語言評價式,其實方法可以靈活些,多些,如適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如眼神、點頭、微笑、豎大拇指、掌聲等各種豐富的表情等,都能給學生以信心,即使是語言評價式也要注意語言的個性(幽默、機智、簡潔、豐富等),那才能吸引學生。評價語言要豐富,“對”、“很好”、“真能幹”、“你真棒”!這些空泛的評價已滿足不了學生的口味,客觀、幽默、智慧的評價能激發學生問出和答出漂亮的問題,在教學《海底世界》時,教師讓學生讀課文,寫海底小動物“竊竊私語”的文字時,一個學生用響亮的聲音大聲朗讀,老師微笑著悄悄地說:“你那麼讀,小動物們會被嚇跑的”,孩子覺得老師善意的評價很幽默,同時也知道自已該怎麼做了。2、及時性

教師抓住時機評價學生的發言能夠起到很好的引領、導向、促進作用,有的教師對學生的發言沒有評價,學生不知對錯,甚至會視錯為對,影響學習效率,在全市閱讀教學觀摩活動時,有一們老師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當問到“西沙島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是什麼意思時?有一位學生說:“說明了魚多”,老師沒有及時評價,學生們就視對為錯,有的說水多,有的說海里這邊是水,那邊是魚,結果學生是一頭霧水,老師也異常尷尬,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傾聽,及時評價學生髮言,使評價產生良好的診斷功能和導向。3、針對性

評價學生的發言一定要正確、清楚、具體,不能模糊不清或模稜兩可,讓學生無所適從,針對性的評價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堅定學習信心並獲得進一步探究的樂趣,如在教學《爬天都峰》時,學生把“似乎”讀成了“似(shì)乎”教師請學生評價,學生說:“應該是似(sì)乎,似(shì)的”,這樣的評價針對性很強,是對錯、是非的評價,被評價者明白自己該怎麼做。4、客觀性

教師對學生的發言評價要有實效,教學評價一定要客觀。課改以來,由於強調對學生的賞識教育,多欣賞自己的學生,一些教師陷入誤區,對學生的發言不管好環、對錯一味讚賞,錯誤地認為如果去客觀評價,不表揚是不尊重學生,但欣賞也不是萬能的,真誠的、正確的、客觀的、講究策略的評價乃是對學生最好的尊重和愛護。5、激勵性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需要教師的激勵,教學評價不能簡單化,只說“是”和“不是”,“對”和“不對”,要看對象,看場所,有時要委婉,有時要嚴肅,“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花費很多時間去苛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思去發現學生的優點,並以此鼓勵他,讓他體會成功的喜悅,

評價中儘量多一點賞識,少一點苛求,多一......

相關問題答案
課堂上如何評價學生?
課堂上如何表揚學生?
課堂上如何和學生溝通?
網上如何購買學生票?
如何評價一堂課?
如何管理學生課堂紀律?
如何評價去臺灣讀大學?
如何評價張學友的唱功?
如何評價作文課?
如何評價一則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