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應學些什麼東西?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幼兒園大班要學習哪些東西生活方面的

語文:嘗試在入學前學會拼音和用拼音拼讀詞句;執筆姿勢正確,會端正書寫自己的姓名;因為3歲起是孩子認字的黃金期,至大班結束,識常用字200~300個(最好以上),會自己看讀故事書中一兩行的句子,生活中有比較準確的表達能力。

數學:最好學會20以內加減法,如有困難,10以內是基本的;能分辨不同圖形和顏色,會看圖分大小、多少。

英語:要認識26個字母,能學會常用單詞,如“apple”“boy”“I”就更好啦。

生活: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會整理玩具(進而文具),能專注地聽懂大人的要求並按要求去做,這一點尤為重要,知識的儲備固然要有,好的行為習慣更加重要。

是不是覺得很難很多?其實是為了孩子小學入學後面對進度很快的各科學習能有自信哦。太多零基礎入學的孩子入學後會適應得較為艱苦,身為爸爸媽媽的我們一定希望孩子覺得“學習很容易很輕鬆”吧?

幼兒園孩子應學些什麼東西

有規律的學習生活

動手能力

獨立穿衣、吃飯

由簡及繁的數字和漢字

幼兒教師都需要學習些什麼?

作為一名剛上任的幼兒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無止境,我們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把吸收新知識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總而言之,我們一定要加強學習,來充實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德才兼備的,優秀的,有責任心的幼兒教師。而通識培訓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通過通識培訓的學習,使我明白了我們幼兒教師要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對孩子們一視同仁。幼兒老師是幼兒們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師,所以幼兒老師也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純潔的心靈。並且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要,自己必須以身作則。對幼兒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禮貌都要重點培養。

在幼兒園,幼兒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幼兒正處於身心迅速生長髮育和發展的時期,身心各方面的機能尚不成熟,對外界的適應力比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關係到一代人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於幼兒生長髮育的各種因素,為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幼兒教育,熱愛孩子是第一位的。幼兒不同於小學,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為形成的最佳時期,好模仿,是非觀念在萌芽時期等特點要求我們幼兒教師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溫柔,可愛,要因可愛而美麗動人。我們既要做到母親般的關愛,又要做到高於母親的教育,從思想上、品質上給予滲透影響,教育他們使他們是非概念清晰,引導他們能關愛別人,帶動他們積極樂觀開朗,實事求是使他們誠實,幼兒教師要有敬業、樂業、專業、創業的精神,要公正地愛每一個孩子,我們帶給他們的應該是最美好,最公正,最無私的愛。

幼兒的學習主要是以遊戲為主,所以在遊戲中應該注意:我們要鼓勵幼兒互相合作;老師也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遊戲單一,重複;老師也避免過度指導,也不能過度放手,所以自己要把握一個度。我們要保證幼兒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因為幼兒的注意力比較容易轉移,還會受外界因素改變自己的心理活動。老師上課的時候要推動快樂,有趣的課堂,讓孩子們開心合群,積極參與老師的課堂活動。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必須瞭解家長的心理,需要根據溝通對象不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採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滿愛心,家園合作,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通過靈活的溝通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長更健康,讓溝通成為多贏。與家長的溝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溝通更有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總結。

培訓時間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的學習,我也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觀點,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從事幼兒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把這次學習的知識積極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做一名積極向上的幼兒教師。

在幼兒園時期,孩子最應該學到什麼

幼兒園除了“看孩子”之外,還能為我們的寶貝帶來什麼呢?

幼兒園,是孩子一生中步入社會環境的第一步。這裡,每一個在家被視為掌上明珠的小寶貝們都會平等地在一起學習和玩耍,他們會遇到許多在父母身邊不可能遇到的問題,學到許多家裡無法學到的知識或常識,在能力上得到許多或者是進一步的鍛鍊。這些,在他們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都是受益終生的。

那麼,孩子在幼兒園裡究竟都學到了些什麼呢?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獨立性的鍛鍊恐怕是小寶貝們在幼兒園要學習的最首要的一課。

在家裡,父母們會沒有什麼意識地傾向於幫孩子做一些細小的生活瑣事,比如扣扣子、繫鞋帶、梳頭髮,甚至爸爸媽媽們在送寶貝去幼兒園的時候,會幫他們把小書包一直背到教室。父母的關懷無可非議也自然而然,但在幼兒園裡孩子們就該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了。他們要學會渴了自己用杯子接水喝,午睡前自己脫衣脫鞋,睡醒自己穿戴好,他們要學會自己上廁所,並逐漸熟練飯前便後自己洗手,他們還會學著在每次玩具課後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位……

這些早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不僅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也能夠增強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孩子在能力和心理上都更加堅強。

我們都是好朋友

怎樣和小朋友們相處是現在獨生子女社會寶貝們面臨的艱鉅現實。

或許在上幼兒園之前,孩子們也會通過一些機會或途徑有過類似的和其他小夥伴兒接觸的經歷,比如和親戚的小弟弟小妹妹,或者在小區裡一起跑過跳過的小朋友,等等。而幼兒園能夠提供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和時間、空間去學會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和不同的小朋友建立友誼,怎樣處理各種人生之初的簡單人際關係。

孩子們會在集體中學著如何接近其他的小朋友,並找到可以開始談話的話題。“我也由這樣一個米老鼠的水杯。”“嗯,我的杯子是我舅舅給我買的。”“我也有舅舅……”……未來的親密摯友也許就是這樣相識的。孩子們也會從中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領悟一些社會交往的技巧,比如他會把關注點不只放在自己的身上,而是更多地關注別人,比如他會用“你如何如何……”來代替說“我如何如何……”來開始和別人的交談。而在群體中,他們也會慢慢學著如何能夠讓自己和讓別人都感到快樂,以至於大家都感覺舒服。這些與人相處的經歷已經鍛鍊對於他將來上學乃至在集體中工作都會有著很大的幫助。而幼兒園裡也必然會遇到不愉快,和小朋友爭吵或打架了,他們也可以學著怎樣自己解決問題,怎樣和好,怎樣繼續一同玩耍和相處。

人與人的相處是人生中無可避免也充滿艱難和困惑的一個境遇。孩子們能從小實習和適應這些人生難題,總是對他們有一些好處的。

老師,請你幫助我

學會尋求幫助,或者說出自己的困難;學會和老師相處,其實也是孩子們可以在幼兒園裡獲得的一大收穫。

會有這樣一部分孩子,他們在集體中會過於羞澀和膽怯。想上廁所尿尿不敢說,摔了疼了跌破了也不知向老師求助。不會做的事情也不問。

固然這與孩子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但他們的確需要鍛鍊這方面的能力。儘管在那些比較外向又會要求關愛或關注的孩子中間,想得到更多的注意會比較不容易,但這些孩子在鍛鍊著尋求幫助、講出自己的困難的同時,其實是在挖掘和發展著自己內心的強力和自信,這是有助於孩子的情商的發育的。有研究顯示,孩子如果能與他的第一個老師建立一種和諧的、關愛的以及互動的關係,有利於幫助孩子在日後和其他老師或成年人建立良好的、富於建設性的、能動的關係。如果孩子能夠從家庭之外的長輩那裡得到肯定、溫暖和威信,那麼,這種積極的經驗會促使他們充滿信心地去面對和處理其他各種各樣的關係。

我有一雙巧巧手

不要小看了孩子從幼兒園拿回家的那些他自己製作的粘......

幼兒在幼兒園裡應該學些什麼講座

1、根據3-6歲幼兒的身心特點,幼兒階段孩子所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畢竟是有限的,幼兒園階段的教育更多的是為了幼兒將來的發展做準備的教育,這樣的教育重點不在於教給孩子多少知識和技能,重點應該是從每個幼兒實際出發,發展幼兒各個方面的潛能。主要包括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激發孩子對各種事物的興趣、讓他們學會認識自我和他人、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創造力、生活自理能力、適應能力及與人交往的能力等等。

2、 首先,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一個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幼兒園應努力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包括生活作息習慣、生活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等,學習習慣包括良好的閱讀習慣、傾聽習慣等。大部分家長卻忽視了對這些習慣的培養,認為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小養成,有些壞習慣在幼兒期一旦養成以後就很難糾正過來。一個好的幼兒園不在於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而在於讓孩子能學會在遊戲活動中學會傾聽和等待,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以及對新事物有探究的習慣。這些可以說將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其次,一個好的幼兒園會通過組織科學、藝術、社會、健康、語言這五大領域的各種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審美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多種能力。許多家長往往只重視幼兒參加活動後所取得的結果,比如幼兒會唱歌了,幼兒會跳舞了,幼兒會背詩了,幼兒會認字了等等,他們很少意識到不論結果如何,只要幼兒參與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獲得某方面能力的發展。這些能力的發展並不是一個活動的功勞,而是多個活動共同作用後的結果,通過某個活動無法馬上就看到結果。比如,在一個健康活動中,教師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幼兒正確地吃飯的方法,幼兒知道方法後要在實踐中反覆練習才能掌握,這種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家長並不能馬上看到結果。還有教師通過組織一些社會活動提供幼兒交往的機會,讓幼兒知道如何與他人正確地交往,這樣的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也不是家長能馬上看到結果的,要通過家園的配合,慢慢才會有成效。

相關問題答案
幼兒園應學些什麼東西?
幼兒園大班教什麼?
幼兒園遊戲是什麼?
諮詢幼兒園要了解什麼?
幼兒園聚餐帶什麼菜?
幼兒園教育是什麼?
幼兒園老師像什麼?
幼兒園環境有什麼作用?
幼兒園後勤是什麼意思?
幼兒園全託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