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盡天真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樂盡天真是什麼意思

“且陶陶,樂盡天真”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古詩作品《行香子·述懷》第三四句,其古詩全文如下: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註釋】

⑴行香子:詞牌名,又名“爇心香”。“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燒香,調名本此。平韻雙調小令。《詞譜》以晁補之詞為正格,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另有六十四字、六十八字、六十九字諸體。

⑵塵:塵滓,細小的塵灰渣滓。

⑶十分:古代盛酒器。形如船,內藏風帆十幅。酒滿一分則一帆舉,十分為全滿。

⑷虛苦:徒勞,無意義的勞苦。

⑸嘆隙中駒:感嘆人生短促, 如快馬馳過隙縫。隙中駒:語出《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⑹石中火,夢中身:比喻生命短促,像擊石迸出一閃即滅的火花,像在夢境中短暫的經歷。石中火,語出北齊劉晝《新論·惜時》:“人之短生,猶如石火,炯然而過。”夢中身,語出《關尹子·四符》:“知此身如夢中身。”

⑺“雖抱文章,開口誰親”:是古代士人“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開口誰親:有話對誰說,誰是知音呢?

⑻陶陶:無憂無慮,單純快樂的樣子。“且陶陶、樂盡天真”是其現實享樂的方式。《詩經·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其樂只且!”

與 “且淘淘,樂盡天真” 相關的句子有哪些

“且淘淘,樂盡天真”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古詩作品《行香子》全文如下: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解譯歐陽修採桑子即去朝天沃瞬聰是什麼意思

唐宋時,潁州西湖、揚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皆已是聞名海內的風景名勝。

北宋文學巨匠歐陽修一連寫下十三首《採桑子》,以疏淡清新的筆墨,對不同時段的潁西湖給予淋漓盡致的描摹,令千載之後的我們仍在傳誦,仍然追摹不已。

“黃山歸來不看嶽,幻秀雄奇集一山。”名滿天下的黃山,其瀑布似乎不那麼有名,然而,看過清初著名詩人錢謙益的《天都瀑布歌》,你就不能不禮讚那聲震天地,勢移山谷的磅礴景觀,不能不禮讚那雄偉的瀑布。“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雖是蘇軾對杭州西湖形象的比喻與讚美,殊不知,潁州西湖、揚州的瘦西湖和杭州西湖一樣,在唐宋時也都是聞名海內的風景名勝之地。

歐陽修筆下的《採桑子》十三首所描寫的潁州西湖,雖沒有“天生麗質”的西子湖的名氣大,但至今仍能喚起人們對她的追慕、迷戀、嚮往,並給人以美的享受。

潁州,北魏孝昌四年置,北齊廢,唐初復置。治所在汝陰,今安徽阜陽。宋政和中改為順昌府。潁州西湖又名汝陰西湖。據《正德潁州志》載:“西湖在州西北二里。外湖長十里,廣二里。相傳古時水深莫測,廣袤相齊。胡金之後,黃河衝蕩,湮湖之半。然而四時佳景尚在。前代名賢達士往往泛舟於此,湖之南有歐陽文忠公書院基。”據此可知,潁州西湖的面積,唐宋時居瘦西湖、杭州西湖之上,當時“名賢達士往往泛舟遊於此”者不在少數,如北宋時有晏殊、歐陽修、蘇軾、蘇轍等。

諸“名賢達士”中,蘇軾曾“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閒事也無”(秦觀《東坡守潁》),可見東坡對潁西湖迷戀的程度,然而最熟悉最迷戀潁州西湖的應推開一代風氣的歐陽修了。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其一生曾多次到過潁州,第一次是北宋仁宗皇佑元年,由揚州改知潁州,當年秋由潁州改知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為時甚短。按說,在素有“揚一益二”之稱、“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徐凝《憶揚州》)的優美環境裡生活過的人,還會對潁州感興趣嗎?

歐陽修從揚州改知潁州,初遊西湖,便深情地賦詩云:菡萏香清畫舸浮,使君不復憶揚州。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可見作者對潁州西湖愛戀的程度。

歐陽修最後一次到潁州是晚年致仕之後,作者擇居潁州,前後相距的歲月,用作者自己的話說:“俯仰流年二十春。”這一次卜居潁州,再也沒有離開。

歐陽修退居潁州後,作有《採桑子》十三首,在這組詞前有一段《西湖念語》。這個“念語”,又稱“致語”、“樂語”,是北宋時流行的一種歌頌形式,類似序或引言。“念語”對於宏觀把握這組詞的內涵非常重要,可以說它是解讀《採桑子》十三首詞的鑰匙。茲錄於下:昔者王子猷之愛竹,造門不問於主人;陶淵明之臥輿,遇酒便留於道上。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雖美景良辰,固多於高會;而清風明月,幸屬於閒人。並遊或結於良朋,乘興有時而獨往。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傍若似無人。乃知偶來常勝於特來,前言可信;所有雖非於己有,其得已多。因翻舊闕之辭,寫以新聲之調,敢陳薄技,聊佐清歡。

從“念語”中可知作者歐陽修仰慕魏晉名士王子猷、陶淵明,而又以“閒人”自居,對於“雖非己有”,但“其得已多”的“清風明月”和“擅東潁之佳名”的西湖風光、西湖蛙鳴是極為欣然的。作者意識到大自然的純潔正與名利場中汙濁相對立,將大自然作為澡雪凡心俗慮的過濾器,從西湖的美景中獲得精神上的超脫與快感,這正是作者追尋的高層次的審美感受。也正是在這種心態支配下,歐陽修把潁州作為自己的歸宿,正如他自己在《醉翁亭記》中所說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採桑子》十三首,從內容上看,可分為兩個部分:即前九首詠西湖不同季節、不同時段之佳景,後四首主要抒作......

石中火 夢中身指什麼

蘇軾詩詞《行香子》賞析

行香子 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隙中駒 石中火 夢中身

蘇軾詩詞《行香子》賞析

行香子 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賞析

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環境:夜氣清新,塵滓皆無,月光皎潔如銀。此種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靜之後才能感到,與日間塵世的喧囂判若兩個世界。把酒對月常是詩人的一種雅興:美酒盈樽,獨自一人,仰望長空,遐想無窮。唐代詩人李白月下獨斟時浮想翩翩,抒寫了狂放的浪漫主義激情。蘇軾正為政治紛爭所困擾,心情苦悶,因而他這時沒有“把酒問青天”也沒有“起舞弄清影”,而是嚴肅地思索人生的意義。月夜的空闊神祕,闃寂無人,正好冷靜地來思索人生,以求解脫。蘇軾以博學雄辯著稱,在詩詞裡經常發表議論。此詞在描述了抒情環境之後便進入玄學思辯了。作者曾在作品中多次表達過“人生如夢”的主題思想,但在這首詞裡卻表達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說明:人們追求名利是徒然勞神費力的,萬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暫的,人的一生只不過是“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一樣地須臾即逝。作者為說明人生的虛無,從古代典籍裡找出了三個習用的比喻。《莊子·知北遊》雲:“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古人將日影喻為白駒,意為人生短暫得像日影移過牆壁縫隙一樣。《文選》潘岳《河陽縣作》李善《注》引古樂府詩“鑿石見火能幾時”和白居易《對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謂人生如燧石之火。《莊子·齊物論》言人“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暫寄夢中身”即表述莊子之意。蘇軾才華橫溢,在這首詞上片結句裡令人驚佩地集中使用三個表示人生虛無的詞語,構成博喻,而且都有出處。將古人關於人生虛無之語密集一處,說明作者對這一問題是經過長期認真思索過的。上片的議論雖然不可能具體展開,卻概括集中,已達到很深的程度。

下片開頭,以感嘆的語氣補足關於人生虛無的認識。“雖抱文章,開口誰親”是古代士人“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蘇軾在元佑時雖受朝廷恩遇,而實際上卻無所作為,“團團如磨牛,步步踏陳跡”,加以群小攻擊,故有是感。他在心情苦悶之時,尋求著自我解脫的方法。善於從困擾、紛爭、痛苦中自我解脫,豪放達觀,這正是蘇軾人生態度的特點。他解脫的辦法是追求現實享樂,待有機會則乞身退隱。“且陶陶、樂盡天真”是其現實享樂的方式。“陶陶”,歡樂的樣子。《詩·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其樂只且!”只有經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復與獲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種種煩惱。但最好的解脫方法膜過於遠離官場,歸隱田園。看來蘇軾還不打算立即退隱,“幾時歸去”很難逆料,而田園生活卻令人十分嚮往。彈琴,飲酒、賞玩山水,吟風弄月,閒情逸致,這是我國文人理想的一種消極的生活方式。他們恬淡寡欲,並無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賞賜一點便能滿足,“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就足夠了。這多清高而富有詩意!

蘇軾是一位思想複雜和個性鮮明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既表現建功立業的積極思想,也經常流露人生虛無的消極思想。如果僅從某一作品來評價這位作家,都可能會是片面的。這首《行香子》的確表現了蘇軾思想消極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苦悶情緒,因其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在封建社會是難以實現的。蘇軾從青年時代進入仕途之日起就有退隱的願望。其實他並不厭棄人生,他的退隱是有條件的,須得像古代范蠡、張良、謝安等傑出人物那樣,實現了政治抱負之後功成身退。因而“幾時歸去......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蘇軾《行香子》什麼意思

意思很簡單,就是說,什麼時候能夠退休,當個平民,過悠閒的日子。只要對一張琴彈奏、對一壺酒飲酌、對一片溪雲觀賞就可以了。

句子中間的豁達,不言而喻。但是言表之下的懷才不遇,也呼之欲出。

作者其實就是在訴說自己的抱怨。

“花落無痕”這句話的吉凶

看這些,呵呵,確實有些詩句很經典,意境,感覺很到位。個人最喜歡,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這兩句了。恩還有天書的名字和詩句,不知道樓主看到沒有,我都收藏好了放在自己的電腦上面。下面慢慢看。輪迴的,暫時還沒去收集。

先看看武器的

1.夜雨十年燈

完美對武器的註解: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來源:黃庭堅 《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這首詩首聯“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抒寫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當時,詩人監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他的朋友黃介(字幾復)任四會(今屬廣東)知縣。他們都居住在濱海地區。前句化用《左傳》中楚子對齊桓公所說的“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說明海天茫茫相距遼遠。後句是說通信頗為不易。古人有雁足傳書之說,但又說鴻雁南飛止於衡陽,而四會在衡陽之南。所以,想託鴻雁捎封信去也被謝絕。

頷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回憶昔日相聚宴遊之樂,並進一步抒寫相別十年的思念之深。想當年,春風拂面,我們在盛開的桃李花下舉杯暢飲;十年來,漂泊江湖,每當夜雨瀟瀟、漏盡燈殘之時,不由得更加思念遠方的友人。這兩句所描繪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強烈對比,從而更加凸現了思念之情。

頸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稱讚友人為官清廉、從政有方。

尾聯“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癉溪藤”讚美友人認真讀書、好學不倦。詩人想象友人如今已白髮蕭蕭,伴隨著他的讀書聲的,是那從隔著瘴氣瀰漫的溪水邊野藤上傳來的悲苦猿啼。這裡頗有為博學多才的友人偏居荒蠻之地不得重用鳴不平的意味。

2.鳳歌楚狂人

完美對武器的註解:楚狂人,鳳歌聲,刀劍三千里;石中火,夢中身,煙雨任平生。

來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

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閒窺石鏡清我心,

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

願接盧敖遊太清。

楚狂人說的是 楚國的狂人接輿

接輿,相傳是古代的狂士、隱士。晉·皇甫謐《高士傳·陸通》有:“陸通,字接輿,楚人也。好養性,躬耕以為食。楚昭王時,通見楚政無常,乃佯狂不仕,故時人謂之楚狂。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這段意思是說,接輿見楚政無常,而孔子卻到處遊說自己的**主張,因而對孔子唱歌,說亂世沒有拯救的希望,勸說孔子。這就是“接輿歌鳳”典故的由來。

唐李白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之句

蘇軾《行香子》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

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

一壺酒,一溪雲。

蘇軾《定風波》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這些數字達標什麼意思? 3211 1113 35 122142 52!

七絕·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七絕·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七絕·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五絕·守歲詩

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譁。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七律·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七律·儋耳

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

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

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七絕·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七絕·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七絕·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七絕·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詞·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詞·採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樓中,尊酒相逢,

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

細捻輕擾,醉臉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紅。

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餘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陽召我魂[1]。

杳杳天低鵲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詞·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詞·定風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

天應乞與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詞·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

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

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詞·洞仙歌

江南臘盡,

早梅花開後,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

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

盡日無人,

誰見金絲弄晴畫?

斷腸是飛絮時,

綠葉成陰,

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

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詞·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午,

晚涼新浴。

手弄生綃白團扇,

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熟。

簾外......

蘇軾的《行香子述懷》

願文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①。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②。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③,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才情奔放,為宋代最傑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於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有《東坡樂府》。   詞牌知識   行香子,據宋人程大昌 《演繁露》考證,“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燒香。調名本此。平韻雙調,六十六字,始見 《東坡詞》,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此調短句多,上下片結尾以一字領三個三言句,前人在句中這一字常用相同的字,尤為別緻。音節頗流轉悅耳。 《詞譜》以晁補之詞為正格,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另有六十四字、六十八字、六十九字諸體。   註解   ①十分:古代盛酒器。形如船,內藏風帆十幅。酒滿一分則一帆舉,十分為全滿。    ②嘆隙中三句:感嘆人生短促, 如快馬馳過隙縫,擊石迸出的火花,睡夢中的經歷。    ③陶陶:和樂、無憂無慮貌。

相關問題答案
樂盡天真是什麼意思?
喪盡天良是什麼意思?
真命天子是什麼意思?
快樂天使是什麼意思?
樂此不彼是什麼意思?
日本天皇是什麼意思?
大樂透膽拖是什麼意思?
縱觀天象是什麼意思?
盡形壽是什麼意思?
天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