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內部控制制度?

General 更新 2024-10-09

如何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在由許多投資者共同出資組成的公司中,每個投資者都行使對公司的控制權是不可能的,這樣會使公司運行產生高昂的代價,但公司治理機制必須保證一部分放棄控制權的中小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不會因此受到侵害。針對我國目前普遍存在的內部人控制和大股東侵犯小股東權益兩大症結,公司治理結構設計不僅要體現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間的制衡,還必須從治理機制設計上為上述機構間的分級授權和不相容職務間的制衡提供製度保障。

1、公司治理規範必須對內部控制機制的構建提出基本要求

內部控制系統是由代理人設計的,充分體現了管理者的管理意志和管理意圖,而代理人的目標函數與委託人的目標函數是不一致的。為保證多級委託代理鏈組成的公司運行能夠維護所有股東的平等地位和權利,承擔對股東的誠信義務,公司治理規範中必須提出對內部控制構建的基本要求,從而保證內部控制目標與公司治理目標的高度一致性。

2、加強董事會在內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首先,加強公司治理,完善董事會構建機制。完善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關鍵是要明確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責、權、利的劃分,使之相互獨立、相互制衡。將董事會建立成真正獨立行使權利和承擔責任的機構。其次,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提高獨立董事大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此外,董事長與總經理兩權分離,杜絕董事會和總經理人員重疊。董事會成員和經理層分離,才能為董事會成為內部控制框架的制定者、監督者和最高執行者作保證,發揮董事會在內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

3、將監事會做實,從公司治理機制設計上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保駕護航

內部控制框架的五大要素之一是“監督與糾偏”,在“控制環境”這一要素中,也要求建立與內控相應的監督機構。在以董事會為核心的內部控制框架中,董事會下包括審計委員會在內的專業委員會的建立以及經理層下屬的審計部在對內部控制制度運行過程的監督和效果評價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但是,監事會對處於內部控制核心地位的董事會的監督卻長期弱化。這一問題的解決有賴於監事會功能的強化,基本思路是在監事會成員中引入利益相關者,並做好獨立董事與監事之間的功能區分與協調。

4、加強預算控制、推進全面預算管理

預算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應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融合新的管理思想與模式的預算管理:一是全面預算管理要與企業戰略結合。在戰略預算的基礎上制定年度預算,然後分解預算目標到各責任主體,實施預算並監督預算的執行,最後進行預算考評並以此制定薪酬計劃。二是重構組織結構。以層級為導向分為戰略層、經營層、作業層。三是建立預算決策機構,即在董事會下設預算管理委員會。此外製定合理的預算管理制度,包括編制程序、修改預算的方法、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方法等。

5、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無論是內部控制還是公司治理結構都非常重視激勵與約束機制。要使公司的內部組織、崗位乃至整體的行為及其結果始終保持與公司的目標一致,就必須採用一系列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方法:一是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是激勵與約束機制的基礎,只有對經營者的業績進行評價以後,才能根據企業業績的好壞進行獎懲。二是科學的目標管理。組織全體員工分別參加有關工作目標的制定,並將公司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員工,尤其是讓其參與公司長遠目標的制定,這樣有利於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公司的目標。

目前,中審網校是ICI協會授權在中國境內開展國際註冊內部控制師(CICS/CICP)考試和頒證的機構,獲得 I......

如何制定內部控制制度

答:1.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很多,可劃分為內部管理控制制度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兩大類。內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沒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如何制定,在下筆前不妨先參閱:(1)財政部制定並已公佈的幾個《內部會計控制規範》,這是制定企業內控制度的法規依據;(2)其他企業或個人制定的內控制度或關於內控制度的文章,這可購買書籍或上網查詢。2.內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制度的一部分。管理制度不僅僅只是控制,還有其他如計劃等內容。現在對內控制度的認識上有個誤區,認為內控制度是一個單獨的制度,不知道控制是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中的。因此我認為不需要單獨的制定什麼內控制度,只需要在制定管理制度時貫徹內控精神即可。例如,不需要單獨制定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只要制定貨幣資金管理制度(將內控內容包括在內)就行了,免得要制定兩個內容有所重複的制度。下面摘錄一段文章供你參考:加強內部控制制度應規範的主要內容1.明確規定處理各種經濟業務的職責分工和程序方法。企業要健全和強化內部組織機構,它是企業經濟活動進行計劃、指揮和控制的組織基礎,其核心問題是合理的職責分工。在一般情況下,處理每項經濟業務的全過程,或者在全過程的某幾個重要環節都規定要由兩個部門或兩個以上部門、兩名或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分工負責,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如匯出一筆採購貨款,規定要由採購經辦人填寫請款單,供應計劃員(或供應部門負責人)審查請款數額、內容及收款單位是否符合合同和計劃,會計員審核請款單的內容並核對採購預算後編制付款憑證,最後由出納員憑手續完整的付款憑證辦理匯款結算(出納員開出匯款結算憑證,還要通過會計員審核),前後須經四人分工負責處理。而採購匯款的報帳業務,則規定要經過採購經辦人填寫報帳單,貨物提運人員提貨,倉庫保管員驗收數量,檢查員驗收質量,以及會計員審核發票、帳單及驗收憑證,編制轉帳憑證報銷。2.明確資產記錄與保管的分工。規定管錢、管物、管帳人員的相互制約關係,旨在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如出納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銀行票據的簽發印鑑,必須有兩人分別掌管;向銀行提取較大數額現金時,必須由兩人以上,對領款、點驗安全入庫的全過程共同負責;倉庫材料明細帳要設專人稽核或另設記帳員記帳;管錢、管物、管帳人員因故離開工作崗位或調動工作時,規定要由主管領導指定專人代理或接替,並監督辦理必要的交接手續或正式移交清單。另外,現金收付的複核制,物資收發的復秤制、復點制等,也都是防錯防弊的內部控制制度。3.明確規定保證會計憑證和會計記錄的完整性和正確性要求。如對各種自制原始憑證,在格式、份數、編號、傳遞程序、各聯的用途、有關領導和經辦人簽章、明細數同合計數及大小寫數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規定;對各種帳簿記錄,要求帳證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統馭關係的規定;還有會計核算中規定的雙線核對、餘額明細核對、各種報表相關數字核對,以及由此而規定的內部稽核制度等。4.明確規定建立財產清查盤點制度。如為了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和完整,除規定物資保管員對每項物資進行收付後,都要實行永續盤存辦法核對庫存帳實外,還要規定財產物資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證帳卡物相符或及時處理髮生的差錯。又如現金出納員除規定每日下班前要結帳清點庫存現金,遇有差錯要及時報告外,會計主管人員還有經常檢查出納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庫存現金及金庫管理情況的責任。5.明確規定計算機財務管理系統操作權限和控制......

如何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一、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企業一般來說面臨著兩個基本問題:一是如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二是如何協調內部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是建立在內部協調性的基礎之上,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最基礎性的工作,也是企業能夠生存和發展的保證。所謂內部控制是指為實現單位內部控制目標而建立和實施的各種方法、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等的總稱。由於內部控制具有防護功能、調節功能、反饋功能、參謀助手功能。也就是說,完善的內控制度可以起到維護企業財務安全、降低成本、避免資產損失,當好管理者的助手和參謀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內部控制還相當脆弱,主要體現為:客觀環境的侷限性、投資者風險意識淡薄、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認識、企業內部缺乏制衡機制、對管理系統缺乏控制力等等。這一缺憾導致會計造假行為嚴重,財務信息嚴重失真,各種違法違紀現象愈演愈烈,因此,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顯得尤為必要。(1)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是貫徹《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加強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必然要求;(2)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是加入WTO,參與國際競爭的迫切需要;(3)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是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切實加強企業管理,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的客觀需要;(4)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有利於與國際慣例接軌。

二、建立內部控制要注意把握制度的關鍵

(一)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要有明確的標準

衡量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其標準通常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財產的安全及資源的有效使用。內部控制應有保證財產安全和充分利用有形資源或無形資源的規定,以免因有意、無意的錯誤而造成損失浪費。

2.會計及記錄、財務及其他信息的可信性與可靠性。內部控制首先要有可信的各種記錄,有了各種可信記錄,才能及時地提供可靠的管理情報,為企業決策者和有關部門領導提供計劃、資金投放等可靠的決策依據。

3.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提高企業盈利水平,避免意外風險。預防和發現差錯及違紀行為。外部審計能夠查明已經發生的差錯及違紀行為,但不能預防其發生。對差錯和違紀行為的預防和發生,則主要依賴於企業內部採取的內部控制措施。

4.保證授予的任務圓滿完成。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就在於各級職能部門和管理人員,能夠滿意地感到它所部署的任務已得到恰當履行,沒有發生失職行為。

5.保證法定責任的履行。法定責任是通過立法賦予的,內部控制應能幫助管理人員不斷適應這種責任,並對不負責任的行為加以追究。

(二)內部控制制度要以預防為主,查處為輔

各單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主要是為了防止單位的經營管理髮生無效率和不法行為。判斷一項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好壞,首先應根據其防止舞弊發生的效率來衡量,其次再考慮其對已發生的不法事件的揭露和處理情況。預防控制是一種事前和事中控制,進行預防控制首先應規定業務活動的規劃和程序,並在單位內部設置有關的規章制度,保證業務活動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同時儘量避免經濟運行中的錯誤、舞弊或浪費現象。如在工作中明確職責分工、進行適當授權、建立處理程序等等。在實行預防控制時,還應注意預測差錯發生的概率的高低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並根據具體差錯的特性採取有效措施,特別要注意多重措施和綜合措施的採用。當然,任何企業的管理者並不能完全保證事先制定的規則、程序、制度等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

為此,在堅持預防為主的前提下,還必須採取內部稽核、內部審計等方式,加大對事後不法或無效率行為的查處力度,多方面、多渠道堵塞漏洞,充分發揮制度的控制效能。

(三......

企業如何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必須建立企業管理體系,即:明確的組織結構,準確的部門職能,精細的工作流程,嚴格的考核體系,是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保證。

企業如何加強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 ?

企業內部控制應當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和成本效益原則制定。對企業的所有業務重新樹立,優化內部環境,搞好風險評估,加強控制活動,確保信息暢通,強化內部監督,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1、完善制度建設、實施內部控制。以《企業內部控制規範-基本規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文件為依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在符合內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著眼於管理創新、建立適合本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明確相關部門人員的指責和權限,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員參與,建立彼此牽制、彼此連接、彼此制約的內控制度。

2、明確控制目標,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制度重點是圍繞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環節來設置的。一般說來,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能有效預防錯誤和舞弊的發生。即使發生了,也容易及時發覺和糾正。因此,在設計時必須明確控制目標,充分考慮各項內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內部控制基本原則,認真檢查關鍵控制點是否進行了控制,所有的控制目標是否已達到。控制環境是指對建立或實施某項政策發生影響的各種因素,主要反映單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員對控制的態度、認識和行動。企業內部控制應當建立在共同的道德規範的基礎上,強調溝通和感情的交流,消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隔膜,強調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精神。只有當企業凝聚起來一種文化氛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方式,才能為內部控制程序的執行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也只有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目標明確,觀念相同,內部控制才能更有效。

3、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會計人員素質是加強內部控制的關鍵,企業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聘用、培訓、輪崗、考核、獎勵、晉升、淘汰等辦法,提高財會人員整體素質。在聘用會計人員上,要制定嚴格的招聘程序,不僅要選擇業務能力強的人,更要注意選擇那些具有良好的道德觀、價值觀的人才。在會計人員安排上,要實行工作崗位輪換制,通過輪換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抑制部分人員的不良動機。要建立考核、獎勵、晉升、淘汰機制,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業績、道德品質、思想操守等綜合考核,獎優罰劣,充分激發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在培養人才上,不僅要定期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業務水平,更要注意其職業道德及法制觀念的培養。

4、加強內部監督。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納入管理制度及活動實現的。因此,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且執行效果良好,其必須被監督。企業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或建立內部控制自我評估系統,加強對本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漏洞和隱患,並針對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及內部控制執行中的薄弱環節,及時修正或改進。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違規必罰,以罰促糾。

5、實施預算控制,提高內控水平。實行全面預算,搞好各業務事項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後分析,將企業的經營目標轉化為各生產廠、各部門、各崗位以至個人的具體行為目標。預算控制內容應涵蓋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強化預算控制,通過預算的編制和考核預算的執行情況,動態分析執行結果,及時糾正偏差,確保預算執行到位。並與管理者的績效工資掛鉤,節將超罰,充分發揮預算的靈魂作用。

6、加強內外部信息交流與溝通,加強反舞弊機制。企業應建立建立上傳下達的有效機制。通過建立組織機構制定崗位責任制來實現。還應注意信息溝通的有效性和及時性。重視和加強反舞弊機制建,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員工及企業利益方舉報和投訴企業內部的違法違紀行為。企業還應注意於外部關係人以適當的形式進行及時溝通與反饋。比如於註冊會計師、客戶、供應商等。

7、會計電算化。......

怎樣才能建立和健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應與崗位責任制、經濟責任制相結合,遵循機構分離、職務分離、錢帳分離、帳物分離的原則。

其主要內容包括:

1、崗位分工的控制:出納人員不得兼任收入、支出等帳目的登記工作;採購與審批不相容;銷售與收款不相容;預算編制與審核不相容等等。

2、授權審批的控制:明確經辦人的職責範圍和工作要求;明確審批人的批准方式、權限、程序、責任;按照“申請”-“審批”-“複核”-“支付”四程序辦理業務。

3、各種印鑑(章)、票據的控制:支票印鑑一定要由兩人分開保管;所有銀行結算憑證,由會計科統一購置,支票和支付密碼要分人保管,使用人按規定領用並進行備查登記;按規定填寫支票,存根與票面內容一致,由持章人審核後蓋章,支票使用必須進行登記並由蓋章人負全部責任。

4、出納員的控制:出納應逐日逐筆登記現金日記帳和銀行存款日記帳,並與計算機打印出的當日現金及銀行存款餘額表核對相符;出納員不得編制和更改記帳憑證,不能兼任編制“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嚴格執行庫存現金限額管理制度,超過限額現金當日送存銀行,不得坐支。主管定期抽查現金餘額。

總之,內部控制要做到:

1、上級審批、下級經辦,使上下級之間相互監督與牽制;

2、主管部門審批,有關部門經辦,使部門之間受到監督與牽制;

3、一個崗位經辦,另一個崗位複核,使崗位之間受到監督與牽制。

如何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一、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現狀

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內部控制規範適用範圍雖然包括行政事業單位在內,但主要在企業單位實行,卻沒有關於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度詳細解釋,而且行政事業單位控制的理論研究也比較少。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內控意識不足,內控制度弱化,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缺乏積極性、主動性;

2、會計基礎工作較為薄弱,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有的單位會計人員是一崗多職,崗位之間沒有起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作用;

3、監督考核機制不到位,內審機構大多與會計部門平行,依附於執行機構,權威性和獨立性不夠;

4、忽視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與考核掛鉤的監督機制,形成重考核,輕內部會計控制的現象;

5、內部控制環境受其上級部門影響比較大。

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一)建立科學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控制層次:

1、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即在企業供、產、銷全過程中建立相互制約的制度,各部門人員要各守其責、相互監督、相互制衡。

2、建立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即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紀檢監察部門為基礎,成立一個直接歸董事會管理並獨立於審計對象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通過內部常規審計、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

以上三個層次內部控制體系構築的“防、堵、查”遞進式監督控制,對於及時發現問題,防範和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和會計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二)內部控制能否得到有效執行,關鍵在於對人的控制內部控制不僅僅是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文件,它還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部分,是對企業的整個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的過程。要想把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企業就要著重加強對內部控制行為主體“人”的控制。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經營風險、會計風險的產生,其責任主要是行為主體者即企業領導人及有關業務經辦人員,要搞好內部控制,就要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既包括知識和技能,又包括道德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各個方面。應深入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從正反兩方面加強對他們的法紀政紀、反腐倡廉的教育,增強自我約束能力。使其自覺遵守和執行各項法律、法規和有關制度。同時要對相關人員開展持續有效的專業知識教育,以不斷提高其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使各崗位人員均能勝任其工作,減少業務處理上的技術錯誤,並及時發現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異常情況。企業要避免空洞的說教,按照內部控制的要求,針對各崗位的特點建立其具有操作性的職業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從而為內部控制發揮作用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

(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為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企業應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把員工的責、權、利統一起來,把員工的切身利益與企業興衰息息相關,調動起員工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企業要建立科學的聘用、培訓、輪崗、晉升、淘汰等人事制度,制定嚴格的個人收入和工作業績掛鉤的薪酬制度和分配製度,並做到考核及時、獎罰到位,另外,要徹底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人控”現象,樹立制度優先的思想,讓全體職工認識到自己在內部控制中所負的責任及內部控制對於企業及自身的重要意義,從而使所有的員工都處於制度的控制之中。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信息與溝通是指單位為了提高管理效能、促進員工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而蒐集、識別、交流各種內部和外部信息。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可以促使企業及時掌握企業運營狀況和發生的各種情況,及時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信息。信息與溝通的主要環節有:確認、計量。記錄有效的經濟業務;在財務報告中恰當揭示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保證管理層與單位內部、外部的順暢溝通,包括與利益相關者、監管部門、註冊會計師、供應商等的溝通。信息與溝通的方式是靈活多樣的,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應當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和有用性。

如何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流程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範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本規範。第二條 本規範適用於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第三條 本規範所稱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範和管控。第四條 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包括: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範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第五條 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實現對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二)重要性原則。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內部控制應當關注單位重要經濟活動和經濟活動的重大風險。(三)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單位內部的部門管理、職責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四)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並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經濟活動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第六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第七條 單位應當根據本規範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並組織實施。具體工作包括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並督促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 一般都是根據這個制定。

如何建立和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應該遵循原則:  (1)合法性原則;  (2)全面性原則;  (3)重要性原則;  (4)有效性原則;  (5)制衡性原則;  (6)合理性原則;  (7)適應性原則;  (8)成本效益原則。  現代企業在建立和設計內部控制框架時必須遵循和依據的客觀規律和基本法則,稱為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建立內部控制制度?
如何規範內部控制制度?
如何進行內部控制?
企業如何建立監督機制?
如何建立獎懲制度?
微信公眾號如何建立?
如何建立培訓體系?
如何建立銷售網絡?
如何建立好的師生關係?
如何建立自己的雲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