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孔孟是一家?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孔孟為什麼是一家?

都儒家學派的

請問:‘孔孟顏曾’天下一家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有四姓是所謂“通天譜”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

界只有一種家譜的。這四姓就是孔、孟、曾、顏。這四姓的祖先都分別追溯到孔丘、

孟軻、曾參、顏回四大聖賢,而這四家的家譜,所排的字輩——就是輩分命名所用

的字——也完全是一樣的。這件事看起來好像與國家民族無關,實際上充分表現了

我們這個民族崇高文化,重視血統的精神。

在山東曲阜,孔府詩禮堂,貼著一張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

是乾隆皇帝賜給孔府的30個字作為行輩,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個字行輩取名。

如果不依字序,隨意取名的,不準入家譜。

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孫“衍聖公”孔令貽,上報民國政府批准

繼30個字後,又續了20個字。

孔子後裔行輩五十字

希言公彥承

宏聞貞尚衍

興敏傳繼廣

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

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煥景瑞

永錫世緒昌

孔孟曾顏"是一家

孔府為什麼叫做天下第一家?

孔府是比當朝王公大臣更顯貴的人家。相傳乾隆有個女兒,是孝聖賢皇后所生,對他十分鐘愛。這位公主臉上有塊黑痣,相術說這塊黑痣主災,破災的唯一辦法是把公主嫁給比王公大臣更顯貴的人家。在當朝中,比王公大臣更顯貴的人家只有孔府。因為,衍聖公是一品官,列文臣之首。衍聖公可以在皇宮的御道上和皇帝並行,在紫禁城騎馬,這都是別的王公貴族所沒有的榮耀。皇帝到曲阜後,也要向衍聖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大禮。因此,乾隆就將女兒嫁給了第七十二代衍聖公孔憲培。 孔府是比歷朝歷代皇帝家更尊貴的人家。皇帝只是一朝一代的大貴族,孔府卻是兩千多年來世世代代的大貴族。漢高祖劉邦封孔子九世孫孔騰為\“奉祠君”,漢元帝封孔子十三世孫孔霸為\“關內侯”,唐玄宗將孔子三十五代孫孔燧之提升為\“文宣文”,宋仁宗為了使聖裔繁衍,世襲不斷,將\“文宣文”改為\“衍聖公”。從明代開始,\“衍聖公”由三品官升為一品官,列文臣之首。 因為孔府是歷朝歷代比王公大臣更顯貴的人家,更是兩千多年來世世代代的尊貴人家,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家”。 孔子的一生是顛沛流離,飽經憂患的一生。他的學說,卻帶給了後人兩千多年的榮華富貴。

孔孟為什麼不分家

因為孔孟都是儒家學說的代表,有一定的傳承性,所以不必要分開

孔孟顏曾的後人裡,現代有名人麼

北洋政府

《孟氏家譜》說:行輩“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別長幼。”

孟氏按行輩起孟氏家譜行輩

名始於明代,從明景泰年間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孫孟希文被授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算起,

從次,孟子後裔開始授世職。當時,立了“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十個子輩,

後來,為了避清高宗(乾隆)愛新覺羅弘曆之諱,改“弘”,為“宏”,

為避清世宗(雍正)愛新覺羅胤禎之諱,改“胤”為“衍”。明末,又立了“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十個字輩。

清統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譜時又立了“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十個字輩。

民國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二十個字輩,並諮請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內務部核准,登報周知。這樣,從孟軻到孟繁驥共經歷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輩共一0五代。

56~65代: 希 言 公 彥 承 宏 聞 貞 尚 衍

66~75代: 興 毓 傳 繼 廣 昭 憲 慶 繁 祥

76~85代: 令 德 維 垂 佑 欽 紹 念 顯 揚

86~95代: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96~105代:裕 文 煥 景 瑞 永 錫 世 緒 昌

孟氏族譜要求族人要嚴格遵照字輩起名,否則不能入譜,只作“外孟”處理。明代以來,孟氏族人遵從族規,十分講究上下遵卑關係。平時孟氏族人見面,總要詢問對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輩的?”,就是指系何字派。還有的問“多大的?”“幾世的”,就是指系孟軻的多少代孫。如對方回答不上來,不僅自己感到羞愧,而切也會被對方恥笑為數典忘祖。因此,孟氏族人對此都十分重視。

“希”至“揚” 這30個字本是皇帝賜給孔家的,後來孟軻的後代、顏回的後代、曾參的後代,也一起跟著孔家排起來,而且國內和海外的華人也完全一樣,姓名用字和排輩都如出一轍。這自然是孟子、顏子、曾子都是孔門弟子,而且是儒家學派創立和形成的重要人物時緣故。故有孔孟顏曾天下一家的說法。

有了這樣的御賜排名用字,就給家族的排輩認宗提供了極大方便。只要是孔孟顏曾四姓子孫,不論流落世界何處,只要報出姓名,對方馬上就可以知道是第幾代孫;如果雙方都是四姓之一,對確立雙方長幼關係也是一目瞭然。這在世界上大概也是獨一無二的現象,充分顯示著華人的內在親和力及中國人重視區分長幼的傳統尊卑觀念。

天下姓孔的是一家嗎?

不是的 首先 是孔子制定的家譜 但在他之前已經有很多姓孔的了

其次 當時有很多在孔府打雜的 他們背賜予姓孔了 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就是他們沒有輩分 稱為外孔 你所接觸的如果有輩分的 就是內孔了 是孔子的後代

孔孟故里是什麼地方

孔子故里:山東省曲阜市

孟子故里:山東省鄒城市

孔子故居,位於山東省曲阜市,這裡有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的孔廟,有號稱“天下第一家”的孔府,有世界延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

孔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佔地約200畝,南北長達1千米多,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其大成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泰山岱廟天貺殿並稱東方三大寶殿;孔府佔地約180畝,是孔子嫡長孫居住的府第,內存中國延時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文書檔案近30萬件。1994年孔廟、孔府、孔林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孔子故里現有文物景點103處。

孟子出生地,位於山東省鄒城市城北的鳧村內,孟母林之西。元代曾加修復,現有孟子故里坊、孟子故宅、孟母泉、孟母井、孟母池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孟同為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不同之處:漢代儒學強調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三綱五常思想;成為正統思想;孔孟儒學強調仁禮或仁政、德治、民本;沒有被統治者採納。(5分)發展:①吸收佛道思想;②完成了儒學的理論化和思辨化;③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慾等思想;④強調個人的修養;⑤更加重視儒家經典(任意三點即5分)

“孔孟思想.”是一種思想.還是兩種思想

他們都“行仁義之化”,缺陷是對“利”的絕對排斥;其三、他們的那一套都不見容於當世,故有“仲尼菜邑陳蔡”而“孟軻困於齊樑”。

孔子與孟子還有一點相同的,就是他們對於“法先王之道,行仁義之化”,都有一種“當仁不讓”的使命感。孔子困於匡邑之時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不想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孟子則是在離開齊國的時候對充虞說:“五百年必定有稱王天下的人興起,其間必定有著名於世的賢人。周興起以來已有七百多年,……上天……如果想安撫治理天下,當今之世除了我還會是誰呢?”兩者相比,孔子說得比較含蓄,孟子說得比較直露。但對於孟子來說,這並非狂言。例如,“仁義之化”而為“仁政”,“先王之道”而為“王道”,或許就是他對儒家文化的貢獻,至少在《論語》之中,未必能夠找出這兩個概念。

孔孟顏曾四姓因何擁有共同家譜是哪朝皇帝封的端木等是怎樣加入通譜的

在華夏大地,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謂的“通天家譜”,這四姓就是孔、孟、曾、顏。這四家的祖先都分別追溯到孔丘、孟軻、曾參、顏回四大聖賢,四家所用的字輩千百年來完全相同。

這四姓始祖,古往今來,皆以聖人尊之。至聖為孔子,孟子被尊為亞聖,他是孔子之再傳弟子,而復聖顏回、宗聖曾子均是孔子的嫡傳高足。

孔孟顏曾四姓在現實世界雖沒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卻以“斯文在茲”的信念為後世中國人建立了一個精神家園。

這個看似與國家民族沒有多大關係的同族譜之字輩,實際上卻折射出一個民族血脈相承的縮影。

該四姓後人的現取名,正式訂出行輩是從孔門第五十六代開始的。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賜孔氏八個輩字:即“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第五十七代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

明末由第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蔭植)奏準,崇禎帝賜字“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至清朝乾隆皇帝又賜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八年由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個字諮請當時的北洋政府核准公佈。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到現在為止,已知最小的輩是孔門第八十三代“念”字輩。因此,不少孔孟等四姓後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輩分大小。

有待指出的是:這並非是孔、孟、顏、曾傳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禮部調查整理,報皇帝欽定作為孔孟顏曾後裔行輩的順序的。現家譜如下:

希、言、公、彥、承,

弘、聞、貞、尚、胤;

興、毓、傳、繼、廣,

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

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肈、彝、常;

裕、文、煥、景、瑞,

永、錫、世、緒、昌。

上述四姓族譜,據說“卜”姓亦遵照之。卜商為卜姓始祖。不過,卜子的影響力遠不及上述四聖。

說到四姓該族譜,尤以“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惟垂佑,欽紹念顯揚”而耳熟能詳。在當代四姓的族人中,許多人都會當做家譜來背誦。甚至有不少外姓人也說這是孔孟兩大家的家譜,也有些人說這是孔孟顏曾四大家的共同家譜。

嚴格的講,這些表明輩分的名子開頭“字”不是家譜,家譜是記載某個家族世系傳承情況——即各個支脈的男性家庭成員及其配偶、兒孫年齡職業住址等情況(封建社會中女性長大成人要出嫁,所以不計入家譜)的花名冊(類似家族內部的戶口登記薄)和家族成員中重要人物重大事蹟的記錄本。

近來,歷年清明節至,來自海內外的三百餘名孔子後裔必然在山東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祭奠了共同的祖先——孔子,子孫們依次向一世主孔子深深鞠躬行禮、敬獻花藍,並誦讀祭文。之後又分別來到二世祖墓、三世祖墓、中興祖孔仁玉墓和遠代諸墓望祭之壇前,按照釋奠先祖“必豐、必潔、必誠、必敬”的禮儀要求,舉行了傳統釋奠祭祀。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恢復祭孔活動以來,曲阜的祭孔活動都是在孔子誕辰日舉辦,屬於“秋祭”。而在傳統上,最隆重、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都是“春”“秋”兩大祭。2008年,曲阜恢復了傳統的春季祭孔。如今的春季祭孔大典定於4月3日在孔子出生地尼山隆重舉行。曲阜的孔氏家族墓地,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墓葬最多和最集中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延時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葬群。自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其子孫接冢而葬,兩千多年從未間斷。

據悉,目前,孔子後代有三百多萬人,至今已繁衍八十多代。其中,曲阜的孔子後裔佔曲阜人口的五分之一,大約有23萬!

孔子家族嫡長孫(第四十六代)自......

相關問題答案
天下孔孟是一家?
天下蒼生是什麼意思?
天下信用是真的嗎?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是?
孔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職員?
我們是一家人的英文?
易迅和京東是一家嗎?
天下雖薄是什麼意思?